这会儿轮到张神医犹豫了。</p>
他的独门针法,传内不传外,原本他是打算过两年就传给亲侄儿的,但如今......</p>
思量过后,张神医做出了决定:“行,不过你必须做到一件事,老夫就把独门针法教给你。”</p>
“什么事?”王庾顿时来了兴趣。</p>
“听说唐朝廷新开科举,秀才、明经这样的科目,以你的年纪肯定考不了。”</p>
写到这里,张神医笔锋一转,继续写道:“岁举之常选,其中还有个科目——童子科,应考者须在十岁以下。你才九岁,正好可以参加童子科科考。</p>
“若是你能通过童子科,老夫就教你独门针法。”</p>
王庾眼神一动:“不需要我考头名?”</p>
“不需要,唐朝廷的童子科不比前朝的童子科,它的考试内容对于童子来说,太难了。”张神医放下笔。</p>
在唐朝皇帝颁布诏令下来后,他去看过童子科的选拔条令,看完后,他觉得很多成人都未必能通过。</p>
“容我想想。”</p>
王庾陷入了沉思当中。</p>
唐朝建立后,很多制度依照隋朝旧制,只改动了其中一部分。</p>
又因为天下四分五裂,人们思想混乱,朝廷为了促成大一统的局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扶持儒学,其中一项就是童子科,目的是从小用儒学思想培养专门人才为统治阶级服务。</p>
原本李渊设立的童子科规定: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p>
另童子科有两种应试方式,贡举和荐举。</p>
但王庾认为荐举存在很大的弊端,底下官员很容易弄虚作假,到时候选拔不出真正的人才。而且贡举考试太简单,只要背下那些经书和释义就能通过,给这样死记硬背的人授予官职,他们如何能造福百姓?</p>
所以,王庾依照现在的时局,写了一份草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修改以往科考不糊名的规矩,往后所有科考必须糊名,以防作弊和主考官偏袒。</p>
然后她将这份草案拿给李世民看,李世民略加修改后,就以秦王的名义给皇帝上了奏疏。</p>
当时,李渊拿着这份奏疏到朝会上,让百官讨论,最后经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复议,才制定了现在的条令。</p>
如今的童子科没有荐举,只有贡举一种方式。即通过州县考试后,由州县推举到尚书省考试。且考试内容不再拘于那几本经书,还增加了不少书籍。</p>
虽然不考策问,但增加贴经、墨义、诗赋等考试内容,涉及范围更广。</p>
十岁以下的童子若是能通过这样的童子科,那确实就是人才,以后再好好培养,必定是国家栋梁。</p>
“唉......”</p>
王庾长长地叹了口气,当初是为了唐朝的发展,她才努力说服李世民去完善科举制度,没想到是给自己挖了个坑。</p>
见她一脸的惆怅和痛苦,张神医在纸上写道:“你今年才九岁,明年还有最后一次机会,你可以明年参加童子科考试。”</p>
“您为什么让我去考童子科?”王庾忍不住问道。</p>
她觉得张神医太奇怪了,莫名其妙就说要收她为徒,引起她的兴趣后又讨价还价地要她去考童子科,才把真本事教给她,真是......</p>
张神医又写道:“袁老头说你很聪明,老夫就想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很聪明。”</p>
王庾:“......我不聪明,我是个傻瓜。”</p>
“......”</p>
“你到底想不想学老夫的独门针法?”张神医不想再写来写去,就把核心问题摆了出来。</p>
王庾幽幽地开口:“那您到底想不想收我这个徒弟?”</p>
“......”</p>
张神医很不耐烦地写字:“这已经是老夫最大的让步了。”</p>
王庾想了想,又加了个条件:“我还想学怎么让狗狗延长寿命,您会吗?您教我吗?”</p>
“会,教。”</p>
“好,成交。”</p>
两人约定好,王庾当即行拜师礼。</p>
张神医笑呵呵地离开王庾的院子,去了袁天罡的房间。</p>
“袁老头,如今我也有徒弟了,你休要在我面前炫耀。”</p>
见张神医一脸炫耀的表情,袁天罡淡然说道:“你是不是骗七郎当你的徒弟了?”</p>
“什么骗?”张神医一听就不乐意了:“我那是用真本事征服他的。”</p>
“呵~”</p>
袁天罡发出一声嗤笑,并未接他的话。</p>
“你笑什么?”张神医怒问。</p>
袁天罡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你是用什么条件让他同意做你的徒弟?”</p>
“那你是用什么条件让他同意做你的徒弟?”张神医反问。</p>
“秘密。”</p>
“我的也是秘密。”</p>
......</p>
两人吵了一阵,最后不欢而散。</p>
而另一边的王庾已经在安排考试的事情:“你去打听一下,益州童子科的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还有,去给我准备一份名牒......”</p>
说到这里,王庾突然问王康达:“陛下给我的封地是不是渝州?”</p>
“是。”</p>
“那就好。”</p>
渝州属益州管辖,而童子科只是几个大州一年举行一次,正好益州开设了童子科,这样她就不用去别的地方考了。</p>
“你去给我弄一份渝州的名牒,名字就写......”</p>
下了命令之后,王庾特别嘱咐王康达:“记住,我去考童子科的事情只能你一人知晓,绝不能让其他人知晓。”</p>
王康达不由自主地看向她身旁的秋月。</p>
秋月对上他的目光,神情有点慌。</p>
王庾扭头看了秋月一眼,对王康达说:“秋月是我的心腹,这件事不用避开她。”</p>
闻言,秋月神情动容,眼中竟然蒙上了一层水雾。</p>
从未有人真正地信任过他们这些昆仑奴,能不打骂他们已是善良,更遑论把他们当自己人?</p>
王康达深深地看了一眼秋月,恭敬应下:“是,属下这就去办。”</p>
在王康达离开之后,王庾吩咐秋月:“你去袁道长的院子把柯兰接过来。”</p>
是时候开始照顾柯兰了。</p>
打发走秋月,王庾一个人躺在床上想事情。</p>
张神医让她准备一年,明年再考,但是她不想再等一年,她想快点学会张神医的独门针法,以后还能派上用场。</p>
何况,现在去考才是最合适的。</p>
因为现在的她还没有发育,特征不明显,可以混进考场,若是再等一年,就不知是什么情形了......</p>
</p>sxbiquge/read/0/151/ )
他的独门针法,传内不传外,原本他是打算过两年就传给亲侄儿的,但如今......</p>
思量过后,张神医做出了决定:“行,不过你必须做到一件事,老夫就把独门针法教给你。”</p>
“什么事?”王庾顿时来了兴趣。</p>
“听说唐朝廷新开科举,秀才、明经这样的科目,以你的年纪肯定考不了。”</p>
写到这里,张神医笔锋一转,继续写道:“岁举之常选,其中还有个科目——童子科,应考者须在十岁以下。你才九岁,正好可以参加童子科科考。</p>
“若是你能通过童子科,老夫就教你独门针法。”</p>
王庾眼神一动:“不需要我考头名?”</p>
“不需要,唐朝廷的童子科不比前朝的童子科,它的考试内容对于童子来说,太难了。”张神医放下笔。</p>
在唐朝皇帝颁布诏令下来后,他去看过童子科的选拔条令,看完后,他觉得很多成人都未必能通过。</p>
“容我想想。”</p>
王庾陷入了沉思当中。</p>
唐朝建立后,很多制度依照隋朝旧制,只改动了其中一部分。</p>
又因为天下四分五裂,人们思想混乱,朝廷为了促成大一统的局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扶持儒学,其中一项就是童子科,目的是从小用儒学思想培养专门人才为统治阶级服务。</p>
原本李渊设立的童子科规定: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p>
另童子科有两种应试方式,贡举和荐举。</p>
但王庾认为荐举存在很大的弊端,底下官员很容易弄虚作假,到时候选拔不出真正的人才。而且贡举考试太简单,只要背下那些经书和释义就能通过,给这样死记硬背的人授予官职,他们如何能造福百姓?</p>
所以,王庾依照现在的时局,写了一份草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修改以往科考不糊名的规矩,往后所有科考必须糊名,以防作弊和主考官偏袒。</p>
然后她将这份草案拿给李世民看,李世民略加修改后,就以秦王的名义给皇帝上了奏疏。</p>
当时,李渊拿着这份奏疏到朝会上,让百官讨论,最后经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复议,才制定了现在的条令。</p>
如今的童子科没有荐举,只有贡举一种方式。即通过州县考试后,由州县推举到尚书省考试。且考试内容不再拘于那几本经书,还增加了不少书籍。</p>
虽然不考策问,但增加贴经、墨义、诗赋等考试内容,涉及范围更广。</p>
十岁以下的童子若是能通过这样的童子科,那确实就是人才,以后再好好培养,必定是国家栋梁。</p>
“唉......”</p>
王庾长长地叹了口气,当初是为了唐朝的发展,她才努力说服李世民去完善科举制度,没想到是给自己挖了个坑。</p>
见她一脸的惆怅和痛苦,张神医在纸上写道:“你今年才九岁,明年还有最后一次机会,你可以明年参加童子科考试。”</p>
“您为什么让我去考童子科?”王庾忍不住问道。</p>
她觉得张神医太奇怪了,莫名其妙就说要收她为徒,引起她的兴趣后又讨价还价地要她去考童子科,才把真本事教给她,真是......</p>
张神医又写道:“袁老头说你很聪明,老夫就想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很聪明。”</p>
王庾:“......我不聪明,我是个傻瓜。”</p>
“......”</p>
“你到底想不想学老夫的独门针法?”张神医不想再写来写去,就把核心问题摆了出来。</p>
王庾幽幽地开口:“那您到底想不想收我这个徒弟?”</p>
“......”</p>
张神医很不耐烦地写字:“这已经是老夫最大的让步了。”</p>
王庾想了想,又加了个条件:“我还想学怎么让狗狗延长寿命,您会吗?您教我吗?”</p>
“会,教。”</p>
“好,成交。”</p>
两人约定好,王庾当即行拜师礼。</p>
张神医笑呵呵地离开王庾的院子,去了袁天罡的房间。</p>
“袁老头,如今我也有徒弟了,你休要在我面前炫耀。”</p>
见张神医一脸炫耀的表情,袁天罡淡然说道:“你是不是骗七郎当你的徒弟了?”</p>
“什么骗?”张神医一听就不乐意了:“我那是用真本事征服他的。”</p>
“呵~”</p>
袁天罡发出一声嗤笑,并未接他的话。</p>
“你笑什么?”张神医怒问。</p>
袁天罡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你是用什么条件让他同意做你的徒弟?”</p>
“那你是用什么条件让他同意做你的徒弟?”张神医反问。</p>
“秘密。”</p>
“我的也是秘密。”</p>
......</p>
两人吵了一阵,最后不欢而散。</p>
而另一边的王庾已经在安排考试的事情:“你去打听一下,益州童子科的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还有,去给我准备一份名牒......”</p>
说到这里,王庾突然问王康达:“陛下给我的封地是不是渝州?”</p>
“是。”</p>
“那就好。”</p>
渝州属益州管辖,而童子科只是几个大州一年举行一次,正好益州开设了童子科,这样她就不用去别的地方考了。</p>
“你去给我弄一份渝州的名牒,名字就写......”</p>
下了命令之后,王庾特别嘱咐王康达:“记住,我去考童子科的事情只能你一人知晓,绝不能让其他人知晓。”</p>
王康达不由自主地看向她身旁的秋月。</p>
秋月对上他的目光,神情有点慌。</p>
王庾扭头看了秋月一眼,对王康达说:“秋月是我的心腹,这件事不用避开她。”</p>
闻言,秋月神情动容,眼中竟然蒙上了一层水雾。</p>
从未有人真正地信任过他们这些昆仑奴,能不打骂他们已是善良,更遑论把他们当自己人?</p>
王康达深深地看了一眼秋月,恭敬应下:“是,属下这就去办。”</p>
在王康达离开之后,王庾吩咐秋月:“你去袁道长的院子把柯兰接过来。”</p>
是时候开始照顾柯兰了。</p>
打发走秋月,王庾一个人躺在床上想事情。</p>
张神医让她准备一年,明年再考,但是她不想再等一年,她想快点学会张神医的独门针法,以后还能派上用场。</p>
何况,现在去考才是最合适的。</p>
因为现在的她还没有发育,特征不明显,可以混进考场,若是再等一年,就不知是什么情形了......</p>
</p>sxbiquge/read/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