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持续的变革

小说: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时间:2024-03-28 20:42:33 源网站:2k小说网
  金陵城藩务总局的办公楼前,一辆挂着瑞典王国徽章的马车缓缓驶入大楼前方的停车场,一身职业装的哈尔布兰德下了马车,然后带着随从朝着前方的大楼走去。

  因为单纯的藩务在大楚帝国里其实不太受到重视,之前的时候负责藩务的藩务司,更是在几十年里都属于礼教部的下设机构。

  也就是前几年办了一场万国来朝之后,加上刚好有藩务出身的大佬进入了参务院,更加重要的是礼教部的负责的事务太多,帝国高层也早就有心思把礼教部进行拆分……因此顺势设立了藩务总局,级别为从二品,直接独属于参务院管理。

  如此也算是对礼教部进行了一定的分权,虽然礼教部依旧还是比较强势,但是已经好了一些。

  在这之前,大楚帝国里的礼教部更强势,礼教部尚书更是长期由参务大臣担任。

  因为那个时候的礼教部,下设教育司、科学司、科举司、朝报司、出版司、礼仪司、藩务司等多个权重机构,集教育、科研、科举、文化舆论、藩务、祭祀、礼制等多方位的工作。

  以至于礼教部在很多年里,在大楚帝国里都兼备了传统礼部的清贵,又有着新时代工业化后的巨大权力。

  这样的机构,在大楚帝国里的**地位,是和工商部、税务部、工业部、吏务部这几个核心机构不相上下的,早期的礼教部尚书,基本都是参务大臣兼任。

  不过随着时间的过去,大楚帝国的高层**构架也在持续不断的变动……礼教部的一些权力机构也陆续被拆分出去或者经过了调整,权势有所缩减,不过依旧是权重部门,尚书还是由参务大臣兼任。

  而礼教部的变化也不是唯一,实际上诸多京畿机构都经历过类似的变化,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四五十年代设立的机构有些都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又有新的事物不断出现需要管理。

  因此大楚帝国的**构架,其实一直都在变动……

  但也不是说一次性就变动很多,而是几乎每年都改一小点,但是它年年改啊……

  这几十年改下来,等到了当代的大楚帝国,其各京畿机构实际上和开国初年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到目前,大楚帝国一共设立了二十多个部,这些部的主官乃是尚书,本职级别为正二品(不包括加衔)。

  此外还有二十多个从二品级别的总局,总监,总司……其中也包括了多家特殊的关乎民生,垄断性质的官办行政企业,如盐务总公司、铁路总公司、烟草总公司等……这些总公司其实和正常的官办企业,也就是工业部下属的官办企业不一样。

  普通的官办企业,哪怕是工业部下属的诸多超大型企业,其实依旧是属于正常的商业企业范畴……甚至包括财务银行都如此。

  但是直接隶属于参务院管理的那几家超大型,名字由‘大楚帝国’开头,然后‘总公司’结尾,并直接以行业命名,如铁路,烟草,盐务等命名的企业……他们虽然走商业运行的模式,但实际上不是企业……

  上述二十多个正二品级别的部,从二品级别的总局,总监,总司,总公司等机构……还只是属于参务院体系下的直属机构。

  此外,大楚帝国里还有高度独立,设置有上百个科室,号称小中央的翰林院……极端情况下,作为皇帝的罗志学完全可以直接通过翰林院下属的各科室,对各地方,军方发号施令。

  大楚帝国里的翰林院非常特殊……这玩意实际上就是个微型版本的大楚帝国中央机构……外头但凡有的京畿机构,不管文武,实际上都能在翰林院里找到相对应的科室……在平日里主要作为罗志学的私人秘书机构,对接下属各部门,起到承上启下,协助罗志学处理诸多事务的的作用……但是关键时刻里,罗志学可以直接通过翰林院下发中旨,号令整个帝国文武。

  这也是为什么翰林院掌院,一直都是参务大臣之一的缘故。

  此外,大楚帝国里的参务大臣制度也有相应的改变……在承顺四十九年的时候,罗志学随着年纪大了,并考虑到未来太子陆续接班掌权的问题,开始对参务制度进行改动!

  其中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改动就是,对参务院进行扩大……而且增加的名额是给文官方面的。

  帝国里的参务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帝国里最重要的制度,也是最核心的制度……因为大楚帝国里的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们,才是真正决定这个庞大帝国诸多战略决策的人,同样的……参务制度也是罗志学这个皇帝直接掌控帝国,维持皇权不坠的核心制度……

  参务大臣权力固然大的惊人,但是来去只需要皇帝一句话而已……不需要前明时代的廷推,也不需要搞什么百官推举……皇帝可以直接决定!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的程序都非常的草率……甚至谈不上多正规,因为没有任何正式法律意义上的任命书之类的东西。

  有的只是一道中旨,召某臣子进入御书房参赞军政事务而已……这也是‘参务大臣’这个名字的来源……

  罗志学高兴的话,都能找条狗进入御书房参赞军政事务……不高兴的话,也可以把某个权势滔天的权臣直接打发出去……甚至都不需要什么正式的免职程序,只需要一道中旨让他以后别来御书房就行了。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

  在现实里罗志学不可能这么干,每一次任免参务大臣,乃至协办大臣的时候,罗志学都是需要经过慎重考虑的……这背后往往关系着帝国未来的战略走向,帝国内部派系**斗争,地域利益或行业利益集团的利益……

  这些高级官员们基本都是各自派系里的旗帜人物,利益领袖……你看似动的是一个人,实际上动的是人家整个派系的利益。

  所以搞起来,其实也挺麻烦的!

  罗志学自己来操作自然没什么问题……毕竟整个帝国都是他自己折腾出来的,那些高级官员们也都是他挨个提拔起来的,能够了解并掌控全局。

  但是换个来人……比如太子的话……说呢实话真心不好搞。

  甚至夸张一点的说,太子估计到现在,都还没能彻底搞清楚参务院里那三十人左右的参务大臣、协办大臣各自背后的利益纠缠!

  毕竟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且都是**智商顶级的人物……同时利益是可以交换的,也是可以牺牲的,所以你其实很难的把一个这种政坛上的大佬进行定性……你前脚以为人家是代表着棉纺行业的利益,但是后脚人家可能就把棉纺行业给卖了数钱,然后一转身就和那些军火商们推杯换盏了。

  你以为这人是某个地方的人,就会心念家乡会支持家乡的利益……但是人家有可能后脚就把原本属于给家乡的财政补贴给扣下来,然后转让给其他地方……也不为啥,只为了和其他大佬们做了个利益交换而已。

  这些政坛大佬们的段位太高,罗志学怕太子以后搞不定……怎么办?

  罗志学就开始往参务院里掺水……把参务大臣的数额从以往的九人,增加到了十一人。

  协办大臣从十八人到二十人之间,增加到了二十八个人。

  这增加了人员,实际上就是进行了分权……尤其是参务大臣这边的分权更为明显!

  以往的九名参务大臣里,有三个还是雷打不动的武将,只剩下六个是文官名额……这意味着如此众多的文官大佬们,只能竞争六个参务大臣的名额……说实话,这些参务大臣们的权力是非常庞大的……任何一个文官里的参务大臣,基本都分管着一大堆的事务……比如负责经济事务的参务大臣,基本上就是全面负责主持经济事务,包括工商业,农业,畜牧业,甚至一些民生工程等等……工商部,农林部,工业部,交通部,卫生部等七八个正二品或从二品的机构都归他管呢。

  权力太大,同时也太忙……

  而且因为参务大臣的名额也比较少,想要上位的协办大臣又太多,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每一次文官体系的参务官员任免,背后都有激烈的**交锋,甚至引发一些地震。

  以前罗志学对这些臣子之间的斗争也不太在乎,甚至觉得还能趁着机会打一打老虎,肃清官场。

  但是……这种事罗志学可以做,未来的太子能不能做,做的好不好就要打个问号了!

  所以,罗志学干脆来个提前准备,把参务大臣的名额增加了三个人,都是用来给文官体系的。

  这让文官体系里的参务大臣,从六人增加到了九人……主要是用来分权,也是为了更好的理清楚参务大臣的职权。

  而参务院里人员,尤其是协办大臣的人员增加二十八个人后,相对比以往多了七八个名额,这名额多了,那么除了一些固定安排的名额外,也就能够更好的腾出来两三个机动名额,用于安排一些老臣了。

  日常生活中,罗志学总会遇上一些老臣子年纪大了临近致仕,但是要说功劳吧,其实也不太够资格进入参务院,至少和别人比起来不太够!

  面对这些人,罗志学不安排吧,人家说你苛待功臣……但是安排吧,参务院里的协办大臣的位置又不是大白菜,哪能这么容易安排啊!

  如今多出来了几个机动名额,那么安排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在该员临近退休的时候,可以给他临时弄一个协办大臣的名头过过瘾,然后一两年后退休致仕。

  大概意思就是你劳苦功高,现在也临近退休了……正常当一个协办大臣是别指望了,最多就是给你安排一个临时的协办大臣过过瘾,一年半载后该滚蛋就滚蛋……别恋栈不去。

  不像是其他正常的协办大臣,任职年限基本都是三五年起步,很多还是十年八年的。

  但是安慰性质的协办大臣,任职基本只有一两年左右,而遇上排队的人比较多的话,时间紧张不好安排,那么任职时间还会更短一些,可能一年都不到。

  当然……基本是这种临时的协办大臣,那也是诸多高级官员苦苦追寻的……常规的协办大臣一个萝卜一个坑,可不是那么轻易能等出来的,再说了狼多肉少啊……一大堆没能进入参务院的各部侍郎、各总司总局主官,各省资深巡抚等从二品以上的高官,全都眼巴巴看着呢……

  想要脱颖而出成为常规的协办大臣,对于其中一部分人而言,其实很困难,但是吧,协办安大臣这个名头,实在是太响亮……在帝国里,这可是仅次于参务大臣的顶级头衔了……这说的可不是名声,而是实权!

  任何一个协办大臣,拿到外面去,那最少也是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

  而且担任参务大臣之后,加衔往往也会跟着晋升为从一品……这对很多巡抚,侍郎们而言也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从一品致仕和正二品致仕,那区别可大了去……

  从一品,那也是属于一品,而一品官员致仕后,各方面的待遇都是非常好的,正常致仕的话,也不用担心被**清算……当然,前提是规规矩退出权力中心,后头也别瞎掺合,那基本上还是可以安享晚年的……继续享受着一品官员的退休待遇。

  出入安保,赐用的豪宅继续住着,死了都能安葬在皇陵里头的百官公墓……

  一品致仕官员挂了,皇室都会派遣亲王或郡王级别的人物出席,罗志学还会亲自写一封悼信,送一副挽联过去。

  只要是正常致仕,没有犯下什么明显错误的,那基本上也能得到一个爵位的追封,后头给的谥号往往也不会太差。

  简单来说,一品大佬正常致仕后,退休待遇拉满,哪怕死了身后名都很不错……罗志学还是很愿意给这些重臣们体面的……至少他当皇帝五十几年,就没杀过任何一个一品官员!

  一个都没有!

  当然,莫名其妙,一夜之间就病亡的高级官员倒是有一些,但也不多,罗志学也不是个喜欢苛待老臣子的人……只要你规规矩矩致仕,那么安享晚年还是可以的,至于不愿意规规矩矩致仕的……自然也有三尺白绫或一壶毒酒等着他,然后对外公布病亡……

  主打的就是一个体面!

  你不体面,我就帮你体面!

  一品大佬们的待遇不错,但是二品官员的退休待遇,那可就差了老远了,至少罗志学就不可能给你一个普通二品官亲自写什么挽联,悼辞的。

  皇室也不会派人去参加……毕竟有正二品加衔的官员可多了去,光是巡抚就大几十个呢,这累积起来,致仕的二品级别的官员可不是个小数目……说的不好听,每年都得死一堆……

  皇室成员也不可能说天天不干事,满世界飞奔去参加丧礼啊……

  一品和二品,光是退休后的待遇都差别巨大,更别说退休前的待遇了!

  这也是什么二品官员们,尤其是那些侍郎和各地巡抚们,做梦都想要进入参务院,混一个协办大臣名头的缘故……哪怕是一些差不多到退休年龄的人,也想着在最后关头里过一把协办大臣的瘾头。

  当然,他们也只敢奢望一下协办大臣的名头,却没敢奢望参务大臣的头衔!

  参务大臣这种位置,那是帝国政坛里顶级的位置,是需要决策整个帝国的战略走向的,可不是可以随便混上去,然后厮混一两年等退休的。

  相对于协办大臣的流动性比较大,帝国里的参务大臣往往比较稳固,任职年限四五年起步,久的甚至是十年八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