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 第四十三章 移民青海

小说:人世间 作者:牛的草原 更新时间:2022-03-20 17:06:52 源网站:123言情
  未曾背井离乡的人,不知故乡的可爱。

  ——维吾尔谚语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光芒炫目、绚丽多彩的一页,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骄傲的资本。

  然而,女子缠足这种残害身体、满足变态心理的陋习居然在中华国土上盛行了近千年,实在是一件难以理喻的奇事。

  缠足又称裹足,起始于古代中原。汉人女子的双足从幼儿时期被布帛紧紧地缠住,足骨发生变形,足形变尖变小,走路的时候只能用足跟勉强行走,行动十分不方便。

  据说,缠足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个当了亡国奴、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南唐李后主。他让舞娘用丝绸缠绕赤脚,用宝物细带缨络装饰,纤丽起舞,婀娜多姿。

  后来,世代的权贵阶层都把摧残妇女肢体的这一陋俗视为追求时髦而相沿下来。倘若谁家女子未曾缠足则会当作是一件丢人现眼的大丑事。

  大明的开国皇帝洪武帝朱元璋的结发妻子皇后马秀英小的时候深得养父郭子兴的宠爱。她因为害怕脚疼坚决不肯缠足,因此长了一双令当时人们触目惊心的大脚,被周围的人们讽刺挖苦地称为“马大脚”。

  朱元璋当上大明皇帝之后,马秀英也依仗丈夫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她在这个时候才开始对自己生有一双大脚感到惋惜和自卑,每天只好深居在后宫之中,不肯出来见人。如果遇到非要见面的客人,她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者裙子将大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

  有一次,马皇后在后宫里待得无比烦闷,便乘着华丽的轿子到应天府(今天江苏省南京)的街头游览。

  他们刚走到秦淮河附近,忽然一阵大风吹了过来,将轿子的门帘掀起了一角。马皇后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瞬间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马皇后看到许多人的眼睛正盯着自己的轿子看呢,顿时慌了神,急忙把双脚缩了回去。

  可是,街上的人们早已经把那双大脚看得一清二楚。

  于是,马皇后生了一双大脚的丑事很快在应天府传播开了,一下子轰动了整个京城。

  因为是马皇后露出了大脚,所以人们称作“露马脚”。后来,人们把暴露了不光彩的事情称为“露马脚”。

  这一年应天府的元宵节灯会上,巩怀周的后人巩家贵制作了几个谜语灯笼挂了出来,让人们欣赏。其中的一个灯笼上面画了一位骑着红马的大脚女人,怀里还抱着一个大西瓜。

  很多行人看到这个灯笼以后都联想到了马皇后,忍不住用袖子遮住嘴巴偷偷地笑了。

  遍布全城的朝廷暗探看到这个灯谜以后认为是故意讽刺马皇后,于是立即回宫报告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了暗探的密报,便微服私访来到了竹子巷。他盯着那个灯谜看了许久,不禁大为恼火:这个灯谜分明是在侮辱朕的大脚马皇后!

  朱元璋铁青着脸回到皇宫,一气之下拟了一道圣旨:将竹子巷的全部居民立即发配到地处西部边塞的青海去。

  接到圣旨,居住在竹子巷的几万名居民顿时傻眼了,纷纷责怪道:你这个巩家贵不是没事找事吗?画什么灯谜不行,偏要画个大脚的女人!这下好了,不但惹怒了龙颜,还要让我们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竹子巷老百姓发配到遥远苦寒的青海去,岂不是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吗?

  巩家贵看着自己连累了这么多的街坊邻居,心中也特别后悔,但是圣旨已下,圣命难违。他只好带着一家老少到住在鼓楼附近的父母家向二老告别。

  巩老太爷和老太太听说儿子一家要流放到青海去,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他们一共生养了5个儿女,本来还指望着家和万事兴,自己能颐养天年,将来由儿女们高抬深埋地送终。如今儿子一家要远赴偏僻的青海,等于提前跨入了鬼门关,和早早的死亡没有任何区别。这不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老两口哭得死去活来,后来把眼睛都哭瞎了。

  无论竹子巷的居民如何哀求和请愿,朱元璋都无动于衷。

  竹子巷的居民只好流着眼泪,变卖了各自的家产,告别了世世代代居住的故土,哭嚎着向西边蹒跚而去。

  他们的双手被绳子捆绑,每次方便都要让监守解开手上的绳子。至今在青海的方言里上厕所仍然叫作解手。

  其实,即使巩家贵没有得罪皇帝和皇后,应天府的很多居民也要搬迁到青海去。

  大明初年,经过多年的战争和屠杀,全国到处是荒田废墟,人口紧缺,劳动力严重不足,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大明王朝的统治。特别是西北地区老百姓死的比较多,城池空虚,十室九空,经济上十分萧条。

  朱元璋非常清楚这种状况,也在想办法改变现状。毕竟西部有蒙古的残余势力,也有和蒙古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吐蕃人,还有“非我同类,其心必异”的色目回回人。

  朱元璋采纳了下官的奏议,为了维护大明王朝的统治,他决定实行移民屯田的战略决策,派遣可靠的人到不可靠的地方看守那些不可靠的人,移民屯垦,掺入沙子,挖断墙脚,稳固边疆。

  一场大规模的历经50余年的移民高潮开始了。

  巩家贵一家人长途跋涉,历经寒暑风雨,来到了大明西塞的青海湟水谷地,被官府安排在在青海东部的碾伯卫定居。

  那时候,青海地处大明的边疆,文化教育事业极其落后,一直没有设立一所官办的学校。经过多方奏请才设立了西宁卫儒学。除此之外,西宁、碾伯两地各有一处民间自办的社学。

  其中,碾伯的那个民间社学就是移民至此的巩家贵开办的。

  巩家贵除了读过一些诗书,还开过古董的铺子,再没有其他的技能。为了生存,他只好边学边干,跟着别人开荒种地,除了自给自足,还要给官府交纳公粮。他们在应天府吃的是稻米,而青海这里只出产大麦和青稞,令他十分想念老家的饭菜。

  转眼之间,巩家贵已经60岁了,头发花白,身体衰老,没有力气种地了。他看到移居到碾伯卫的汉人越来越多了,小孩子也有一大群了,整个碾伯卫却没有一所学堂。于是,他灵机一动开办了一个社学,连同自己的孙儿和别人家的孩子一起教学,既挣了银子也教了孩子,一举两得。日子也算过的过去,暂且不提了。

  青海从前的居民主要是吐蕃人。大明初年,绝大多数的汉人是从征屯戍西北各个卫所的将士。他们大多来自东部的江淮一带,如攻克西部地区的邓愈、耿炳文和冯胜经都来自江苏淮泗地区,而且手下的官兵多为自己的乡党。10余万军民驻留在青海和甘肃的河湟、洮岷、河西、安多、河州和乌思藏等地的卫所,所以有相沿传承的祖源是南京人的传说和历史记忆。

  说到移民青海,其实到青海的不仅有江淮的军民,还有来自山西的黎民百姓。

  中国各地至今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支民谣是有历史原因的。

  当中原地区荒疫兵乱的时候,山西却是另外一种和平繁荣的景象。

  山西深居北方的一隅,四周有黄河、太行山的阻隔,外地发生的战乱很少波及到这里。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发生过严重的自然灾害,风调雨顺,庄稼连年丰收。

  同邻省相比,山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再加上邻省的难民不断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的人口变得十分稠密。当时,河南的人口是189.1万人,河北的人口是189.3万人,面积小于两省的山西人口却达到了403.045万人,超过了河北、河南两省人口的总和。

  因此,山西自然成为了朱元璋的人口输出大省。

  在山西向青海移民的大军中,太原人王臣的后代王守业一家人也在其中。

  王守业在太原城继续经营着祖传的王记面食店,收入固定,家底殷实。他的大哥经营着布庄,经销南方运来的丝绸和本地出产的棉布、麻布。二哥、三哥也做着小生意。

  一天,王守业上街去给店里买老陈醋,看到一大群人聚在城墙告示栏处看着什么,便也凑上前去看热闹。只见墙上贴着一张公告,朝廷要求每个大户出一家人迁往青海戍边,不日出发。违者强制执行。

  王守业的心里这一下子犯起了嘀咕:朝廷怎么出了个这么馊的主意?我们祖祖辈辈居住在太原城里,又不是流民,凭什么要把我们流放到西番的青海去?

  可是,他转念又想道:毕竟这是朝廷的命令,老百姓无法违反。我们王家这个大族死活得有一家人要移民。大哥的身体不好,长途跋涉肯定吃不消。二哥的身体倒是很结实,可是二嫂患有足疾,不宜远行。三哥三嫂的身体都很好,只是儿媳妇正在孕期,远行也不妥。看来只有自己担当王家的移民了。

  王守业回到家中把所见所闻和所想告诉了家人。他的妻子慕容氏哭泣道:“听说青海是蛮野之地,寒冷无比,庄稼都难以生长。我们一家人去了如何度日?再说了,这一去哪里还有返回来的指望?恐怕今生今世再见爹娘也是难于上青天啊。”

  王守业用仁义道德、忠孝礼让的道理劝说家人。慕容氏和儿女直到3天以后才勉强同意了。

  王守业把面食馆转让给二哥,并安顿由二哥一家赡养年迈的父母,然后收拾家什,准备西迁青海。

  移民集体出发的那一天,王氏一族的全体成员都来到太原城门外给王守业一家人送行。他们将蒸好的馒头和炒面送给慕容氏当作路上的干粮,又塞了一些银两,流着眼泪千叮嘱万叮咛。

  太原城外,亲人生死分离的哭喊声响成了一片,令人断肠裂肺。

  王守业一家经过几个月的颠簸劳苦,终于来到了青海。按照官府的安排,王家定居在碾伯卫的西关。王守业还是干起了王家的老本行,开了一家面食饭馆。

  这碾伯卫可比不得庞大繁华的太原城,只是一个偏远的小镇子,人口稀少,生意惨淡,收入仅仅能够维持生活,并没有多少积蓄。

  青海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为什么东部的老百姓对它如此恐惧呢?

  青海在地理上位于中国的中西部,雄踞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为境内拥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

  青海地区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在南方,祁连山矗立在北边。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

  青海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

  珍贵的稀有动物和野生植物品种繁多。

  由于海拔高,氧气稀薄,气候寒冷,大部分地方不适宜人居。东部河湟谷地是青海最主要的农业区,海拔也在2000米左右。

  从远古开始,羌人的祖先在青海逐水草而居,以狩猎游牧为主。因此,羌人是最早在青海劳动生息的族群。

  后来,河湟地区的羌人由狩猎和畜牧转变为农业种植。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汉武帝为了截断羌人与匈奴之间的联系,进兵青海赶走了羌人部落,设立了临羌县(位于今天青海省湟源)和破羌县(位于今天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同时也带来了先进技术和文化。

  移居甘肃陇东、陕西西部和宁夏南部等地的羌人称为东羌。陇东以西地区的羌人称为西羌。东汉曾经与羌人发生过多次的战争。

  三国时期,青海的社会秩序比中原地区安定,前来避难的中原人很多。

  397年至414年,南下的鲜卑人在乐都、西宁先后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控制了数万羌人部落。鲜卑人的分支吐谷浑建立了著名的吐谷浑王国,东西3000里,南北千余里,促进了汉人、羌人与鲜卑人的互相融合,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西夏、北凉等国家相继统治过河湟地区。

  大唐时期,青海短期归属于唐朝,但是,大部分时间属于吐蕃。唐末,吐蕃在青海地区的统治被推翻后,广大牧区出现了许多小部落,杂居河湟地区,民族互相融合,生产发展。

  12世纪最初的几年时间,大宋的力量到达河湟地区,并将鄯州改为西宁州。西宁的名称于是开始使用。

  13世纪初,成吉思汗亲自率领蒙古大军西征花剌子模,回师的时候经过临洮占领了西宁州,在河州设置了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管理甘肃、川北、青海一带吐蕃人的广大牧区。河湟流域的各县均归西宁州管辖。

  当时,大蒙古国在牧区推行土司制度,封吐蕃部落的上层分子为土司和千百户等,继续统治以前管辖的地区。

  1370年,大明军队进入青海东部地区,改西宁州为西宁卫,采取“裂土分爵,俾自为守”的办法,使当地的吐蕃人、色目回回人和蒙古人互相牵制。

  碾伯古称乐都,历史十分悠久。西汉时期,乐都正式纳入西汉王朝的版图,称为破羌县。东晋时期,鲜卑人在西北建立了南凉国,定都乐都。隋唐时期,设鄯州都督府。宋代称碾伯为湟州和乐州。大明将乐州改称碾伯卫。

  后来,燕王朱棣推翻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展开了严厉的报复,对忠于建文帝的军队和百姓大开杀戒。仅是河北、河南一带几乎全部杀光老百姓,只留下了没有参与的狐、刘两家。

  永乐帝朱棣继续采用父亲朱元璋的移民政策,填补各地的人口,开发建设边疆。

  近50年时间里,山西大槐树下发生了18次大规模官方移民。他们主要迁往今天的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涉及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的移民遍布全国30个省市的2217个县市。另外,还有很多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海外移民。

  大明初期的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人口大迁徙,对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23xyq/read/4/4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