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的根子味道苦,学问的果实味道甜。
——毛南族谚语
8月初的一个傍晚,沈坚强老师的爱人到15连探望他的弟弟,顺便从181团中学捎来牛木林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牛木林急忙撕开了洁白的信封,抽出一张录取通知书:哈哈,他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心仪的重点大学兰州大学!
录取通知书的后面还有一个附件,是兰州大学极其周边的地图。
牛木林看到地图上明显地标示大学附近的东方红电影院、兰柴厂俱乐部等影院,高兴地说道:“这一下我可以美美地看电影了!”
“牛木林考上大学了。”这个喜讯当晚就传遍了3营的各个连队。职工们翘起大拇指夸奖道:“真是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啊!我们的连队里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牛木林还是个回回娃娃,应该给他奖励一只羊!”
牛万山看到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大学在自己的故乡,更是欣喜万分,乐得好几天都合不拢嘴巴。
当时的社会处于封闭状态,交通运输十分落后。下面的连队到营部和团部连班车都没有通。
牛万山自告奋勇,要骑着自行车将儿子送到了团部。他和牛木林一边在苛苛苏和巴里巴盖的大地上骑行,一边给儿子提出做人和生活上的注意和要求。
在181团团部,牛木林和同校第一批考上大学的两个同学栾新疆、胡新华汇合。他们搭乘了一辆拉着课桌的拖拉机,前往农10师的师部部驻地北屯,在那里才能乘坐长途班车到达乌鲁木齐。
胡新华是女生,被司机照顾坐到了驾驶室里。牛木林和栾新疆坐在露天的车斗里,挤在课桌的空隙中间。
拖拉机发出“突突”的欢叫声,在广袤荒芜的戈壁滩上颠簸前行。车轮的下面是一条简易的沙土公路路。拖拉机走过之处霎时扬起了一阵弥漫四散的浮尘,笼罩在原本湛蓝的天空中。
家乡在朦胧的尘埃中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这时候,牛木林的耳边隐隐约约地响起了歌曲《乡恋》那扣人心弦的美妙旋律。19年前,牛木林在李谷一表演的花鼓戏的歌声中呱呱坠地。19年后,牛木林又在李谷一深情的流行歌曲声中走向未来。难道这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缘分吗?
在真挚悠扬的乐曲声中,牛木林心潮澎湃,对遥远的大学、遥远的兰州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牛木林和栾新疆一同考取了兰州大学中文系。胡新华考入了西安的一所大学。他们3个人在乌鲁木齐选择了乘坐直达郑州的火车。这样,他们两个人可以一路陪伴胡新华到兰州。
这是牛木林第二次乘坐火车,也是第二次前往内地。如果第一次是去做客,那么这一次就是去当居民和主人了。因为他的口袋里揣着户口呢。
火车在辽阔的新疆大地上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驰骋。
中午时分,火车的喇叭里传来了广播员甜美的声音:“各位旅客,你们好。现在餐车为您提供午餐。午餐的品种有打卤面、炸酱面……”
牛木林听到广播以后把手伸进贴身的衣服口袋里寻找零钱,准备买一碗面条吃。离开家门之前,巩腊梅叮咛他道:“你把钱放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再用一枚别针封住口袋。这样小偷就发现不了。”
餐车服务员推着装着饭菜的小车来到了车厢,继续重复广播里的内容:“各位旅客,你们好。现在餐车为您提供午餐。午餐的品种有打卤面、炸酱面……”
栾新疆伸长脖子,把脑袋扑到餐柜的上面,眼睛仔细地观察着,然后又用鼻子认真地嗅了一会儿,突然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大声地对牛木林说道:“面条里面有东西。你不能吃!”
牛木林只好讪讪地收起了零钱,从旅行包里摸索出一块干馕饼,就着白开水充当午餐。
虽然一路上啃着干囊,但是,牛木林的心中还是感觉无比的喜悦。一是就要前往自己向往已久的大学学习了。二是火车的广播里播送了全国开展严厉打击社会黑恶势力的消息。尤其是第二点令他感到特别的欣慰:为非作歹的坏人终于要得到惩罚了。希望我们的校园从此平安宁静。
火车经过48个小时的奔驰,终于在第三天的凌晨4点到达了兰州。
牛木林和栾新疆告别了胡新华,扛着行李走下了火车。他们随着人流走出了出站口,一眼看到站前的广场上灯火通明,好几面上面写着大学名字的彩旗在随风飘扬。兰州大学的旗帜比其它大学的更大一些,也更加惹人注目。
他们向着高高飘扬的兰州大学的旗帜走过去。
一个穿着米黄色夹克衫的大学生接待了他们。他告诉牛木林和栾新疆道:“我是中文系的学生会主席杨波,也是新疆人。”
牛木林听到杨波的介绍,眼睛顿时变得明亮起来。他顿时拥有了很强的安全感。
杨波带着他们取上托运的行李,然后坐上一辆微型面包车,行驶了不到5分钟来到了兰州大学。杨波把他们安排在一间空闲的宿舍里休息,告诉他们明天上午到学校大门口办理新生报到的手续。
早晨8点,牛木林和栾新疆就起床了。他们找到楼里的洗漱间,快速地洗了几把脸,然后跑下楼去,打算仔细地欣赏一下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清末新政期间1909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省近代高等教育开端的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甘肃法政学堂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兰州大学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在“开发大西北”、“建立战略后方”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肩负着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与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历史重任。
牛木林和栾新疆欣喜地走在充满朝气的校园中。他们看到绿树环绕,花艳草青,环境优美雅致。校园如同一座散发着书香墨韵的文化公园。
他们站立在位于天水路的学校正门,怀着激动的心情仰望着庄重且文静的旧文科楼。
旧文科楼的墙壁是用灰色砖头砌成的,屋顶覆盖着层层叠叠瓦片。这让他们对这幢楼房产生了无限的好奇。由于新疆干旱少雨,很多建筑的屋顶都是平坦的,还可以用来晾晒粮食和干果。即便是雨水较多地方的屋顶,最多也是盖成坡度缓和的三角形,从来不曾铺盖瓦片。
他们沿着顺时针方向走在校园的道路上,朝着林木茂密的校园北侧走去。他们看到物理楼和化学楼矗立在道路左侧的绿树丛中。兰州大学之所以扬名全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物理系和化学系师资强大,成果丰硕。
走到北侧道路的尽头向南方右转,可以在左侧看见一座既精巧洋气又沉稳大气的苏式建筑——兰州大学的图书馆。据说,其中的藏书多达几百万册,在国内大学里也是名列前茅的。
图书馆东侧的空地是一个巨大的田径和足球运动场。
从图书馆继续向南方然后右转,左侧是一幢白色的摩天大楼——新文科楼。新文科楼有7层高,还配套安装了四壁锃亮的电梯。在当时,它可是一幢鹤立鸡群、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令一代兰州大学的师生引以自豪。
继续向着西方前行,道路的左侧是学校的大礼堂、食堂和学生宿舍了。
这一路的右侧始终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开满了鲜花的花池
犹如运动场环形跑道的校园道路刚好以树林为圆心,把校园环绕了一圈。
牛木林和栾新疆最后来到了校园的中心——掩映在树林里的一座圆形水池。水池的中央堆砌着嶙峋的奇石。水池的四周垂柳依依,青松挺拔,林深似海。
他们在校园里遇到了许多陌生的学生。虽然彼此之间并不认识,但是,对方见到他们的时候,都会像电视剧中日本人见面打招呼那样轻轻地点头致意。这让牛木林和栾新疆感到十分的亲切。
办完了报到的手续,83级中文系的新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乃至思想观念,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在年轻的班主任的指挥下排起了一条长队,来到旧文科楼里一间阶梯形的大教室里开会。
班主任告诉大家道:“咱们中文系83级一共有101位同学。为了便于管理,现在分成甲班和乙班两个班,以后上课和开展活动还是在一起的。”
栾新疆分到了甲班。牛木林分到了乙班。牛木林后来才知道,自己是83级101位学生当中唯一的少数民族,是名副其实的少数。
接下来是入学教育。
朝气蓬勃的新学生参观了兰州大学的校园,又乘车来到了位于西关门外的华林山烈士陵园,祭奠埋葬在这里的革命烈士,接受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牛木林站在队伍中,以崇敬的目光仰望着高耸的华林山和革命烈士纪念碑。此时此刻,他并不知道这里曾经是撒鲁尔人苏四十三的起义军与回回人马占鳌、大清军队浴血奋战的疆场,也不知道这里曾经是自己爷爷易卜拉欣的弟弟牛占海与解放兰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拼死厮杀的战场。
1949年的战争硝烟渐渐消散后的第34年,牛氏家族的人又一次来到了华林山。不过,他不是来凭吊团长爷爷当年坚持反对解放的业绩,而是来祭奠团长爷爷的敌人——光荣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历史就是这样奇特和唐突,时常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来一个惊人的反转。
晚饭以后,学校又组织新同学来到黄河剧场,观看著名的舞剧《丝路花雨》。这部舞剧是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的,歌颂了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的光辉艺术形象,描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与伊朗商人伊努斯之间的纯洁友谊。《丝路花雨》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集纳霓裳羽衣舞、印度舞、黑巾舞、伊朗马铃舞、伊朗酒舞、土耳其舞、盘上舞和新疆舞等各种舞蹈艺术形式于一身,形成了一台造型精妙、舞种类型多样、新颖独特、美妙绝伦的大型舞剧。
牛木林曾经在报纸和杂志上看到过《丝路花雨》的剧照,如今现场亲眼观看演出,依旧感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从内心深处赞叹编导和演员的艺术才华。他一边欣赏着精彩的演出,一边暗自下定决心道:我以后一定要创作出这样的优秀作品来。
牛木林住在6号学生宿舍楼的509室。同一间宿舍里一共住着8个学生。他们分别来自陕西、河北、四川、甘肃、贵州、河南和新疆。
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刚刚跨进大学的门槛,激动心情一时还不能平静,晚上躺在床上也睡不着觉,便开始依次介绍和夸赞自己的家乡。
牛木林向大家介绍自己是回族并且来自新疆。
来自陕西关中平原的王大海高声地惊呼道:“啊,你是回回人?我们那里的老人都说回回人太可怕了。如果谁家的小孩不听话,大人吓唬说回回人来了,那个小孩就吓得立刻老实了。”
牛木林笑着问道:“为什么回回人可怕?你看我的样子可怕吗?”
王大海回答道:“听说历史上回回人造起反来就杀人。你看上去就是一个文弱的书生,有什么可怕的!”
睡在牛木林上铺的延卫东问道:“全国各地的犯人都押到新疆去了,给人的感觉你们新疆好像是一个大监狱。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牛木林耐心地解释道:“新疆的土地面积辽阔,占到全国的六分之一,而且有很多的沙漠。国家在沙漠里设置监狱,是为了防止犯人越狱逃跑。再说了,新疆的监狱里关的都是你们内地的坏人啊。”
7个内地的同学不乐意了,一起数落起新疆的偏远和苦寒,认为最美的地方还是自己的家乡。
正规的大学学习开始了。
牛木林要学习《古代汉语》、《现在汉语》、《文学概论》和中外古今文学等科目。他决心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像鲁迅和郭沫若这样伟大的文学家。
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中文系的学生和历史系、哲学系、地理系的学生在一间大教室里上大课。课间休息的时候,牛木林会和上大课的其他系的同学聊天,互相打听对方来自哪里,有什么有趣的新闻,等等。
他在大课堂里认识了好几位同学。其中包括3位少数民族学生和1位汉族学生。一个是来自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蒙古族学生纳森。一个是兰州本市的东乡族学生马小平。一个是来自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撒拉族学生韩吉寿。还有一个是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的汉族学生巩晓丽。
牛木林得知纳森来自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便好奇地问道:“肃南县是裕固族自治县,你怎么是蒙古族呢?”
纳森笑着回答道:“肃南的确是裕固族自治县,但是也有一个白银蒙古族自治乡。这里乡里居住着很多蒙古族呢。”
马小平在旁边问道:“你们是怎么到那里的?”
纳森回答道:“我的祖先以前在外蒙古生活,最早是成吉思汗小儿子拖雷的警卫队长。到了我爷爷这一辈的时候,爷爷是一个部落的头人。1912年,外蒙古发生革命。爷爷害怕受到革命党的镇压,带着部落的老百姓一直向南逃亡,最后逃到了祁连山下的肃南,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了。”
韩吉寿开玩笑地说道:“你们蒙古族真是马背上的民族,满世界地到处乱跑。你看,现在中国、蒙古、苏联都有你们蒙古族人,好像阿富汗的哈扎拉人也是你们蒙古族的遗民呢。”
纳森反驳道:“喂,你在说谁呢?你们撒拉族也是满世界地乱跑啊。要是你们的祖先当初在中亚好好地待着,今天的中国哪里有你们撒拉族呢?”
马小平也笑着插话道:“我们东乡族的祖先也是从中亚移民过来,为中国增添了一个新的民族。”
巩晓丽饶有兴趣的加入了谈话:“你们都是迁徙民族的后裔。我可是地地道道的南京本土人。”
纳森开玩笑道:“你将来大学毕业留在兰州,也就变成了移民了。”
巩晓丽说道:“我一个孤家寡人,留在兰州干什么?”
纳森逗趣道:“你可以嫁给甘肃人啊。”
巩晓丽泼辣地问道:“嫁给你,你敢要吗?”
其他人笑着说道:“纳森快说,敢要!”
纳森霎时羞红了脸蛋,找了个借口溜了。
牛木林转向马小平问道:“听说你爸爸是全国著名的诗人和画家?”
马晓平自豪地回答道:“是的。老爷子至今每个星期都要写一首诗,每天还要画一幅画呢。”
牛木林说道:“我听我爸爸说过,我们那里马玉民的弟弟马玉良是甘肃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呢,不知道你认不认识他?”
马小平笑着回答道:“当然认识啊。马玉良就是我父亲!”
这么巧啊?牛木林吃惊地睁大了眼睛。他不禁感叹道:人类拥有的世界是广阔而宏大的,有时候又是拥挤和狭小的,有的时候小得真是如同一座房屋毗邻的小村庄。
谁又会想象到,760余年之后,原本天各一方的撒尔塔人阿里的后代牛木林,阿巴斯的后代马小平,蒙古人巴德尔的后代纳森,撒鲁尔人哈桑的后代韩吉寿,巩怀周的后人巩晓丽竟然相聚在兰州大学的一个课堂里?
——毛南族谚语
8月初的一个傍晚,沈坚强老师的爱人到15连探望他的弟弟,顺便从181团中学捎来牛木林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牛木林急忙撕开了洁白的信封,抽出一张录取通知书:哈哈,他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心仪的重点大学兰州大学!
录取通知书的后面还有一个附件,是兰州大学极其周边的地图。
牛木林看到地图上明显地标示大学附近的东方红电影院、兰柴厂俱乐部等影院,高兴地说道:“这一下我可以美美地看电影了!”
“牛木林考上大学了。”这个喜讯当晚就传遍了3营的各个连队。职工们翘起大拇指夸奖道:“真是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啊!我们的连队里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牛木林还是个回回娃娃,应该给他奖励一只羊!”
牛万山看到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大学在自己的故乡,更是欣喜万分,乐得好几天都合不拢嘴巴。
当时的社会处于封闭状态,交通运输十分落后。下面的连队到营部和团部连班车都没有通。
牛万山自告奋勇,要骑着自行车将儿子送到了团部。他和牛木林一边在苛苛苏和巴里巴盖的大地上骑行,一边给儿子提出做人和生活上的注意和要求。
在181团团部,牛木林和同校第一批考上大学的两个同学栾新疆、胡新华汇合。他们搭乘了一辆拉着课桌的拖拉机,前往农10师的师部部驻地北屯,在那里才能乘坐长途班车到达乌鲁木齐。
胡新华是女生,被司机照顾坐到了驾驶室里。牛木林和栾新疆坐在露天的车斗里,挤在课桌的空隙中间。
拖拉机发出“突突”的欢叫声,在广袤荒芜的戈壁滩上颠簸前行。车轮的下面是一条简易的沙土公路路。拖拉机走过之处霎时扬起了一阵弥漫四散的浮尘,笼罩在原本湛蓝的天空中。
家乡在朦胧的尘埃中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这时候,牛木林的耳边隐隐约约地响起了歌曲《乡恋》那扣人心弦的美妙旋律。19年前,牛木林在李谷一表演的花鼓戏的歌声中呱呱坠地。19年后,牛木林又在李谷一深情的流行歌曲声中走向未来。难道这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缘分吗?
在真挚悠扬的乐曲声中,牛木林心潮澎湃,对遥远的大学、遥远的兰州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牛木林和栾新疆一同考取了兰州大学中文系。胡新华考入了西安的一所大学。他们3个人在乌鲁木齐选择了乘坐直达郑州的火车。这样,他们两个人可以一路陪伴胡新华到兰州。
这是牛木林第二次乘坐火车,也是第二次前往内地。如果第一次是去做客,那么这一次就是去当居民和主人了。因为他的口袋里揣着户口呢。
火车在辽阔的新疆大地上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驰骋。
中午时分,火车的喇叭里传来了广播员甜美的声音:“各位旅客,你们好。现在餐车为您提供午餐。午餐的品种有打卤面、炸酱面……”
牛木林听到广播以后把手伸进贴身的衣服口袋里寻找零钱,准备买一碗面条吃。离开家门之前,巩腊梅叮咛他道:“你把钱放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再用一枚别针封住口袋。这样小偷就发现不了。”
餐车服务员推着装着饭菜的小车来到了车厢,继续重复广播里的内容:“各位旅客,你们好。现在餐车为您提供午餐。午餐的品种有打卤面、炸酱面……”
栾新疆伸长脖子,把脑袋扑到餐柜的上面,眼睛仔细地观察着,然后又用鼻子认真地嗅了一会儿,突然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大声地对牛木林说道:“面条里面有东西。你不能吃!”
牛木林只好讪讪地收起了零钱,从旅行包里摸索出一块干馕饼,就着白开水充当午餐。
虽然一路上啃着干囊,但是,牛木林的心中还是感觉无比的喜悦。一是就要前往自己向往已久的大学学习了。二是火车的广播里播送了全国开展严厉打击社会黑恶势力的消息。尤其是第二点令他感到特别的欣慰:为非作歹的坏人终于要得到惩罚了。希望我们的校园从此平安宁静。
火车经过48个小时的奔驰,终于在第三天的凌晨4点到达了兰州。
牛木林和栾新疆告别了胡新华,扛着行李走下了火车。他们随着人流走出了出站口,一眼看到站前的广场上灯火通明,好几面上面写着大学名字的彩旗在随风飘扬。兰州大学的旗帜比其它大学的更大一些,也更加惹人注目。
他们向着高高飘扬的兰州大学的旗帜走过去。
一个穿着米黄色夹克衫的大学生接待了他们。他告诉牛木林和栾新疆道:“我是中文系的学生会主席杨波,也是新疆人。”
牛木林听到杨波的介绍,眼睛顿时变得明亮起来。他顿时拥有了很强的安全感。
杨波带着他们取上托运的行李,然后坐上一辆微型面包车,行驶了不到5分钟来到了兰州大学。杨波把他们安排在一间空闲的宿舍里休息,告诉他们明天上午到学校大门口办理新生报到的手续。
早晨8点,牛木林和栾新疆就起床了。他们找到楼里的洗漱间,快速地洗了几把脸,然后跑下楼去,打算仔细地欣赏一下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清末新政期间1909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省近代高等教育开端的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甘肃法政学堂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兰州大学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在“开发大西北”、“建立战略后方”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肩负着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与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历史重任。
牛木林和栾新疆欣喜地走在充满朝气的校园中。他们看到绿树环绕,花艳草青,环境优美雅致。校园如同一座散发着书香墨韵的文化公园。
他们站立在位于天水路的学校正门,怀着激动的心情仰望着庄重且文静的旧文科楼。
旧文科楼的墙壁是用灰色砖头砌成的,屋顶覆盖着层层叠叠瓦片。这让他们对这幢楼房产生了无限的好奇。由于新疆干旱少雨,很多建筑的屋顶都是平坦的,还可以用来晾晒粮食和干果。即便是雨水较多地方的屋顶,最多也是盖成坡度缓和的三角形,从来不曾铺盖瓦片。
他们沿着顺时针方向走在校园的道路上,朝着林木茂密的校园北侧走去。他们看到物理楼和化学楼矗立在道路左侧的绿树丛中。兰州大学之所以扬名全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物理系和化学系师资强大,成果丰硕。
走到北侧道路的尽头向南方右转,可以在左侧看见一座既精巧洋气又沉稳大气的苏式建筑——兰州大学的图书馆。据说,其中的藏书多达几百万册,在国内大学里也是名列前茅的。
图书馆东侧的空地是一个巨大的田径和足球运动场。
从图书馆继续向南方然后右转,左侧是一幢白色的摩天大楼——新文科楼。新文科楼有7层高,还配套安装了四壁锃亮的电梯。在当时,它可是一幢鹤立鸡群、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令一代兰州大学的师生引以自豪。
继续向着西方前行,道路的左侧是学校的大礼堂、食堂和学生宿舍了。
这一路的右侧始终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开满了鲜花的花池
犹如运动场环形跑道的校园道路刚好以树林为圆心,把校园环绕了一圈。
牛木林和栾新疆最后来到了校园的中心——掩映在树林里的一座圆形水池。水池的中央堆砌着嶙峋的奇石。水池的四周垂柳依依,青松挺拔,林深似海。
他们在校园里遇到了许多陌生的学生。虽然彼此之间并不认识,但是,对方见到他们的时候,都会像电视剧中日本人见面打招呼那样轻轻地点头致意。这让牛木林和栾新疆感到十分的亲切。
办完了报到的手续,83级中文系的新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乃至思想观念,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在年轻的班主任的指挥下排起了一条长队,来到旧文科楼里一间阶梯形的大教室里开会。
班主任告诉大家道:“咱们中文系83级一共有101位同学。为了便于管理,现在分成甲班和乙班两个班,以后上课和开展活动还是在一起的。”
栾新疆分到了甲班。牛木林分到了乙班。牛木林后来才知道,自己是83级101位学生当中唯一的少数民族,是名副其实的少数。
接下来是入学教育。
朝气蓬勃的新学生参观了兰州大学的校园,又乘车来到了位于西关门外的华林山烈士陵园,祭奠埋葬在这里的革命烈士,接受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牛木林站在队伍中,以崇敬的目光仰望着高耸的华林山和革命烈士纪念碑。此时此刻,他并不知道这里曾经是撒鲁尔人苏四十三的起义军与回回人马占鳌、大清军队浴血奋战的疆场,也不知道这里曾经是自己爷爷易卜拉欣的弟弟牛占海与解放兰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拼死厮杀的战场。
1949年的战争硝烟渐渐消散后的第34年,牛氏家族的人又一次来到了华林山。不过,他不是来凭吊团长爷爷当年坚持反对解放的业绩,而是来祭奠团长爷爷的敌人——光荣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历史就是这样奇特和唐突,时常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来一个惊人的反转。
晚饭以后,学校又组织新同学来到黄河剧场,观看著名的舞剧《丝路花雨》。这部舞剧是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的,歌颂了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的光辉艺术形象,描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与伊朗商人伊努斯之间的纯洁友谊。《丝路花雨》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集纳霓裳羽衣舞、印度舞、黑巾舞、伊朗马铃舞、伊朗酒舞、土耳其舞、盘上舞和新疆舞等各种舞蹈艺术形式于一身,形成了一台造型精妙、舞种类型多样、新颖独特、美妙绝伦的大型舞剧。
牛木林曾经在报纸和杂志上看到过《丝路花雨》的剧照,如今现场亲眼观看演出,依旧感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从内心深处赞叹编导和演员的艺术才华。他一边欣赏着精彩的演出,一边暗自下定决心道:我以后一定要创作出这样的优秀作品来。
牛木林住在6号学生宿舍楼的509室。同一间宿舍里一共住着8个学生。他们分别来自陕西、河北、四川、甘肃、贵州、河南和新疆。
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刚刚跨进大学的门槛,激动心情一时还不能平静,晚上躺在床上也睡不着觉,便开始依次介绍和夸赞自己的家乡。
牛木林向大家介绍自己是回族并且来自新疆。
来自陕西关中平原的王大海高声地惊呼道:“啊,你是回回人?我们那里的老人都说回回人太可怕了。如果谁家的小孩不听话,大人吓唬说回回人来了,那个小孩就吓得立刻老实了。”
牛木林笑着问道:“为什么回回人可怕?你看我的样子可怕吗?”
王大海回答道:“听说历史上回回人造起反来就杀人。你看上去就是一个文弱的书生,有什么可怕的!”
睡在牛木林上铺的延卫东问道:“全国各地的犯人都押到新疆去了,给人的感觉你们新疆好像是一个大监狱。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牛木林耐心地解释道:“新疆的土地面积辽阔,占到全国的六分之一,而且有很多的沙漠。国家在沙漠里设置监狱,是为了防止犯人越狱逃跑。再说了,新疆的监狱里关的都是你们内地的坏人啊。”
7个内地的同学不乐意了,一起数落起新疆的偏远和苦寒,认为最美的地方还是自己的家乡。
正规的大学学习开始了。
牛木林要学习《古代汉语》、《现在汉语》、《文学概论》和中外古今文学等科目。他决心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像鲁迅和郭沫若这样伟大的文学家。
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中文系的学生和历史系、哲学系、地理系的学生在一间大教室里上大课。课间休息的时候,牛木林会和上大课的其他系的同学聊天,互相打听对方来自哪里,有什么有趣的新闻,等等。
他在大课堂里认识了好几位同学。其中包括3位少数民族学生和1位汉族学生。一个是来自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蒙古族学生纳森。一个是兰州本市的东乡族学生马小平。一个是来自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撒拉族学生韩吉寿。还有一个是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的汉族学生巩晓丽。
牛木林得知纳森来自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便好奇地问道:“肃南县是裕固族自治县,你怎么是蒙古族呢?”
纳森笑着回答道:“肃南的确是裕固族自治县,但是也有一个白银蒙古族自治乡。这里乡里居住着很多蒙古族呢。”
马小平在旁边问道:“你们是怎么到那里的?”
纳森回答道:“我的祖先以前在外蒙古生活,最早是成吉思汗小儿子拖雷的警卫队长。到了我爷爷这一辈的时候,爷爷是一个部落的头人。1912年,外蒙古发生革命。爷爷害怕受到革命党的镇压,带着部落的老百姓一直向南逃亡,最后逃到了祁连山下的肃南,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了。”
韩吉寿开玩笑地说道:“你们蒙古族真是马背上的民族,满世界地到处乱跑。你看,现在中国、蒙古、苏联都有你们蒙古族人,好像阿富汗的哈扎拉人也是你们蒙古族的遗民呢。”
纳森反驳道:“喂,你在说谁呢?你们撒拉族也是满世界地乱跑啊。要是你们的祖先当初在中亚好好地待着,今天的中国哪里有你们撒拉族呢?”
马小平也笑着插话道:“我们东乡族的祖先也是从中亚移民过来,为中国增添了一个新的民族。”
巩晓丽饶有兴趣的加入了谈话:“你们都是迁徙民族的后裔。我可是地地道道的南京本土人。”
纳森开玩笑道:“你将来大学毕业留在兰州,也就变成了移民了。”
巩晓丽说道:“我一个孤家寡人,留在兰州干什么?”
纳森逗趣道:“你可以嫁给甘肃人啊。”
巩晓丽泼辣地问道:“嫁给你,你敢要吗?”
其他人笑着说道:“纳森快说,敢要!”
纳森霎时羞红了脸蛋,找了个借口溜了。
牛木林转向马小平问道:“听说你爸爸是全国著名的诗人和画家?”
马晓平自豪地回答道:“是的。老爷子至今每个星期都要写一首诗,每天还要画一幅画呢。”
牛木林说道:“我听我爸爸说过,我们那里马玉民的弟弟马玉良是甘肃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呢,不知道你认不认识他?”
马小平笑着回答道:“当然认识啊。马玉良就是我父亲!”
这么巧啊?牛木林吃惊地睁大了眼睛。他不禁感叹道:人类拥有的世界是广阔而宏大的,有时候又是拥挤和狭小的,有的时候小得真是如同一座房屋毗邻的小村庄。
谁又会想象到,760余年之后,原本天各一方的撒尔塔人阿里的后代牛木林,阿巴斯的后代马小平,蒙古人巴德尔的后代纳森,撒鲁尔人哈桑的后代韩吉寿,巩怀周的后人巩晓丽竟然相聚在兰州大学的一个课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