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吃完后,把碗筷放到一旁,说,&ldo;于老师,我吃好了,现在就给你讲讲修行之法吧?&rdo;
&ldo;等等!&rdo;于文慧摇摇头,说,&ldo;我先把碗筷洗一下。&rdo;
&ldo;行!&rdo;
待于文慧把碗筷洗好之后,再次回到房间,见青竹在看书,她问,&ldo;青竹,在看什么书啊?&rdo;
青竹把书合上,说,&ldo;你看,这是思维学基础研究。&rdo;
&ldo;思维学基础研究?&rdo;于文慧露出疑惑。
青竹说,&ldo;修佛,又有一种说法,叫思维修,因此,佛门又有一门学科,叫唯识学。&rdo;
&ldo;哦!&rdo;于文慧点点头,认真的听青竹讲话,那样子,就像一个乖乖学生。
青竹继续说,&ldo;其实,修行很简单,就是把不好的习惯改成好的习惯。&rdo;
&ldo;嗯?&rdo;于文慧微微点头,她感觉很有道理。
&ldo;于老师,你应该听过一句话,性格决定命。&rdo;
&ldo;听过!&rdo;
&ldo;修行,就是把不好的性格改了,改成良好的性格,改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就等于改变自己的命运。&rdo;
于文慧听到这里,用异样的眼光看了青竹一眼,赞叹道,&ldo;青竹,真没想到,你有这样的见解。&rdo;
&ldo;呵呵!&rdo;青竹微微一笑,有些尴尬的说,&ldo;其实,我都是从一个聊天群学来的。&rdo;
青竹天天上禅修聊天群,看禅修聊天群的成员聊天,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他的观念和性格也在慢慢的发生改变。
&ldo;什么聊天群?&rdo;于文慧有些好奇。
&ldo;于老师,等我讲完了,把那个聊天群介绍给你,你也能加入,不过,需要次一些入群费。&rdo;
&ldo;嗯!&rdo;于文慧点头,&ldo;你继续说吧。&rdo;
&ldo;好的!&rdo;青竹继续说,&ldo;于老师,想修行,要先了解自己的思维状态,还要了解高级思维状态,这样,就能改变自己当前的思维状态,把低级思维转变为高级思维。&rdo;
&ldo;普通人的思维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择性注意,一种是普遍性留意。&rdo;
于文慧没有插话,而是静静的听着。
&ldo;选择性思维,就是关注一个东西,或者一件事情。&rdo;青竹说到这里,拿起刚才看的书,又接着说,&ldo;像现在,如果我认真的看书,就是选择性思维状态,我选择了看书,又或者,看电视,也是选择了看电视。&rdo;
&ldo;人都有一个习惯,总喜欢选择新鲜的事物,所以,人这一生都在不断的选择中,思维也得不到清闲,一直处于选择状态。&rdo;
&ldo;是这样的!&rdo;于文慧能理解。
青竹又接着说,&ldo;说完了选择性注意,再说普遍性留意,普遍性留意,就像现在,你用眼睛扫了一下房间的情况,知道房间的大概布局,这就是普遍性留。&rdo;
&ldo;另外,人走到公园的时候,会大概的扫一眼公园的情况,这也是普遍性留意。&rdo;
&ldo;我懂了!&rdo;于文慧表示明白。
青竹开怀一笑,赞叹道,&ldo;老师,你真厉害,当时,我读了两遍,才理解呢。&rdo;
&ldo;呵呵!&rdo;于文慧微微一笑,说,&ldo;这是因为你讲的好啊。&rdo;
青竹说,&ldo;于老师,你知道了当前的思维状态,就要尝试着改变当前的思维状态,把他改变成高级思维状态。&rdo;
&ldo;高级思维状态是什么样子?&rdo;于文慧问。
青竹说,&ldo;高级思维状态,又叫普遍性专注。&rdo;他说到这里,想到了小说中对神识的描绘,又接着说,&ldo;于老师,不知道你看过玄幻小说没有?&rdo;
&ldo;看过一点!&rdo;
&ldo;玄幻小说中有精神力,神念,神识,比如,某个修士用神识一扫,方圆千里的一切都粒粒在目,如掌上观纹,这是神识的作用,也是高级思维状态。&rdo;
于文慧一听就懂了,她说,&ldo;照你这么说,就是把选择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融合在一起。&rdo;
青竹闻言,欣喜的道,&ldo;于老师,你太厉害了,你说的没错,当选择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融合到一起后,就是普遍性专注,普遍性专注就是高级思维状态。&rdo;
于文慧非常聪慧,她很快就想明白了,又接着说,&ldo;青竹,你说过,人用选择性注意的时候,看东西会非常专注,会看得非常仔细;用普遍性留意的时候,只是用眼睛大概的扫一眼;如果选择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融合后,就成了普遍性专注,这时候,只要随便的扫一眼,就能看清周围的一切,做到粒粒在目,对吗?&rdo;
&ldo;对!&rdo;青竹点头,&ldo;如果把选择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融合后,就能做到一目十行了。&rdo;
&ldo;那当然了!&rdo;于文慧已经明白了,随即,于文慧又问,&ldo;要怎么做,才能改变当前思维状态,把低给思维改成高级思维。&rdo;
&ldo;于老师,你别急,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rdo;
接下来,青竹又仔细的讲了一下什么叫静,以及静的分类,又讲了一下打坐的方法,青竹觉得,数呼吸是一个非常好的法门。
道家,佛家,儒家,乃至其他门派,所有的炼气法门都源之于&lso;呼吸法&rso;。
呼吸法,也称之为炼气法门,因此,世界上有无数种炼气法门。
青竹仔细的讲了一下数呼吸的方法,于文慧听得非常仔细,她也听懂了,她又用自己的话说了一次,&ldo;青竹,数呼吸,就是为了放松身体,让自己达到平静,安静的状态,是吗?&rdo;
&ldo;对!&rdo;青竹点头,又说,&ldo;于老师,你还要记住一点,打坐,静坐,不是发呆,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念念不忘,念念清明。&rdo;
&ldo;嗯!&rdo;于文慧认真的点头。
&ldo;于老师,如果打坐的时候什么都不想,那不是在修行,而是在学猪睡觉,有大禅师说,如果打坐学猪,下辈子肯定入畜生道,变成猪,这就是因果报应。&rdo;
于文慧笑道,&ldo;青竹,如果不听你说,我真不知道那些打坐的人在做什么呢,以前,我还真以为他们在傻坐,在发呆,什么都不想呢。&rdo;
&ldo;于老师,很多丹经都误人啊,总教人排除念头,什么也不想,其实,念头哪里需要去排除啊,念头是一生一灭的,不用理会就好。&rdo;
青竹说到这里,语气加重了一些,说,&ldo;修行,是修静,修专注,修一种清明,所以,定力越高的人,大脑越是清明,其思维也越发敏捷,智慧也会慢慢的开启。&rdo;
&ldo;所以,唯识上说,修行,又是转识成智的过程。&rdo;
于文慧再次惊叹,&ldo;青竹,你讲的太好了,修行,就是越修越清明,而不是越修越傻,所以,一定要数呼吸,如果能明明白白的把呼吸数清楚,大脑中的杂念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清明。&rdo;
&ldo;于老师,你真是聪慧呢。&rdo;
两人聊了很久,青竹说的非常仔细,期间,于文慧又问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青竹都一一解答。
夜,于文慧回学校后,青竹洗了一个澡,先躺在床上休息,让思想平静下来,而后,慢慢的坐起来。
当青竹坐起来之后,心念又起了,一会儿想青玉,一会儿想于文慧,身上的血液奔腾不息,肌肉轻轻的颤动,却静不下来。
青竹不知,当气血充满之后,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阴一阳谓之道,万事万物,皆是此理。
所以,会动极生静,静极生动,阴极阳生,阳极阴生,这是真理。
如,一个人玩累了,就想休息,如果一个人睡久了,会自然醒来,这就是动极生静,静极生动。
这段时间,青竹静坐的时间比较长,运动的时间比较少,再加上他昏迷了三天,再次静坐,很难静下心来。
此外,青竹还不知,他的情劫已经来了。
修行之人,有两个关口最难,一个是欲关,一个是情关。
无论是史书,还是小说,亦或是现实生活,都写了很多爱情故事,很多男女为了爱情不顾一切。
所以,有一句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当爱情来临的时候,身心都不能自主,人体会分泌出很多微量元素,有些微量元素就像兴奋剂一样,控制着人的心理和情况,让一个人做出身不由已的事情。
如,一个男人看到自己的女人出轨,他会瞬间脑门冲血,失去理智,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情来。
此时的青竹就坠入了情网之中,而不自知。
古心妍在隔壁房间静坐,她能感受到青竹的情绪变化,她轻轻一叹,&lso;这一关,谁也帮不了你啊,只能靠你自己去悟了,如果你过不了情关,就无法证果。&rso;
青竹感觉自己静不下来,只能再次躺下,他躺下之后,心&lso;碰碰碰&rso;的跳,他能清晰的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青竹用观想之法,观想自己站在雪白的大地上,周围一片宁静,一朵朵雪花从天上飘落而下。
慢慢的,他感觉心平静了一些,也不在坐起来,而是集中精神,动神出壳。
&ldo;出窍!&rdo;
然而,青竹失败了,他心中一惊,&lso;怎么回来?我退道了吗?&rso;
青竹知道,没有达到灭静定之前,人都会退道,所以,很多修行者在低层次的境界中来来回回,反反复复。
有时候,境界好,能升到欲界天,乃至色界天,有时候,又从欲界天和色界天掉下来。
所以,一些有道的人看到青竹后,就会说,他是天人转世,也就是说,他是从上界掉下来的。
有句话说,纯想即飞,纯情即堕。
即,只要动欲,动情,就会从天上掉下来,成为凡人。
青竹躺了一会,始终无法出窍,只能放松身体,让自己安静下来,然后,让自己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这会儿,青竹不知,罗小玲又在骂他了,&lso;这家伙,竟然消失了?&rso;
此外,还有一个人在惦记青竹,这个人就是靖天师,&lso;他竟然不出来了?我就不信,你一直不上学,一直躲在家里。&rso;
&ldo;等等!&rdo;于文慧摇摇头,说,&ldo;我先把碗筷洗一下。&rdo;
&ldo;行!&rdo;
待于文慧把碗筷洗好之后,再次回到房间,见青竹在看书,她问,&ldo;青竹,在看什么书啊?&rdo;
青竹把书合上,说,&ldo;你看,这是思维学基础研究。&rdo;
&ldo;思维学基础研究?&rdo;于文慧露出疑惑。
青竹说,&ldo;修佛,又有一种说法,叫思维修,因此,佛门又有一门学科,叫唯识学。&rdo;
&ldo;哦!&rdo;于文慧点点头,认真的听青竹讲话,那样子,就像一个乖乖学生。
青竹继续说,&ldo;其实,修行很简单,就是把不好的习惯改成好的习惯。&rdo;
&ldo;嗯?&rdo;于文慧微微点头,她感觉很有道理。
&ldo;于老师,你应该听过一句话,性格决定命。&rdo;
&ldo;听过!&rdo;
&ldo;修行,就是把不好的性格改了,改成良好的性格,改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就等于改变自己的命运。&rdo;
于文慧听到这里,用异样的眼光看了青竹一眼,赞叹道,&ldo;青竹,真没想到,你有这样的见解。&rdo;
&ldo;呵呵!&rdo;青竹微微一笑,有些尴尬的说,&ldo;其实,我都是从一个聊天群学来的。&rdo;
青竹天天上禅修聊天群,看禅修聊天群的成员聊天,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他的观念和性格也在慢慢的发生改变。
&ldo;什么聊天群?&rdo;于文慧有些好奇。
&ldo;于老师,等我讲完了,把那个聊天群介绍给你,你也能加入,不过,需要次一些入群费。&rdo;
&ldo;嗯!&rdo;于文慧点头,&ldo;你继续说吧。&rdo;
&ldo;好的!&rdo;青竹继续说,&ldo;于老师,想修行,要先了解自己的思维状态,还要了解高级思维状态,这样,就能改变自己当前的思维状态,把低级思维转变为高级思维。&rdo;
&ldo;普通人的思维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择性注意,一种是普遍性留意。&rdo;
于文慧没有插话,而是静静的听着。
&ldo;选择性思维,就是关注一个东西,或者一件事情。&rdo;青竹说到这里,拿起刚才看的书,又接着说,&ldo;像现在,如果我认真的看书,就是选择性思维状态,我选择了看书,又或者,看电视,也是选择了看电视。&rdo;
&ldo;人都有一个习惯,总喜欢选择新鲜的事物,所以,人这一生都在不断的选择中,思维也得不到清闲,一直处于选择状态。&rdo;
&ldo;是这样的!&rdo;于文慧能理解。
青竹又接着说,&ldo;说完了选择性注意,再说普遍性留意,普遍性留意,就像现在,你用眼睛扫了一下房间的情况,知道房间的大概布局,这就是普遍性留。&rdo;
&ldo;另外,人走到公园的时候,会大概的扫一眼公园的情况,这也是普遍性留意。&rdo;
&ldo;我懂了!&rdo;于文慧表示明白。
青竹开怀一笑,赞叹道,&ldo;老师,你真厉害,当时,我读了两遍,才理解呢。&rdo;
&ldo;呵呵!&rdo;于文慧微微一笑,说,&ldo;这是因为你讲的好啊。&rdo;
青竹说,&ldo;于老师,你知道了当前的思维状态,就要尝试着改变当前的思维状态,把他改变成高级思维状态。&rdo;
&ldo;高级思维状态是什么样子?&rdo;于文慧问。
青竹说,&ldo;高级思维状态,又叫普遍性专注。&rdo;他说到这里,想到了小说中对神识的描绘,又接着说,&ldo;于老师,不知道你看过玄幻小说没有?&rdo;
&ldo;看过一点!&rdo;
&ldo;玄幻小说中有精神力,神念,神识,比如,某个修士用神识一扫,方圆千里的一切都粒粒在目,如掌上观纹,这是神识的作用,也是高级思维状态。&rdo;
于文慧一听就懂了,她说,&ldo;照你这么说,就是把选择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融合在一起。&rdo;
青竹闻言,欣喜的道,&ldo;于老师,你太厉害了,你说的没错,当选择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融合到一起后,就是普遍性专注,普遍性专注就是高级思维状态。&rdo;
于文慧非常聪慧,她很快就想明白了,又接着说,&ldo;青竹,你说过,人用选择性注意的时候,看东西会非常专注,会看得非常仔细;用普遍性留意的时候,只是用眼睛大概的扫一眼;如果选择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融合后,就成了普遍性专注,这时候,只要随便的扫一眼,就能看清周围的一切,做到粒粒在目,对吗?&rdo;
&ldo;对!&rdo;青竹点头,&ldo;如果把选择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融合后,就能做到一目十行了。&rdo;
&ldo;那当然了!&rdo;于文慧已经明白了,随即,于文慧又问,&ldo;要怎么做,才能改变当前思维状态,把低给思维改成高级思维。&rdo;
&ldo;于老师,你别急,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rdo;
接下来,青竹又仔细的讲了一下什么叫静,以及静的分类,又讲了一下打坐的方法,青竹觉得,数呼吸是一个非常好的法门。
道家,佛家,儒家,乃至其他门派,所有的炼气法门都源之于&lso;呼吸法&rso;。
呼吸法,也称之为炼气法门,因此,世界上有无数种炼气法门。
青竹仔细的讲了一下数呼吸的方法,于文慧听得非常仔细,她也听懂了,她又用自己的话说了一次,&ldo;青竹,数呼吸,就是为了放松身体,让自己达到平静,安静的状态,是吗?&rdo;
&ldo;对!&rdo;青竹点头,又说,&ldo;于老师,你还要记住一点,打坐,静坐,不是发呆,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念念不忘,念念清明。&rdo;
&ldo;嗯!&rdo;于文慧认真的点头。
&ldo;于老师,如果打坐的时候什么都不想,那不是在修行,而是在学猪睡觉,有大禅师说,如果打坐学猪,下辈子肯定入畜生道,变成猪,这就是因果报应。&rdo;
于文慧笑道,&ldo;青竹,如果不听你说,我真不知道那些打坐的人在做什么呢,以前,我还真以为他们在傻坐,在发呆,什么都不想呢。&rdo;
&ldo;于老师,很多丹经都误人啊,总教人排除念头,什么也不想,其实,念头哪里需要去排除啊,念头是一生一灭的,不用理会就好。&rdo;
青竹说到这里,语气加重了一些,说,&ldo;修行,是修静,修专注,修一种清明,所以,定力越高的人,大脑越是清明,其思维也越发敏捷,智慧也会慢慢的开启。&rdo;
&ldo;所以,唯识上说,修行,又是转识成智的过程。&rdo;
于文慧再次惊叹,&ldo;青竹,你讲的太好了,修行,就是越修越清明,而不是越修越傻,所以,一定要数呼吸,如果能明明白白的把呼吸数清楚,大脑中的杂念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清明。&rdo;
&ldo;于老师,你真是聪慧呢。&rdo;
两人聊了很久,青竹说的非常仔细,期间,于文慧又问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青竹都一一解答。
夜,于文慧回学校后,青竹洗了一个澡,先躺在床上休息,让思想平静下来,而后,慢慢的坐起来。
当青竹坐起来之后,心念又起了,一会儿想青玉,一会儿想于文慧,身上的血液奔腾不息,肌肉轻轻的颤动,却静不下来。
青竹不知,当气血充满之后,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阴一阳谓之道,万事万物,皆是此理。
所以,会动极生静,静极生动,阴极阳生,阳极阴生,这是真理。
如,一个人玩累了,就想休息,如果一个人睡久了,会自然醒来,这就是动极生静,静极生动。
这段时间,青竹静坐的时间比较长,运动的时间比较少,再加上他昏迷了三天,再次静坐,很难静下心来。
此外,青竹还不知,他的情劫已经来了。
修行之人,有两个关口最难,一个是欲关,一个是情关。
无论是史书,还是小说,亦或是现实生活,都写了很多爱情故事,很多男女为了爱情不顾一切。
所以,有一句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当爱情来临的时候,身心都不能自主,人体会分泌出很多微量元素,有些微量元素就像兴奋剂一样,控制着人的心理和情况,让一个人做出身不由已的事情。
如,一个男人看到自己的女人出轨,他会瞬间脑门冲血,失去理智,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情来。
此时的青竹就坠入了情网之中,而不自知。
古心妍在隔壁房间静坐,她能感受到青竹的情绪变化,她轻轻一叹,&lso;这一关,谁也帮不了你啊,只能靠你自己去悟了,如果你过不了情关,就无法证果。&rso;
青竹感觉自己静不下来,只能再次躺下,他躺下之后,心&lso;碰碰碰&rso;的跳,他能清晰的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青竹用观想之法,观想自己站在雪白的大地上,周围一片宁静,一朵朵雪花从天上飘落而下。
慢慢的,他感觉心平静了一些,也不在坐起来,而是集中精神,动神出壳。
&ldo;出窍!&rdo;
然而,青竹失败了,他心中一惊,&lso;怎么回来?我退道了吗?&rso;
青竹知道,没有达到灭静定之前,人都会退道,所以,很多修行者在低层次的境界中来来回回,反反复复。
有时候,境界好,能升到欲界天,乃至色界天,有时候,又从欲界天和色界天掉下来。
所以,一些有道的人看到青竹后,就会说,他是天人转世,也就是说,他是从上界掉下来的。
有句话说,纯想即飞,纯情即堕。
即,只要动欲,动情,就会从天上掉下来,成为凡人。
青竹躺了一会,始终无法出窍,只能放松身体,让自己安静下来,然后,让自己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这会儿,青竹不知,罗小玲又在骂他了,&lso;这家伙,竟然消失了?&rso;
此外,还有一个人在惦记青竹,这个人就是靖天师,&lso;他竟然不出来了?我就不信,你一直不上学,一直躲在家里。&r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