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会对皇帝这个职业的“职责”产生一些误会,以为皇帝的职责是让百姓安居乐业,是让朝廷安定和谐,是让海晏河清,天下大治。
其实都不是。
古往今来所有皇帝,绝大多数皇帝的目的,最大的职责就是维护自身统治延续,让自家的国祚尽可能久的传承下去。
之所以治国育民,之所以戡乱救灾,都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
毕竟老百姓不能活不下去,活不下去了,这个统治也就结束了。
这一点,与后世是有根本性区别的。
因此,在孙太后看来,不管是朝廷里的任何事情,都没有李家传宗接代,都没有小皇帝给她生个孙子来的重要。
对于孙太后,皇帝心里还是畏惧的。M.
毕竟他十岁登基以来,名义上虽然是皇帝,但是朝廷里的实际最高统治者,实际上是这位孙太后。
中书一些需要皇帝才能拿主意的大事情,都是递到坤德宫交给太后娘娘做主的。
因此听到了老**话之后,皇帝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开口道:“母后,既然您坚持,那立后立妃的事情,您就多费费心,到时候儿臣配合您就是了。”
见儿子服软,孙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道:“那个北齐赵家的女儿…”
她看了小皇帝一眼,问道:“你准备如何处理?”
小皇帝有些无奈,开口道:“都依母后的意思。”
孙太后眉目舒展,缓缓的说道:“按哀家的意思,这个赵家女子可以进宫来封个贵妃,毕竟咱们李家的公主,也有不少在燕都,我儿娶一个赵家女,也不算吃亏,而且还能免除一场兵祸…”
“这样罢,明天娘派人把她请到宫里来,见她一见,人家毕竟在建康这么久了,一直晾着她不见也不好。”
“旁的事情,等见了她之后再说。”
小皇帝沉默了一会,默默说道:“母后,纳她进宫自然可以,但是…”
母子连心,他只说了半句话,孙太后就已经会意,这位大陈目前地位最高的女子,面色平静,低眉道:“我儿放心,她不会有子嗣的。”
后宫里什么药都缺,就是不缺让人生不出孩子的药。
孙太后作为上一届后宫大乱斗的最终“冠军”,这些手段可以说是手拿把掐了。
小皇帝默默点头,起身对着母亲低头行礼,然后告辞离开了坤德宫。
离开了坤德宫之后,他坐上自己的辇驾,一路回到了书房甘露殿。
在甘露殿里闭目休息了一番之后,皇帝陛下睁开眼睛,低眉道:“高明,今天贡院春闱,没有出问题罢?”
高太监低着头,开口道:“回陛下,贡院那里有好几个衙门的人手看着,这会儿已经开考了,不会有什么问题。”
“嗯…”
皇帝陛下微微点头,他扭头看向高太监,突然问道:“高明,你说朕应当娶个什么样的皇后?”
高太监吓得跪在了地上,叩首道:“陛下,奴婢焉敢议主…”
“叫你说你就说。”
小皇帝吐出了一口浊气,开口道:“朕自小在东宫的时候,你便在东宫陪着朕了,咱们主仆之间,什么话都说得。”
高太监依旧跪在地上,叩首道:“陛下,奴婢觉得,陛下应当娶一个中正仁德,可以执掌后宫的皇后娘娘…”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小皇帝皱眉,然后挥了挥手,叹了口气:“罢了,你下去忙你的罢,多盯着贡院那里,不要出什么岔子。”
“那里都是朕将来的门生。”
高太监低着头下去了。
小皇帝一个人坐在甘露殿,看着眼前已经堆积很高的奏书,微微叹了口气:“以前小时候,听父皇说他是孤家寡人,我还不理解,现下朕终于理解了,我将来的结发妻子…”
>
小皇帝看向甘露殿外,目光有些出神:“会是什么模样呢?”
这个时候,皇帝陛下还是很希望有个人出来能跟他讨论这个问题的,但是很可惜,他站的太高,身边并没有什么可以说话的人。
就连自小陪着他长大的高明,面对他的时候也战战兢兢,一句实打实的话都不敢说。
…………
另一边的沈某人,还在贡院里艰苦奋斗。
会试第一场的考题是墨义以及帖经。
这一关对于绝大多数举人来说都不是什么难关,只要不出太多错漏也就行了。
不过正因为大家都会,想要在这一关上出彩,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沈毅花了半天时间去审题,写草稿。
到了会试第二天早上,他睡饱之后,才起床开始誊录试卷。
誊录的过程,沈毅写的很是用心,毕竟是关乎前程的一场考试。
当然了,科举考试是没有后世那种“卷面分”的,因为卷子收上去之后,大家的试卷都会被专人重新誊录一遍,然后再涌纸糊上姓名,以形成笔迹统一,防止有考官借由字迹认出考生的身份。
不过该认真还是要认真。
中试之后,原卷是可能会被公布出来的。
第一场会试从二月二十四早上进贡院,二月二十六下午日落之前沈毅便从贡院里走出来了。
回到家之后,沈毅没有敢吃刺激性的食物,只跟着沈陵几个人,简单吃了点粗茶淡饭。
毕竟这个当口,如果身体不适或者是拉肚子了,都会严重影响接下来的考试流程。
二月二十七早上,沈毅再一次进入考场,开始了会试的第二场。
这一场是杂文,也就是类似于后世的作文题,人家给一个题目出来,用这个题目写一篇文章出来。
这些题目,多半是出自四书五经,或者是圣人以及太祖的一些语录。
至于第三场的策论,则是有些类似于问政的味道,多半都是写与时政有关,需要考生给出一个对策。
这么说吧,第二场考文采,第三场考得更多的则是眼界见识加上文采。
二十七早上,沈毅倒没有什么困意,老老实实的坐在考房里等待考题。
等到所有考生进场之后,有礼部的官员敲响了铜锣,然后衙差开始一个考房一个考房发卷子。
沈毅的黄字二十七号考房,地方有些偏僻,等到他拿到考题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巳时初。
沈毅接过考题之后,便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翻开考卷第一层的白纸之后,沈毅终于看到了今年春闱第二场的考题。
“天下国家有九经。”
“曰亲亲也。”
看到这个题目,沈毅先是一愣,然后立刻皱起了眉头。
不是因为太难,而是因为不难!
正因为不难,大家都会,想要在几千个举人里头出头出彩,就是千难万难了!
沈毅刚想到这里,就听到了附近考房里哀嚎一片。
很显然,大家都跟沈毅一个心思。
很快,有衙差怒喝了一声。
“噤声!”
“再大声喧哗,立刻驱赶出贡院!”
很多人会对皇帝这个职业的“职责”产生一些误会,以为皇帝的职责是让百姓安居乐业,是让朝廷安定和谐,是让海晏河清,天下大治。
其实都不是。
古往今来所有皇帝,绝大多数皇帝的目的,最大的职责就是维护自身统治延续,让自家的国祚尽可能久的传承下去。
之所以治国育民,之所以戡乱救灾,都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
毕竟老百姓不能活不下去,活不下去了,这个统治也就结束了。
这一点,与后世是有根本性区别的。
因此,在孙太后看来,不管是朝廷里的任何事情,都没有李家传宗接代,都没有小皇帝给她生个孙子来的重要。
对于孙太后,皇帝心里还是畏惧的。M.
毕竟他十岁登基以来,名义上虽然是皇帝,但是朝廷里的实际最高统治者,实际上是这位孙太后。
中书一些需要皇帝才能拿主意的大事情,都是递到坤德宫交给太后娘娘做主的。
因此听到了老**话之后,皇帝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开口道:“母后,既然您坚持,那立后立妃的事情,您就多费费心,到时候儿臣配合您就是了。”
见儿子服软,孙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道:“那个北齐赵家的女儿…”
她看了小皇帝一眼,问道:“你准备如何处理?”
小皇帝有些无奈,开口道:“都依母后的意思。”
孙太后眉目舒展,缓缓的说道:“按哀家的意思,这个赵家女子可以进宫来封个贵妃,毕竟咱们李家的公主,也有不少在燕都,我儿娶一个赵家女,也不算吃亏,而且还能免除一场兵祸…”
“这样罢,明天娘派人把她请到宫里来,见她一见,人家毕竟在建康这么久了,一直晾着她不见也不好。”
“旁的事情,等见了她之后再说。”
小皇帝沉默了一会,默默说道:“母后,纳她进宫自然可以,但是…”
母子连心,他只说了半句话,孙太后就已经会意,这位大陈目前地位最高的女子,面色平静,低眉道:“我儿放心,她不会有子嗣的。”
后宫里什么药都缺,就是不缺让人生不出孩子的药。
孙太后作为上一届后宫大乱斗的最终“冠军”,这些手段可以说是手拿把掐了。
小皇帝默默点头,起身对着母亲低头行礼,然后告辞离开了坤德宫。
离开了坤德宫之后,他坐上自己的辇驾,一路回到了书房甘露殿。
在甘露殿里闭目休息了一番之后,皇帝陛下睁开眼睛,低眉道:“高明,今天贡院春闱,没有出问题罢?”
高太监低着头,开口道:“回陛下,贡院那里有好几个衙门的人手看着,这会儿已经开考了,不会有什么问题。”
“嗯…”
皇帝陛下微微点头,他扭头看向高太监,突然问道:“高明,你说朕应当娶个什么样的皇后?”
高太监吓得跪在了地上,叩首道:“陛下,奴婢焉敢议主…”
“叫你说你就说。”
小皇帝吐出了一口浊气,开口道:“朕自小在东宫的时候,你便在东宫陪着朕了,咱们主仆之间,什么话都说得。”
高太监依旧跪在地上,叩首道:“陛下,奴婢觉得,陛下应当娶一个中正仁德,可以执掌后宫的皇后娘娘…”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小皇帝皱眉,然后挥了挥手,叹了口气:“罢了,你下去忙你的罢,多盯着贡院那里,不要出什么岔子。”
“那里都是朕将来的门生。”
高太监低着头下去了。
小皇帝一个人坐在甘露殿,看着眼前已经堆积很高的奏书,微微叹了口气:“以前小时候,听父皇说他是孤家寡人,我还不理解,现下朕终于理解了,我将来的结发妻子…”
>
小皇帝看向甘露殿外,目光有些出神:“会是什么模样呢?”
这个时候,皇帝陛下还是很希望有个人出来能跟他讨论这个问题的,但是很可惜,他站的太高,身边并没有什么可以说话的人。
就连自小陪着他长大的高明,面对他的时候也战战兢兢,一句实打实的话都不敢说。
…………
另一边的沈某人,还在贡院里艰苦奋斗。
会试第一场的考题是墨义以及帖经。
这一关对于绝大多数举人来说都不是什么难关,只要不出太多错漏也就行了。
不过正因为大家都会,想要在这一关上出彩,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沈毅花了半天时间去审题,写草稿。
到了会试第二天早上,他睡饱之后,才起床开始誊录试卷。
誊录的过程,沈毅写的很是用心,毕竟是关乎前程的一场考试。
当然了,科举考试是没有后世那种“卷面分”的,因为卷子收上去之后,大家的试卷都会被专人重新誊录一遍,然后再涌纸糊上姓名,以形成笔迹统一,防止有考官借由字迹认出考生的身份。
不过该认真还是要认真。
中试之后,原卷是可能会被公布出来的。
第一场会试从二月二十四早上进贡院,二月二十六下午日落之前沈毅便从贡院里走出来了。
回到家之后,沈毅没有敢吃刺激性的食物,只跟着沈陵几个人,简单吃了点粗茶淡饭。
毕竟这个当口,如果身体不适或者是拉肚子了,都会严重影响接下来的考试流程。
二月二十七早上,沈毅再一次进入考场,开始了会试的第二场。
这一场是杂文,也就是类似于后世的作文题,人家给一个题目出来,用这个题目写一篇文章出来。
这些题目,多半是出自四书五经,或者是圣人以及太祖的一些语录。
至于第三场的策论,则是有些类似于问政的味道,多半都是写与时政有关,需要考生给出一个对策。
这么说吧,第二场考文采,第三场考得更多的则是眼界见识加上文采。
二十七早上,沈毅倒没有什么困意,老老实实的坐在考房里等待考题。
等到所有考生进场之后,有礼部的官员敲响了铜锣,然后衙差开始一个考房一个考房发卷子。
沈毅的黄字二十七号考房,地方有些偏僻,等到他拿到考题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巳时初。
沈毅接过考题之后,便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翻开考卷第一层的白纸之后,沈毅终于看到了今年春闱第二场的考题。
“天下国家有九经。”
“曰亲亲也。”
看到这个题目,沈毅先是一愣,然后立刻皱起了眉头。
不是因为太难,而是因为不难!
正因为不难,大家都会,想要在几千个举人里头出头出彩,就是千难万难了!
沈毅刚想到这里,就听到了附近考房里哀嚎一片。
很显然,大家都跟沈毅一个心思。
很快,有衙差怒喝了一声。
“噤声!”
“再大声喧哗,立刻驱赶出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