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时代的任何国家,兵制中的兵源补充方式,都是最核心的问题。

  中国王朝兵制有很多种,如周王朝的兵农合一制,战国时期的全民皆兵制,秦、汉、三国时期的征兵制,唐代的府兵制,宋元的募兵制,明代的卫所制,清代的八旗绿营制。

  当然,还有几乎贯穿了每个时代的征兵制。

  朱允炆仔细分析过每一个兵制,可以说,最理想化的,便是兵农合一制,这是没错的,平时种地,战时当兵,即能解决肚子问题,也能解决战争问题。

  可最理想化的东西,往往是空幻且不现实的。

  真正的历史,它没有温度,只有冷冰冰的现实。

  无论是周朝的覆灭,还是明代卫所制的瓦解,都证明了一点:

  兵农合一制的终点,不是一位手持长枪威风凛凛的将军,而是一个倚着枯藤老树的白发农夫,他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全民皆兵?

  算了吧,那不是一个国家的常态。

  如果是小国寡民,弄下还有搞头,可这是几千万人口,这样搞,那只能重回战国,今天我打了你的高老庄,明天你偷了我的塔,改天约会在鹊桥,一起开黑,聊一聊你们死了几个,还剩下几个……

  这玩意乱世争霸还行,平时这么整,那是找死。

  府兵制、卫所制,这两样虽然名字不一样,但它们都有一个祖宗,那就是兵农合一制,其身上流淌着的都是一样的血液:一半是兵血,一半是农血。

  对于这两个兵制,可以用一句话说:

  小样,你们换了马甲,就认不出来了?

  府兵制、卫所制没出息,虽然长得模样与兵农合一制不一样,但基因还是那个基因,就算是验DNA,他们也是兵农合一制亲生的。

  八旗绿营制?

  那是什么玩意?

  老子都当大明皇上了,哪里还有八旗绿营的事,等过几年腾出手来,把他们祖宗都赶到西伯利亚和北极熊跳舞去。

  除掉一堆不可行的,就剩下两个可行的方案,那就是征兵制与募兵制。

  征兵制很好理解,拉壮丁嘛。

  派一队人,闯入家里面,一看你十七八岁了,抓走。

  什么,你才十四岁?

  看你这发育够十八了,既然都发育好了,肯定也能打仗,带走。

  那位老爷爷,您六十了吗?

  你说什么?

  到明天就六十了?

  那就是还没到,拉走……

  征兵这一块,隋炀帝就干的很彻底,一句“扫地为兵”,便足以见证隋炀帝有多生猛,估计连地皮都刮了一遍……

  很忙的杜甫被贬去华州司功参军,便遇到了征兵这回事,以自己的见闻,写下了著名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可见当时征兵,连老人都不放过了。

  当时杜甫四十八岁,要不是他已经有了参军地,估计也会一并被抓了壮丁。

  征兵制看似合适,但一旦操作起来,很容易出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十七至六十岁之间(大部分是这个年龄段,各朝代有所区别),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兵。

  不问能不能打仗,一律拿来征用。

  征兵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充分的兵源,这是其最大优势。

  老朱打天下,从二十几个小伙子出濠州,到成为百万统帅,开创大明基业,一个奖状,必须发给会拉壮丁的各位将士……

  为什么古代叛乱,要么就小小一点动静,要么就是大动静?

  仔细分析下就知道了,小动静的,带头的都是不会拉壮丁的,傻儿吧唧,以为弄个旗帜就能得天下了,也不考虑多拉一些人下水。

  大动静的,都是精通拉壮丁的,谁管你愿不愿意,不跟我走就砍了你,跟我走,我带你吃饱喝饱,说不定还能给你解决下大龄单身问题。

  征兵制,很多情况下就是这样子。

  和平年代,使用征兵制,那是静若处子。战争年代,使用征兵制,那是动若疯兔。

  朱允炆不想使用征兵制,因为使用征兵制,是朝廷主动,底层被动,当个兵,连门槛都没有,太不合适。

  最终,朱允炆将目光投向了募兵制。

  募兵制起源于春秋时期,吴起放弃了征发方式,而是以招募方式“简募良材”,并组建了列国第一支特种兵部队:

  武卒。

  魏国的武卒有多强?

  一个词:不可敌!

  公元前389年,楚国与秦国发生阴晋之战,楚国以五万武卒,击败五十万秦军!

  这才是真正的职业化军人!

  朱允炆向往的,便是职业化的军人,纯碎的军人,是可以随时征战,手握武器的军人!而不是军农一体!

  可是宋代募兵制的使用,给了后世太大的教训,让募兵制走得颤颤巍巍,小心翼翼。

  宋代募兵制,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募兵制,其采取的是“天下失职犷悍之徒,悉收籍之”。

  什么是失职?

  就是你的田没了,被地主夺走了,没地了,没关系,宋朝廷养你,来当兵。

  什么是犷悍?

  就是盗贼与负罪亡命之人,你也别偷偷摸摸,杀人抢劫了,放下屠刀,立地成兵。

  如果什么地方发生了灾荒,出现了流民与饥民,也别慌,来,当兵,朝廷养。

  宋代嘛,冗兵问题极为严重,除了禁军之外,还有说不清楚多少的厢军,连带着数百万的厢军家属。

  宋代统治者的思维很清奇,那就是:

  造反的都是有力气的人,那我把有力气的人都弄成兵,给他们饭吃,就没人造反了吧?

  朱熹对于宋代的募兵情况,直言是“竭生灵之膏血,以奉军旅之费”,“冗兵浮食,日益猥众”,就差直接骂出来:这都是什么情况,一群**啊。

  募兵制的缺点,一在于军费支出大,容易造成财政负担。宋朝每一块钱的财政里面,就要拿出七八毛钱去养兵,如此耗费,会压死人的。

  二是募兵制有一个难以破解的两难问题,那就是将与兵的问题。

  如果将领长期留在军队,知兵,那过上十几年,朝廷的兵成了私兵,地方割裂便出现了。

  如果将领不长期在军队,打仗的时候,朝廷临时委派将领去,那也完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上下离心离德,这样的情况,孙武再世也打不了胜仗啊。

  但募兵制的好处也很大,而最大的好处,便是强兵!

  只凭着这两个字,便足以让朱允炆下定决心。

  卫所制必须废弃,军户世袭制也必须被打破,未来的大明,将会以招募的形式,来彻底改善军队的战斗力问题。

  朱允炆虽下定了决心,拿定了主意,却还不是完全推出募兵制的时候,募兵制的入场,需要与卫所制的退场相衔接。

  看着忧心忡忡的茹瑺,朱允炆叹息道:“卫所制出现了多少问题,你这个兵部尚书是清楚的。总不能因为卫所制那点田产,就守着卫所制过日子。”

  茹瑺心情沉重,面带忧虑地说道:“皇上,募兵制一开,冗兵将至,地方割据,到时候大明便乱了……”

  朱允炆笑了笑,道:“茹爱卿,大明可不是那宋朝,大明军兵未来还将裁撤,军兵数量过多,可不是一件好事。宋朝冗兵的问题,大明不要。至于地方割据,那便需要看新军之策了。做好思想教化,告诉每一位军兵,他们的使命是为大明征战,而不是成为某个人的私兵!”

  “新军之策若无法把控军兵思想,让其一心效忠朝廷与大明,那新军之策,便是失败之策。朕以为,紧抓军士供给、思想、训练、器械,纵有将领统兵二十年,也只能为朕带兵!”

  茹瑺舒听闻之后,舒展开眉头,肃然道:“皇上所虑深远,臣万万不能及。然募兵制施行,乃是国之大事,还请皇上多加思量,召五军都督府一同商议,再作决定。”

  朱允炆会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此事,待取士之后再作定夺吧。”

  处理好一应公务,朱允炆并没有如往常一样,直接返回坤宁宫,而是去了尚膳监,亲自准备了一碗绿豆汤,做了一份凉拌藕片与一份清炒,也不让双喜等人帮手,亲自提着食盒,便到了钟粹宫。

  宁妃昨日中了暑,吃什么总没胃口。

  朱允炆进入钟粹宫时,宫女都懵了,估计从未想过皇上会来钟粹宫,一时之间竟忘记了行礼,等朱允炆都进了房间,才想起来下跪。

  宁妃听到动静,以为是侍女,便没有起身,躺在床上说道:“那些药就不用煎了,太苦,也没什么效果。”

  “好啊,连太医的医嘱都不听了?朕看你也太过任性了。”

  朱允炆将食盒放在桌上,责怪道。

  宁妃听闻声音,吃惊地看着走来的朱允炆,双手支撑着疲弱的身子便想要起来,想要下床行礼。

  朱允炆探过手,轻轻托住宁妃纤柔的后背,微微用力,道:“好好坐着,朕给你准备了些许晚膳,多少吃一些。”

  宁妃坐稳,脸有些红润地看着朱允炆,道;“臣妾染病在身,恐过给皇上,惊扰圣体,还请皇上……”

  “暑气可不会传染,怎么,太医开的方子没用?”

  朱允炆打断了宁妃,有些担心地问道。

  后世医疗那么发达,中暑都可能要人命。

  古代更是危险,传闻苏轼苏东坡,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收服台湾的郑成功,都是因中暑而亡。

  虽然正史没有记载,但在民间,却记载颇多。

  真假且不说,这些人是在烈日酷暑时去世,却是无疑的。

  “总感觉没疗效,头有些晕痛。”

  宁妃眼神中带着泪光。

  朱允炆伸手触摸了下宁妃的眉头,还好,并没有起烧,略一思索,便对一旁的侍女吩咐道:“去准备一碗清水。”

  侍女听闻后,连忙去准备。

  朱允炆走到食盒旁,拿起了汤匙,对宁妃轻轻说道:“还请宁妃**……”

  宁妃慌乱起来,低着头不敢看朱允炆,双手抓着被子,艰难地说道:“臣妾身体不适,恐无法侍奉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