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发展了千余年,花样变了不少,但总体来说,更新换代的速度比乌龟还慢。

  乌龟一千年都成王八了,火器一千年还是那个火器,只是模样改变了一点,威力似乎依旧。

  这也不能完全怪“匠人”不用心,实在是古代没有什么科研环境,大家都讲礼,要循规蹈矩,要墨守成规,要关起门来造东西,还要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即使是天才发明了新鲜玩意,说不定还被上级给抽一顿,再骂骂咧咧两句:“你以为你是谁,能超过老祖宗?”

  说研究有错,创新有罪是夸张了一些,但研究没有奖励,创新没有好下场,属实是真。

  所以匠人宁愿重复再重复地批量制造,也不愿意花脑子去思考为啥这样制造,能不能改进。

  费力不讨好的事,没几个人愿意去做。

  当然,制约创新的因素很多,教育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个时代没有物理学,没有化学,他们所凭借的,只是经验的积累,实践的突破。

  而积累是需要时间的,万一某位寿命又短,积累到半路挂了,自己没什么学问,写不了书,那就只能交给后来人从头积累了……

  形不成持续的研究,是个悲哀。

  朱允炆对于大明的火器是很不满意的,火铳就一铁桶,没有正规的子弹也就罢了,也不至于拿石子、废铁当子弹吧……

  必须打造**或纯铁子弹。

  还有火炮,让很多人无法相信的是,明代初期的火炮多数是安装在大木板上的,上部设计有一个活动轴,能够左右发射,可它不能大角度仰射……

  其仰角的大小,从镶嵌在木板之上或放在城墙之上时,已经确定了,就那么多,大概十五度,你想调到二十度,三十度都不可能……

  “搭木为架”的木架炮架出现在明朝中期,木架炮台的出现,方实现了灵活发射。

  等佛朗机炮、红夷大炮漂洋过海来大明,朱允炆是等不到,但却可以创造……

  朱允炆不是火器专家,却知道大概的原理与结构,大明有的是人才,只要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二炮局一定会成长起来。

  徐辉祖很是不理解朱允炆,他似乎对火器极为热衷,不惜与黄子澄软磨硬泡,拿走了户部二十万两银子,当做什么二炮局创新资金,还时不时来这里散步,不知道的以为皇上在后湖开了行宫。

  返回途中,徐辉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道:“皇上,二炮局司火器,然火器存在颇多缺陷,并不适宜长途征战,更不适合作为对付骑兵的主力……”

  朱允炆看着徐辉祖,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道:“你与黄子澄一样,都认为朕拿二十万两银子去喂二炮局不值得,对吧?”

  徐辉祖低头道:“臣不敢。”

  明明这样想的,虚伪……

  朱允炆目光坚定地说道:“颗粒火药的威力你是清楚的,杀伤距离与威力初步解决了,日后若解决了装填火药耗时长的问题,火铳便会成为骑兵的噩梦。”

  徐辉祖眼神一亮,询问道:“这个问题当真有解决之法?”

  若能够让火铳形成连续发射,凭借着颗粒火焰与新型子弹的威力,骑兵不牺牲掉先锋,恐怕根本就接近不了神机营!

  只是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着,始终都没有办法克服,若投入了大量银钱,反而空无所获,岂不是……

  “魏国公,要相信二炮局。”

  朱允炆自信地说道。

  火器,才是未来!

  能远远地干死敌人,那就干掉,绝不让他们到近前叨叨。

  现在的二炮局还不能支撑“真理在射程之内”这句话,总不能让自己的真理,就那么一两里地吧……

  发育是需要时间的,指望他们一天就**,有点不现实。

  “停!”

  撵车慢慢停了下来,顾三审在帘外说道:“皇上,收到消息,大同发来八百里加急。”

  “哦,终于来了!召朱棣、杨荣至武英殿,加速回宫。”

  朱允炆说完,便闭上了眼。

  徐辉祖、解缙、茹瑺听闻,对视了几眼,也没有作声。

  武英殿。

  朱允炆看过大同急报之后,便将急报传了下去,摊开舆图观察起来。

  待众人阅览过急报后,茹瑺上前,道:“皇上,大同急报与之前大宁送来的消息是一致的,不过大同情报甚是详细,左右论证,可见元廷巨变属实。”

  朱允炆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道:“大宁消息送来时,我们议过一次,此番再议,便需拿出个方略来。元廷巨变,未来五年局势当向何方,朝廷是否介入,畅言吧。”

  茹瑺皱眉,言道:“元廷巨变,哈什哈当权,瓦剌占据主导,然阿鲁台等鞑靼部落必不会久屈人下,混乱将起,臣还是认为,朝廷不宜参与其中,只需坐山观虎斗,待其疲倦之时,再起大军。”

  徐辉祖赞同茹瑺的观点,附言道:“鞑靼乃是北元旧部,瓦剌是新兴部落,新旧之间势必会有冲突,在其冲突起时参与其中,很可能会导致鞑靼与瓦剌放下恩怨,一致对外。不妨静候其变,寻机出击以消灭元廷主力。”

  朱允炆看着连连点头的朱棣、杨荣等人,问道:“燕王叔,你曾推断买的里八剌命不久矣,如今看来果是如此。你也认为瓦剌与鞑靼会发生战乱?”

  朱棣呵呵笑了笑,自信道:“以臣对瓦剌与鞑靼的了解,他们部落之间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哈什哈虽是强势,素有瓦剌王之名,但此人颇为刚愎自用,缺乏大局,以他的能力,还无法牢固掌控鞑靼部落。”

  “且鞑靼阿鲁台等人实力尚在,绝不会心甘情愿臣服于哈什哈,更不会臣服于阿里不哥后裔,能让他真正臣服的,只有黄金家族后裔。故此,瓦剌与鞑靼的冲突,一定会发生。”

  朱允炆低头看着舆图,按照晋商与大同都司提供的情报,哈什哈在掌控局势之后,并没有继续留在原来的元廷位置,而是向西迁移,而鞑靼部落也出现了向东迁移的迹象。

  东西之间的空白,实则是一个安全距离,或者说,是未来的战场。

  “你们认为瓦剌、鞑靼在明年开春之后,会叩我边地吗?”

  朱允炆严肃地问道。

  朱棣看向徐辉祖,徐辉祖对朱允炆回道:“按照当下情况来预判,瓦剌与鞑靼不太会大规模南下,但小规模的袭扰还是可能的,尤其是在瓦剌与鞑靼发生冲突时,边关极有可能会出现小股骑兵。”

  茹瑺接过话,道:“以目前边疆防卫,对付小股骑兵并不成问题。”

  朱允炆思考着局势,见杨荣欲言又止,不由有些好气,道:“杨荣,有什么话直言,不需要顾忌,朕还不至于给你扣个言论不当的罪名。”

  众人听闻,皆是放松一笑,看向杨荣。

  杨荣向殿中央走了一步,道:“皇上,臣的意见与燕王、诸位大人一致,任由瓦剌与鞑靼拼杀,不做出兵考虑。只不过……”

  “不过什么?”

  朱允炆问道。

  杨荣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道:“只不过瓦剌与鞑靼的战争,朝廷还是应该参与其中。”

  “刚言不出兵,又言朝廷应参与其中,是何道理?”

  徐辉祖疑惑地问道。

  茹瑺瞪了一眼徐辉祖,道:“且容他将话说完!”

  徐辉祖郁闷至极,这个茹瑺是将杨荣当兵部的宝贝了,谁都说不得……

  杨荣拱手道:“诸位大人,我所言并非前言不搭后语,也非矛盾,而是认为,瓦剌与鞑靼冲突是必然之事,既然如此,为何不将这件事做大一些……”

  “臣以为朝廷应把握时机,观察瓦剌与鞑靼动态,若瓦剌占据上风,朝廷应主动派遣使臣找到阿鲁台,给鞑靼提供兵器、粮草,让他们继续与瓦剌作战。若鞑靼占据优势,也可差使臣至瓦剌,给予支持,甚至给其官位……”

  “只有瓦剌与鞑靼长期战争,才符合我大明朝的利益。若一方太过强势,另一方被彻底打倒,那蒙古之地必然迎来统一。而纵览史书,但凡是蒙古一统,其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南下!”

  “由此,令其战,令其乱,不令其一统,才应该是朝廷之策。若朝廷完全游离在外,反会受其反噬。”

  朱棣看着“唯恐蒙古不乱”的杨荣,暗暗吸了一口气,这个家伙,是打算彻底玩残瓦剌与鞑靼啊,不过仔细想想,这一招虽然阴损了一些,不过确实刺激……

  “皇上,臣以为杨荣之言,当为上上之策。”

  朱棣率先表态。

  茹瑺、解缙、徐辉祖也纷纷点头赞同。

  朱允炆满意地笑了,赞叹道:“得杨荣,是朕一幸事,是大明之幸事啊。”

  杨荣的策略是对的,作为鞑靼与瓦剌的好邻居,大明不应该完全置身事外,至少也应该添把柴,浇点油……

  杨荣低头,连忙道:“臣愧不敢当。”

  朱允炆起身,看着朱棣、徐辉祖等人,肃然道:“杨荣之策施行,必以准确情报为本。朕意在晋商,给其通关权限,外行商贸,内探虚实!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