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鉴,朱权的忠实拥护者与狂热追随者,文士装束,武夫模样。

  “不是死局啊。”

  朱鉴低头审视着棋盘,声音有些粗犷。

  朱权收起几枚棋子,起身道:“想要布置死局,这些棋子可远远不够。去吧,给朵颜卫一个教训,让他们老实点。”

  朱鉴咧嘴一笑,飞身上马,端坐于马背之上,对朱权道:“王爷在此等好消息便是。”

  朱权微微点头,送走了朱鉴与一万骑兵,然后唤来陈亨,问道:“给了他们几日,算算时间,也应该到了预定位置吧?”

  陈亨凝重地答道:“若途中没有意外,以他们的速度应该到了。”

  朱权一挥袖,就有人牵马而来,踩马镫而上,凝视着西方,沉声道:“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我发杀机,天地反覆。哈哈,走,我们去给哈什哈送行。”

  林间,万马齐动。

  哈什哈准备撤退了,一夜作战,瓦剌折损了两千余人,受伤达三千余,加上鏖战追击,人马困乏,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乔巴山附近,需及时后撤。

  阿鲁台看出了哈什哈撤退的迹象,想要送行,奈何也孙台等人不干了。

  一晚上的折腾,鞑靼的损失可比瓦剌大多了,不说大将智武竹被人割了脑袋,就说军士,折损多达七千余,还有被打散至今没回营的军士,算下来接近万人的损失。

  也孙台、马儿哈咱的意思很明确,你阿鲁台想去追,那自己带兵去,我们不跟。正因为跟着你,这才损失惨重,再来一次,可就真的要赔掉家底了。

  阿鲁台怎么劝说都没用,这两个人显然有点恐哈什哈症了。无奈之下,阿鲁台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哈什哈带兵撤出乔巴山,向西退去。

  人都要走了,怎么能少得了送行的。

  阿鲁台不讲礼仪,没道德,那是阿鲁台,作为宁王的朱权可是很有礼貌的,带一万骑兵,先哈什哈一步向西而去,打算在克鲁伦河附近给哈什哈送行。

  只不过送行的时间,选择在了夜晚。

  哈什哈紧绷着神经,戒备了一整天,确系鞑靼没有派追兵而来时,便放出巡哨,就地扎营准备过夜休息,没办法,这已经是两天一夜没合眼了,再熬下去,军士就要跨了。

  夜很静谧,秋风吹来了寒意。

  一支军队缓缓地出现在了哈什哈的西面,如同野狼,不断显现出自己的身影。

  若有人近距离观察,可以看到这些**马蹄上,竟都裹着毡布,马嘴也上了马嚼子,轻易发不出大的声响。

  朱权身披雪白风衣,缓缓抽出了腰刀,高高举起,身后一面大旗哗啦啦招展起来,猛地向前一压,西风起,猎猎作响。

  没有发号施令,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也没有鼓动人心的豪言壮语,只有夹杂在秋风中兵器出鞘的锋芒,借着微弱的星光,反射着幽冷。

  一马动,万马动。

  骑兵雷动大地,猛烈的动静惊醒了哈什哈,刚刚醒来,钻出营帐,便向东面看去,竟不见敌人。而身后的动作越来越大,猛地转身,看到了骇人的一幕。

  骑兵杀掉巡哨的军士,如恶狼一般,扇形状冲入了瓦剌军营,骑兵见人就砍,见人就杀,无论是仓促上**军士,还是来不及上**士兵,亦或是还没怎么醒来的人。

  刀锋过处,血流满地。

  朱权眼神中冒着凶光,挥刀就砍断了一个人的脖子,驱马上前,左右杀敌,竟没有人能在其手下坚持三个回合。

  哈什哈借着燃烧起来的火,看清楚了那一面帅旗,四爪蟒旗,大绣“宁”字。

  “明军?宁王!”

  哈什哈彻底震惊了,宁王远在大宁城,隔着一座山,他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里,还出现在自己撤退的西面!

  “丞相,快撤吧。”

  额日和木连忙劝说。

  卓力格图、岱森达日看着营地的局势,现在已是兵败如山倒,再想挽回主动权实在是太难了。最令人不安的是,宁王来到这里,谁知道他们到底来了多少人,万一人多,或鞑靼再来参与进来,就彻底走不掉了。

  “走!”

  朱权看着逐渐陷入崩溃的瓦剌军营,看向中心区域,那里已经围拢起了一批军士,不用说,哈什哈一定在那里。

  既然来了,怎么也应该打个照面吧。

  朱权没有任何迟疑,朝着哈什哈所在的区域猛冲,大明军士见状,纷纷跟随,如一把尖锐的刀,直刺了过去,沿途瓦剌军士根本无法阻拦。

  “哈什哈!”

  “朱权!”

  两人在远处,看到了彼此,火光照影。

  “听闻你是瓦剌王,现在看来不过如此,怎么,你要当丧家之犬吗”

  朱权毫不客气地喊道。

  咻!

  叮!

  箭矢跌落在马前,护卫克山冷厉地看着远方,道:“王爷,对面有神雕手,不可大意。”

  “朱权,这就是你的计谋吗?”

  哈什哈无法相信朱权的所作所为。

  他提前一步给自己通报了鞑靼与朵颜卫联手的消息,让自己保留了实力,得以与鞑靼厮杀。现在他又趁着自己虚弱,带兵来袭杀自己。

  明廷的人,果然是狡诈不可信。

  “丞相,走吧。”

  额日和木着急起来,宁王明显在拖延时间,鬼知道会有什么变故。

  “今日之仇,改日定十倍奉还。”

  哈什哈没有惺惺作态,当即下令撤退,至于那些来不及撤退的军士,他们的结局,就交给命运吧。

  瓦剌也好,鞑靼也好,向来都是如此,一旦事不可为,立马跑路。

  这个老传统,自元末时期的逃跑专家王宝宝开始就延续了下来,一直被继承,从未被放弃。

  哈什哈带人跑了,朱权带人开始追击,直追出了五十里,砍杀了上百人,这才收兵,放任哈什哈离去。

  朱权不是不想继续追下去,而是实在是有心无力。

  自己的兵力本就不多,一旦被哈什哈看穿虚实,那就有大-麻烦了。

  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哈什哈……

  就这样吧。

  朱权有些惋惜,回军打扫残局,而陈亨等人军士已经用绳子帮起俘虏,编成纵队,通过统算,合计杀敌四千余首,俘虏五千六百余人,余者逃窜,无法分兵去追。

  对于杀敌多少,俘虏多少,朱权本身并不在乎这些,看了看天色,当即命令转移。此处已不再适合停留,万一哈什哈脑袋一抽,杀个回马枪,那自己岂不是白忙活了。

  令人意外的是,朱权即没有直接向东跑,也没有向南跑,而是出人意料地向北跑了。

  朱权的想法很简单,东面是鞑靼的,西面是瓦剌的,南面是大明,但如果鞑靼和瓦剌谁想捣乱,都会往南跑,既然如此,那自己就来点邪的,向北跑……

  反正回大宁的路不止一条,哈什哈给自己留下了不少吃的,路上耽误几天不碍事,就当欣赏下秋天的塞外风景了。

  宁王走了,脱鲁忽察儿来了。

  哈剌温山北宽南窄,虽然从北面进入哈剌温山相对来说更为保险,毕竟鞑靼追兵不太可能深入大山之中,安全没问题。但从北面穿山而过,需要走上几天几夜,也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拜鞑靼追兵所赐,脱鲁忽察儿带人一路跑到了南面。

  现在好了,从这里回朵颜卫的营地更近,更方便了。

  追兵已经退走了,鞑靼的人也不可能追自己三百里路,只不过这次损失实在是不小。

  脱鲁忽察儿心都在颤抖,不是因为损失了几百军士,而是因为彻底得罪了鞑靼与瓦剌,北元就这两股势力当霸王,现在好了,自己全得罪了。

  眼下留给朵颜卫的活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臣服于大明,在大明羽翼的保护活下去。

  可是一想到宁王,脱鲁忽察儿就有些畏惧,那是一个不容有二心的家伙,而自己背着他与鞑靼做过多次交易,一旦被宁王拿到把柄,朵颜卫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只是眼下再无其他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脱鲁忽察儿带人进入了哈剌温山的一道峡谷,从峡谷逐渐深入,这里林木森森,即有无数动物,也有无数上等的草药,是一座天然的宝藏山。

  远处有十几个采药的农夫,应该是住在山里的避难百姓。

  脱鲁忽察儿并没有为难他们,甚至还命令军士不得惊扰,沿着曲折的山路继续前行,待经过一处狭窄的山道之后,便进入到了相对宽阔的区域,队伍逐渐拉开,连绵数里之远。

  密林遮盖,显得尤为清凉。

  脱鲁忽察儿见已是安全,便下令军士就地休息,并安排人把守要道以防不测。一夜无事,脱鲁忽察儿再次下令出发,军队缓缓前行,连续走了两日,不远处就已是出山的山路。

  就在脱鲁忽察儿惊喜不已的时候,轰轰轰三声炮响,震彻山林,在远处的草丛中,密林中,山石后面,冒出来无数明军,皆是手持黑漆漆的铁制武器,正对准自己。

  “神机火铳!”

  脱鲁忽察儿见多识广,认出了这古怪的玩意,然后听到了自己变形的声音,连忙下令:“冲,给我往前冲!弓弩压制!”

  面对这种要人命的玩意,脱鲁忽察儿十分清楚,唯一的克敌制胜法宝那就是拼命,只要接近了,那就赢了,若是跑路,那永远都赢不了,还很可能**掉。

  冲,绝不是找死,而是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