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案还不需要朱允炆亲自坐镇,郁新、解缙、杨士奇等这些老江湖完全可以处理妥当。
一些久而未决,屈打成招,冤案错案,仅仅过了三日,就被这些人处理得干干净净,该打的打了,该放的放了,该杀头的也不需要等九月了,朱允炆红笔打个勾,这个人就没了。
事实上,朱允炆也就勾决了三个人,两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一个是扬州推官,一堆冤案都是他亲手打造出来的,这种人报送三法司审核也是个死。
扬州肃静了,盐价快速回落,一度从每斤十八文跌至每斤九文,最后稳定在了每斤十文,与南京盐价持平。
逛够了扬州,盐政处理了,案件也清了,吏部正忙着从京师调人过来补缺,朱允炆则带皇后、贤妃、夏元吉、杨士奇等人先行一步,沿京杭大运河抵达高邮。
高邮原本是一座不起眼的城,但因为张士诚在这里建都,称诚王,立国号大周,改元天佑,让高邮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建都”。
虽然张士诚曾在这里抵抗过元朝百万大军,也抗住过朱元璋六年五次进攻,但终究败在了朱元璋的第六次进攻之下。
踢开了张士诚,朱元璋才真正将目光投向了山东、河南与元朝大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邮之战的结束,让朱元璋结束了“诸侯争霸”,真正放开手脚“问鼎天下”。
朱允炆带人来高邮,并不是回味历史的,而是想要查看高邮所的设置状况。
将一些卫所合并与撤销是朱允炆的军策之一,而高邮所则是新设的,洪武朝并没有在高邮设置卫所。但朱允炆认为高邮城池坚固,又扼守京杭大运河,南通扬州,北逼淮安,一旦这里出了问题,很可能会截断京杭大运河。
反过来,如果淮安、扬州有变,高邮则可以成为一个支点,南北支援都很便捷。
基于诸多考虑,朱允炆特意在高邮设所。
而高邮所军士是从西北迁移过来的,包括其家人在内,在这里能不能生活的习惯,生活状况如何,朱允炆总需要亲自去见一见。
高邮城虽也坐落在京杭大运河一旁,但远不如扬州繁华,来这里的商人并不多,好在城中有八千余户百姓,街上小营生的还是不少,算得上热闹。
马恩慧、贤妃已经丢掉了朱允炆,在丛佩儿、楚芸等安全二局的陪伴下去逛街了,没办法,有夏元吉、杨士奇等人跟着,马恩慧也放不开,总矜持着不白出来一趟了……
朱允炆每到一处,总喜欢坐在酒楼里听听故事,找人闲聊几句,几人刚停下脚步,想要步入一家酒楼,就听到远处一阵骚乱,还夹杂着一阵叫喊声:“抓人啊,抓住逃灶,别跑!”
逃灶?
朱允炆微微皱眉,转头看去。
刘长阁、汤不平站在了朱允炆左右,警惕地看向前方,在朱允炆周围,一些百姓打扮的人也止住了脚步,将手伸向隐秘之处。
街道之上跑来两个人,一大一小,皆是衣衫褴褛、赤脚蓬头,虚浮的脚步拼命地向前跑,但饥饿与瘦弱的身体却没有办法提供更多的力量。
“让让,快让让。”
大人拉着瘦弱的孩子跑来,大声喊着。
道路上的百姓纷纷避开,但有些百姓的表现多少有些奇怪,他们虽然避开了两个如乞丐一般的人,却不约而同地挤到了他们路过的道路上,挡住了后面的衙役。
似乎,不,他们确实是在为这两个人争取逃脱的时间。
朱允炆盯着越来越近的两个人,突然之间,孩子脚下不稳摔倒在地,大人见状连忙拉起,却发现其脚已在流血,走不了路了,不由拉扯着喊道:“翠翠,爹背着你跑,快点起来。”
孩子哭丧着脸,推开大人:“爹,你快跑,我跑不动了,快,不要管我。”
大人不听劝,转头看衙役已近,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孩子抱了起来就向前跑。
两个衙役见状怒吼:“田老四,你跑不掉了!”
一个衙役将手中的水火棍对准田老四,如掷标枪一般投了过去。
田老四没有提防,后腰吃了一记重击,整个人向前扑了过去,怀里的孩子更是撒手飞出,田老四惊呼:“翠翠!”
噗!
衙役伸出脚重重踩在田老四的身上,田老四瞪大眼珠子看着前面,只见一个汉子抱住了孩子,并没有摔着,不由松了一口气,然后将脸贴在了冰冷的地上,双目满是绝望。
汤不平将瘦弱的孩子放了下来,孩子连忙跑向田老四,刚到近前,就被衙役一脚踹倒在地,刚挥舞起水火棍就要打,就听到一声雷呵:“住手!”
衙役见状,止住动手,循声看向朱允炆,打量了一番,厉声道:“衙门办差,我奉劝你不要掺和,小心把身家性命也搭进去!”
朱允炆看着倒在地上挣扎着爬向大人的孩子,看着大人伸出手想要抓着孩子,两只手隔着一尺远,却只能一寸寸地移动。
“他们所犯何罪?”
朱允炆问。
衙役呸道:“所犯何罪与你有何干系?”
刘长阁忍不住,目光凶戾:“说话最好是老实点,问你什么答什么?”
衙役根本不理睬刘长阁,对朱允炆等人说:“衙门的事,岂容外人询问。”
说完,衙役弯腰就想要将女孩提起,可手还没伸到,就感觉一阵风来,随后便是一声清脆地“咔嚓”声音,衙役低头看着不自然摆动的手,随后发出了尖锐的惨叫声。
另一门衙役见状马上拿起水火棍,指着动手的刘长阁喊:“你竟然敢殴打官差,你想造反不成!”
刘长阁冷冷地看着对方:“不想骨折就老老实实站在那里回话。”
朱允炆走向小女孩,弯腰扶起,看着女孩黝黑的脸上有着七八处伤疤,到处都是小小的凹坑,不由有些心疼,女孩站起就跑到了田老四身旁,哭喊着:“爹,快起来,起来。”
田老四翻过身,深深呼吸了两口,才喘息过来,看着一旁骨折冷汗直下的衙役,还有一个畏惧不敢向前,随时准备跑路的衙役,摇了摇头,对朱允炆等人说:“你们快走吧,犯不着为了我们糟了灾祸。”
这是一个好人,至少是有良心的。朱允炆如此判断,问:“你们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抓捕部门?”
田老四悲伤地说:“我们是樊川灶户,没了活路,趁着天黑跑了出来,好不容易跑到了高邮,准备找一条船向北去,可惜没跑出去,被衙役给抓住了。”
灶户!
朱允炆知道,这是大明户籍中的小类户籍人口,他们这类人只有一个工作:
制盐。
元代就有灶户,明代灶户的主体依旧是元灶籍人口,但考虑到人死了不少,逃了不少,只用元朝时期的灶户不够用,朱元璋就下令,就地征民,两淮盐场附近是有百姓的,直接划入到灶户之中,还有一些罪犯,该流放的也不用流放了,送去充当灶户。
户役皆永充,不得脱籍。
这是洪武朝的规定,也就是说,你是灶户,你子子孙孙无穷尽都是灶户,不像是军户、匠户等,虽然也要求子孙接班,但如果你能找到人代替你,那你就能脱离苦海,转化户籍。灶户是找不到外人来接班的,就算是这一脉人死绝了,朝廷会再招人。
灶户执役煎盐,也就是说,灶户其他的徭役都免了,只做好盐这一件事,朝廷发给卤地、草荡、工本钞等工具。
朱允炆想象中的制盐就是挖个坑,引入海水,晒盐,改天铲子铲铲,然后大颗粒砸成小颗粒,拉出去卖,应该是一个轻松的活,可怎么看这两个人不像是灶户,倒像是乞丐?
就算是乞丐,也有一双露着脚指头的破鞋,可这两个人连破鞋都没有,混得还不如乞丐。
夏元吉走到朱允炆身旁,低声道:“樊川是高邮、泰县、兴化、甘泉四县交界之地,那里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名为东银钩,东银钩两岸是丁溪盐场。”
朱允炆听闻之后,微微点头,对田老四问:“好好的灶户,为何要逃出来?”
田老四苦笑一声:“好好的灶户?你是商人家吧?看你穿着倒是讲究,可你知道身为盐丁有多苦吗?若不逃出来,就要死在那里了!”
朱允炆心头一震,目光变得阴沉起来:“可是有官欺压灶户,滥用刑罚?”
田老四摆了摆手,咬牙说:“就每日的活计就要了人命,官差那几鞭子又算得了什么?今日没有逃出去,被抓回去说不得就会被活活打死,只可惜了我的孩子,她今年才八岁啊!”
翠翠呜呜地哭着。
朱允炆眯着眼,看向夏元吉:“灶户生活如何,你可知晓?”
夏元吉摇了摇头,自己主管户部,全国财政,对于盐政的事也只关注过盐税,具体灶户怎么制盐,如何生活,倒真没有留意过。
杨士奇在一旁看出了朱允炆的心思,向前一步:“不妨送这两人回丁溪盐场……”
一些久而未决,屈打成招,冤案错案,仅仅过了三日,就被这些人处理得干干净净,该打的打了,该放的放了,该杀头的也不需要等九月了,朱允炆红笔打个勾,这个人就没了。
事实上,朱允炆也就勾决了三个人,两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一个是扬州推官,一堆冤案都是他亲手打造出来的,这种人报送三法司审核也是个死。
扬州肃静了,盐价快速回落,一度从每斤十八文跌至每斤九文,最后稳定在了每斤十文,与南京盐价持平。
逛够了扬州,盐政处理了,案件也清了,吏部正忙着从京师调人过来补缺,朱允炆则带皇后、贤妃、夏元吉、杨士奇等人先行一步,沿京杭大运河抵达高邮。
高邮原本是一座不起眼的城,但因为张士诚在这里建都,称诚王,立国号大周,改元天佑,让高邮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建都”。
虽然张士诚曾在这里抵抗过元朝百万大军,也抗住过朱元璋六年五次进攻,但终究败在了朱元璋的第六次进攻之下。
踢开了张士诚,朱元璋才真正将目光投向了山东、河南与元朝大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邮之战的结束,让朱元璋结束了“诸侯争霸”,真正放开手脚“问鼎天下”。
朱允炆带人来高邮,并不是回味历史的,而是想要查看高邮所的设置状况。
将一些卫所合并与撤销是朱允炆的军策之一,而高邮所则是新设的,洪武朝并没有在高邮设置卫所。但朱允炆认为高邮城池坚固,又扼守京杭大运河,南通扬州,北逼淮安,一旦这里出了问题,很可能会截断京杭大运河。
反过来,如果淮安、扬州有变,高邮则可以成为一个支点,南北支援都很便捷。
基于诸多考虑,朱允炆特意在高邮设所。
而高邮所军士是从西北迁移过来的,包括其家人在内,在这里能不能生活的习惯,生活状况如何,朱允炆总需要亲自去见一见。
高邮城虽也坐落在京杭大运河一旁,但远不如扬州繁华,来这里的商人并不多,好在城中有八千余户百姓,街上小营生的还是不少,算得上热闹。
马恩慧、贤妃已经丢掉了朱允炆,在丛佩儿、楚芸等安全二局的陪伴下去逛街了,没办法,有夏元吉、杨士奇等人跟着,马恩慧也放不开,总矜持着不白出来一趟了……
朱允炆每到一处,总喜欢坐在酒楼里听听故事,找人闲聊几句,几人刚停下脚步,想要步入一家酒楼,就听到远处一阵骚乱,还夹杂着一阵叫喊声:“抓人啊,抓住逃灶,别跑!”
逃灶?
朱允炆微微皱眉,转头看去。
刘长阁、汤不平站在了朱允炆左右,警惕地看向前方,在朱允炆周围,一些百姓打扮的人也止住了脚步,将手伸向隐秘之处。
街道之上跑来两个人,一大一小,皆是衣衫褴褛、赤脚蓬头,虚浮的脚步拼命地向前跑,但饥饿与瘦弱的身体却没有办法提供更多的力量。
“让让,快让让。”
大人拉着瘦弱的孩子跑来,大声喊着。
道路上的百姓纷纷避开,但有些百姓的表现多少有些奇怪,他们虽然避开了两个如乞丐一般的人,却不约而同地挤到了他们路过的道路上,挡住了后面的衙役。
似乎,不,他们确实是在为这两个人争取逃脱的时间。
朱允炆盯着越来越近的两个人,突然之间,孩子脚下不稳摔倒在地,大人见状连忙拉起,却发现其脚已在流血,走不了路了,不由拉扯着喊道:“翠翠,爹背着你跑,快点起来。”
孩子哭丧着脸,推开大人:“爹,你快跑,我跑不动了,快,不要管我。”
大人不听劝,转头看衙役已近,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孩子抱了起来就向前跑。
两个衙役见状怒吼:“田老四,你跑不掉了!”
一个衙役将手中的水火棍对准田老四,如掷标枪一般投了过去。
田老四没有提防,后腰吃了一记重击,整个人向前扑了过去,怀里的孩子更是撒手飞出,田老四惊呼:“翠翠!”
噗!
衙役伸出脚重重踩在田老四的身上,田老四瞪大眼珠子看着前面,只见一个汉子抱住了孩子,并没有摔着,不由松了一口气,然后将脸贴在了冰冷的地上,双目满是绝望。
汤不平将瘦弱的孩子放了下来,孩子连忙跑向田老四,刚到近前,就被衙役一脚踹倒在地,刚挥舞起水火棍就要打,就听到一声雷呵:“住手!”
衙役见状,止住动手,循声看向朱允炆,打量了一番,厉声道:“衙门办差,我奉劝你不要掺和,小心把身家性命也搭进去!”
朱允炆看着倒在地上挣扎着爬向大人的孩子,看着大人伸出手想要抓着孩子,两只手隔着一尺远,却只能一寸寸地移动。
“他们所犯何罪?”
朱允炆问。
衙役呸道:“所犯何罪与你有何干系?”
刘长阁忍不住,目光凶戾:“说话最好是老实点,问你什么答什么?”
衙役根本不理睬刘长阁,对朱允炆等人说:“衙门的事,岂容外人询问。”
说完,衙役弯腰就想要将女孩提起,可手还没伸到,就感觉一阵风来,随后便是一声清脆地“咔嚓”声音,衙役低头看着不自然摆动的手,随后发出了尖锐的惨叫声。
另一门衙役见状马上拿起水火棍,指着动手的刘长阁喊:“你竟然敢殴打官差,你想造反不成!”
刘长阁冷冷地看着对方:“不想骨折就老老实实站在那里回话。”
朱允炆走向小女孩,弯腰扶起,看着女孩黝黑的脸上有着七八处伤疤,到处都是小小的凹坑,不由有些心疼,女孩站起就跑到了田老四身旁,哭喊着:“爹,快起来,起来。”
田老四翻过身,深深呼吸了两口,才喘息过来,看着一旁骨折冷汗直下的衙役,还有一个畏惧不敢向前,随时准备跑路的衙役,摇了摇头,对朱允炆等人说:“你们快走吧,犯不着为了我们糟了灾祸。”
这是一个好人,至少是有良心的。朱允炆如此判断,问:“你们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抓捕部门?”
田老四悲伤地说:“我们是樊川灶户,没了活路,趁着天黑跑了出来,好不容易跑到了高邮,准备找一条船向北去,可惜没跑出去,被衙役给抓住了。”
灶户!
朱允炆知道,这是大明户籍中的小类户籍人口,他们这类人只有一个工作:
制盐。
元代就有灶户,明代灶户的主体依旧是元灶籍人口,但考虑到人死了不少,逃了不少,只用元朝时期的灶户不够用,朱元璋就下令,就地征民,两淮盐场附近是有百姓的,直接划入到灶户之中,还有一些罪犯,该流放的也不用流放了,送去充当灶户。
户役皆永充,不得脱籍。
这是洪武朝的规定,也就是说,你是灶户,你子子孙孙无穷尽都是灶户,不像是军户、匠户等,虽然也要求子孙接班,但如果你能找到人代替你,那你就能脱离苦海,转化户籍。灶户是找不到外人来接班的,就算是这一脉人死绝了,朝廷会再招人。
灶户执役煎盐,也就是说,灶户其他的徭役都免了,只做好盐这一件事,朝廷发给卤地、草荡、工本钞等工具。
朱允炆想象中的制盐就是挖个坑,引入海水,晒盐,改天铲子铲铲,然后大颗粒砸成小颗粒,拉出去卖,应该是一个轻松的活,可怎么看这两个人不像是灶户,倒像是乞丐?
就算是乞丐,也有一双露着脚指头的破鞋,可这两个人连破鞋都没有,混得还不如乞丐。
夏元吉走到朱允炆身旁,低声道:“樊川是高邮、泰县、兴化、甘泉四县交界之地,那里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名为东银钩,东银钩两岸是丁溪盐场。”
朱允炆听闻之后,微微点头,对田老四问:“好好的灶户,为何要逃出来?”
田老四苦笑一声:“好好的灶户?你是商人家吧?看你穿着倒是讲究,可你知道身为盐丁有多苦吗?若不逃出来,就要死在那里了!”
朱允炆心头一震,目光变得阴沉起来:“可是有官欺压灶户,滥用刑罚?”
田老四摆了摆手,咬牙说:“就每日的活计就要了人命,官差那几鞭子又算得了什么?今日没有逃出去,被抓回去说不得就会被活活打死,只可惜了我的孩子,她今年才八岁啊!”
翠翠呜呜地哭着。
朱允炆眯着眼,看向夏元吉:“灶户生活如何,你可知晓?”
夏元吉摇了摇头,自己主管户部,全国财政,对于盐政的事也只关注过盐税,具体灶户怎么制盐,如何生活,倒真没有留意过。
杨士奇在一旁看出了朱允炆的心思,向前一步:“不妨送这两人回丁溪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