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禁海运!
朱允炆心头有些沉重,眼下大运河尚未贯通南北,尚未形成漕运利益集团,宋礼也只是工部侍郎,不是漕运体系的官员,用不着为漕运发声,他提出这种主张,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是从某种“客观”事实出发,给出的“理性”谏言。
海道险远,损人费财,这八个字确实说尽了海运弊病。
宋礼等待着朱允炆的回复,一脸的凝重。海运问题不小,最大的问题就是舟毁、粮损、人亡。
如洪武七年,朱元璋以海运方式,运输四千七百余石粮食至北方,结果遭遇风浪,官军溺亡七百一十七人,马匹也损失了四十余匹,粮食损失过半。再如洪武二十三年,以海运方式运输六十万石粮食,抵达天津之后,只剩下了四十九万石。
建文朝也不是没出现过海运事故,只不过相对较少,损失不大,没有引起太大关注。若罢禁海运转行河运,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避免。
宋礼瞥向眼前的会通河,河道虽然宽有二十三丈多,却没有多少船只倾覆的危险,毕竟是内河,没有大型风浪,即使有强风过境,也可从容靠岸泊船。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遭遇事故船沉了,只要人有些水性,也足以支撑到救援,或自己游至岸边,在他人的帮助下脱险,不至于发生过于惨烈的整船溺水事件。
河运一百万石,纵使有些意外,也不会折损多少粮食,相对于海运而言,河运风险低、安全性高,优势很大。
既是如此,为何还要海运?
宋礼主张禁了海运,将节省下来的钱粮转到河运即漕运之中。
朱允炆迈步向前走着,心思沉入历史长河。
大明王朝的海运只持续了五十多年,开始于明太祖时期,结束于永乐十三年。五十年间,海运为大明王朝征战沙漠,供养辽东,保障北直隶安稳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朱棣兴海运,派遣郑和几下西洋,可谓是开创历史,但也是在朱棣的手中,彻底罢禁了海运,让漕运占据了主导,并影响了无数人。
历史的抉择不只能看结果,还需要考量当年的诸多因素与条件。
朱棣当年如此选择的理由也很充分,比如会通河贯通,河运兴盛,足以保障北平等地粮食所需,辽东军屯取得成效,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加上官员主观上认为海运成本高于漕运,不断上书提议以漕运代替海运,以减少海难与损失。
问题到了朱允炆手中,是走历史中永乐的老路,海运禁绝,将漕运作为主导,还是海河兼运,不分主次,这是一个关系重大的现实问题。
“你们怎么看?”
朱允炆停下脚步,看向杨士奇与夏元吉。
夏元吉略作沉思,言道:“海运风波较大,动辄船覆人亡,眼下虽肃清倭寇,但也难保倭寇不再来侵扰,权衡左右,臣以为海运应退让给漕运。”
朱允炆没有评价,抬头看向远处挑着担子的老妪,一步步走去:“杨士奇,你的看法呢?”
杨士奇微抬眉头,心思急转,在宋礼、夏元吉都进言海运不如漕运的情况下,朱允炆依旧询问自己的看法,显然是不太支持与认可禁绝海运的主张,但宋礼、夏元吉所言的又都是事实,海运的风险确实超出了漕运,一旦有所损失,必是惨重。
“臣以为,大运河贯通之后,漕运应占大头,海运即便是不禁绝,也应该减少次数,一年一次,或一年两次为宜。”
杨士奇说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
朱允炆依旧没有作评价,一路沉默着,到了老妪近前,看着担子两头的遮盖的篮子,不由上前问:“老人家,你这是挑的什么?”
老妪见朱允炆等人多,便将担子小心翼翼地放了下来,堆出皱纹:“蔬菜和鸡蛋,要不要买点?新鲜的紧。”
说着,老妪将弯腰将篮子上的布取下,鸡蛋、萝卜、白菜显露出来。
“这都是你自家种的蔬菜吗?”
朱允炆上前,拿起了一根白净的萝卜问。
“是啊,今日刚挖的萝卜,买点吧。”
老妪不太懂营销,只会劝说。
夏元吉看了看左右两个篮子,发现里面都有鸡蛋,开口问:“为何不把鸡蛋放在一起?”
老妪揉了揉腰,笑呵呵地回:“看这位说的,老百姓谁不知道,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万一失了手,至少还能保住半篮子鸡蛋不是?”
朱允炆眼神一亮,站起身来,严肃地说:“看吧,连乡间百姓都知道的道理,你们却不知道。”
宋礼、夏元吉汗颜不已。
朱允炆的意思很明显,运粮就是鸡蛋,河运是一个篮子,海运也是一个篮子,挑着鸡蛋走,就需要分河运与海运,而不是只选一个篮子。
“全买了吧。”
朱允炆吩咐刘长阁。
老妪帮助了自己,帮她一把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老妪高兴地感激着,见刘长阁大气,便将篮子也送给了刘长阁,扛着扁担走了。
朱允炆瞥了一眼宋礼、夏元吉,一脸严肃地说:“海运是有诸多风险与问题,但诸位也要看清楚,郑和一下南洋,一下西洋,纵横万里海波而归!大明有能力征服大海,就没能力走近海运粮吗?”
“海运风波多,风险大,这些是事实,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漕运也有诸多问题,若朝廷全赖漕运,禁绝海运,他日黄河泛滥决堤或改道,大运河一时无法畅通,如何保障北面粮食安全?临时启用海运,又能补救多少?”
“河运是重要,海运也绝不能荒废。朕知道你们认为海运耗费大,劳民伤财,但海运成本几多,河运成本几多,两者到底孰多,还需用数学计算之后方得结果。要知前元初期,全赖海运,如此多舟船往来南北,损失又有多少?因几起事故而禁海运,这与因噎废食有何区别?”
宋礼低头表示:“皇上所虑深远,是臣考虑不周。”
夏元吉听闻沉思,也改了主张,附议:“虑及长远,是应河海兼运为最佳。”
朱允炆背负双手,仰头看天,沉声:“海运必须抓,不能放,大明还不习惯于海权,那就由朕开始吧!你们要记住,大明版图可不只是陆地,大海也是!我们的大海,我们不用,别人就会来抢着用!当我们失去大海的时候,敌人也就到家门口了。”
夏元吉、杨士奇等人有些疑惑,不知道朱允炆所说的敌人是谁,但可以从他的话语中听清楚,大海是大明的,自己家里的海,不能让给别人!
那就用吧,海运持续了三十多年,虽然有过几起事故,但确实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节省了不少民力。
朱允炆清楚历史,明代中后期关于再开海运的争论并没有停止过,可惜强如张居正那样的人物,都无法对抗漕运利益集体,不得不选择屈从。
漕运的黑暗与压榨远超宋礼等人想象,其中设置的费用名目更是多如羊毛,像是什么过闸过淮费、催儧费、剥浅费、屯官费、仓储费等等,这一笔笔钱都不是朝廷规定的,自然也不会进入朝廷口袋。
如此庞大的利益,自然是按照官职高低,层层分配,乃至于出现了伍长“鲜衣怒马,酒楼歌馆,举百万金钱荡而化为灰烬”的场景,而被压榨的,永远是百姓!
不用民力,转用水师,可以解决这一重问题,谁要是敢乱收水师的钱,解释清楚还好,解释不清楚,这群兵也不是不会打架的,揍几个人很正常,加上水师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不归文官所管,有了问题,也可以直接弹劾,不会被文官压制,连声音都传不出去。
当然,水师是主力,民船运粮也是需要大力支持的,在哪里设置粮仓,如何管理民船运输,相应费用如何收取,这些细节都需要仔细厘清。
“大运河事关国本,马虎不得,工部、户部与地方布政使协调,商议管理之法。另外,知会英烈商会、晋商商会等主要人员,让其就大运河管理提出建议,确定法令时,务必深思熟虑。”
朱允炆指示。
宋礼、夏元吉等人都有些吃惊,让商人参与法令制定之中,这在大明是第一份。
“皇上,商人如何……”
宋礼连忙劝说。
朱允炆摆了摆手,打断了宋礼:“大运河中除了朝廷漕船外,来往的船只多是商船,不找他们问问建议,指望户部、工部拍脑袋想办法,合适吗?”
“可若是商人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定会干扰朝廷法令……”
宋礼皱眉。
朱允炆严肃地看着宋礼,说:“商人如何提出建议,那是他们的事,要不要用他们的建议,是朝廷的事。朕只是希望你们有个参照,明白商人的关切点在哪里,也能更好约束、管理商人,确保大运河是一条为民为国的河,而不是充斥着中饱私囊,官商勾结!”
夏元吉与杨士奇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清楚,无论朱允炆说的理由多正当,商人的地位确确实实提升了。
朱允炆心头有些沉重,眼下大运河尚未贯通南北,尚未形成漕运利益集团,宋礼也只是工部侍郎,不是漕运体系的官员,用不着为漕运发声,他提出这种主张,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是从某种“客观”事实出发,给出的“理性”谏言。
海道险远,损人费财,这八个字确实说尽了海运弊病。
宋礼等待着朱允炆的回复,一脸的凝重。海运问题不小,最大的问题就是舟毁、粮损、人亡。
如洪武七年,朱元璋以海运方式,运输四千七百余石粮食至北方,结果遭遇风浪,官军溺亡七百一十七人,马匹也损失了四十余匹,粮食损失过半。再如洪武二十三年,以海运方式运输六十万石粮食,抵达天津之后,只剩下了四十九万石。
建文朝也不是没出现过海运事故,只不过相对较少,损失不大,没有引起太大关注。若罢禁海运转行河运,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避免。
宋礼瞥向眼前的会通河,河道虽然宽有二十三丈多,却没有多少船只倾覆的危险,毕竟是内河,没有大型风浪,即使有强风过境,也可从容靠岸泊船。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遭遇事故船沉了,只要人有些水性,也足以支撑到救援,或自己游至岸边,在他人的帮助下脱险,不至于发生过于惨烈的整船溺水事件。
河运一百万石,纵使有些意外,也不会折损多少粮食,相对于海运而言,河运风险低、安全性高,优势很大。
既是如此,为何还要海运?
宋礼主张禁了海运,将节省下来的钱粮转到河运即漕运之中。
朱允炆迈步向前走着,心思沉入历史长河。
大明王朝的海运只持续了五十多年,开始于明太祖时期,结束于永乐十三年。五十年间,海运为大明王朝征战沙漠,供养辽东,保障北直隶安稳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朱棣兴海运,派遣郑和几下西洋,可谓是开创历史,但也是在朱棣的手中,彻底罢禁了海运,让漕运占据了主导,并影响了无数人。
历史的抉择不只能看结果,还需要考量当年的诸多因素与条件。
朱棣当年如此选择的理由也很充分,比如会通河贯通,河运兴盛,足以保障北平等地粮食所需,辽东军屯取得成效,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加上官员主观上认为海运成本高于漕运,不断上书提议以漕运代替海运,以减少海难与损失。
问题到了朱允炆手中,是走历史中永乐的老路,海运禁绝,将漕运作为主导,还是海河兼运,不分主次,这是一个关系重大的现实问题。
“你们怎么看?”
朱允炆停下脚步,看向杨士奇与夏元吉。
夏元吉略作沉思,言道:“海运风波较大,动辄船覆人亡,眼下虽肃清倭寇,但也难保倭寇不再来侵扰,权衡左右,臣以为海运应退让给漕运。”
朱允炆没有评价,抬头看向远处挑着担子的老妪,一步步走去:“杨士奇,你的看法呢?”
杨士奇微抬眉头,心思急转,在宋礼、夏元吉都进言海运不如漕运的情况下,朱允炆依旧询问自己的看法,显然是不太支持与认可禁绝海运的主张,但宋礼、夏元吉所言的又都是事实,海运的风险确实超出了漕运,一旦有所损失,必是惨重。
“臣以为,大运河贯通之后,漕运应占大头,海运即便是不禁绝,也应该减少次数,一年一次,或一年两次为宜。”
杨士奇说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
朱允炆依旧没有作评价,一路沉默着,到了老妪近前,看着担子两头的遮盖的篮子,不由上前问:“老人家,你这是挑的什么?”
老妪见朱允炆等人多,便将担子小心翼翼地放了下来,堆出皱纹:“蔬菜和鸡蛋,要不要买点?新鲜的紧。”
说着,老妪将弯腰将篮子上的布取下,鸡蛋、萝卜、白菜显露出来。
“这都是你自家种的蔬菜吗?”
朱允炆上前,拿起了一根白净的萝卜问。
“是啊,今日刚挖的萝卜,买点吧。”
老妪不太懂营销,只会劝说。
夏元吉看了看左右两个篮子,发现里面都有鸡蛋,开口问:“为何不把鸡蛋放在一起?”
老妪揉了揉腰,笑呵呵地回:“看这位说的,老百姓谁不知道,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万一失了手,至少还能保住半篮子鸡蛋不是?”
朱允炆眼神一亮,站起身来,严肃地说:“看吧,连乡间百姓都知道的道理,你们却不知道。”
宋礼、夏元吉汗颜不已。
朱允炆的意思很明显,运粮就是鸡蛋,河运是一个篮子,海运也是一个篮子,挑着鸡蛋走,就需要分河运与海运,而不是只选一个篮子。
“全买了吧。”
朱允炆吩咐刘长阁。
老妪帮助了自己,帮她一把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老妪高兴地感激着,见刘长阁大气,便将篮子也送给了刘长阁,扛着扁担走了。
朱允炆瞥了一眼宋礼、夏元吉,一脸严肃地说:“海运是有诸多风险与问题,但诸位也要看清楚,郑和一下南洋,一下西洋,纵横万里海波而归!大明有能力征服大海,就没能力走近海运粮吗?”
“海运风波多,风险大,这些是事实,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漕运也有诸多问题,若朝廷全赖漕运,禁绝海运,他日黄河泛滥决堤或改道,大运河一时无法畅通,如何保障北面粮食安全?临时启用海运,又能补救多少?”
“河运是重要,海运也绝不能荒废。朕知道你们认为海运耗费大,劳民伤财,但海运成本几多,河运成本几多,两者到底孰多,还需用数学计算之后方得结果。要知前元初期,全赖海运,如此多舟船往来南北,损失又有多少?因几起事故而禁海运,这与因噎废食有何区别?”
宋礼低头表示:“皇上所虑深远,是臣考虑不周。”
夏元吉听闻沉思,也改了主张,附议:“虑及长远,是应河海兼运为最佳。”
朱允炆背负双手,仰头看天,沉声:“海运必须抓,不能放,大明还不习惯于海权,那就由朕开始吧!你们要记住,大明版图可不只是陆地,大海也是!我们的大海,我们不用,别人就会来抢着用!当我们失去大海的时候,敌人也就到家门口了。”
夏元吉、杨士奇等人有些疑惑,不知道朱允炆所说的敌人是谁,但可以从他的话语中听清楚,大海是大明的,自己家里的海,不能让给别人!
那就用吧,海运持续了三十多年,虽然有过几起事故,但确实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节省了不少民力。
朱允炆清楚历史,明代中后期关于再开海运的争论并没有停止过,可惜强如张居正那样的人物,都无法对抗漕运利益集体,不得不选择屈从。
漕运的黑暗与压榨远超宋礼等人想象,其中设置的费用名目更是多如羊毛,像是什么过闸过淮费、催儧费、剥浅费、屯官费、仓储费等等,这一笔笔钱都不是朝廷规定的,自然也不会进入朝廷口袋。
如此庞大的利益,自然是按照官职高低,层层分配,乃至于出现了伍长“鲜衣怒马,酒楼歌馆,举百万金钱荡而化为灰烬”的场景,而被压榨的,永远是百姓!
不用民力,转用水师,可以解决这一重问题,谁要是敢乱收水师的钱,解释清楚还好,解释不清楚,这群兵也不是不会打架的,揍几个人很正常,加上水师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不归文官所管,有了问题,也可以直接弹劾,不会被文官压制,连声音都传不出去。
当然,水师是主力,民船运粮也是需要大力支持的,在哪里设置粮仓,如何管理民船运输,相应费用如何收取,这些细节都需要仔细厘清。
“大运河事关国本,马虎不得,工部、户部与地方布政使协调,商议管理之法。另外,知会英烈商会、晋商商会等主要人员,让其就大运河管理提出建议,确定法令时,务必深思熟虑。”
朱允炆指示。
宋礼、夏元吉等人都有些吃惊,让商人参与法令制定之中,这在大明是第一份。
“皇上,商人如何……”
宋礼连忙劝说。
朱允炆摆了摆手,打断了宋礼:“大运河中除了朝廷漕船外,来往的船只多是商船,不找他们问问建议,指望户部、工部拍脑袋想办法,合适吗?”
“可若是商人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定会干扰朝廷法令……”
宋礼皱眉。
朱允炆严肃地看着宋礼,说:“商人如何提出建议,那是他们的事,要不要用他们的建议,是朝廷的事。朕只是希望你们有个参照,明白商人的关切点在哪里,也能更好约束、管理商人,确保大运河是一条为民为国的河,而不是充斥着中饱私囊,官商勾结!”
夏元吉与杨士奇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清楚,无论朱允炆说的理由多正当,商人的地位确确实实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