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中旬,各路使臣纷纷抵京。

  第一个抵达大明京师的国王是朝……鲜国王李芳远,李芳远并不是十几个人来的,而是带了三百人的使团队伍,包括重臣河仑、金士衡,大将李从茂等人。

  或许是为了拉进关系,李芳远连伊真儿的父母兄弟也带到了大明。不得不说,此举确实是让伊真儿高兴不已,得到朱允炆的许可之后,伊真儿带着大明的小公主,颇有几分炫耀地在宫中宴请了自己的家人。

  为了让父母好过一些,伊真儿将自己多年积攒的钱财与宝贝,都拿了出来,那一个厚重,让朱允炆直喊败家娘们,御赐之物也敢送人,也就你装天真……

  李芳远第一次见到朱允炆,看着这个比自己刚好小十岁的大明天子,不由地暗暗羡慕。不得不说,朱允炆的命比自己好太多了。

  朱允炆有老爹,但老爹死的早,他爷爷地直接隔代传位,让他二十出头就接管了这个庞大的帝国。

  而自己呢,若不是老爹拼了命造了反,现在还是高丽呢,即便是有了李氏王朝,自己要上位,还来了两次王子之乱,杀这个弟弟,杀那个哥哥,逼迫自己父亲,这才有了王位。

  朱允炆不知道李芳远在想什么,如果知道了,估计能踢死他,老爹死得早可不是什么好事,隔代传位更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几个叔叔还生龙活虎,若不是自己来到了大明,估计朱老四已经找你要火者吃泡菜了。

  李芳远是一个言语目的性更强的人,寒暄几句之后,就开始与朱允炆交涉重要问题:“今年年中,明军大规模用兵东北,清剿了不臣女真部落。在清剿战争结束之后,依旧大规模屯兵东北,甚至还有闯关东的移民计划。天朝大皇帝,明军如此作为,让身为国王的我极是担忧,日夜难眠。”

  朱允炆笑着安抚:“朝廷用兵东北,设置卫所,只是为了开发东北,绝无其他意图。虽说建州卫所距离朝……鲜边境颇近,但你们无需担忧,朕可以向你保证,只要朝……鲜王室与百姓视大明为宗主国,友好以待,大明将践行承诺,永不用兵于朝……鲜。”

  李芳远等的就是这句承诺,抓住机会,连忙说:“愿与天朝大皇帝签下文书,立下碑文,昭示后人。”

  对于如此急切的李芳远,朱允炆很是可以理解。

  东北已经不是三年前的东北了,更不是洪武时期的东北,羁縻之策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朝廷直接控制的卫所。

  林立的卫所,让明廷与朝……鲜之间再没有中间缓冲区域,成为了真主接壤的邻居,这个接壤,就隔着一条鸭绿江。

  鸭绿江有宽有窄,最窄的地方就几步远,说句不客气的,一个撑杆跳都能过去,都不需要用船。这也意味着,大明想要进入朝……鲜,手续都不需要办,招呼也不需要打,砍一根竹子,嗖得就过去了。

  如果是调皮捣蛋的家伙进去了,还好说,抓住打一顿或遣送回去。如果是带着刀子的军队过去了……

  不怪李芳远一直担忧,也不怪他们睡不好觉。

  对于朝……鲜,朱允炆并没有夺取的心思,那里历史上不是大明的威胁,历史之后,想来也不会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大明控制了大东北、库页岛、大琉球群岛,同时还拥有对马岛、壹岐岛的主权,未来也将彻底解决东海里四个岛的问题。

  当整个东海与诸多岛屿都在大明的控制之下时,朝……鲜半岛取或不取,已不重要,他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彻底的臣服。

  所以,朱允炆答应了李芳远,缔结了《大明宗主国与朝……鲜藩属国和平文书》,在《文书》中,朱允炆明确明廷不对朝……鲜用兵,并约定搭建鸭绿江大桥,共通贸易。

  李芳远得到了最想得到的承诺,终于放心下来,并渴望得到大明天子的支持,振兴朝……鲜造船业。

  朱允炆决定将大福船的技术交给朝……鲜,作为交换,将济州岛的港口租借给大明水师二十年。

  河仑劝说李芳远不要答应,毕竟租借出去容易,收回来太难,济州岛是朝……鲜最大的马场,丢不得。李从茂也认为租借港口不可考虑,就像是大明不会租借给朝……鲜浏家港一样。

  但李芳远清楚,凭借着大明水师的实力,尤其是其掌握了极为神秘且先进的蒸汽机技术之后,明军已想要前往对马岛、壹岐岛等,已不需要中转站,济州岛的港口租给明军水师,更多是作为后勤基地,为更大规模的进入日本做准备。

  倭人**,杀了不少朝……鲜百姓,既然大明想要收拾他们,自己没有道理反对。

  即便是二十年之后,明军霸占着济州岛的港口不走,那也只是一个港口区域,不会是整个济州岛。何况二十年之后,大明国力到了哪一种程度已很难说,他们拥有更多更大的岛屿,又怎么可能会因一个小小的济州岛与朝……鲜起冲突?

  现在的朝……鲜,最需要的是航海技术,是航海的造船技术。如今大明市场如此之大,商贸利益如此之大,若不能把握住机会进入大明,想要振兴朝……鲜国内谈何容易?

  权衡利弊,思虑长远之后,李芳远决定答应朱允炆的条件,租济州岛港口及周围方圆十里给大明。

  考虑到未来退租困难,李芳远要求在租借合约中加入一条:

  二十年之后不续约,明军自主退出济州岛。

  朱允炆对于李芳远的小心思并不介意,与李芳远签下了租借合约,并命令水师都督府的李坚具名加印。

  工部抬来了大福船的制造图纸,并按照朱允炆的安排,选择三十名优秀船匠,帮助朝……鲜打造大福船为主的水师与贸易船队。

  李坚兴奋极了,拥有了济州岛港口,水师完全可以深入东海,在对马岛以西设置一个桥头堡,并在这里储备大量后勤物资,完全不需要担心日后进取日本四岛时的后勤补给。

  至于大福船的技术,给朝……鲜不要紧。这种技术朝廷正在一步步淘汰,二十年之后,纯铁船应会成为主流,大福船这些木头船,还是交给朝……鲜玩去吧。

  李芳远希望获取蒸汽机的技术,甚至愿意将济州岛租给大明一百年,朱允炆没有直接拒绝李芳远,而是给了李芳远一个希望:“十年之后,蒸汽机技术可以转给朝……鲜,换取济州岛港口的延期租借。”

  李芳远很是无奈,但也清楚,蒸汽机技术目前还是大明保密程度极高的一项技术,它们的应用只存在于朝廷内部,甚至有些衙署使用了蒸汽机,但维修、故障排查,都是匠学院的人负责。

  一路走,一路打探消息,让李芳远对大明了解更深,可到了京师才发现,最深的东西,都隐藏了起来,想要获得都不可能。

  经过《宗藩文书》与《租借条约》,大明与朝……鲜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

  随后不久,瓦剌把秃孛罗带五百人规模的庞大使团进入京师。

  没两日,南洋诸国使臣纷纷入京。

  真腊国王奔哈·亚,带队一百二十三人;占城国王占巴的赖,带队二百二十人;暹罗国王昙摩罗阇三世·赛卢泰,带队三百六十余人;满者伯夷国王维卡拉玛瓦哈纳,带队两百八十人;苏门答腊国王苏丹罕阿必镇,带队三百一十六人;渤泥国王艾哈迈德,带队一百七十二人。

  除了南洋六国国王亲自带队外,还有满剌加王子,带队二百一十八人,吕宋王子,带队七十六人,爪哇王子,带队六十八人,南巫里王子,带队五十二人。

  一个个堪称庞大的使团进入京师,让日常很空的会同馆顿时无法安置下来,礼部申请之后,趁着国子监放寒假,征用了一批屋舍。

  如此多的国王亲至,引起了朝廷文臣的风骚……情绪,一个个化身为诗人,放浪形骸于诗词歌赋之中,开始讴歌建文皇帝、建文朝代。

  这些事,确实值得大书特书,就连京师中的耆老,也摁着自己孙子的脑袋,说一句:“七十年不见如此盛况,大明威武。”

  想想也是,洪武大帝开国三十余年中,虽招抚了一众藩属国,确定了宗藩关系,但数量不及建文朝,国王亲自来京师的,更不如建文朝。

  虽然朱允炆比不上朱元璋的英明神武,比不上他重兴汉人,入主中原,开国立国的丰功伟绩,但至少在外交上,在海事上,在对外关系上,在大明国威与影响力上,超出了洪武!

  建文皇帝,用了九年时间,将大明的威名传播到了另一个高度,而支撑这个高度的,是大明水师,是几次征战,是锐意进取,是革故鼎,是一次次牺牲与史无前例的壮举。

  大明边疆众国与势力,几乎全部派遣人员抵达了大明京师,属于大明大外交的舞台,已然搭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