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皇帝回宫了。
内阁解缙、杨士奇听闻消息之后,立即求见。
武英殿。
内侍拦住了想要进去的两位阁臣,说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话:“皇上有令,还请两位阁臣脱掉鞋履足衣入殿。”
解缙、杨士奇瞪大眼,拉着内侍双喜就问:“脱鞋履足衣是何故?”
双喜想要说,但回头看了看武英殿内,又摇了摇头,低声提醒:“两位大人莫要多问,快进去吧。”
解缙、杨士奇无奈,既然皇上要脱,那就脱掉鞋子和足衣,赤着脚进去吧,现在是四月天,冷不着。
两人入殿行礼,朱允炆让两人起身。
解缙、杨士奇站起来之后,还没问好,就听到一句“把衣裳撩起来”的话,然后就看到朱允炆走了过来,不得不撩起衣服,露出了大脚。
朱允炆“欣赏”着解缙、杨士奇的大脚丫,低声中,如自言自语:“这两双脚实在是太大了些,若是裹成小脚该是何等美妙……”
解缙、杨士奇打了个哆嗦,一脸震惊。
杨士奇连忙放下衣裳,遮住脚面,刚想问话,就见朱允炆挥了挥袖子,有些不满地走到桌案后坐了下来,一脸失落,又时不时看向两个人的脚,似乎在琢磨着什么,不由得有股不好的预感。
朱允炆冷着脸,挥了挥手说:“朕才回宫,有些累了,明日再来奏事,退下吧。”
解缙、杨士奇莫名,这进来拜见,就见个脚,赶我们走,皇上出巡一次,怎么变得奇怪起来?想多问吧,朱允炆都不等两人行礼,已先一步离开了武英殿。
“这是怎么回事?”
解缙、杨士奇面面相觑,一头雾水,两人回到内阁之后,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杨士奇低头看着自己的大脚,对解缙说:“皇上说咱们的脚太大了?”
解缙点头,满脸郁闷:“还说裹成小脚该是何等美妙。”
杨士奇打了个哆嗦,想到一种可能,走到解缙身旁,低声说:“皇上微服民间,该不会是染了什么恶习吧?”
解缙脸色一变,有些拿不准:“这个,应该不太可能吧?”
杨士奇有些不安:“莫要忘记步步生莲花。”
解缙看着大胆的杨士奇,连忙站起来:“你,你身为臣子,岂能如此揣度君主!”
所谓步步生莲花,指的是历史上的潘妃潘玉儿,南朝齐皇帝萧宝卷的妃子,关键不在潘玉儿,而在于萧宝卷,此人有着极度的**癖,痴迷潘玉儿的小脚。
解缙踱步,忧愁地说:“那潘玉儿可是女人,这世上裹小脚的女人多的是!”
杨士奇看向解缙的大脚,说:“《墨子》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楚灵王时期也有女子细腰,可楚灵王偏偏好官员细腰……”
解缙打了个激灵,楚王好细腰,朝臣多饿死的典故还是知道的,若是朱允炆和楚灵王一样有怪癖,岂不是“建文好小脚,朝臣多缠足”?
男人不喜欢女人细腰,非喜欢男人细腰,这个死**的楚灵王啊!男人喜欢男人,有龙阳之好的,历史上可有不少,万一朱允炆嫌弃了后宫,找寻下刺激,喜欢小脚男人……
“这,这绝对不行!”
解缙脸色很是难看,咬牙切齿:“我等坚决不能让此事发生!”
杨士奇叹息:“若皇上一意孤行,我们这双脚怕是免不了受罪啊。日后朝堂之上,皆是小脚官员……”
解缙思虑再三,却依旧无解。
正巧,此时汤不平来内阁,准备收走太子批阅过的奏折副本,好交给皇上评估太子的政务处理能力。
解缙将汤不平拉到一旁,低声询问:“你且告诉我们,皇上微服民间到底遇到了什么,为何回来之后性情大变?”
汤不平什么都不说。
在汤不平离开之后,解缙、杨士奇又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宫内小脚宦官有赏赐,大脚宦官挨了打。
皇上喜欢男人小脚的消息不胫而走,在百官中不断传递,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官员看着自己的大脚更是忧心忡忡,生怕皇上下旨官员裹小脚,还有一个投机的小官,也不等消息坐实与否,直接找人掰断了自己的双脚,裹起小脚来,为的就是投皇上所好……
这郑和还没回来,裹小脚事件却愈演愈烈,朝臣人心惶惶,规劝奏折满天飞,可惜都石沉大海,根本无法理睬。
在朱允炆回宫后的第五日,内侍传出消息,皇上很可能会在不久之后下令文官裹脚,让文官更遵守礼仪,好好待在衙署办事,没事别到处乱跑,脚小的还有资格入宫当太监。
太监**!
文臣群体彻底慌了,纷纷找内阁大臣商议对策,若是朱允炆一意孤行,不顾群臣反对让文臣裹脚,那谁都逃不过这一关啊。
在所有人手足无措的时候,杨士奇思虑再三,开口道:“皇上好士小脚,必有因由。我们想要自救,首先需要清楚为何会这样。”
解缙点头,但也有些无奈:“可安全局不说。”
杨士奇缓缓说:“不是还有个武英殿舍人……”
黄淮终于被人想起,被“邀”至内阁问事,黄淮添油加醋,将朱允炆的改变作了一番描述,大致意思是:
女人裹足,不利行走,可以安心相夫教子,红杏待在墙里。但有些地方官员不干正事,精力旺盛,一天到处跑来跑去,甚至还有住在酒楼、青楼的,衙署都没人,百姓申诉无门。
皇上这是打算让文官裹脚,不整天乱跑,好好待在衙署里解决百姓纷争,处理政务,少点其他心思。
文官喜欢小脚女人,皇上喜欢小脚男人,也是跟文官们学的嘛,大家彼此彼此,都一样。
解缙这个时候才明白过来,什么男人小脚,什么裹脚不利行走好好待在衙署办公,这都是扯淡,咱们这位皇帝大人是心疼女人裹小脚了,并将女人裹脚的罪归到了文官集体身上,想着法子折磨文官群体啊。
这倒不冤枉,这些年来官员府里谁没小脚女人,甚至自家闺女缠足的不再少数,原因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除了好看之外,就是控制欲、奴役欲再作祟。
若不是掌握话语权的王公贵族、士人阶层一直推崇小脚,怎么可能会出现上行下效,普遍缠足的现象?
皇上将这一棍子直接敲在文官集体上,一点都不冤。
话是如此,但没有一个正常男人愿意裹脚啊,女人裹脚那是好看,把玩着多舒服,可男人小脚算个什么鬼,有何美感可言?
但皇上的话就是圣旨,他要让所有文臣裹脚,所有士人阶层裹脚,那没有任何人有反抗的余地。
在夫为妻纲前面的前面,可是君为臣纲。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你裹小脚,你就得裹小脚……
解缙看着侃侃而谈的黄淮,又看了看不断配合老谋深算的杨士奇,总算是明白过来,这两个家伙一定是收到了皇帝的某种指示,一唱一和,准备对缠足开战,可偏偏又都不点明。
杨士奇对解缙抬了抬眉头,那意思是:我们都做到这一地步了,你作为内阁里面资格最老的,天子红人,是不是应该表现表现了?
解缙清楚,若不配合朱允炆的安排,“建文好小脚,士人皆裹足”的事一定会发生,为了自己的大脚,为了儿子的大脚,为了所有士人,必须站出来说话了。
拍案。
解缙霍然起身:“什么裹足,都是恶习!秦汉时期何曾有过如此怪癖?五代时肮脏无数,遗留下这
怪癖荼毒千年还不够吗?我们当恢复汉唐之风,男人坦荡豪气,女性开朗活泼,方是正道。我愿进谏,以健康为美,以自然为美,彻底废除裹足恶习。”
铁铉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附议!不仅要废除裹足,还应摒弃小脚为美的陋观!”
作为两个女儿的父亲,铁铉可也愁苦不已,就因为自家女儿没有裹足,不止是被读书人嫌弃,就连媒人也嫌弃,若不是国子监出来的监生不在乎大小脚,说不得自家女儿还没嫁出去!
裹足恶习,就不应该存在。
鄙视大脚,你也不低头看看自己的大脚!想要抓着三寸金莲的脚,抓自己的去好了!
铁铉在这一点上很是坚定。
但其他官员却不怎么跟,大家可都是习惯了小脚美,喜欢摸着弓足三寸金莲,你们这突然要废除裹足,这不是要了我们的小命,日后还怎么找如此可心的美人去?
何况女人缠足裹脚这都形成一种“习俗”了,你说废除就废除,百姓们也不愿听啊,他们自己愿意的事,朝廷不需要干涉吧。
反对声不断。
解缙看着纷纷攘攘的官员,端起茶碗一摔,在众人安静下来,冷厉地说:“反对废除裹足的,先裹足,子孙后代,一起裹!我解缙不想当小脚,你们想当,那就当去吧。”
内阁解缙、杨士奇听闻消息之后,立即求见。
武英殿。
内侍拦住了想要进去的两位阁臣,说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话:“皇上有令,还请两位阁臣脱掉鞋履足衣入殿。”
解缙、杨士奇瞪大眼,拉着内侍双喜就问:“脱鞋履足衣是何故?”
双喜想要说,但回头看了看武英殿内,又摇了摇头,低声提醒:“两位大人莫要多问,快进去吧。”
解缙、杨士奇无奈,既然皇上要脱,那就脱掉鞋子和足衣,赤着脚进去吧,现在是四月天,冷不着。
两人入殿行礼,朱允炆让两人起身。
解缙、杨士奇站起来之后,还没问好,就听到一句“把衣裳撩起来”的话,然后就看到朱允炆走了过来,不得不撩起衣服,露出了大脚。
朱允炆“欣赏”着解缙、杨士奇的大脚丫,低声中,如自言自语:“这两双脚实在是太大了些,若是裹成小脚该是何等美妙……”
解缙、杨士奇打了个哆嗦,一脸震惊。
杨士奇连忙放下衣裳,遮住脚面,刚想问话,就见朱允炆挥了挥袖子,有些不满地走到桌案后坐了下来,一脸失落,又时不时看向两个人的脚,似乎在琢磨着什么,不由得有股不好的预感。
朱允炆冷着脸,挥了挥手说:“朕才回宫,有些累了,明日再来奏事,退下吧。”
解缙、杨士奇莫名,这进来拜见,就见个脚,赶我们走,皇上出巡一次,怎么变得奇怪起来?想多问吧,朱允炆都不等两人行礼,已先一步离开了武英殿。
“这是怎么回事?”
解缙、杨士奇面面相觑,一头雾水,两人回到内阁之后,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杨士奇低头看着自己的大脚,对解缙说:“皇上说咱们的脚太大了?”
解缙点头,满脸郁闷:“还说裹成小脚该是何等美妙。”
杨士奇打了个哆嗦,想到一种可能,走到解缙身旁,低声说:“皇上微服民间,该不会是染了什么恶习吧?”
解缙脸色一变,有些拿不准:“这个,应该不太可能吧?”
杨士奇有些不安:“莫要忘记步步生莲花。”
解缙看着大胆的杨士奇,连忙站起来:“你,你身为臣子,岂能如此揣度君主!”
所谓步步生莲花,指的是历史上的潘妃潘玉儿,南朝齐皇帝萧宝卷的妃子,关键不在潘玉儿,而在于萧宝卷,此人有着极度的**癖,痴迷潘玉儿的小脚。
解缙踱步,忧愁地说:“那潘玉儿可是女人,这世上裹小脚的女人多的是!”
杨士奇看向解缙的大脚,说:“《墨子》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楚灵王时期也有女子细腰,可楚灵王偏偏好官员细腰……”
解缙打了个激灵,楚王好细腰,朝臣多饿死的典故还是知道的,若是朱允炆和楚灵王一样有怪癖,岂不是“建文好小脚,朝臣多缠足”?
男人不喜欢女人细腰,非喜欢男人细腰,这个死**的楚灵王啊!男人喜欢男人,有龙阳之好的,历史上可有不少,万一朱允炆嫌弃了后宫,找寻下刺激,喜欢小脚男人……
“这,这绝对不行!”
解缙脸色很是难看,咬牙切齿:“我等坚决不能让此事发生!”
杨士奇叹息:“若皇上一意孤行,我们这双脚怕是免不了受罪啊。日后朝堂之上,皆是小脚官员……”
解缙思虑再三,却依旧无解。
正巧,此时汤不平来内阁,准备收走太子批阅过的奏折副本,好交给皇上评估太子的政务处理能力。
解缙将汤不平拉到一旁,低声询问:“你且告诉我们,皇上微服民间到底遇到了什么,为何回来之后性情大变?”
汤不平什么都不说。
在汤不平离开之后,解缙、杨士奇又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宫内小脚宦官有赏赐,大脚宦官挨了打。
皇上喜欢男人小脚的消息不胫而走,在百官中不断传递,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官员看着自己的大脚更是忧心忡忡,生怕皇上下旨官员裹小脚,还有一个投机的小官,也不等消息坐实与否,直接找人掰断了自己的双脚,裹起小脚来,为的就是投皇上所好……
这郑和还没回来,裹小脚事件却愈演愈烈,朝臣人心惶惶,规劝奏折满天飞,可惜都石沉大海,根本无法理睬。
在朱允炆回宫后的第五日,内侍传出消息,皇上很可能会在不久之后下令文官裹脚,让文官更遵守礼仪,好好待在衙署办事,没事别到处乱跑,脚小的还有资格入宫当太监。
太监**!
文臣群体彻底慌了,纷纷找内阁大臣商议对策,若是朱允炆一意孤行,不顾群臣反对让文臣裹脚,那谁都逃不过这一关啊。
在所有人手足无措的时候,杨士奇思虑再三,开口道:“皇上好士小脚,必有因由。我们想要自救,首先需要清楚为何会这样。”
解缙点头,但也有些无奈:“可安全局不说。”
杨士奇缓缓说:“不是还有个武英殿舍人……”
黄淮终于被人想起,被“邀”至内阁问事,黄淮添油加醋,将朱允炆的改变作了一番描述,大致意思是:
女人裹足,不利行走,可以安心相夫教子,红杏待在墙里。但有些地方官员不干正事,精力旺盛,一天到处跑来跑去,甚至还有住在酒楼、青楼的,衙署都没人,百姓申诉无门。
皇上这是打算让文官裹脚,不整天乱跑,好好待在衙署里解决百姓纷争,处理政务,少点其他心思。
文官喜欢小脚女人,皇上喜欢小脚男人,也是跟文官们学的嘛,大家彼此彼此,都一样。
解缙这个时候才明白过来,什么男人小脚,什么裹脚不利行走好好待在衙署办公,这都是扯淡,咱们这位皇帝大人是心疼女人裹小脚了,并将女人裹脚的罪归到了文官集体身上,想着法子折磨文官群体啊。
这倒不冤枉,这些年来官员府里谁没小脚女人,甚至自家闺女缠足的不再少数,原因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除了好看之外,就是控制欲、奴役欲再作祟。
若不是掌握话语权的王公贵族、士人阶层一直推崇小脚,怎么可能会出现上行下效,普遍缠足的现象?
皇上将这一棍子直接敲在文官集体上,一点都不冤。
话是如此,但没有一个正常男人愿意裹脚啊,女人裹脚那是好看,把玩着多舒服,可男人小脚算个什么鬼,有何美感可言?
但皇上的话就是圣旨,他要让所有文臣裹脚,所有士人阶层裹脚,那没有任何人有反抗的余地。
在夫为妻纲前面的前面,可是君为臣纲。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你裹小脚,你就得裹小脚……
解缙看着侃侃而谈的黄淮,又看了看不断配合老谋深算的杨士奇,总算是明白过来,这两个家伙一定是收到了皇帝的某种指示,一唱一和,准备对缠足开战,可偏偏又都不点明。
杨士奇对解缙抬了抬眉头,那意思是:我们都做到这一地步了,你作为内阁里面资格最老的,天子红人,是不是应该表现表现了?
解缙清楚,若不配合朱允炆的安排,“建文好小脚,士人皆裹足”的事一定会发生,为了自己的大脚,为了儿子的大脚,为了所有士人,必须站出来说话了。
拍案。
解缙霍然起身:“什么裹足,都是恶习!秦汉时期何曾有过如此怪癖?五代时肮脏无数,遗留下这
怪癖荼毒千年还不够吗?我们当恢复汉唐之风,男人坦荡豪气,女性开朗活泼,方是正道。我愿进谏,以健康为美,以自然为美,彻底废除裹足恶习。”
铁铉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附议!不仅要废除裹足,还应摒弃小脚为美的陋观!”
作为两个女儿的父亲,铁铉可也愁苦不已,就因为自家女儿没有裹足,不止是被读书人嫌弃,就连媒人也嫌弃,若不是国子监出来的监生不在乎大小脚,说不得自家女儿还没嫁出去!
裹足恶习,就不应该存在。
鄙视大脚,你也不低头看看自己的大脚!想要抓着三寸金莲的脚,抓自己的去好了!
铁铉在这一点上很是坚定。
但其他官员却不怎么跟,大家可都是习惯了小脚美,喜欢摸着弓足三寸金莲,你们这突然要废除裹足,这不是要了我们的小命,日后还怎么找如此可心的美人去?
何况女人缠足裹脚这都形成一种“习俗”了,你说废除就废除,百姓们也不愿听啊,他们自己愿意的事,朝廷不需要干涉吧。
反对声不断。
解缙看着纷纷攘攘的官员,端起茶碗一摔,在众人安静下来,冷厉地说:“反对废除裹足的,先裹足,子孙后代,一起裹!我解缙不想当小脚,你们想当,那就当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