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浩民的老婆名叫王安琪,两个人是大学同学。
此女出身虽不是富贵人家,却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型,谈吐温柔,性情温和,大度包容,心态更是平易近人,对家人和朋友也是一贯的温暖倍至。
刘清山这辈子最没有抵抗力的就是这类人,在王安琪面前,他几乎连多余的玩笑也不敢开。
这是一种尊重过度后的敬畏,颇有种长嫂如母的需敬重的矜持感,刘清山面对她的态度永远是满面道德,品格端方的。
人都有一怕就是这么个理儿,刘清山怕老婆只是表面的唯唯诺诺,但面对着这个人却是发乎于心的不敢造次。
付浩民真正抓住了他这一弱点,屡屡突袭得手,这也是付家家里的一个最大笑谈。
两人间的交流内容,在第二天就得到了全面体现。
不仅相关乐团、乐手、指挥家都一一落实了,连那首推广曲的拍摄制作和费用问题,也都在上午的时候全部解决。
今天中午前,他需要把《不屈的苏武》曲谱送交上去,并且跟所有的参与者见个面,下午晚些时候就要进入故宫拍摄了。
至于为何要选在黄昏时间拍摄是有原因的,一般情况下故宫下午5点开始清场。
通常5点半左右警卫开始巡逻,红外线感应器,各种监视设备全部打开。
不是因为有鬼,而是5点以后天色变暗,会给古老的建筑物罩上不同往常的色彩。
关于故宫,民间各种传说很多,多少也给部分在故宫内工作的工作人员造成了一些心理压力。
故宫为什么不在晚上开放呢?
有的人说,故宫不在晚上,是因为故宫晚上的阴气非常的重,已经有很多人在晚上路过故宫的时候,听到故宫里有很多奇怪的“声音”。
甚至有的人说,工作人员晚上在故宫巡逻的时候,就见过宫女和太监在宫内巡视。
其中故宫内“阴兵借道”传闻更是神乎其神,但这些说法你还不能全部视为封建迷信。
因为故宫内有很多地方直到现在都是不对游客开放的,这些地方看起来都十分的荒凉。
有的人说这些地方之所以被封起来,就因里面都发生过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件。
为了避免增加更多不必要的传说与麻烦,就在天色将晚的时候关门歇业,已经是几十年来的老习惯了。
当然也有正当的理由,故宫作为皇家的古老建筑,经过白天游客的游览后,需要进行巡逻和清理维护。
特别是某些素质低劣的游客,还会尽情地在所到之处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墨宝。
为了清除这些“劣迹”,因此早早清场,为及时修复文物留下充足的时间。
刘清山是在下午三点多点,就来到了故宫的对外接待处。
此时国视的摄制组也提前来到了,这是由于他们需要各种的事先准备和设备调试。
带队的人叫做黄永坤,是国视文艺节目中心的专用摄制团队,而并非某个频道、某档节目里的摄制组。
因为他
们大多承担的是重大活动的场面拍摄,是新闻频道关于文化方面的画面主要取材对象,可见国视方面对这次外派任务还是相当重视的。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刘清山的《不屈的苏武》,选择了被国视收容过来的华国爱乐乐团的原因。
这支乐团是国内一流乐团,对外音乐交流的首选合作单位,在内地的交响乐界算是任务最重的一支乐团。
它不像是包启明所在的国家交响乐团那样,面临着巨大的商业压力,所有的演出任务都跟重大的政商活动有关,所以里面聚集了大部分的国内知名乐手。
今天的主掌机名叫闵政航,助手颜巧慧,少见的女性副摄像。
黄永坤带着二人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刘先生,按照惯例,是先有了录音作品才会拍摄mv,不然我不了解需要体现的内涵啊!”
一旁的颜巧慧赶紧介绍:“这位是我们国视文艺节目中心的黄永坤主任,也是刘先生这个歌曲mv的导演!”
刘清山不敢怠慢,紧紧握过了手,就递过来石慧手里的手机:“这是我昨晚匆忙录制下来的小样,还没有完整的配乐,只有简单的钢琴伴奏!”
黄永坤没多废话,马上接过手机听了起来,其他人也逐渐聚拢过来,他们对刘清山的作品都抱有很大的好奇心。
这首歌叫做《光亮》,本来就是写关于紫禁城的,跟《天地永乐·华国节》主题视听音乐会项目更好符合,而且2020年前的每一年的音乐会有时选择了在故宫外演出。
这是一首很切题的怀缅过去辉煌的国风歌曲,词曲其实都非常的现代,但初听上去,主歌部分的旋律平平无奇,甚至说并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但副歌部分的戏腔唱段一释放出来,就一下子击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在反复循环戏腔段的时候,整首歌的品质就一下子体现出来了,不仅让前面的曲调平淡部分全面升华,并且很简单粗暴地证明了这卸任之前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从他们各自的表情里能看得出来,彻底的震撼感已经充斥在每个人的心里。脸上,和灵魂深处带来的头皮发麻感。
旋律,歌词,演唱,均是绝对的惊艳感,全曲高光,有抚慰、有力量、有希望,所有的元素都长在听众们的心尖尖上,心痒而且亢奋。
刘清山的演唱更是绝了,开头温暖和煦的中低音,中间清亮高亢的少年音,两段绝美的戏腔,结尾勾魂的吟唱。
情绪层层推进,是现代流行乐和传统戏曲元素完美融合,叙述感和爆发力直击人心,几乎每一个音符都是艺术品。
一首如同“命题作文”的歌,竟然能够写到这个水平,唱成这个水平,这就是他在音乐创作水平传闻里的本事吧?
此时再回头去听前面的主歌部分,整段主歌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感受。
歌词也变得极其优美起来,尤其是那一句“多鲜活的生命,又枯萎的痕迹”,再搭配刘清山非常平静的中音部唱法,平静之中似乎又有着无尽的暗潮汹涌,花开花落,生命的渺小与伟
大,便在这一句当中道尽了。
他的气声唱法真的可以说是王牌一样的存在,搭配他的平衡混唱法,温柔又带着一点怀缅的味道,令整个前奏加主歌把平静、柔和演绎得淋漓尽致。
全部歌词选择的意象也非常准确,第一段主歌选择的都是那种具有流动性的意象,比如大海、季风、四季,准确且抒情。
而整段副歌作为过渡段,把主歌跟副歌的链接做得非常好。
首先是从低音do跳升到高音do,然后再下行回到低音re,再跳升,最后一句下行再回归到xi。
收到xi也就是g4这个音,能让预副歌的结尾对副歌段的趋向性大大增强,从旋律性上简直是无可挑剔的一段预副歌,听者只听旋律便能感受到它的美。
但混音并没有选择叠加大量和声进行增强,而是通过加入delay效果,来形成一个遥远的回声,加上延迟加入的和声,整段副歌的人声效果就显得更为丰富。
听过整首歌,黄永坤居然有了点热泪盈眶的表情跟腔调。
“刘先生,不得不说整首歌非常精品,可以说是我近两年来听到的戏腔跟主要旋律段衔接得最好的歌之一,也是非古风风格歌曲**戏腔之后融合得最好的一首歌。”
“这首歌与其是说过去辉煌的紫禁城,不如说的是经过了六百年沧桑的如今的紫禁城,感觉好像短短一首歌,便唱尽了六百年时光。”
“这可能是我听过最温柔最平和地写近代史的歌词,又是短短四句便道尽了百年的风雨飘摇。而紫禁城‘你’这个主体,也第一次以对话者的形式出现在了歌词当中。”
“就像是抚过战乱留在它身上的伤疤,整段预副歌唱法力度也更为轻柔,带着一点点悲伤,一点点安慰,一点点倾诉,那种疗愈的感觉真的是无数焦虑的人的福音。”
“紫禁城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应该是厚重的、雄伟的、坚固的,但副歌却用了四个最来形容,‘最渺小最微弱最柔软最无畏的你’,这个形容的对比,让紫禁城整个活起来了。”
“我们经常说,历史、文物、文化是无声的,但是当努力地去了解去深入的时候,就能够非常清晰地听到、看到它们的回应,用它们的外观、它们的痕迹,努力地向我们诉说着一桩桩、一件件尘封在历史长河当中的故事。”
“当你听懂了之后,你会感动于它们无声的坚持,那就是‘总有一线生机’,它们可能经历无数风雨,变成了废墟、碎片,但最终等到了无数努力把它们重新复原的人,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这种代际传承,这种无声的厚重流淌感,我相信每个听懂的人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刘先生,你又有了一首经典巨作,而且跟主题解读准确,我听了这歌有点想哭,感叹历史岁月,故人更替,感到了人的渺小,又感到了力量。”
这个人几乎气都不喘一口的长篇大论,并没有让刘清山感到意外,但令他惊讶的是这个人话里的很多专业性解读。
“黄主任还懂音乐?”于是他忍不住问道。
此女出身虽不是富贵人家,却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型,谈吐温柔,性情温和,大度包容,心态更是平易近人,对家人和朋友也是一贯的温暖倍至。
刘清山这辈子最没有抵抗力的就是这类人,在王安琪面前,他几乎连多余的玩笑也不敢开。
这是一种尊重过度后的敬畏,颇有种长嫂如母的需敬重的矜持感,刘清山面对她的态度永远是满面道德,品格端方的。
人都有一怕就是这么个理儿,刘清山怕老婆只是表面的唯唯诺诺,但面对着这个人却是发乎于心的不敢造次。
付浩民真正抓住了他这一弱点,屡屡突袭得手,这也是付家家里的一个最大笑谈。
两人间的交流内容,在第二天就得到了全面体现。
不仅相关乐团、乐手、指挥家都一一落实了,连那首推广曲的拍摄制作和费用问题,也都在上午的时候全部解决。
今天中午前,他需要把《不屈的苏武》曲谱送交上去,并且跟所有的参与者见个面,下午晚些时候就要进入故宫拍摄了。
至于为何要选在黄昏时间拍摄是有原因的,一般情况下故宫下午5点开始清场。
通常5点半左右警卫开始巡逻,红外线感应器,各种监视设备全部打开。
不是因为有鬼,而是5点以后天色变暗,会给古老的建筑物罩上不同往常的色彩。
关于故宫,民间各种传说很多,多少也给部分在故宫内工作的工作人员造成了一些心理压力。
故宫为什么不在晚上开放呢?
有的人说,故宫不在晚上,是因为故宫晚上的阴气非常的重,已经有很多人在晚上路过故宫的时候,听到故宫里有很多奇怪的“声音”。
甚至有的人说,工作人员晚上在故宫巡逻的时候,就见过宫女和太监在宫内巡视。
其中故宫内“阴兵借道”传闻更是神乎其神,但这些说法你还不能全部视为封建迷信。
因为故宫内有很多地方直到现在都是不对游客开放的,这些地方看起来都十分的荒凉。
有的人说这些地方之所以被封起来,就因里面都发生过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件。
为了避免增加更多不必要的传说与麻烦,就在天色将晚的时候关门歇业,已经是几十年来的老习惯了。
当然也有正当的理由,故宫作为皇家的古老建筑,经过白天游客的游览后,需要进行巡逻和清理维护。
特别是某些素质低劣的游客,还会尽情地在所到之处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墨宝。
为了清除这些“劣迹”,因此早早清场,为及时修复文物留下充足的时间。
刘清山是在下午三点多点,就来到了故宫的对外接待处。
此时国视的摄制组也提前来到了,这是由于他们需要各种的事先准备和设备调试。
带队的人叫做黄永坤,是国视文艺节目中心的专用摄制团队,而并非某个频道、某档节目里的摄制组。
因为他
们大多承担的是重大活动的场面拍摄,是新闻频道关于文化方面的画面主要取材对象,可见国视方面对这次外派任务还是相当重视的。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刘清山的《不屈的苏武》,选择了被国视收容过来的华国爱乐乐团的原因。
这支乐团是国内一流乐团,对外音乐交流的首选合作单位,在内地的交响乐界算是任务最重的一支乐团。
它不像是包启明所在的国家交响乐团那样,面临着巨大的商业压力,所有的演出任务都跟重大的政商活动有关,所以里面聚集了大部分的国内知名乐手。
今天的主掌机名叫闵政航,助手颜巧慧,少见的女性副摄像。
黄永坤带着二人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刘先生,按照惯例,是先有了录音作品才会拍摄mv,不然我不了解需要体现的内涵啊!”
一旁的颜巧慧赶紧介绍:“这位是我们国视文艺节目中心的黄永坤主任,也是刘先生这个歌曲mv的导演!”
刘清山不敢怠慢,紧紧握过了手,就递过来石慧手里的手机:“这是我昨晚匆忙录制下来的小样,还没有完整的配乐,只有简单的钢琴伴奏!”
黄永坤没多废话,马上接过手机听了起来,其他人也逐渐聚拢过来,他们对刘清山的作品都抱有很大的好奇心。
这首歌叫做《光亮》,本来就是写关于紫禁城的,跟《天地永乐·华国节》主题视听音乐会项目更好符合,而且2020年前的每一年的音乐会有时选择了在故宫外演出。
这是一首很切题的怀缅过去辉煌的国风歌曲,词曲其实都非常的现代,但初听上去,主歌部分的旋律平平无奇,甚至说并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但副歌部分的戏腔唱段一释放出来,就一下子击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在反复循环戏腔段的时候,整首歌的品质就一下子体现出来了,不仅让前面的曲调平淡部分全面升华,并且很简单粗暴地证明了这卸任之前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从他们各自的表情里能看得出来,彻底的震撼感已经充斥在每个人的心里。脸上,和灵魂深处带来的头皮发麻感。
旋律,歌词,演唱,均是绝对的惊艳感,全曲高光,有抚慰、有力量、有希望,所有的元素都长在听众们的心尖尖上,心痒而且亢奋。
刘清山的演唱更是绝了,开头温暖和煦的中低音,中间清亮高亢的少年音,两段绝美的戏腔,结尾勾魂的吟唱。
情绪层层推进,是现代流行乐和传统戏曲元素完美融合,叙述感和爆发力直击人心,几乎每一个音符都是艺术品。
一首如同“命题作文”的歌,竟然能够写到这个水平,唱成这个水平,这就是他在音乐创作水平传闻里的本事吧?
此时再回头去听前面的主歌部分,整段主歌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感受。
歌词也变得极其优美起来,尤其是那一句“多鲜活的生命,又枯萎的痕迹”,再搭配刘清山非常平静的中音部唱法,平静之中似乎又有着无尽的暗潮汹涌,花开花落,生命的渺小与伟
大,便在这一句当中道尽了。
他的气声唱法真的可以说是王牌一样的存在,搭配他的平衡混唱法,温柔又带着一点怀缅的味道,令整个前奏加主歌把平静、柔和演绎得淋漓尽致。
全部歌词选择的意象也非常准确,第一段主歌选择的都是那种具有流动性的意象,比如大海、季风、四季,准确且抒情。
而整段副歌作为过渡段,把主歌跟副歌的链接做得非常好。
首先是从低音do跳升到高音do,然后再下行回到低音re,再跳升,最后一句下行再回归到xi。
收到xi也就是g4这个音,能让预副歌的结尾对副歌段的趋向性大大增强,从旋律性上简直是无可挑剔的一段预副歌,听者只听旋律便能感受到它的美。
但混音并没有选择叠加大量和声进行增强,而是通过加入delay效果,来形成一个遥远的回声,加上延迟加入的和声,整段副歌的人声效果就显得更为丰富。
听过整首歌,黄永坤居然有了点热泪盈眶的表情跟腔调。
“刘先生,不得不说整首歌非常精品,可以说是我近两年来听到的戏腔跟主要旋律段衔接得最好的歌之一,也是非古风风格歌曲**戏腔之后融合得最好的一首歌。”
“这首歌与其是说过去辉煌的紫禁城,不如说的是经过了六百年沧桑的如今的紫禁城,感觉好像短短一首歌,便唱尽了六百年时光。”
“这可能是我听过最温柔最平和地写近代史的歌词,又是短短四句便道尽了百年的风雨飘摇。而紫禁城‘你’这个主体,也第一次以对话者的形式出现在了歌词当中。”
“就像是抚过战乱留在它身上的伤疤,整段预副歌唱法力度也更为轻柔,带着一点点悲伤,一点点安慰,一点点倾诉,那种疗愈的感觉真的是无数焦虑的人的福音。”
“紫禁城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应该是厚重的、雄伟的、坚固的,但副歌却用了四个最来形容,‘最渺小最微弱最柔软最无畏的你’,这个形容的对比,让紫禁城整个活起来了。”
“我们经常说,历史、文物、文化是无声的,但是当努力地去了解去深入的时候,就能够非常清晰地听到、看到它们的回应,用它们的外观、它们的痕迹,努力地向我们诉说着一桩桩、一件件尘封在历史长河当中的故事。”
“当你听懂了之后,你会感动于它们无声的坚持,那就是‘总有一线生机’,它们可能经历无数风雨,变成了废墟、碎片,但最终等到了无数努力把它们重新复原的人,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这种代际传承,这种无声的厚重流淌感,我相信每个听懂的人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刘先生,你又有了一首经典巨作,而且跟主题解读准确,我听了这歌有点想哭,感叹历史岁月,故人更替,感到了人的渺小,又感到了力量。”
这个人几乎气都不喘一口的长篇大论,并没有让刘清山感到意外,但令他惊讶的是这个人话里的很多专业性解读。
“黄主任还懂音乐?”于是他忍不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