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出到日落,再到繁星点点。

  武英殿内,时不时的有争吵声传出。

  有时候为了一个小的标准,内阁六部都吵得不可开交,要不是碍着皇帝在跟前,他们都要脸贴脸的吵起来。

  对这种氛围,崇祯是很满意的,不怕吵,怕的是没想法。

  到了子时,崇祯才站了起来:“今日诸位爱卿辛苦了,新的军功制就先这样了,

  明日辰正时刻到武英殿,咱们再过一遍,确认无误了,就刊印成册,等封赏大典之后,传到九边和各省都指挥使司!”

  众人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武英殿,虽然很累,但众人却是满满的成就感。

  一个新军功制打开了他们的思维和眼界,以前很多想不通的东西,现在都有了想法。

  第二天一早,武英殿内,众人又是逐字逐句的将昨天修订的新军功制给过了三遍。

  众人确认无误后,崇祯将稿子递给了王承恩:“大伴,送到东厂去,让那边印出来,要做好保密,至少在封赏大典前不能泄露!”

  待王承恩离去后,崇祯又看向众人:“诸位若是没有事情了,那就散了吧!”

  “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崇祯话音刚落,孙承宗就站了起来:“陛下,封赏大典还有三天的时间,袁崇焕该怎么处理?”

  “袁崇焕?”

  听着孙承宗的话,不止崇祯懵了,连群臣都愣住了。

  竟然把袁崇焕诸位蓟辽督师给忘记了。

  但随即众人脸上泛起一丝古怪之色,袁崇焕那可是直面建奴的,蓟辽第一人。

  此次封赏大典竟然没有辽东的将士,这咋说都有些打脸的意思。

  崇祯皱了皱眉头:“那就放出来吧,等封赏大典的早上去提他,让他参加封赏大典。”

  “臣遵旨!”

  “都散了吧!”

  众人慢慢退出武英殿。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北京城的百姓们忽然发现,德胜门禁止行人通行,一队队的军士被调出德胜门外,平整土地。

  平整的土地足足有百亩之大,一座宽二十余丈、延伸三十余丈的木质阶梯型的高台连接着德胜门的城门楼。

  又一天后,一支由数种军旗组成的军队到了德胜门外,驻扎在离德胜门五里之外。

  正是平了喀喇城的武骧左右卫、京营、白杆兵和勇士营以及禁军中的两卫了。

  从喀喇沁城到宣府,一路上横推了四五个人数千的部落,缴获了大量皮毛药材等等。

  最可惜的是没等他们到宣府,察哈尔林丹汗的大军撤走了。

  对于德胜门外的举动,百姓们纷纷议论着,朝廷到底是玩哪一出。

  “啧啧,真他娘的奢侈呀,听说整个木质的台子上都铺着染成了红色的羊皮!”

  “朝廷这又是玩哪一出?后天就是中秋了,不会是皇帝与百姓共同赏月吧!”

  “赏月?赏月用的着这么大的排场?皇帝虽然年轻,但是位明君,怎么可能如此的奢侈浪费!”

  “有这个可能呀,你没有看见城中的厨师都被征调了吗,搞不好皇帝要请我们吃饭!”

  “想多了,请回来的将士们吃饭还是有可能的!”

  “哎,咱们这位皇帝的举动每每都让人震惊!”

  ……

  “卖报了、卖报了……八月十五中秋节,陛下要为出征将士举行封赏大典,

  凡是拿到大明日报的人,皆可凭借大明日报上的入场票进入封赏场地观看封赏大典。”

  “此次封赏大典与以往不一样,全新的军功制,保证诸位不后悔!”

  “今日大明日报十文钱,限售十万份,先到先得!”

  在百姓的议论着中,卖报孩子的声音响起,听着孩子口中的声音,百姓们皆是一怔,随即冲向了孩子们。

  只要能抢到报纸,银子都好说。

  年初的武科、土豆丰收等等,都在报纸上发放了门票,两次都没有让他们失望。

  等百姓们拿到报纸后,报纸上关于新军功制的一个个新的名词,让百姓们期待着。

  茶馆、酒楼等各处都在议论着,探讨着新军功制,但毕竟只是一些名词,没有具体内容,就是讨论也看不出什么。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绝对比以前的军功制要好。

  在这种日益激烈的讨论中,终于迎来了八月十五日。

  夜禁解除的那一刻,城中无数拿着报纸的百姓冲出家门,朝着城外冲去。

  甚至很多拿到报纸的百姓昨晚就没回城,就是为了能抢一个最佳的观看位置。

  偌大的场地被一名名挺拔的军士围住,拿到入场票的百姓只能通过一个个入口、经过搜身后进入,但凡有利器的都被拖走了。

  旁边的人没有丝毫的同情之色,这种场合还带利器,准备行刺皇帝?没当场格杀就不错了。

  到了辰正时刻,整个场地已经站满了人。

  高台两侧站满了百姓,正对德胜门的方向,站满了手持长枪、腰跨轻刀的将士,最前排约莫数百人单独拉出了一个区域。

  里面的人组成很奇怪,下到普通军士,上到总兵,应有尽有。

  每一个人脸上都满是期待、兴奋之色,这些就是此次受封的将士们了。

  这几天他们过的日子简直就是以前不敢想的日子,朝廷将京城几座最大的酒楼给包了下来,专门用于接待他们。

  全天候都有人伺候着,只要不浪费,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喝什么,想睡到什么时辰就睡到什么时辰。

  在万众期待中,十八架战鼓同时突兀的响起,在众人心中炸开,由缓到急促,犹如万马奔腾。

  崇祯的銮驾带着文武百官进入场中,片刻之后一身冕服的崇祯上了德胜门上的高台,文武百官分列台子两侧。

  文官首位是内阁轮值的袁可立,武官这边,剩余的四位国公都不在京城,自然是以秦良玉为首了,身后则是一脸懵逼的袁崇焕。

  早上狱卒给他送来官服,让他沐浴更衣,他还以为是皇帝要见他,谁知道是来参见什么封赏大典。

  最关键的是他都不知道这个封赏大典到底是什么情况。

  在一阵山呼海啸般的行礼之后,崇祯扫视着整个现场。

  “诸位将士们、子民们,今天为什么要举办封赏大典,大明日报上已经写的很清楚了,

  但朕依旧要重复一遍,龙井关之战,我明军围杀建奴六万五千余人,可谓是超级大捷……”

  崇祯话还没有说完,袁崇焕心中仿佛有九天惊雷响起,整个人的脑海一片空白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