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泾阳县,嵯峨山脚下!

  在柳家工匠的夜以继日的赶工下,一座高高的水泥窑,拔地而起。

  之所以建在山脚下,一是因为取材方便,嵯峨山拥有大量的石灰岩。

  二,则是因为环境。

  并非是因为嵯峨山的环境好,而是因为,烧制水泥,对环境的影响太大了。

  可以预见,当水泥成为一项产业的时候,需求量必然会在短时间内暴增无数倍,如果将水泥窑建在柳家庄子,用不了几天,整个庄子都会乌烟瘴气的。

  要不是路途遥远,不想把时间都耽搁在路上,柳白甚至想把水泥窑盖在秦岭深处

  起窑!

  随着工匠的一声吆喝,几十个身高力壮的汉子,齐齐扛起绳索。

  咔咔

  窑口被一点一点的打开。

  站在不远处的李大亮,竟也有些紧张了。

  他从来不怀疑柳白的话,既然柳白说水泥能造出来,就一定能造出来。

  只不过,这场赌约涉及的银子,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输了的话,恐怕李大亮就要变卖家产,偿还债务了。

  他紧张的吞咽着口水,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柳贤侄,真的可行吗?

  柳白随手将一块蒙面巾交给李大亮,笑道:李叔叔等着便是!

  他自己也带上一块蒙面巾,见李承乾和程处默还在嘻嘻哈哈的逗趣,立刻瞪了他们一眼。

  烧水泥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些漂浮在半空里的灰尘,会对人体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吸多了,就会得一种名为尘肺的病症。

  这辈子只能在床上度过了。

  就算有李时珍在,能够治好,也会留下很严重的后遗症。

  李大亮蒙上面巾,瓮声瓮气的说道:当初打仗的时候,我老李都没那么紧张

  一炷香后,窑口之中的温度降低了许多。

  匠人们将一担担的粉末抗出来,放在地上。

  这就是水泥?

  李大亮上前要摸,被柳白一把拉住。

  看起来粉末并没什么稀奇的,可实际上,现在的温度,还高得吓人。

  手一放进去,直接就熟了。

  听柳白解释完,李大亮讪讪一笑,把手缩了回来。

  又等了一会儿,等粉末的温度下来,几人才重新围上去。

  粉末呈淡棕色,质地极其细密,摸起来还软软的。

  李大亮心中有些打鼓。

  柳贤侄,用这东西盖出来的房子,真能结实得了?

  柳白笑了笑,没有回答李大亮的话。

  而是吩咐工匠,把淡棕色的粉末,和砂土,以及一筐筐的黏土混合起来。

  后世烧制水泥的方法,起码有四五种,不过这些方法都需要用化学原料。

  而柳白所用,是取材最容易,而且制作最简单的方法。

  不需要任何化学产品,只不过取材稍稍复杂一些,需要大量的黏土。

  关中一带多为黄土,黏土少的可怜,不过需要从江南地区运送过来。

  但相比于十几万贯的赌注,这些都不叫问题。

  而且,成本还要比巨石黏土,低上好几十倍!

  一天的时间,柳白烧出的水泥,堆成一座小山。

  泾阳县作为守护在长安北侧的屏障,一直以来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前隋时期,泾阳县城外,盖了不下十几座箭塔。

  不仅可以驻扎兵丁,还可以当做瞭望台使用。

  只可惜,隋末的战乱,那些箭塔早就成了废墟。

  而自大唐立国以来,战争从未停止,天灾也不少见,朝廷的银子都需要花在刀刃上,就把重建箭塔的事情搁置了。

  于是,李大亮和刘政会的赌约,就成了修建箭塔。

  第二天,柳白等人来到泾阳县城外的时候,这里早已经人满为患!

  柳白他们烧制水泥的时候,刘政会早就带着工匠们开工了。

  一块块巨石,竖在城墙下,旁边则是一口口大锅,滚烫的糯米粥,在其中翻腾。

  早上没来得及吃饭的李承乾,颠颠的跑到大锅边,快给本宫盛一碗!

  刘政会也不知道从哪钻出来,陪着笑道:太子殿下,这些糯米都是建造箭塔所用的,万万吃不得!

  李承乾一挑眉,这不是糟蹋粮食吗?

  刘政会急忙解释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自古以来,就有人用糯米铸城,正所谓

  眼瞅着他又要开始长篇大论,李承乾赶紧制止。

  行了行了!我不吃了,还不成吗?

  说完,他呲溜一声跑了回来。

  刘政会总算松了一口气,他看了柳白几人一眼,轻哼了一声,背着手,重新走回自己要建的箭塔旁,继续指挥工匠们干活。

  嘿呦嘿呦

  他带来的巨石,每一块都不下万斤,也不知道是怎么运过来的。

  工匠们喊着号子,将巨石,慢慢摞起来。

  他们已经开工三天了,看进度,远比柳白等人快。

  足有七八丈的箭塔,已经初显规模。

  而柳白这里,只有一个地基

  看你们拿什么,和老夫比!

  刘政会心里暗爽。

  他觉得,五天之内,柳白和李大亮不可能把箭塔盖出来。

  心里想着,他大喊一声,道:再有两天,必须完工!老夫重重有赏!

  工匠们齐齐应了一声,顿时干劲十足。

  相比之下,柳白带来的那些工匠,一个个看起来,似乎有些懒洋洋的,好像丝毫提不起兴致。

  刘政会心里更爽了。

  想起白花花的银子,他那张老脸上就挂满了笑容。

  李大亮见柳白还在笑呵呵的看热闹,有些焦灼的说道:柳贤侄,咱们是不是也尽快开工?

  不着急!

  柳白随口回答了李大亮,旋即转身向后边一挥手,说了两个,让李大亮和刘政会,几乎同时晕倒的话。

  原地休息,吃饭!

  连毛都没见一根,就先吃饭?

  他这是疯了吗?

  李大亮哭丧着脸,柳贤侄,再不开工,咱们就真来不及了!

  柳白依旧不紧不慢的说道:李叔叔不必心急。

  说着,泾阳县城门大开,几十个提着锅碗瓢盆的人走出来,一句话没说,竟然真的开始做饭了!

  马上就要去工部当官的韩同,笑嘻嘻的提着食盒,来到柳白和李大亮身前。

  公子,李大人,下官早就准备好饭食了,您二位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