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 第 64 章 肺痨死的?

小说: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 作者:木十 更新时间:2023-09-09 02:26:31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再度回到院子。

  小屋里,许老大夫药方已经开好了,让老三跟着小徒弟去取药回来煎。

  伸手对着若娘:“云氏啊,冯翠花这病可不小,老夫算你个实在价,三两银子。”一亩半的宅基地没了。

  “烈酒,羊肠线可都是老夫花了大精力做出来的,用一套少一套哦。”

  若娘看了闭着眼假装睡着的冯翠花一眼,默不作声地掏了银子。

  很好,她感觉离自己心心念念的新屋又远了不少。

  “许大夫,您看我这胳膊,还要多久能好?”再不好,他们真都得喝西北风了。

  许原拆了若娘吊着的布条,摸了摸骨。

  “没看出来,年纪不小了,恢复的不错,现在就可以不用吊着了,平日里注意胳膊别太使劲,再养养就没问题了。”

  “娘,您的胳膊终于好了!谢谢许大夫!”柳氏在旁边听着比若娘本人都高兴。

  老四在一边听着也是双眼亮晶晶。

  娘好了,不疼了哦。

  晚食时分,若娘让柳氏先给冯翠花熬了药,又熬了一锅黑鱼汤,撒了几粒盐花,送到了小屋里。

  冯翠花现在还不能动,若娘就用麦秸杆做了个空心的管子,让她吸着喝。

  服侍完了病人,大家又忙忙碌碌吃完饭,顺便清点了今日的进项,一千多个鱼丸,到手有五百一十八个铜板。

  杀鱼剁鱼做鱼丸,将明日一早要卖的食材准备好,若娘又去小屋看了看冯翠花,见人没有发烧,洗洗回屋睡了。

  连续好几天起早,白日里应对了一波又一波的人,若娘一夜无梦,一觉醒来已经是大天亮。

  老三和柳氏去镇上摆摊都快回来了,做吃食买卖就需要日日起早贪黑,磨人的很,不是若娘考虑的长久买卖。

  现如今却也没有其他法子。

  洗漱完,站在院子里,若娘总觉得自己有甚么事忘了。

  直的看到老四

  冯翠花!

  冯翠花在小屋里不出声,若娘就忘了,家里多了一个人呢。

  去厨房将之前剩下的黑鱼汤热好,连同熬好的药一起端去了小屋,冯翠花已经醒了,皱着眉,一副忍的很痛苦的样子。

  “哪难受了?”将碗在茶几上放好,快步走过去,可别再出事了,不然她的银子白花了。

  “我想方便”冯翠花已经忍了好久了,现在是一动不敢动,生怕动一下,就忍不住了。

  “可你刚被缝好,不能动啊!”若娘呆了,这事她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啊!

  “可我忍不住了”

  若娘:

  “我给你拿两个月事带垫上,你等我一下。”冯翠花要是以后不能搞死冯家人和许家人,她云若就搞死她,真的!

  若娘手忙脚乱的帮冯丽娘清理好。

  出了门,被风一吹,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汗。

  这日,老三夫妇去镇上了。

  门外传来咚咚敲门声

  一大早的,谁啊!

  打开门,若娘看了一眼,反手就想把门关上。

  “娘!”许白前带着王氏和女儿,旁边站着一个手持折扇的高瘦男子,面上与王氏有三分相似。

  王氏的弟弟王书金。

  镇上的事,若娘自来到元安朝之后打听的不少。

  王书金年十六,去年刚娶了亲,妻子是衙门里某位捕头的妹妹姓马,娘家做的是鱼鲜买卖。

  鱼是一直卖不上价的便宜货,但因为有稳定的货源,拿货价格压的低,或多或少也能挣点。

  王书金成亲后住的二进院子,就是马氏的陪嫁,另外在怀文县外还有一个小田庄。

  这也是王家自诩书香门第,却娶了一个卖鱼家的娘子的原因吧。

  王氏上次尝到若娘教柳氏做的鱼汤,就知道一个挣钱的时机来了。

  这才火急火燎地赶回了镇上,找了马氏,问了问她娘家的情况。

  听说最近镇上多了个卖鱼丸的,人人都夸好吃,就是价钱高了。

  做鱼丸买卖需要大量的鱼,光靠河里捞的肯定跟不上量,马氏就想先去找卖鱼丸的探探底,看能不能谈成马家给他们长期供货。

  等王氏带着马氏去东市摊位,看到的竟是两个熟人!

  许家老三夫妻。

  转念一想,也不觉得奇怪,整个青山镇,能将鱼做的好吃的,大概也就只有相公家的娘了。

  拉着马氏回家,王氏就找上了在书房里读书的许白前。

  两人商议一番,带着许月,收拾了几件衣裳,回了许家村。

  在镇上住惯了的人,忽然回了村,连许二柱都奇怪了,另外的吧,也是有点心虚。

  和离之事,许二柱并没有告诉许白前,当初给的三十两也是一分没有给到云氏。

  看老许家人少了,许白前才知道他爹娘已经和离了。

  也真没想到他爹这么迫不及待。

  更没想过主动提和离的是他娘。

  所以直到此时他来敲门,都还以为是他爹不要的他娘!

  “怎么过来了?”若娘当做不知道他回村了。

  “娘,都是儿子不孝,没能说服爹,没想到爹竟然将娘赶出家门了。”说着,就跪了下来

  若娘看他的眼神就带了几分同情了,许二柱连“最亲近”的儿子都瞒着呢。

  “跪大门口干甚?要不进屋跪?”跪多久都没关系。

  “娘,儿子今日来,是有事相求!”许白前看若娘不吃这一套,周围也没有人,自顾自又站了起来。

  “何事?”若娘放了人进来,王氏抱着许月凑了上来。

  “娘,您看小月儿,还记得您呢,上次回了镇上,就一直吵着要回来。”王氏说着就要把睡着的小娃往若娘怀里送。

  “自己抱好了,离老娘远点。”这是多没眼力见儿,她胳膊还没好透呢。

  “不用套近乎,有事直说。”

  “娘,我们回村之前在镇上看到三弟和三弟妹了,他们的鱼丸卖的好,日日排队的人的很多。”

  “王氏的兄弟娘家就是做这个买卖的,河里的鱼有限,他们有门道,不若咱们跟他们合作,他们卖鱼,咱们卖鱼丸?”

  许白前招呼了王书金站在了若娘跟前。

  “十里八村那么多条河里的鱼不够老娘抓的?老娘费这个银子做甚?”若娘用着许云氏的语气回话,毫不留情的拒绝让许白前难堪不已。

  “娘,捞鱼钓鱼都费时辰,有这功夫能多做几百个鱼丸子,算下来挣的钱更多呀。”

  “哦?那也不买!用不着。”

  “云大娘,贱内的大哥是衙门里的捕头,平日里跟县太爷也能搭上话,您以后在镇上、县城做买卖,有他照看,买卖能轻松不少。”

  意思是:不答应的话,以大哥的能力,让云氏在镇上待不下去太容易了。

  若娘:

  这过于明显的话锋,着实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