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忙忙碌碌,一眨眼就到了腊月年底。
大河镇的例行分红自不用多说,今年的重点在运河上。
经过半年的辛苦努力,运河的三期工程全部完工,从扬州到湖州的水路就此打通。
大河镇原来的那条大河足足拓宽了五倍多,曹家最大的船只都能畅通无阻的开进来,且能并列两艘船,可见河道的宽阔。
在河道边上,修建了四个码头,商船可以有序进入,不会造成河道拥堵。
在四个码头附近,还开辟出一块地修建了一长条的仓库,商船卸货后可直接租用仓库存放,既能方便来往商人,也能给大河镇多一份收入,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工作岗位,吸引其他地区的汉子前来当扛大包的搬运工。
运河完工这一天,大河镇举办揭牌仪式,邀请附近县镇各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前来。
东北风呼呼刮着,阳光驱散了一些冬日的阴霾。
河道码头上站满了人,有大河镇本土人,有南阳城开挖运河的工人,有四处慕名而来的商人……
魏县令作为运河的第一负责人,站在最高处。
“今天是一个黄道吉日,也是大河镇运河建成之日,两年前的某一天,穗恭人和沈大人提出修运河的想法,两年后的今日,当初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这条运河,南通青州,西去南阳,东连扬州,可直接北上去京城……”
“运河之所以能修成,要感谢每一位付出的人,首先是穗恭人,若不是穗恭人提出这个想法,至少十年内都不会有运河,其次,感谢大河镇的每一个人,因为第一笔资金就是来自大河镇的所有百姓,再次,感谢湖州所有捐款了的商人,谢谢你们为湖州的建设添砖加瓦,第四,感谢扬州、青州、全州等各地外商,最后,还得感谢运河途径地官府的鼎力支持……”
“当然,我们还得感谢最重要一个人,那就是——”
魏县令侧过身,双手恭敬的拱着,看向身后的华丽屏风,“有请秦王。”
程弯弯站在边上,微微惊愕,这秦王怎么也来了?
秋天的时候她陪着四蛋去湖州赶考,当时两次拒绝秦王,她还以为这秦王会不依不饶,后来听知府大人说京城又派了一位监管运河的官员过来制衡秦王,那位官员是皇上的心腹,来湖州不是为了盯运河进度,而是为了盯着秦王不搞幺蛾子。
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秦王根本就没时间来找她的麻烦,而她也已经将这号人物忘到了脑后。
没想到,运河建成之时,秦王竟然来了大河镇。
秦王穿着一身青紫色的蟒纹锦衣,头戴着金玉冠,腰间束着华丽精致的腰带,挂着羊脂白玉佩和香囊,整个人看起来玉树临风,风度翩翩。
他气势凌然走出来,在场的人不由纷纷下跪行礼:“见过秦王……”
他满脸和煦的笑容,抬手道:“各位父老乡亲就不必行礼了,都起来吧。”
他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微微落在了程弯弯头上,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要不是皇兄派人盯着他,他早就来大河镇了,好在皇兄交代的差事已经办完了,他终于可以办自己的私事了。
他只看了程弯弯一眼,就收回目光,一副谦和有礼的样子:“魏大人,进行仪式吧。”
魏县令立即上前,大声道:“接下来,我们有请秦王和穗恭人,来为这条大运河启动开运,揭红布!”
程弯弯的手指顿了顿。
最开始定的是,她和知府祝大人来揭红布,现在变成了秦王。
由此看来,这秦王是突然前来横插一杆子,也不知道是为了摘功劳果子,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
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掸了掸袖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朝正中间走去。
秦王站在边上等她,然后做出一个绅士有礼的动作:“穗恭人,请。”
程弯弯冲他淡笑点了点头,站在了魏县令的左侧。
秦王不以为意,站在右边。
正中间是一块巨大的石碑,用红布盖起来,这东西,程弯弯之前并未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运来的,不过她太忙了,忽略了这些事儿也正常。
随着魏县令一声吉时到,程弯弯和秦王一起动手,将石碑上的红布扯下来。
红色的布揭开,露出一块巨大的朝天石,石头是天然的荧黄色,屹立在河道边上,上面刻着五个字——“萧秦大运河”。
程弯弯:“……”
这应该是她最无语的一次。
这个时代给道路运河命名,都是从起始两地各选取一个字,比如扬州去京城的运河,叫做京扬大运河,冀州去京城的官道,叫做京冀大路……他们大河镇修建的运河,就算不从大河镇选一个字,那也该用一个湖州的湖字,再和扬州的扬并起来,称之为湖扬,或者扬湖大运河都行……
结果,却被称为萧秦。
萧,乃当今皇室的姓,秦,乃秦王的封号。
萧秦,那就是秦王本人。
请问,这秦王除了当一个挂职大司空,跟这条运河有半毛钱关系么?
这人对大运河的付出,还不及大河镇随随便便一个村民!
他哪来的脸给运河取这么个名字!
程弯弯心中疯狂吐槽,但面上丝毫不显。
她脸上的带着微笑,和所有老百姓们一起抬手鼓掌。
与此同时,大河上出现无数只豪华的商船,百舸并立,气势恢宏,现场的气氛格外热络。
“下官在江月酒楼安排了宴席,请王爷、穗恭人、各位大人前往入座。”魏县令做了个有请的手势,赵县丞则在前方带路。
程弯弯并不想和秦王在一桌用餐,她以接待女眷的名义,和知府夫人坐在了另一雅间,另外还有林夫人郑夫人等各位官眷。
一行人在桌子边坐下来,说了一些关于运河的话,慢慢就打开了话匣子。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和各位一起用餐了。”郑夫人笑着拢了拢鬓角的碎发,“年后我就得前往京城,为我儿筹办婚事了。”
知府夫人接过话问道:“郑少爷都要成婚了,怎么从来没听郑夫人说起过?”
“之前没定下来,所以就没声张,昨儿个峰儿写信回来,说已经交换了生辰八字,年后开春就成婚。”郑夫人满脸喜意,“我儿娶的是京城四品官员的嫡次女,这算是我们郑家高攀了。”
包厢里不少人露出羡慕的目光,郑望峰的事儿,附近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三年前娶了个小妾,还有了庶长子,真没想到,这样的人都被京城大官给看上了,有岳父提携,以后郑家不得了了。
大河镇的例行分红自不用多说,今年的重点在运河上。
经过半年的辛苦努力,运河的三期工程全部完工,从扬州到湖州的水路就此打通。
大河镇原来的那条大河足足拓宽了五倍多,曹家最大的船只都能畅通无阻的开进来,且能并列两艘船,可见河道的宽阔。
在河道边上,修建了四个码头,商船可以有序进入,不会造成河道拥堵。
在四个码头附近,还开辟出一块地修建了一长条的仓库,商船卸货后可直接租用仓库存放,既能方便来往商人,也能给大河镇多一份收入,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工作岗位,吸引其他地区的汉子前来当扛大包的搬运工。
运河完工这一天,大河镇举办揭牌仪式,邀请附近县镇各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前来。
东北风呼呼刮着,阳光驱散了一些冬日的阴霾。
河道码头上站满了人,有大河镇本土人,有南阳城开挖运河的工人,有四处慕名而来的商人……
魏县令作为运河的第一负责人,站在最高处。
“今天是一个黄道吉日,也是大河镇运河建成之日,两年前的某一天,穗恭人和沈大人提出修运河的想法,两年后的今日,当初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这条运河,南通青州,西去南阳,东连扬州,可直接北上去京城……”
“运河之所以能修成,要感谢每一位付出的人,首先是穗恭人,若不是穗恭人提出这个想法,至少十年内都不会有运河,其次,感谢大河镇的每一个人,因为第一笔资金就是来自大河镇的所有百姓,再次,感谢湖州所有捐款了的商人,谢谢你们为湖州的建设添砖加瓦,第四,感谢扬州、青州、全州等各地外商,最后,还得感谢运河途径地官府的鼎力支持……”
“当然,我们还得感谢最重要一个人,那就是——”
魏县令侧过身,双手恭敬的拱着,看向身后的华丽屏风,“有请秦王。”
程弯弯站在边上,微微惊愕,这秦王怎么也来了?
秋天的时候她陪着四蛋去湖州赶考,当时两次拒绝秦王,她还以为这秦王会不依不饶,后来听知府大人说京城又派了一位监管运河的官员过来制衡秦王,那位官员是皇上的心腹,来湖州不是为了盯运河进度,而是为了盯着秦王不搞幺蛾子。
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秦王根本就没时间来找她的麻烦,而她也已经将这号人物忘到了脑后。
没想到,运河建成之时,秦王竟然来了大河镇。
秦王穿着一身青紫色的蟒纹锦衣,头戴着金玉冠,腰间束着华丽精致的腰带,挂着羊脂白玉佩和香囊,整个人看起来玉树临风,风度翩翩。
他气势凌然走出来,在场的人不由纷纷下跪行礼:“见过秦王……”
他满脸和煦的笑容,抬手道:“各位父老乡亲就不必行礼了,都起来吧。”
他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微微落在了程弯弯头上,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要不是皇兄派人盯着他,他早就来大河镇了,好在皇兄交代的差事已经办完了,他终于可以办自己的私事了。
他只看了程弯弯一眼,就收回目光,一副谦和有礼的样子:“魏大人,进行仪式吧。”
魏县令立即上前,大声道:“接下来,我们有请秦王和穗恭人,来为这条大运河启动开运,揭红布!”
程弯弯的手指顿了顿。
最开始定的是,她和知府祝大人来揭红布,现在变成了秦王。
由此看来,这秦王是突然前来横插一杆子,也不知道是为了摘功劳果子,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
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掸了掸袖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朝正中间走去。
秦王站在边上等她,然后做出一个绅士有礼的动作:“穗恭人,请。”
程弯弯冲他淡笑点了点头,站在了魏县令的左侧。
秦王不以为意,站在右边。
正中间是一块巨大的石碑,用红布盖起来,这东西,程弯弯之前并未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运来的,不过她太忙了,忽略了这些事儿也正常。
随着魏县令一声吉时到,程弯弯和秦王一起动手,将石碑上的红布扯下来。
红色的布揭开,露出一块巨大的朝天石,石头是天然的荧黄色,屹立在河道边上,上面刻着五个字——“萧秦大运河”。
程弯弯:“……”
这应该是她最无语的一次。
这个时代给道路运河命名,都是从起始两地各选取一个字,比如扬州去京城的运河,叫做京扬大运河,冀州去京城的官道,叫做京冀大路……他们大河镇修建的运河,就算不从大河镇选一个字,那也该用一个湖州的湖字,再和扬州的扬并起来,称之为湖扬,或者扬湖大运河都行……
结果,却被称为萧秦。
萧,乃当今皇室的姓,秦,乃秦王的封号。
萧秦,那就是秦王本人。
请问,这秦王除了当一个挂职大司空,跟这条运河有半毛钱关系么?
这人对大运河的付出,还不及大河镇随随便便一个村民!
他哪来的脸给运河取这么个名字!
程弯弯心中疯狂吐槽,但面上丝毫不显。
她脸上的带着微笑,和所有老百姓们一起抬手鼓掌。
与此同时,大河上出现无数只豪华的商船,百舸并立,气势恢宏,现场的气氛格外热络。
“下官在江月酒楼安排了宴席,请王爷、穗恭人、各位大人前往入座。”魏县令做了个有请的手势,赵县丞则在前方带路。
程弯弯并不想和秦王在一桌用餐,她以接待女眷的名义,和知府夫人坐在了另一雅间,另外还有林夫人郑夫人等各位官眷。
一行人在桌子边坐下来,说了一些关于运河的话,慢慢就打开了话匣子。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和各位一起用餐了。”郑夫人笑着拢了拢鬓角的碎发,“年后我就得前往京城,为我儿筹办婚事了。”
知府夫人接过话问道:“郑少爷都要成婚了,怎么从来没听郑夫人说起过?”
“之前没定下来,所以就没声张,昨儿个峰儿写信回来,说已经交换了生辰八字,年后开春就成婚。”郑夫人满脸喜意,“我儿娶的是京城四品官员的嫡次女,这算是我们郑家高攀了。”
包厢里不少人露出羡慕的目光,郑望峰的事儿,附近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三年前娶了个小妾,还有了庶长子,真没想到,这样的人都被京城大官给看上了,有岳父提携,以后郑家不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