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龙 第970章 970 见到夏老,替我转达

小说:斩龙 作者:金元宝本尊 更新时间:2023-11-03 16:49:13 源网站:2k小说网
  这根沉香木是老陈皮亲自上手鉴定的,他是泰山北斗级的权威,金口玉言报出来那一瞬间,最高处的我又复看见一张张熟悉幽怨怨毒锥心滴血的脸色。

  无数人直把我恨到骨子里。

  看这些人的眼神表情就明白,他们早就知道这根沉香木王的存在。其中就有不下两拨人冲着沉香木王来的。

  开什么玩笑!

  单是沉香木王就已经是世界之最,再加上个雷击二字,那就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东西。HTtρsΜ.Ъīqiκυ.ΠEt

  雷击木在那些道士修士和地师眼里,就是圣物,抱山一般高的钱都买不着!

  也难怪这帮狗**会急眼。

  只是急眼归急眼,他们还真的不敢质疑老陈皮,连个屁都不敢放。

  天乙大佬在这间库房,就是造物主般的存在。

  更叫他们气的是,这根雷击沉香木一旦确认,迎接他的新归宿,就是堪比故博甲一号仓库的地方。

  那个地方什么都不多,就摄像头多!

  进了那里,这根沉香木就算是掉了一块皮,都是大事故!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香的兰奢待沉香,一千三百年来只切了不到两公斤。之后就被锁进脚盆正仓院只能看。

  又让这群狗**损失了一大笔,我心里别提多开心。

  接下来,就是叫无数人痴迷神醉翘首以盼又提心吊胆的开盲盒。

  方州人打造的木箱子都非常坚硬,总部羽林卫的便宜苦力各种工具齐上阵累得不行。

  第一个箱子里装的是超大号的一块肉形石,重达千斤。

  整块头肉形石像极了脆皮烤猪,肥瘦相间层次分明,逼真度九成九。

  肉形石这玩意在明清那会因为出产极其稀少,所以特别的贵,宝岛故博那边的肉形石还被誉为十大镇馆之宝。不过现在也就那样,顶多也就一两百万。

  接下来各个箱子中成尘封八年的物品逐一亮相。

  流球王国子民在燕都的墓地墓碑和骸骨。

  包括林世功的骸骨和墓碑。

  那年,流球被脚盆吞并,流球派林世功不远万里从榕城赶赴燕都,跪求满清朝出兵。结果都知道,林世功第九次跪在礼部门口上书无果,举刀自绝殉国。

  之后,满清拨了两百两银子将其安埋在张家湾。

  后来,张家湾划给方州,连同林世功在内的所有琉球人的骸骨墓碑都被方州收存。HTtρsΜ.Ъīqiκυ.ΠEt

  迄今,墓碑完好,骸骨也只剩林世功的还在。其余人骸骨不知去向。

  从已经拆出来和辨别完的物资器物来看,方州的收藏……

  确实很杂!

  但也确实都是精品!

  都是有高度纪念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的东西!

  由此可见,方州前任执剑人和方州先辈先驱们的超绝眼光与超高学识。

  余下时间,十几件惊心动魄的物品逐一亮相,每一件都引发不小的轰动。

  当又一个盲盒被开启出来,现场人眼睛都亮了。

  这又是一个超级罕见的国宝!

  丹炉!

  道家的炼丹炉!

  真正的道家的炼丹炉!

  炼丹炉的出现立刻引发超强地震。

  科学院翰林院圆明园大学各个国士齐齐而上,将炼丹炉围得水泄不通,直接挡住我的视线。

  这让我极其火大,当即呵斥一帮老国士退开给我留出观摩位置。

  炼丹炉的实物很少,即便是在故博也没能找到嘉靖皇帝用过的炼丹炉。

  对于这种吃了能升仙的神奇玩意,大部分人的印象都停留在传记和电视剧中。

  作为全世界化学领域的先驱,神州道家做出来的炼丹炉并没有那么夸张,相反的却是拥有超一流的实用性。

  方州收藏的炼丹炉由三部分组成。

  一个直筒的火炉,和近现代普通火炉样式差不离。

  不同的是方州收藏的炼丹炉造型比较特殊,加了不少的道门元素和符箓在其中。

  在炉子下方烧柴的火门,是一个非常凶暴的貔貅大嘴巴。火炉上方则是一口古代的坩埚。

  此坩埚就是生出神丹的地方。

  不怕现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大师,更别说他们读过多少的古书挖过多少的墓,一提到贯穿神州三千年的炼丹炉,那就是一脸的懵!

  这回,总算是见到传说中真正炼丹炉的实物了!

  东西小是小的点,但对于考古人鉴定师和历史学家们来说,这已经能填补一项历史空白了。

  妥妥的历史证物!

  闭着眼睛都是一级甲国宝!

  和其他物品一样,炼丹炉一出来就引发超级大地震。wwω.ЪiqíΚù.ИěT

  无数大师博导国士蜂拥而上围着炼丹炉踅摸观摩,爱不释手激动狂绝,忘乎所以的大呼小叫。

  看东西和挖古墓都有一个潜规则。

  那就是先让最牛逼的大佬看,其他虾兵蟹将巡山喽啰们就只能在外围搓手流口水。

  围在炼丹炉内层第一圈的老陈皮老刀鲍国星老卑鄙等人一边看一边发出由衷欣慰的赞叹和感慨。

  老卑鄙抱着那口紫铜坩埚,如同抱着新婚之夜的小老婆,苍暮昏沉的目光中掩不住的激动和欢喜。

  “当年,夏老他老人家曾经说过一句话,方州三进院藏着咱们神州古往今来所有的精华精髓。”

  “我对此是否定和怀疑态度的。”

  “现在……”

  “我信了。”

  “玉周。”

  “见到夏老,替我转达。”

  “王静凇不如他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