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龙 第1090章 1091 守着金山要饭

小说:斩龙 作者:金元宝本尊 更新时间:2024-02-02 18:16:39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在我踏上飞机的那一刻,驻守江城的方州袍泽利用矿泉水货车将无人潜航器组件运出汤逊湖,去往千岛湖。

  五个月时间,无人潜航器的反推逆研还在继续。

  但我的关注点并不在此,而是无人潜航器中最核心的一个部件。

  无人潜航器被我拆分为五组,一组留在汤逊湖,一组转移到千岛湖,最核心部件转移到西子湖方州基地。

  这是最安全的做法。

  就算某一天被龙光耀抓了现形,无人潜航器也不过曝光五分之一。

  核心部件被我命名为天哭星!

  一旦搞成,天都要哭!

  抵达西子湖的这一天正是元旦,举世瞩目万众期盼的奥运年也在这一天正式降临。

  神州大地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最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祈祷盛世大幕的拉起。

  “羽林卫在跟踪。”

  刚刚拐进方州园林山口,我就接到戈立的短信。

  这次出来,我带的是立哥叶布依陈樟肖元四大悍将,另外还有秃老亮做总管,这么大的阵仗,必然会引起龙光耀的关注。

  除了龙光耀之外,还有其他人也不会放过我。

  “不用理他们,该做什么做什么。”

  一月的西湖是一副受潮严重的画片。尤其是在雨后。

  远山如黛,近水如烟,连天的茫茫雨雾将西湖包裹变成一卷褪色的水墨画卷。

  山中雾气更浓,身处其间,如临画中,尽是残败。

  方州园林山是观赏西湖的最佳位置,明代老朱家在这里曾经设置过行宫,后来毁于战火。

  解放后方州以地勘的名义占了这座山,把南国最重要的山地所水文所设置在此处。

  能让老朱家都设置行宫的地方,自然是风水大宝地。

  在西湖周边十数座山中,方州园林山恰好卡在龙头所在。

  在龙头之下,就潜伏着一条隐龙脉。

  与临安起龙处天目山龙脉一脉而成。

  而天目山则是南干龙大支龙武夷山龙脉的最大分支。

  除去天目山之外,临安还有自己本地生出来的十余条小龙脉,加上钱塘打辅助,从而形成了难得一见的双环九曲抱水的风水大局。

  也是靠着这个风水大局加上赵宋王朝苟字诀,让南宋赵家人苟延残喘歌舞升平了整整一个半世纪。

  当初南宋建立,张俊一帮人都极力主张定都龙盘虎踞的金陵。只不过赵构担心金陵距离金朝太近,逃跑不方便所以才选择了临安。

  另外赵宋王朝从赵匡胤开始就严禁民间地师研究天文,最严苛的时候甚至禁止民间私自制造黄历。

  在此情况下,终其北宋南宋两朝,星历之学殆绝。司天监就是个摆设。

  皇帝都不信风水了,那其他人说得再多又有个卵用。

  当赵家人的气运截止,临安龙脉迁移,南宋也跟着完蛋。

  南宋帝陵,也被杨琏真迦连根拔起。就连宋理宗的头颅都拿去做了法器加酒具。

  七个多世纪过去,南干龙和武夷山大支龙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临安的风水也随之而变。

  现在的临安,能出巨富,能出才子,能出美女……

  就是不能出真龙!

  原因就一个!

  他的起龙处太低!

  起龙处,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家世背景!

  临安要想出真龙,只有一个法子。

  改龙脉!

  抛开天目山小支龙,将武夷山大支龙引进来!

  只要能做到这点,不出一个世纪,必有真龙出!

  不过想要做到这点,难度丝毫不亚于载人登火。

  作为搞封建迷信的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山看水,看龙赶龙,寻穴摸穴,风景则排在最末。

  车子开进方州园林,落入眼前的尽是一片凋败。

  微蒙细雨伴着温凉斜风袭来,让我裹紧了羽绒服。

  面积占据山体八分之一的园林腐朽程度远超我的预估。

  亭台楼阁基本全废,池塘水榭落叶堆满,臭得熏人。

  至于八十年代建起来的洋楼别墅早就被爬山虎占据,比起幺洞拐厂更甚三分。

  多年没人照管打理导致的结果就是疯涨的野草比人还高。

  一脚下去,铺满地的枯枝树叶直没大腿。

  野狗野猫耗子粪便无数,树上还挂着蛇褪了的皮。

  细雨婆娑薄雾笼罩,这里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荒废多年的鬼宅,阴森森的直叫的人脊椎发凉。

  而最气人最叫人扼腕的,这座方州园林却占据着整个西湖景区做好的位置。

  守着金山要饭,这就是最残酷的现实!

  “这些年马忠超就一分钱没出过?”

  “切。他出?他不把这里掏光就是发善心了。”

  “诺。那就是他的炒茶厂。每年他靠着后面的小龙井山产的那几百斤雨前龙井赚得流脓淌血。”

  一提到马狗蛋我就恨得牙痒痒。

  要不是接剑交割那天,唐安军和朱厌签字画押,我绝对要求审计马狗蛋!

  “算了别提他了。那么多资产他只拿小龙井山赚钱,也算是良心人。”

  我嗤了声,走向马狗蛋的炒茶别墅。

  房门推开的那一刻,整个别墅大厅内径自空空如也。不仅所有照明灯全部取走,就连那些个预埋在墙体里铜芯线也被清空。

  我不禁冷笑回望秃老亮。

  秃老亮二话不说不轻不重扇了自己一巴掌,老碧莲就跟吃了黄连般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