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龙 第1427章 1428 现在我宣布,千古霸陵已被我发现

小说:斩龙 作者:金元宝本尊 更新时间:2024-02-02 18:16:39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生居长乐宫,死葬白鹿塬!”

  “北拒匈奴,南摄诸侯,西卫长安……”

  “连司马迁都给你打掩护,千古一帝,千古一帝当之无愧,当之无愧呀!”

  “哈哈哈……”

  这波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的,顶着初阳手扬拐杖放肆大叫,音赛洪钟大吕,声传四野,摄人心魄。

  郭洪马建立乍见此人瞬间变色:“龍耀!”

  “龍老狗!”

  龍耀二字出口,全场顿时响起阵阵嗡嗡声。

  缓坡上的我乍听龍耀二字,心头一跳立刻望向坎位。

  我是第一次看到龍耀真人。

  作为龙家的一员,还跟龙战是亲堂兄弟的龍耀,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龙灏然的老年翻版。

  阳光反射,我看不清龍耀的面容,无法在第一时间对此人做出判断。

  这个人已是九十高龄,却有着与之年纪完全不匹配的浑厚声音,着实叫人惊骇。

  曾国藩冰鉴中有说,声音洪亮属于大贵之人。

  而且,这个人的身高赫然也有一米八,更是一绝。

  要知道,人随着年纪增长骨头的密度下降,骨质疏松,身高也会降低。

  九十多岁的龍耀到现在还有一米八的高度,足见他当年的雄壮威风。

  单从背面看,这个人只有一个缺点。

  背稍微有点佝偻!

  其他方面,包括头骨骨相,都是完美中的完美。

  这个人,勾起了我的一些好奇心。

  “奇哉!真是奇哉!”

  “天子坐北,竟然不要青龙更不要白虎,而是转用玄武朱雀,再向青龙!怪不得没人找得到。”

  “此等堪舆之术,正符合黄老之道!”

  “我等后辈终究还是落了下乘!”

  “无为而有为,是为道法自然!”

  “万物自化,遗世独立……”

  “哈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司马迁啊司马迁,你骗得我好惨呀好惨!”

  “若不是我挖出那罐鸡蛋,我也找不到你呀!”

  坎位高坡上,龍耀肆无忌惮疯狂叫着,大有疯癫之势。

  龍耀所说的是汉文帝的龙陵布局和朝向!

  与后世皇陵风水堪舆截然不同的是,整个两汉时期还没有诞生风水堪舆之说。

  神州地师公认的老祖宗郭璞,需要在四百多年后才会出生。

  所以,用风水堪舆之术,是绝对找不到汉文帝龙陵。

  那时候帝陵龙陵的选址,除了防盗,剩下的全凭个人的喜好。

  后世盗墓贼们在无休止的盗墓中总结出来,平地汉墓必有封土堆。

  然而,眼前却是一块大平地。

  这也就是无数考古人舍弃这里的真正原因!

  “羊师。你开眼界了吧!”

  这当口,龍耀转向乾位大声叫道:“还记得我昨天说的吗?”

  “只有三月三这天才有这一线生机。”

  “这一线生机被你和我抓到了!”

  这一刻,我看清楚了龍耀的面容。

  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这个人也是典型的龙家血骨。

  龙家血骨都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桀骜不驯,阴冷如蛇!

  即便有旭日阳光照面,龍耀的阴鸷脸上也看不到一丝血色,深陷眼眶的眼瞳目光锐利,叫人不寒而栗。

  他的双手瘦骨嶙峋十指苍劲有力,仿佛可以随时抓住任何他想要的任何东西。

  这类人的性格特立独行专权独断,非常难以对付!

  乾位高坡上,那瘦弱矮小没拿罗盘的老头漠然回应:“五祖气终,复反为人,天道法气,化为魂神!”

  “现在来看,此地以堪舆学说,龙陵左有南山俯览,此为青龙。右有凤凰嘴魏白虎。”

  “后方又有任家坡为靠,任家坡衔接篑山,篑山连祖龙山秦岭。”

  “前方又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白鹿塬。”

  “布局虽然不不是层层开帐,但却简单直白大开大合,也是符合帝王龙陵栖息之所的特征。”

  “由此可见,早在郭璞老祖写下葬经之前,先人们也是讲究同气相感的。”

  “只是我没想到,堂堂一代帝王,却无封土。”

  “如果此地有封土,那我必然第一天就能把他揪出来。”

  龍耀昂着脑袋大声叫道:“原先必然是有封土的,但封土是什么时候没的,不用再计较深究。”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挖开他!”

  “让这千古一帝,彻底曝光在世人之下!”

  乾位高坡瘦小老头静静俯看坤位大地,迎着旭日金光,随手在空中画了个长方形曼声叫道:“请树煌兄开挖,让我见识见识这传说中的千古一帝,究竟有何神奇的地方。”

  龍耀仰天大笑,像是个横刀立马挥斥方遒的帝王,天地皆臣服于自己的拐杖之下。

  慢慢地,龍耀由东而西扫视全场,举起拐杖直刺长天。

  端停数秒,手杖化作绝世神兵,缓缓滑落,将旭日也剖成两半。

  “评审会诸位评委!”

  “现在我宣布,千古霸陵已被我发现!”

  “请指示!”

  太阳升起的时候,评审会所有人已经抵达现场。

  另外,老色批老陈皮和混世老魔仉上羽三支团队也先后靠近。

  除去上述这些被我狂虐暴虐加完虐的人之外,场中还多了几十张生面孔。

  这些人无疑都是来自全国各地考古所的专家和史学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