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什么官报中提及最多的就是前朝余孽。
抓人是抓前朝余孽。
杀人是杀前朝余孽。
这些人可恶啊。
他们可以为了达到自身目标而跟敌国勾结,还趁机作乱,致使国家动荡,不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类似的字眼出现了多次。
气的萧鸾身体都在颤抖。
明明就是你自己推行新政引起大批读书人不满,却把锅甩到我的头上。
这次萧鸾并没有安排多少人,也只是在暗中推波助澜。
第一次企图复辟失败,造成大量人员损失,最伤的是,在那之后,他们所有劣迹都被公布。
尤其是他跟梁国勾结的事情,这触及到了底线,进而导致人人喊打。
他没有办法,只能受着。
因为人设已经崩了。
现在的处境是越来越难,他东躲西藏,身边可用之人也很少。
萧鸾已有很强烈的危机感。
来源就是他手中这一张纸。
纸张并不算大,但其上的内容却很丰富,有种包罗万象之感。
在这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
朝廷把要实施的政令说的这么透彻,让百姓也能知晓。
这其中的差别很大。
比如你要开挖出一条水渠,要征募民夫。
其实本意是为了水利灌溉,但你不说清楚,老百姓就觉得你是强征,是劳民伤财。
如果你说的透彻。
老百姓会主动应征,还会踊跃参与。
这就是报纸的威力。
萧鸾能够想象到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朝廷一边禁止生员议政,一边推出官报。
假以时日这官报就会成为言论风向,那些读书人们,不再掌握言论。
朝廷的统治自然会更加稳固!
这一招太厉害了。
萧鸾深刻的明白。
因为他曾就用过此法,知晓人言之威力。
现在想要蛊惑百姓会越来越难,这样他的机会就越来越少。
萧鸾面色阴沉。
不过根本性的矛盾还没有解决,从官报能看出,元武帝推行新政的力度不减。
读书人必然还会抵制。
就等着他开恩科取士了。
那时恐怕会面临到大规模罢考的问题。
对元武帝来说,那才是最大的考验,届时必然会起更大的风波。
除非你不开恩科,不过这不可能。
“本殿下就看着你是怎么崩塌的!”
萧鸾冷声呢喃着。
报纸的传播度越来越广,现代纸媒的威力开始展现。
其中丰富的内容是吸引人们关注的主要卖点。
不止有以前离得很远的朝政时事,还有诗词小说,民生版块的内容也不错,有专门一栏是科普常识。
这是一个新词,但已经被民众理解。
比如为什么会分昼夜?
打雷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当真是包罗万象,每个人都能在报纸上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报纸受欢迎度越来越高,只是三个铜币的价格并不贵,连成本都不够,哪怕是平头老百姓都能接受。
陛下良心啊。
亏着钱让大家看报。
看报纸已经成为风潮。
有人明明不识字,但也要买一份回去附庸风雅。
先是从京城开始,慢慢的向周边扩散,形成燎原之势,一发不可收拾。
这种局面关宁也没有想到,想来是因为报纸的出现,弥补了这个时代文娱缺乏的情况。
原本计划是七天一期,日报肯定是行不通,就现在这种印刷成本和传播速度也实现不了。
但还是提前了两天。
改为五天一期。
报纸的出现,使得民众们对朝廷新政的误会解除,开始支持了起来。
但读书人的情绪却是越来越重。
谁都不是。
大肆的宣扬新政,所为为的是什么谁不清楚。
而且还列举了很多例子。
像一些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是怎么利用自身特权一步步成为欺民占地的乡绅。
关宁在南方推行过,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可在读书人看来,这并不是危害,正是他们的特权。
陛下的态度还是很坚决。
只不过他们已经没有宣泄的口子,民众也不会再听他们的,都去听讲读人讲报纸去了……
这不,第二期刚开售,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的等着了。
朝廷又有什么新政?
法海那个老秃驴到底懂不懂爱?
新一期已经售卖。
锦衣卫又抓了几个举人老爷。
不过已经引不起波澜。
以往有读书人被抓,没有人不骂锦衣卫鹰犬栽赃陷害,胡乱抓人。
现在是完全相反了。
抓你活该。
谁让你侵占了那么多土地,你算什么读书人?
相比较而言,这并不算什么,新一期的官报上还有一个大新闻。
陛下决定将开恩科取士,不日便会召集全国二十五州主官进京商讨。
该来的还是来了。
只是似乎有些晚了。
本应在新朝建立初年就应该开科取士,要不就是第二年,可现在已经是第三年。
最重要的是,因为新政的推行,以及陛下一直以来对读书人的态度,使得抵制强烈。
如此重大的事情,并未引起轰动,反而很平静,连议论者都少有,充满了诡异之感。
一向上蹿下跳,有个什么不是就抨击时政的清流生员们也都缄舌闭口,不做任何评论。
从民间到朝堂皆是如此。
这更像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
你再怎么对待我们,终究还是要用我们。
这就是我们反制的机会。
所有读书人,所生员员,都在暗中积蓄。
就等着正式开考的时候。
看你这皇帝该怎么收场?
所谓的新政就是一个笑话,官绅一体纳粮更是自毁长城之举……
倒是因为这开恩科的消息,仕人们暂时消停了不少,但等再度起势时,必将会有更大的风暴。
不过这些事情就不是关宁考虑的,而且也顾不上。
有一件事情让他烦不胜烦。
因给他呈送了奢香,他表哥杨延广被扣留在了锦衣卫。
然后就有不少求情的人前来。
关宁事先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便置之不理。
非但没有放,他还又抓了两个。
这两个杨家子弟都是吸食奢香者,同样被抓入了锦衣卫。
这可算是捅了马蜂窝,杨家人一批接着一批进宫,都是来请求放人的……sxbiquge/read/72/72202/ )
抓人是抓前朝余孽。
杀人是杀前朝余孽。
这些人可恶啊。
他们可以为了达到自身目标而跟敌国勾结,还趁机作乱,致使国家动荡,不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类似的字眼出现了多次。
气的萧鸾身体都在颤抖。
明明就是你自己推行新政引起大批读书人不满,却把锅甩到我的头上。
这次萧鸾并没有安排多少人,也只是在暗中推波助澜。
第一次企图复辟失败,造成大量人员损失,最伤的是,在那之后,他们所有劣迹都被公布。
尤其是他跟梁国勾结的事情,这触及到了底线,进而导致人人喊打。
他没有办法,只能受着。
因为人设已经崩了。
现在的处境是越来越难,他东躲西藏,身边可用之人也很少。
萧鸾已有很强烈的危机感。
来源就是他手中这一张纸。
纸张并不算大,但其上的内容却很丰富,有种包罗万象之感。
在这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
朝廷把要实施的政令说的这么透彻,让百姓也能知晓。
这其中的差别很大。
比如你要开挖出一条水渠,要征募民夫。
其实本意是为了水利灌溉,但你不说清楚,老百姓就觉得你是强征,是劳民伤财。
如果你说的透彻。
老百姓会主动应征,还会踊跃参与。
这就是报纸的威力。
萧鸾能够想象到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朝廷一边禁止生员议政,一边推出官报。
假以时日这官报就会成为言论风向,那些读书人们,不再掌握言论。
朝廷的统治自然会更加稳固!
这一招太厉害了。
萧鸾深刻的明白。
因为他曾就用过此法,知晓人言之威力。
现在想要蛊惑百姓会越来越难,这样他的机会就越来越少。
萧鸾面色阴沉。
不过根本性的矛盾还没有解决,从官报能看出,元武帝推行新政的力度不减。
读书人必然还会抵制。
就等着他开恩科取士了。
那时恐怕会面临到大规模罢考的问题。
对元武帝来说,那才是最大的考验,届时必然会起更大的风波。
除非你不开恩科,不过这不可能。
“本殿下就看着你是怎么崩塌的!”
萧鸾冷声呢喃着。
报纸的传播度越来越广,现代纸媒的威力开始展现。
其中丰富的内容是吸引人们关注的主要卖点。
不止有以前离得很远的朝政时事,还有诗词小说,民生版块的内容也不错,有专门一栏是科普常识。
这是一个新词,但已经被民众理解。
比如为什么会分昼夜?
打雷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当真是包罗万象,每个人都能在报纸上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报纸受欢迎度越来越高,只是三个铜币的价格并不贵,连成本都不够,哪怕是平头老百姓都能接受。
陛下良心啊。
亏着钱让大家看报。
看报纸已经成为风潮。
有人明明不识字,但也要买一份回去附庸风雅。
先是从京城开始,慢慢的向周边扩散,形成燎原之势,一发不可收拾。
这种局面关宁也没有想到,想来是因为报纸的出现,弥补了这个时代文娱缺乏的情况。
原本计划是七天一期,日报肯定是行不通,就现在这种印刷成本和传播速度也实现不了。
但还是提前了两天。
改为五天一期。
报纸的出现,使得民众们对朝廷新政的误会解除,开始支持了起来。
但读书人的情绪却是越来越重。
谁都不是。
大肆的宣扬新政,所为为的是什么谁不清楚。
而且还列举了很多例子。
像一些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是怎么利用自身特权一步步成为欺民占地的乡绅。
关宁在南方推行过,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可在读书人看来,这并不是危害,正是他们的特权。
陛下的态度还是很坚决。
只不过他们已经没有宣泄的口子,民众也不会再听他们的,都去听讲读人讲报纸去了……
这不,第二期刚开售,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的等着了。
朝廷又有什么新政?
法海那个老秃驴到底懂不懂爱?
新一期已经售卖。
锦衣卫又抓了几个举人老爷。
不过已经引不起波澜。
以往有读书人被抓,没有人不骂锦衣卫鹰犬栽赃陷害,胡乱抓人。
现在是完全相反了。
抓你活该。
谁让你侵占了那么多土地,你算什么读书人?
相比较而言,这并不算什么,新一期的官报上还有一个大新闻。
陛下决定将开恩科取士,不日便会召集全国二十五州主官进京商讨。
该来的还是来了。
只是似乎有些晚了。
本应在新朝建立初年就应该开科取士,要不就是第二年,可现在已经是第三年。
最重要的是,因为新政的推行,以及陛下一直以来对读书人的态度,使得抵制强烈。
如此重大的事情,并未引起轰动,反而很平静,连议论者都少有,充满了诡异之感。
一向上蹿下跳,有个什么不是就抨击时政的清流生员们也都缄舌闭口,不做任何评论。
从民间到朝堂皆是如此。
这更像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
你再怎么对待我们,终究还是要用我们。
这就是我们反制的机会。
所有读书人,所生员员,都在暗中积蓄。
就等着正式开考的时候。
看你这皇帝该怎么收场?
所谓的新政就是一个笑话,官绅一体纳粮更是自毁长城之举……
倒是因为这开恩科的消息,仕人们暂时消停了不少,但等再度起势时,必将会有更大的风暴。
不过这些事情就不是关宁考虑的,而且也顾不上。
有一件事情让他烦不胜烦。
因给他呈送了奢香,他表哥杨延广被扣留在了锦衣卫。
然后就有不少求情的人前来。
关宁事先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便置之不理。
非但没有放,他还又抓了两个。
这两个杨家子弟都是吸食奢香者,同样被抓入了锦衣卫。
这可算是捅了马蜂窝,杨家人一批接着一批进宫,都是来请求放人的……sxbiquge/read/72/72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