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时间的争吵之后,这个提议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坐在御座上的裕丰帝沉默不语,只是看着纷纷扰扰的底下的众臣。
等众人吵嚷了好一阵之后,才发现他已经很久没有说话了。
朝堂之上慢慢地安静了下来,最先开口的还是李守正,作为内阁首辅,在这样的时候,他当仁不让。
“陛下!关于前往中州赈灾的人选,臣等提议,由太子出面,裴侍郎陪同前往,如此既能体现朝廷对灾区百姓的重视,对此次赈灾的重视,以裴大人的能力,又能妥当完成这次的任务。”
李守正又列举了几条关于这样选择的好处。
裕丰帝却仍旧沉默着,于是朝堂众人不由面面相觑,不知道上头的帝王此时的沉默代表着什么。
“裴大人虽然能力出众,但是多少还是有些年轻,要不然,便请次辅大人陪同前往?”
李守正一个眼神丢过去,立刻便有一位朝廷官员站出来提议。
裕丰帝还是沉默,站在旁边的清远侯面上便有些难看了起来。
如果不是因为不满意裴砚去,那么就只能是对太子前往不满了。
实际上让太子前往,对于清远侯府来说,有两重考虑。
第一个,便是看看裕丰帝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若太子已经成年,由太子前往,那是给太子增加在百姓中的威望的好时候。
可是如今太子不过八岁,如此出去,百姓便不会认可这个小娃娃是真的来救灾的,所有的崇敬之情,只会算在皇室的头上,算在皇帝的头上。
这对于裕丰帝来说事儿好事儿。
可就只有一样不好,那就是太子本身。
救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更不是一件安安稳稳躺着拿功劳的活儿。
在严寒的气候和缺衣少食的生存条件下,不过是多么冷静理智的人,也会因为这样的考验而失去理智。
朝廷的救援对于那些困于生死面前的百姓来说,就是救赎的光,是生命中最后的一种可能性。
如果有一点儿半点儿的差错,很有可能直接激起民怨,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实际上谁也说不好。
那么小小年纪的太子,能够应付这样的突发情况吗?
若是应付的不好,回来少不得就要吃挂落,本来就是一个不受宠的太子,本来就在被废的边缘徘徊,这一次的救灾会不会成为太子的催命符。
其二,即便没有失误,没有延误救灾的进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这对于一个连走路都还没有怎么走稳的小娃娃来说,实在是太有可能了。
如果裕丰帝不在乎这个太子,不在乎自己这个儿子,那么这件事情他并不会多加考虑,直接答应下来就是了。
可是这个时候,裕丰帝沉默了。
这个沉默是不是代表着一种不认同?
清远侯的脸色有些难看,宫里头女儿的信已经来了好几封了,最近裕丰帝对太子的态度,着实有些叫人害怕。
这个时候如果生出什么变故,会不会这么多年的筹谋毁于一旦?
忍了好一会儿,上头的裕丰帝终于开口了,但是却不是回应此前那位提议的官员,而是看着裴砚道:“裴爱卿,李首辅提议让你带着太子一起去赈灾,你怎么看?”
裴砚一直沉默不语,作为话题的中心人物,他却好像一直都只是一个看客。
甚至脸上都没有什么表情,也没有参与任何的讨论。
一直到这个时候裕丰帝点出了他的名字,他这才站了出来,语气也一如既往的平静,“微臣没有异议,一切听从陛下的安排,只是如果让微臣前往,微臣到底资历尚浅,所以……可能要向陛下讨要两个人。”
没有想到裴砚竟然就这么一口答应了下来,李守正和清远侯都有些惊讶地看向他。
这样的一个陷阱,可以说是明谋,依着他的聪明才智不可能看不出来,实际上,裴砚也不是没有机会脱身,他裴氏子弟的身份始终在那里。
而且裕丰帝对裴砚的看重,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他不想去,自然能有法子。
不去,他什么事儿都没有,而且作为最年轻的内阁成员,将来的前途仍旧不可限量。
但是这一去,遇到点儿什么事儿就很难说了。
不说别的,若是太子出了什么事儿,他这罪名可就一辈子都洗不清了。
裕丰帝对于他这个选择,似乎也有些意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才道:“那就这么商议定了,既然要去,自然是要再派些人的,晚些时候,你拟个名单过来。”
至于要谁陪他一起去,裕丰帝竟然不放在朝堂之上讨论,这也让众人意外。
意思就是,随便这个裴书辞怎么点将?
裕丰帝似乎没有了继续讨论的兴致,大手一挥,直接宣布退朝。
李守正的面色有些严肃,和清远侯相视了一眼之后,便一起往外走。
裴砚则是跟着裕丰帝直接进了御书房。
“为什么要接受?”
回到了御书房,裕丰帝脸上的表情就与方才有了很大的变化,并没有半点儿不满的样子,甚至还有些好整以暇。
裴砚恭恭敬敬地给裕丰帝行了个礼,“微臣得陛下看重,铭感五内,但是微臣到底资历浅,经历的事情也少,将来若是要替陛下分忧,无论如何也该做出一番实绩来。
此次赈灾纵然不是个好差事,但是若是做得好了,也是亮眼的政绩。”
裕丰帝似乎是没有想到他会回答得这么敞亮,愣了一下之后才笑着道:“真有你的,果然还是和当年一样,其实朕也猜到了,如今朝堂之上,朕确实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你这一次……”
裕丰帝说着,脸上的表情有些发冷,“朕会记住的。”
裴砚浅浅地笑了笑,又接着道:“实际上,还有另一个原因。”
“哦?”
裕丰帝挑了挑眉,“你说。”
“陛下忘了,微臣,是殿下的先生,殿下要去的话,微臣义不容辞。”
坐在御座上的裕丰帝沉默不语,只是看着纷纷扰扰的底下的众臣。
等众人吵嚷了好一阵之后,才发现他已经很久没有说话了。
朝堂之上慢慢地安静了下来,最先开口的还是李守正,作为内阁首辅,在这样的时候,他当仁不让。
“陛下!关于前往中州赈灾的人选,臣等提议,由太子出面,裴侍郎陪同前往,如此既能体现朝廷对灾区百姓的重视,对此次赈灾的重视,以裴大人的能力,又能妥当完成这次的任务。”
李守正又列举了几条关于这样选择的好处。
裕丰帝却仍旧沉默着,于是朝堂众人不由面面相觑,不知道上头的帝王此时的沉默代表着什么。
“裴大人虽然能力出众,但是多少还是有些年轻,要不然,便请次辅大人陪同前往?”
李守正一个眼神丢过去,立刻便有一位朝廷官员站出来提议。
裕丰帝还是沉默,站在旁边的清远侯面上便有些难看了起来。
如果不是因为不满意裴砚去,那么就只能是对太子前往不满了。
实际上让太子前往,对于清远侯府来说,有两重考虑。
第一个,便是看看裕丰帝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若太子已经成年,由太子前往,那是给太子增加在百姓中的威望的好时候。
可是如今太子不过八岁,如此出去,百姓便不会认可这个小娃娃是真的来救灾的,所有的崇敬之情,只会算在皇室的头上,算在皇帝的头上。
这对于裕丰帝来说事儿好事儿。
可就只有一样不好,那就是太子本身。
救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更不是一件安安稳稳躺着拿功劳的活儿。
在严寒的气候和缺衣少食的生存条件下,不过是多么冷静理智的人,也会因为这样的考验而失去理智。
朝廷的救援对于那些困于生死面前的百姓来说,就是救赎的光,是生命中最后的一种可能性。
如果有一点儿半点儿的差错,很有可能直接激起民怨,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实际上谁也说不好。
那么小小年纪的太子,能够应付这样的突发情况吗?
若是应付的不好,回来少不得就要吃挂落,本来就是一个不受宠的太子,本来就在被废的边缘徘徊,这一次的救灾会不会成为太子的催命符。
其二,即便没有失误,没有延误救灾的进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这对于一个连走路都还没有怎么走稳的小娃娃来说,实在是太有可能了。
如果裕丰帝不在乎这个太子,不在乎自己这个儿子,那么这件事情他并不会多加考虑,直接答应下来就是了。
可是这个时候,裕丰帝沉默了。
这个沉默是不是代表着一种不认同?
清远侯的脸色有些难看,宫里头女儿的信已经来了好几封了,最近裕丰帝对太子的态度,着实有些叫人害怕。
这个时候如果生出什么变故,会不会这么多年的筹谋毁于一旦?
忍了好一会儿,上头的裕丰帝终于开口了,但是却不是回应此前那位提议的官员,而是看着裴砚道:“裴爱卿,李首辅提议让你带着太子一起去赈灾,你怎么看?”
裴砚一直沉默不语,作为话题的中心人物,他却好像一直都只是一个看客。
甚至脸上都没有什么表情,也没有参与任何的讨论。
一直到这个时候裕丰帝点出了他的名字,他这才站了出来,语气也一如既往的平静,“微臣没有异议,一切听从陛下的安排,只是如果让微臣前往,微臣到底资历尚浅,所以……可能要向陛下讨要两个人。”
没有想到裴砚竟然就这么一口答应了下来,李守正和清远侯都有些惊讶地看向他。
这样的一个陷阱,可以说是明谋,依着他的聪明才智不可能看不出来,实际上,裴砚也不是没有机会脱身,他裴氏子弟的身份始终在那里。
而且裕丰帝对裴砚的看重,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他不想去,自然能有法子。
不去,他什么事儿都没有,而且作为最年轻的内阁成员,将来的前途仍旧不可限量。
但是这一去,遇到点儿什么事儿就很难说了。
不说别的,若是太子出了什么事儿,他这罪名可就一辈子都洗不清了。
裕丰帝对于他这个选择,似乎也有些意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才道:“那就这么商议定了,既然要去,自然是要再派些人的,晚些时候,你拟个名单过来。”
至于要谁陪他一起去,裕丰帝竟然不放在朝堂之上讨论,这也让众人意外。
意思就是,随便这个裴书辞怎么点将?
裕丰帝似乎没有了继续讨论的兴致,大手一挥,直接宣布退朝。
李守正的面色有些严肃,和清远侯相视了一眼之后,便一起往外走。
裴砚则是跟着裕丰帝直接进了御书房。
“为什么要接受?”
回到了御书房,裕丰帝脸上的表情就与方才有了很大的变化,并没有半点儿不满的样子,甚至还有些好整以暇。
裴砚恭恭敬敬地给裕丰帝行了个礼,“微臣得陛下看重,铭感五内,但是微臣到底资历浅,经历的事情也少,将来若是要替陛下分忧,无论如何也该做出一番实绩来。
此次赈灾纵然不是个好差事,但是若是做得好了,也是亮眼的政绩。”
裕丰帝似乎是没有想到他会回答得这么敞亮,愣了一下之后才笑着道:“真有你的,果然还是和当年一样,其实朕也猜到了,如今朝堂之上,朕确实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你这一次……”
裕丰帝说着,脸上的表情有些发冷,“朕会记住的。”
裴砚浅浅地笑了笑,又接着道:“实际上,还有另一个原因。”
“哦?”
裕丰帝挑了挑眉,“你说。”
“陛下忘了,微臣,是殿下的先生,殿下要去的话,微臣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