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晚秋初冬的萧条之色渐浓,但皇城之中却并未因为天子领着一众大宁的文武北去上林苑而冷清太多,如今定南道衙门所在的阳明城对这些久居京师的百姓而言,实在不值一提。
此时游走在长安城里那些行色匆匆的人并未料到,寻常打扮从他们身边走过的一老一少里,有一人是下山入京就让杨智欣喜若狂接连下了几道御诏的当世儒门之首杨子云,而好奇地打量着京师热闹景象,牙齿尚有残缺的孩子,会是日后大宁庙堂里“子云门徒”之首,来日入阁成为三相之一的汤亦剑。筆趣庫
杨子云离开阳明书院,走下灵山之时,并未带上那些多年留在身边的竹简,古籍,而是将那些分给了侍奉自己多年的弟子,偶有所感得到的几本注释,也一并留在了书院。
令狐元白对他的此番北上颇有怨言,他不明白自己的师父为何放弃了这近在眼前的“圣人”之名,而是下山向朝廷自请入仕,丢了读书人该有的气节,为天下儒生所不齿,也让后世,说他晚节不保。
杨子云没有解释什么,只是扔下了一句:“我心光明”,便匆匆下山,徐知余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位故人入京是为了谁,故而在杨智圣诏尚未送到定南道时,他便破天荒的用了巡守衙门之权,为杨子云准备了车驾行囊,礼送他们师徒二人北上。
既已决意入仕,面对沿途向他示好,求讨墨宝指点的各处衙门主事之人,他也回绝得不再坚定。
圣人之名,不要也罢。
就这般,师徒二人一路上走得算是平静,那些丧心病狂打算阻止杨子云入京的名士们,也因为从阳明城开始就藏在暗中护卫杨子云的纳兰瑜旧部而未能得手。
“出来吧”杨子云站在皇城洛阳门前二十余步的地方,攥着汤亦剑的手冷冷地说道:“我知你功夫不错,可这里面是皇城,你若进去了,只怕要被人盯上。我要去找王太岳是走的官驿这条路,朝廷的耳目自然会护着我”
说话间,只怀揣着一柄宝刀在的壮士就自己走了出来,微微点头向杨子云行了礼,便匆匆说道:“我家军师让我护着先生入京,既已如此,那我便走了”
“且慢”杨子云缓缓一句,让此人留下了脚步。
“先生还有什么吩咐?”
“我想知道,这一路上,有几人想杀我?”
“都是些下作手段,朝廷军马一直在先生左右,他们也不敢擅动,只是不知,先生是何时在江湖上有了仇人?”
“哈哈哈”杨子云轻抚长须,飘然若仙人:“哪里是仇人,只是我做不得圣人,让他们心有不甘罢了”
此话说完,杨子云便谢道:“此行有劳壮士,我此生与纳兰瑜只怕不会再相见,你且告诉他,长安有我,便不会由着他胡来。若纳兰瑜若仍是执迷不悟,欲行不臣之事,乱我杨家天下,我也提醒一句,早些弃他而去,否则必死无疑”
“多谢先生提醒,只是我本就是江湖之人,若无军师,这命早已不知去了何处,苟活于世,只求报答,此命何惜?告辞!”
如今纳兰瑜手里仅剩的不世高手就此别过,他还不能停下,还得继续向北,因为纳兰瑜而习得天下至善至纯的武功,最终大成的他已经感知到,纳兰瑜已经先他们一步入京去了更北的地上。
与此人告别,杨子云继续牵着汤亦剑的手向皇城走去,不出他所料,前脚刚刚踏入皇城,后脚宫中的耳目就替换了那些护卫他一路的人,并随着他,一直摸到了各处谍子的禁地,一处皇城西北角,由先帝御赐的小院。
“师父,我们这是去哪儿?”
汤亦剑稚嫩声音稚嫩,比起在青城山脚下与杨宸初遇时,已经瘦了许多,不再是白白胖胖的小孩子,四书五经读多了,身上也渐渐带了些书卷气。
“见当朝宰相,你怕不怕?”
“宰相?”汤亦剑懵懵懂懂地问道:“师兄不是说我大宁没有丞相么?古时宰相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大宁设三省内阁理政,何来宰相?”
“先帝一朝,他便是宰相”杨子云抬头看着不远处御笔亲赐的牌匾,指着上面金黄色的“王府”二字说道:“生为帝师,死谥文正,多少人读一辈子的书就求的是这个,在他这儿,又算得了什么?”
杨子云一面自言自语,一面领着自己的徒儿走上前去,王太岳的家在永文一朝只有夫妻二人和一个女婢,曾经还有人在背地里笑话这位当朝宰辅品行不正,让女婢既要为奴为婢也要填妾室之空。
打算借此诽谤他品行不正,而目的自然是直指他的新法。
可任凭谣言如何搅乱人心,王太岳只自视行得正,坐得直,素来不曾理会,与先帝一道力推变法之策,谣言毫无作用,而王太岳之品行也为世人所渐渐明了,也就无人再说这些话。
毕竟大宁朝没有田亩不过二百的宰相,更没有亲自上街采买家用的一品诰命夫人,王家如此,谁又还能去说些什么。
但因为王敬与杨婉的婚事已经到了行五礼择良辰吉日之时,就等天子和皇后回京为这桩婚事定下日子和礼数,宫中也多派了些人来为王家打扫庭院,收拾屋舍。杨智知道他家虽贵为宰辅,可家资比不过一个长安寻常富户,所以自登基后,已经陆陆续续赏赐了不少皇庄和金银珠宝,王太岳也颇为默契的不再回绝。
“这位小兄弟,可否通禀一声,就说定南杨子云入京拜会,请王大人一见”
历来在宫里横行惯了的奴婢一见杨子云是这番打扮,还带着一个小孩,又知王太岳历来不见外客,所以连连摆手喝道:m.bīQikμ.ИěΤ
“哪儿来的老匹夫,没看着咱们在忙么?这是王阁老的府宅,就说二品大人来了都不见得能见到,赶紧滚,别耽误我们的事!”
杨子云面露尴尬,却也奈何不了此人,纵然他是世间巨儒,就算杨智见了也得殷切一番,但遇上了一个不知他的粗鄙之人,他也就是一个寻常百姓。
这位忙着给王家打扫的宫中内宦不知杨子云,也不知自己因为这句话,已经把命丢进了地府里面。
杨子云无奈之下只好和自己的徒弟守在门口,等到天色将晚,汤亦剑肚子开始打起了仗,颇为委屈又不敢问自己的师父时,换下官袍一身古朴衣物的王太岳方才亲自出现在府门前。
“来了怎么也不知让人说一声?”
王太岳的话里还有些责怪的意思,可杨子云当即回了一句:“还不是你的家奴太跋扈了一些,无妨,好菜不怕久等,等等便等等”
眼见王太岳亲自为杨子云引路走进大门,刚刚趾高气扬的几人也把魂丢在了原地。
“这是哪里的话”王太岳讽道:“这可是你家的奴婢,我王太岳哪儿敢用这些人”说话时,王太岳看着跟在杨子云身后有些畏畏缩缩的汤亦剑,若有所思。
杨子云也就应时解释道:“与这孩子有缘,收作了关门弟子”
两人久别重逢,没有了当年在杨景跟前争得面红耳赤的模样,于杨子云而言,治国之道,应当崇儒,可王太岳虽学的是圣人之学,却不认孔孟之说就是唯一的治国之道,他眼里的治国之道不是圣人的几句话,而是能让天下百姓吃饱饭穿暖衣的事,所以会用儒礼,法刑,黄老之学,王霸之道。
王夫人备下了酒菜,正是不知如何称呼杨子云时,王太岳亲自说道:“这是子云先生,天下的儒生眼里的当世第一,也是先帝的堂兄”
“啊?”王夫人有些惊恐,从自己的夫君一步登天成为大宁朝内阁首辅之后,她也算久居长安,闲来无事会与各家的诰命夫人说说东家长西家短的,却从未听说过先帝有什么堂兄。
只知道当初太祖皇帝起兵,有一条正是因为司马家的末代皇帝听信谗言杀了太祖皇帝的叔父满门,如今关内侯还有几家郡王府,都是皇族的远亲了。
“见过子云先生”
一番行礼之后,王太岳命所有人退下,杨子云也让汤亦剑跟着王夫人离开,久别重逢,少不了这顿酒,也少不了指点江山。“你入京,是为楚王来的吧?”王太岳开门见山,毫不掩饰,杨子云自知骗不过王太岳,于是浅浅点头应是。
“打算在朝中做个什么?是做个一部尚书入阁,还是认祖归宗,封个王爵?”
“王太岳啊,王太岳”杨子云指着王太岳笑道:“先帝说你是工于谋国,拙于谋身,你作践老夫不要紧,可你也不看看自己如今是个什么境况?入阁拜相还是封我做王,如今的你,还能做主么?”
杨子云自己饮了一口酒,带着一腔怒意说道:“先帝为何要让你的儿子娶公主,你心里比我清楚,怕的就是你王太岳一辈子对我杨家忠心耿耿却落得一个九族抄斩,断子绝孙的下场”
王太岳也拍案而起,对着杨子云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唾骂:“纵是有朝一日九族抄斩也是我自己选的,怨不得旁人,我可死,新法不可废!自古无变法而惜命之人,我王太岳亦是,皇亲国戚,勋贵世族,清流显贵,豪绅富商,动辄良田万顷,强取豪夺,老百姓丢了田,还得给人当牛做马,为奴为婢,历代兴亡,谁不是因为让老百姓活不下去丢的江山。我大宁虽立国不过三十余载,却袭承奉室诸法,若是不改,无非是再来一个司马家”
杨子云当然知道王太岳的新法是得罪勋贵世族,甚至得罪如今日盛的清流显贵而让朝廷得利,府库充盈。却也知他的霹雳手段在没有了先帝之后,在打算做仁君的杨智这里,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我不和你争新法,我只问你,如今陛下让你有首辅之名而无首辅之权,你该如何?”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陛下想做自己的事,你这个首辅权柄太盛,已然是碍着陛下了,新法又不会被废,何不自请致仕?陛下少年有为,又有仁君贤主之姿,虽不是大有为的雄主,却也定是缔结盛世的明君。”
杨子云本想劝上一番,但王太岳不为所动:“陛下年轻,有些事总不免为奸人所蒙蔽,何况新法之事尚未大成,我怎么能走?”
“你不怕天下人说你贪恋权柄?”
两人没有刚刚的剑拔弩张,而是一起坐下,杨子云望着有些失落的王太岳,心里也一阵感慨,心想杨智若是只知垂拱而治的庸主还好些,这样王太岳就能在天和一朝仍像永文年间一般,号令天下,使得新法大成,为大宁夯实稳固四海的根基。
“随他们去吧,史笔如刀,大宁的后世子孙自会给我王太岳一个公道”王太岳说完,也自己饮完一杯。
他心里又何尝不恨,恨这苍天无眼,若是给他和先帝十年,必能让新法成为大宁江山永固的基石。可先帝的新法,自永文二年始,至永文七年因为大乱而变,满打满算,也只有五年。
江南的税案背后,已经是清流们明着与他作对,可杨智却因为怜惜庙堂均衡之势,而故作纵容。是王太岳亲自教的杨智帝王之学,杨智给了王太岳一份足以让他这个师父自傲的手笔,但偏偏这手笔的一部分,被用在了他这位在永文年间呼风唤雨可以让勋贵世族也敢怒不敢言的宰辅头上。
“我知道你入京是打算做什么”王太岳冷笑一声,将写着让杨宸都督三十六万边军的密信从袖口中交给了杨子云。
“你不了解陛下,我了解,你们大可不必如此,外人只当陛下让楚王入京为亲藩是为了有朝一日拿这些藩王开刀。可几人知道陛下对楚王的心意”
“先帝待楚王如何?”杨子云故意问道,作为先帝杨景唯一的知己,王太岳面朝杨子云大笑了起来。
“先帝待楚王如何?换你来,楚王能活否?”王太岳又嘲笑起了杨子云这位差一步就能成为圣人的儒生:“你学的不是王霸之道,安定天下的事,轮不到你来,我就在长安城里看着你们,看看你们打算做什么,若是敢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可别怪我王太岳不留情面!”
此时,在宇文云的长宁殿里与杨婉相见之后的王敬,一脚踏进了王家的府门。
wwω.ЪiqíΚù.ИěT
此时游走在长安城里那些行色匆匆的人并未料到,寻常打扮从他们身边走过的一老一少里,有一人是下山入京就让杨智欣喜若狂接连下了几道御诏的当世儒门之首杨子云,而好奇地打量着京师热闹景象,牙齿尚有残缺的孩子,会是日后大宁庙堂里“子云门徒”之首,来日入阁成为三相之一的汤亦剑。筆趣庫
杨子云离开阳明书院,走下灵山之时,并未带上那些多年留在身边的竹简,古籍,而是将那些分给了侍奉自己多年的弟子,偶有所感得到的几本注释,也一并留在了书院。
令狐元白对他的此番北上颇有怨言,他不明白自己的师父为何放弃了这近在眼前的“圣人”之名,而是下山向朝廷自请入仕,丢了读书人该有的气节,为天下儒生所不齿,也让后世,说他晚节不保。
杨子云没有解释什么,只是扔下了一句:“我心光明”,便匆匆下山,徐知余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位故人入京是为了谁,故而在杨智圣诏尚未送到定南道时,他便破天荒的用了巡守衙门之权,为杨子云准备了车驾行囊,礼送他们师徒二人北上。
既已决意入仕,面对沿途向他示好,求讨墨宝指点的各处衙门主事之人,他也回绝得不再坚定。
圣人之名,不要也罢。
就这般,师徒二人一路上走得算是平静,那些丧心病狂打算阻止杨子云入京的名士们,也因为从阳明城开始就藏在暗中护卫杨子云的纳兰瑜旧部而未能得手。
“出来吧”杨子云站在皇城洛阳门前二十余步的地方,攥着汤亦剑的手冷冷地说道:“我知你功夫不错,可这里面是皇城,你若进去了,只怕要被人盯上。我要去找王太岳是走的官驿这条路,朝廷的耳目自然会护着我”
说话间,只怀揣着一柄宝刀在的壮士就自己走了出来,微微点头向杨子云行了礼,便匆匆说道:“我家军师让我护着先生入京,既已如此,那我便走了”
“且慢”杨子云缓缓一句,让此人留下了脚步。
“先生还有什么吩咐?”
“我想知道,这一路上,有几人想杀我?”
“都是些下作手段,朝廷军马一直在先生左右,他们也不敢擅动,只是不知,先生是何时在江湖上有了仇人?”
“哈哈哈”杨子云轻抚长须,飘然若仙人:“哪里是仇人,只是我做不得圣人,让他们心有不甘罢了”
此话说完,杨子云便谢道:“此行有劳壮士,我此生与纳兰瑜只怕不会再相见,你且告诉他,长安有我,便不会由着他胡来。若纳兰瑜若仍是执迷不悟,欲行不臣之事,乱我杨家天下,我也提醒一句,早些弃他而去,否则必死无疑”
“多谢先生提醒,只是我本就是江湖之人,若无军师,这命早已不知去了何处,苟活于世,只求报答,此命何惜?告辞!”
如今纳兰瑜手里仅剩的不世高手就此别过,他还不能停下,还得继续向北,因为纳兰瑜而习得天下至善至纯的武功,最终大成的他已经感知到,纳兰瑜已经先他们一步入京去了更北的地上。
与此人告别,杨子云继续牵着汤亦剑的手向皇城走去,不出他所料,前脚刚刚踏入皇城,后脚宫中的耳目就替换了那些护卫他一路的人,并随着他,一直摸到了各处谍子的禁地,一处皇城西北角,由先帝御赐的小院。
“师父,我们这是去哪儿?”
汤亦剑稚嫩声音稚嫩,比起在青城山脚下与杨宸初遇时,已经瘦了许多,不再是白白胖胖的小孩子,四书五经读多了,身上也渐渐带了些书卷气。
“见当朝宰相,你怕不怕?”
“宰相?”汤亦剑懵懵懂懂地问道:“师兄不是说我大宁没有丞相么?古时宰相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大宁设三省内阁理政,何来宰相?”
“先帝一朝,他便是宰相”杨子云抬头看着不远处御笔亲赐的牌匾,指着上面金黄色的“王府”二字说道:“生为帝师,死谥文正,多少人读一辈子的书就求的是这个,在他这儿,又算得了什么?”
杨子云一面自言自语,一面领着自己的徒儿走上前去,王太岳的家在永文一朝只有夫妻二人和一个女婢,曾经还有人在背地里笑话这位当朝宰辅品行不正,让女婢既要为奴为婢也要填妾室之空。
打算借此诽谤他品行不正,而目的自然是直指他的新法。
可任凭谣言如何搅乱人心,王太岳只自视行得正,坐得直,素来不曾理会,与先帝一道力推变法之策,谣言毫无作用,而王太岳之品行也为世人所渐渐明了,也就无人再说这些话。
毕竟大宁朝没有田亩不过二百的宰相,更没有亲自上街采买家用的一品诰命夫人,王家如此,谁又还能去说些什么。
但因为王敬与杨婉的婚事已经到了行五礼择良辰吉日之时,就等天子和皇后回京为这桩婚事定下日子和礼数,宫中也多派了些人来为王家打扫庭院,收拾屋舍。杨智知道他家虽贵为宰辅,可家资比不过一个长安寻常富户,所以自登基后,已经陆陆续续赏赐了不少皇庄和金银珠宝,王太岳也颇为默契的不再回绝。
“这位小兄弟,可否通禀一声,就说定南杨子云入京拜会,请王大人一见”
历来在宫里横行惯了的奴婢一见杨子云是这番打扮,还带着一个小孩,又知王太岳历来不见外客,所以连连摆手喝道:m.bīQikμ.ИěΤ
“哪儿来的老匹夫,没看着咱们在忙么?这是王阁老的府宅,就说二品大人来了都不见得能见到,赶紧滚,别耽误我们的事!”
杨子云面露尴尬,却也奈何不了此人,纵然他是世间巨儒,就算杨智见了也得殷切一番,但遇上了一个不知他的粗鄙之人,他也就是一个寻常百姓。
这位忙着给王家打扫的宫中内宦不知杨子云,也不知自己因为这句话,已经把命丢进了地府里面。
杨子云无奈之下只好和自己的徒弟守在门口,等到天色将晚,汤亦剑肚子开始打起了仗,颇为委屈又不敢问自己的师父时,换下官袍一身古朴衣物的王太岳方才亲自出现在府门前。
“来了怎么也不知让人说一声?”
王太岳的话里还有些责怪的意思,可杨子云当即回了一句:“还不是你的家奴太跋扈了一些,无妨,好菜不怕久等,等等便等等”
眼见王太岳亲自为杨子云引路走进大门,刚刚趾高气扬的几人也把魂丢在了原地。
“这是哪里的话”王太岳讽道:“这可是你家的奴婢,我王太岳哪儿敢用这些人”说话时,王太岳看着跟在杨子云身后有些畏畏缩缩的汤亦剑,若有所思。
杨子云也就应时解释道:“与这孩子有缘,收作了关门弟子”
两人久别重逢,没有了当年在杨景跟前争得面红耳赤的模样,于杨子云而言,治国之道,应当崇儒,可王太岳虽学的是圣人之学,却不认孔孟之说就是唯一的治国之道,他眼里的治国之道不是圣人的几句话,而是能让天下百姓吃饱饭穿暖衣的事,所以会用儒礼,法刑,黄老之学,王霸之道。
王夫人备下了酒菜,正是不知如何称呼杨子云时,王太岳亲自说道:“这是子云先生,天下的儒生眼里的当世第一,也是先帝的堂兄”
“啊?”王夫人有些惊恐,从自己的夫君一步登天成为大宁朝内阁首辅之后,她也算久居长安,闲来无事会与各家的诰命夫人说说东家长西家短的,却从未听说过先帝有什么堂兄。
只知道当初太祖皇帝起兵,有一条正是因为司马家的末代皇帝听信谗言杀了太祖皇帝的叔父满门,如今关内侯还有几家郡王府,都是皇族的远亲了。
“见过子云先生”
一番行礼之后,王太岳命所有人退下,杨子云也让汤亦剑跟着王夫人离开,久别重逢,少不了这顿酒,也少不了指点江山。“你入京,是为楚王来的吧?”王太岳开门见山,毫不掩饰,杨子云自知骗不过王太岳,于是浅浅点头应是。
“打算在朝中做个什么?是做个一部尚书入阁,还是认祖归宗,封个王爵?”
“王太岳啊,王太岳”杨子云指着王太岳笑道:“先帝说你是工于谋国,拙于谋身,你作践老夫不要紧,可你也不看看自己如今是个什么境况?入阁拜相还是封我做王,如今的你,还能做主么?”
杨子云自己饮了一口酒,带着一腔怒意说道:“先帝为何要让你的儿子娶公主,你心里比我清楚,怕的就是你王太岳一辈子对我杨家忠心耿耿却落得一个九族抄斩,断子绝孙的下场”
王太岳也拍案而起,对着杨子云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唾骂:“纵是有朝一日九族抄斩也是我自己选的,怨不得旁人,我可死,新法不可废!自古无变法而惜命之人,我王太岳亦是,皇亲国戚,勋贵世族,清流显贵,豪绅富商,动辄良田万顷,强取豪夺,老百姓丢了田,还得给人当牛做马,为奴为婢,历代兴亡,谁不是因为让老百姓活不下去丢的江山。我大宁虽立国不过三十余载,却袭承奉室诸法,若是不改,无非是再来一个司马家”
杨子云当然知道王太岳的新法是得罪勋贵世族,甚至得罪如今日盛的清流显贵而让朝廷得利,府库充盈。却也知他的霹雳手段在没有了先帝之后,在打算做仁君的杨智这里,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我不和你争新法,我只问你,如今陛下让你有首辅之名而无首辅之权,你该如何?”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陛下想做自己的事,你这个首辅权柄太盛,已然是碍着陛下了,新法又不会被废,何不自请致仕?陛下少年有为,又有仁君贤主之姿,虽不是大有为的雄主,却也定是缔结盛世的明君。”
杨子云本想劝上一番,但王太岳不为所动:“陛下年轻,有些事总不免为奸人所蒙蔽,何况新法之事尚未大成,我怎么能走?”
“你不怕天下人说你贪恋权柄?”
两人没有刚刚的剑拔弩张,而是一起坐下,杨子云望着有些失落的王太岳,心里也一阵感慨,心想杨智若是只知垂拱而治的庸主还好些,这样王太岳就能在天和一朝仍像永文年间一般,号令天下,使得新法大成,为大宁夯实稳固四海的根基。
“随他们去吧,史笔如刀,大宁的后世子孙自会给我王太岳一个公道”王太岳说完,也自己饮完一杯。
他心里又何尝不恨,恨这苍天无眼,若是给他和先帝十年,必能让新法成为大宁江山永固的基石。可先帝的新法,自永文二年始,至永文七年因为大乱而变,满打满算,也只有五年。
江南的税案背后,已经是清流们明着与他作对,可杨智却因为怜惜庙堂均衡之势,而故作纵容。是王太岳亲自教的杨智帝王之学,杨智给了王太岳一份足以让他这个师父自傲的手笔,但偏偏这手笔的一部分,被用在了他这位在永文年间呼风唤雨可以让勋贵世族也敢怒不敢言的宰辅头上。
“我知道你入京是打算做什么”王太岳冷笑一声,将写着让杨宸都督三十六万边军的密信从袖口中交给了杨子云。
“你不了解陛下,我了解,你们大可不必如此,外人只当陛下让楚王入京为亲藩是为了有朝一日拿这些藩王开刀。可几人知道陛下对楚王的心意”
“先帝待楚王如何?”杨子云故意问道,作为先帝杨景唯一的知己,王太岳面朝杨子云大笑了起来。
“先帝待楚王如何?换你来,楚王能活否?”王太岳又嘲笑起了杨子云这位差一步就能成为圣人的儒生:“你学的不是王霸之道,安定天下的事,轮不到你来,我就在长安城里看着你们,看看你们打算做什么,若是敢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可别怪我王太岳不留情面!”
此时,在宇文云的长宁殿里与杨婉相见之后的王敬,一脚踏进了王家的府门。
wwω.ЪiqíΚù.Иě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