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万岁爷 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西侯沐晟的论断

小说:重生大明万岁爷 作者:寒梅惊雪 更新时间:2023-11-10 21:36:20 源网站:2k小说网
  沧澜王国的刁线歹很给大明面子,或者说,他不想惹麻烦,不等沐晟派人去找陈天平,刁线歹就护送陈天平到了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的勐腊。

  刀暹答是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的宣慰使,听到消息之后,犹豫许久,最终派人接应到了陈天平,并沿途护送其前往云南府昆明。

  早在洪武十五年时,车里就归附了明朝,当时是车里军民府,刀坎为知府。在洪武十七年,改为车里军民宣慰使司,以刀坎为首任宣慰使。不过在洪武二十四年刀坎去世,刀暹答以长子身份成为了车里宣慰使。

  车里的刀暹答和沧澜王国的刁线歹不一样。

  刁线歹急匆匆地送陈天平到大明,不是因为刁线歹怕大明,而是怕安南胡季犛。

  大明是君子,喜欢先礼而后兵,先动嘴,再动刀子。

  胡季犛是小人,通常都是先动刀子,打不过再动嘴,打得过,也就懒得动嘴了,典型的欺软怕硬。

  为了避免胡季犛以陈天平为借口进攻沧澜王国,刁线歹很聪明地将陈天平送了出去。

  刀暹答名义上是车里的宣慰使,实际上是车里最大的土司头目,说他对明朝有什么忠诚,估计明朝也是不信的。

  别看明军在云南的主力集中分布在云南府、大理府、曲靖府三地,但明军对整个云南的实际控制力并不弱。尤其是平西侯沐英镇守滇南十年,为大明牢牢控制云南打下了坚固基础。

  接替沐英的沐晟也不弱,在洪武三十一年,带兵平定了麓川刀干孟叛乱。麓川很强,远比车里强大的多,即便如此,还是被明军给打败了。

  刀干孟死了,思伦法控制着麓川。

  不过去年的时候,思伦法也死了,他的儿子思行法掌握着有些衰落的麓川,虽然没有力量对抗明朝,却有力量进犯周围的土司,扩大地盘。

  不巧的是,车里就在麓川的南面。

  刀暹答害怕麓川,也害怕大明,所以在得到陈天平之后,很想借此与明朝谈判,索要点好处与保护。

  可仔细一打听,沐晟正在整顿军队,磨刀霍霍,害怕之余,条件也不谈了,乖乖让人送陈天平到昆明,免得被平西侯给平了。ωωw.

  刀暹答正在家里愁闷,家奴跑过来送来了一封文书。

  看着文书的落款是平西侯时,刀暹答几乎手都要颤抖了,沐晟没事是不会来文书的,一旦有文书送过来,通常都是没什么好事。

  刀暹答心神不安地打开文书,才想起来自己不识字,又命人找来文书。

  文书念了一大堆,听得刀暹答都烦了,最后问:“到底写的是什么?”

  文书板着脸回道:“平西侯说,希望宣威使都筹集五万石粮食,运往八寨司。”

  “没了?”

  刀暹答问道。

  “没了。”

  文书简单地回。

  刀暹答安心了,只是要粮食,不是要命,那就好说,不送到昆明,改送八寨司吗?只要看一眼舆图就知道,沐晟这是打算去安南打仗了。

  也好,这是车里的机会。如果明军失败,那云南将分崩离析,车里独立指日可待。若是明军胜利,那车里也是后勤有功,以后被麓川欺负,明廷也不会不救自己。

  “给平西侯回封文书,就说车里将遵照大明命令,筹备粮食,按期送达。”

  刀暹答放心了。云南府,昆明,平西侯府。

  沐晟手持《大学》,安静地翻看着,云南都指挥史俞让、指挥史花英、师祷,指挥同知程宽,指挥佥事朱贵等人坐在堂下,大眼瞪小眼,谁都不说话。

  布政使张紞走了进来,看着沉浸在书中的沐晟,微微一笑。

  沐晟不苟言笑,为人沉稳,酷爱看书,按理说,作为云南的平西侯,遍地土司,说不定早上醒来,哪里就叛乱了,身为领兵的侯爷,看书也应该看兵书,他却多以儒家学问为主。单论这一点,沐晟与张辅颇为相似。

  云南都司的各位纷纷起身,对张紞行礼,毕竟是布政使与内阁大臣,谁都不敢小看。

  张紞不是云南巡抚,只是布政使,管民生,按理说没事就应该待在布政使衙门,不应该越了规矩,和一群武将混在一起。

  可在座的诸位都清楚,张紞是负有秘密使命入云南的,有权督查军务。

  “这陈天平还没到昆明,你就将折子递了上去,就不怕中途出点意外,无法给朝廷交代?”

  张紞给都司还礼之后,没惯着沐晟,直接发问。

  沐晟微抚胡须,自信地说:“张先生,《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陈天平入了云南,先后本末已是明了,何必非要等他入昆明再上奏朝廷。我这样做,也是为了朝廷早知消息,早做打算着想。”

  张先生,是一种敬称。

  在早沐英时期,张紞便留在云南,两人共同管控云南。当时沐晟才二十来岁,颇爱读书,自然与张紞来往不少,受过张紞的开导,称其为先生,也是合情合理。

  张紞看着沐晟,眼神中有些担忧,沐晟的自信蕴**冒险性。

  没错,陈天平是到了云南省,可云南省和云南府是两个概念,滇池以南出百里,谁都不敢说安全,万一哪个土司不开眼,心情郁闷,吃饱了抽风,拦路干掉了陈天平,你沐晟怎么给朝廷交代?

  谎报消息,可是大罪。

  “如此事,以后断不可为。”

  张紞警告道。

  沐晟淡然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都指挥史俞让看着沐晟,有些着急地问:“侯爷,你倒是问问朝廷,我们什么时候出关,兄弟们刀子都要磨断了,咋还没个准信。”ωωw.

  虽说云南都司也管军事,受命于朝廷,但云南有些特殊,因为沐英的缘故,沐氏家族在云南威名远扬,朝廷为了镇压与威慑地方土司,通常都会让沐氏家族来节制都司,一旦有战事,并不是云南都司挂帅,而是沐氏家族,这也是都司衙门人员来平西侯府的缘故。

  沐晟合拢了书,起身道:“准备粮草,辎重,船只,马匹,集中整训军士,若不出意外,今年必会用兵安南。”

  俞让等人激动不已,待在云南,地方有些不稳,时不时有人不老实,但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小打小闹,像是麓川十几万人造反那是很少的,所以,功劳也少,升官也慢。

  这些人都是军人出身,曾经也参与过平定云南与麓川叛乱,但沐英的副将何福一样,被朝廷封侯的。大家虽然向往和平,但也想要杀敌弄点军功,当个侯爷过把瘾。

  一把年纪了,老婆孩子都有了,趁着还能动弹,给他们留点家底也是好的。

  张紞看着激动的众人,高声道:“慢着,此话不要传给军士,以免军心涣散。朝廷旨意未达,谁敢断言?若安南胡氏恳求恕罪,退位求饶,我堂堂大明还能发兵不成?沐晟,朝廷处事,绝非意气,需周全考量。”

  沐晟沉思了下,受教道:“是我考虑不周,那就先做好筹备与整训。”

  俞让等人纷纷答应,随后行礼离去。

  张紞见众人离去,喟然:“你要切忌,不可独断,不可武断。朝廷虽有意发兵安南与否,然时机尚未成熟,加之内政不稳,又是移民,又是疏浚会通河,还在关外与北元打了一仗,耗费民力过大,朝廷是否会搁置安南问题,未不可说。”

  沐晟恭谨地请张紞坐下,亲自倒了一杯茶,安抚道:“弟子可不如此看,朝廷移民五十万,如此浩大之事,竟无几多民乱,百姓安顿,明年开春之后便会彻底扎根,这股力量,不仅不会再耗费朝廷之力,还会给朝廷贡献无数田地。”

  “至于那会通河,数十万人修了半年,始终有条不紊,不曾生乱。哪怕是白莲教作乱山东,也没敢将手伸向会通河,可见百姓民心稳着呢。至于关外一仗,是以骑兵为主,虽耗费不少民力运输物资,但毕竟战事短暂,谈不上旷日持久。”

  “唯一生乱的,不外是齐王朱榑与青州白莲,然这两处之乱,对于大明而言又谈不上什么伤筋动骨,毕竟,一地之乱,无以动山河啊。所以,朝廷稳着呢,对安南用兵已是箭在弦上,只差一个时机。”

  张紞看着聪慧且自信的沐晟,端起茶,吹了一口热气,问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你可知张辅?”

  沐晟瞳孔微微一凝,认真地说:“张辅,水师参将张玉之子,原南宁卫指挥史,后因与安南胡杜作战累功广西指挥同知,好杀戮,有人屠之名。”ωωw.

  张紞喝了一口茶,感觉着一股热流进入体内:“论才能,你与张辅相比如何?”

  沐晟心头一惊,张紞这句话,显然是有深意的,他是在暗示,若是朝廷准备用兵安南,是以张辅为主,还是以自己为主。

  进攻安南,必然会分别从广西、云南两路夹击,虽然兵分两路,但必然会兵合一处的。而这就必然面临一个问题,谁听谁的。

  战场之上,最高指挥官,只能有一个人。

  张辅吗?

  他只是一个新秀,没有统御几万人作战的经验,而自己跟随父亲沐英作战多年,对兵法与战事颇为了解,又指挥过麓川之战,论才能、经验,当属自己!

  可话到嘴边,沐晟却有些不确定了,因为张辅不是都督府提拔上来的,也不是兵部提拔上来的,是朱允炆,是建文帝一手提拔上来的。

  张紞放下茶碗,深深看着沐晟,道:“你是侯爷。”

  沐晟不知道张紞什么意思,自己是侯爷,所以地位高,应该压张辅一头,还是说,自己是侯爷,爵位差不多了,应该给新人张辅一个机会?

  “报,陈天平已至昆阳。”

  沐晟见张紞不想谈论此事,也按下不再问。

  无论朝廷是在自己与张辅之间选拔主帅,还是以朱棣、宋晟、韩观等为主帅,只要该是云南都司的功劳不少一分,那就没有问题。

  公平胜过所处位置,这是沐晟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