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觐的问诘自二十五日开始,至二十七日结束,吏部盘问官员上千名,对平常、不称职、贪污、阊茸与存疑官员作了现场询问,最终结果与吏部初期给定的结果相差不大。
蹇义递上朝觐官考核文书,朱允炆没有看,只是拿出了另一份文书交给蹇义,蹇义打开一看,冷汗直冒,当即决定延长时辰,加班加点问诘。
朱允炆认为布政使司送来的揭帖也好,吏部给的结果也好,均重低估了贪污官员的数量,近三千官员,只有一百六十多人贪污,这个数目是少了一些。
阊茸官员想要用点办法留下来,贪污官员想要破财免灾,不称职的官员想要混个平常,平常的官员想要混个称职,这些动机的背后,通常都牵扯着钱。
有钱能使笔端转,只要钱到位,这笔画也不是不可以改动的。
只是他们忽视了一点,无论是地方还是京师,安全局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官员,自己有多少动作,自己没点数吗?
蹇义一连喊了八十几个人的名字,这些人之中有三个是评为称职的,五十十多评为平常,余者不称职、贪污与阊茸,然后给他们作了重新归类:
贿赂或收受贿赂,全部打入到了贪污一类。
有些官员委屈啊,这钱花了,事你们咋就没给办成,还要不要点脸了,不干,我们都要去法司了,就不怕事大,不少京官被拖下水,尤其是都察院、吏部的同僚,特别是吏部考功司,竟然考功令史三人受贿,书令史五人贪污。
这个结果让吏部尚书蹇义脸都青了,三令五申,天天告诫,还是没挡住这群家伙贪污的心。其实蹇义也应该理解,考功司是吏部中除了文选司之外最肥的差事,事关官途命运,谁不希望保险一二?
再说了,考功司的同僚平时就那么点俸禄,一年到头,还不够在轻烟楼住上一晚的,现在突然有人说,只需要动动手,就能在轻烟楼住上几个月,你说答不答应?
心性不过关的人,还是有的,不是谁都能轻易拒绝金钱的诱惑。
京官倒霉,毕竟只是少数,这种考核也没办法贿赂到礼部、工部。兵部去,真正说得上话的,只有都察院和吏部,而说话算数的,只有吏部……
当了三天木头人的朱允炆,终于在华灯初上的奉天殿外说话了:“上天之德,好生为大,人君法天,爱人为本。四海之广,非一人所能独治,必任贤择能,相与共治。尧、舜、禹、汤、文、武之为君,历代以来,用此道则治,不用则乱……”
这个讲话稿出自内阁之手,朱允炆稍作修改。
因为是正式场合,数千官员听着,朱允炆也不能上来就吐出一句“干得不错,来年再接再厉”的寻常话。
正规场合不同于早朝,不同于平时,需要按照规矩办事,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是有规矩的。作皇上的哪怕是再不情愿,也得按这些规矩办事,以彰显礼仪,体现君主之风。
朱允炆不用背稿子,也熟悉了这一套规则,先是老天,尧舜禹汤,之后就该说太祖了:“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勤爱保养,生息三十余年,海内晏然,祸乱不作,政教修明,近古鲜比……”
但无论如何,老尧也好,老朱也罢,都是过去时了,真正的重点还是自己。
“朕自登基,继承大统,夙夜匪宁,思惟抚安,以承付托之重。推革军之策,改民赋于万民,行新商之法,定一条鞭法为国策,内治万民,休养以求安泰,外抗倭匪、安南之寇、北元胡虏,以卫国之太平……”
回顾两年多以来的治国之路。
之后话锋一转,切入到官治与朝觐,朱允炆高声道:“尔诸臣子应体朕斯怀,以谋大明盛世,各尽其道,毋怠毋忽,毋虐毋贪,秉尔正直,励尔公勤。朕以为,任官,图治之基;求贤,任官之本。而今有贪腐、阊茸、不为政、不为民者,犹如毁基坏本,焉能饶恕?三法司当严加处理,罪当重惩,以警诸臣。”
众官员听闻之后,感觉身上冷飕飕的,直哆嗦。
无它,降温了而已……
白天还好一点,老天给面子,多少有点阳光,可这晚上了还在外面站着,实在是太冷了。
按照洪武年的规矩,朝觐一天差不多就得了,吏部该怎么审核,给个结果了事,也不知道礼部和吏部今年抽什么风,非要公开处置。
但不得不说,这种直接发布考核结果,喊人出来对峙,然后当场处理的情景,给众多官员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威慑,这是吏部想要的结果。
朱允炆甘愿在这里当三天木头,也是为了配合这个结果,只说结果,看不到人被处理,听不到他们的哭嚎与痛苦声,是不够的。
这一日的大朝觐结束了,官员散去,各自回自己的地方,待在暖房里面暖和暖和,但内阁大臣、六部九卿是没办法休息的,全部进入了武英殿,商讨大朝觐最重要的议题:
百强县,十优州府。
百强县已经敲定,现在讨论的是十优州府,这也是最难给出定论的。
比如河南布政使司,辖区内八府一直隶州,眼下河南布政使司报送上来两个争夺十优州府的名额,河南府、开封府。山西布政使司选了太原府、大同府来争夺名额,还有北直隶的北平府,南直隶更多,苏州府、徽州府、扬州府,包括应天府本身,也参与了……
两京一十三省,仅仅是推出来的候选名额就有三十多个,虽然看似降低了选择的难度,实则没啥变化……
因为数量越少,往往越难遴选,标准与实力太近,想分出个优劣来,确实是不容易,加上十优州府事关地方切身利益,一旦弄得不好,不能服人,就可能会引起麻烦。
明天是十二月二十八日,也是十优州府与百强县公布的日子,不能再拖了,今晚上必须给出个定论来,毕竟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入京朝觐官虽然家人没来京师,但京官可是有家人的,没空陪这群人站岗了。
朱允炆看着争论不休的官员,敲了敲桌子,道:“百强县都敲定了,十优州府就这么难定吗?不妨先确定五个没有争议的,再商议后面的。”
按理说,拿出两年州府发展的业绩,以数据说话,一目了然,谁也没话说。可问题是,有些地方,是不适合使用数据来说话的,数据也说不出来话,比如山西太原府。
太原府这两年的发展数据并不算好,只能算是中等,人口一项还出现了大幅减少,可以说是极大拉低了人口项,但这是因为太原府与山西大移民的缘故。
谁要是拿着这些冷冰冰的数据,忽视了山西与太原府的巨
大牺牲,估计茹瑺能把笏板打人嘴上去。
再比如北平府,北平的财政数据那是刺眼级别的,可谁如果拿着这个数据夸夸其谈,就以此定论北平府拿走十优州府,那其他布政使司是不会答应的,一个靠着卖掉军屯田地发财的财政数据,怎么能算数呢?
真要这么搞,朝廷是不是也得让我们回去卖地?回头再来参加十优州府的评比?
所以,数据是重要的,却不能完全不考虑数据背后的因素,必须综合考虑,给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解缙站出来,直言道:“臣以为若确定五个的话,北平府、苏州府、太原府、兖州府、开封府,应无争议。”
郁新不认可,道:“臣以为兖州府不足以排入前五,当以广州府充之。”
“广州府如何能与……”
解缙刚想争论,就听到桌案一拍,朱允炆发怒了:“莫要争论,这样吧,州府如何,各有公论,每人写出十个州府名字,标明次序,计票吧。”
这不是民-主的手段,只是无奈的举措……
事实证明,这一套对解决问题还是挺管用的,那些布政使入京之后,可没办法买通这么多的朝廷重臣,再说了,十优州府的评选与京官利益不大,不存在什么私心,毕竟应天府的名字一出现,就被朱允炆给踢了出去……
六部九卿,内阁三人,合计十二人,遴选结果统算出来:
十优州府,排在第一位的即不是财政亮眼的北平府,也不是商业繁荣的苏州府,而是太原府。
太原府之所以能排在第一位,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其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朝廷官员对山西官员,尤其是太原府官员付出的敬佩与补偿。
五十万移民,虽然并不是全部自太原府移出去的,但毫无疑问,太原府的同僚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的。为了这些百姓移民,无论是茹瑺这个巡抚,还是山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竭尽全力,努力去推动,这才有了移民壮举。
太原府,虽然在数据上不是最优的,但在朝廷官员眼中,它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没有一个人能否认这一点。
割肉的山西,成就的是大明的未来,它论第一,谁都争不走。
排在第二位的,自然是苏州府。
苏州府与北平府是第一个吃新商之策的地方,而苏州府的河道、海道便利,可比北平府的强太多了,加上周围就是繁华地带,百姓消费能力强,加上太仓州就在苏州,下南洋的船队都从这里出航、归港,商贸办得可是顺风顺水,商税更是惊人。
苏州府列在第二,名副其实。
排在第三位的,则是有些争议,即北平府。
北平府成为了北方商贸中心,加上军屯买卖,新军之策的推行,人口的大量涌入,都让人无法忽视北平府。虽然买卖军屯田产给北平府带来了巨大财政,但很多人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商人购置了屯田之后,所带来的丰收是不可估量的。
商人的丰收,是不会被卫所军士给拿走的,也没有人会抢他们家的粮食。而这些粮食,商人自己是吃不完的,转手就能卖掉,而这又无形之中缓解了朝廷北运粮食的压力,这些隐藏的效益,是不容忽视的。
北平府这两年来做得确实是出色,就说其对山西移民的安置工作,就连挑刺的宋正臣去了都无话可说。
蹇义递上朝觐官考核文书,朱允炆没有看,只是拿出了另一份文书交给蹇义,蹇义打开一看,冷汗直冒,当即决定延长时辰,加班加点问诘。
朱允炆认为布政使司送来的揭帖也好,吏部给的结果也好,均重低估了贪污官员的数量,近三千官员,只有一百六十多人贪污,这个数目是少了一些。
阊茸官员想要用点办法留下来,贪污官员想要破财免灾,不称职的官员想要混个平常,平常的官员想要混个称职,这些动机的背后,通常都牵扯着钱。
有钱能使笔端转,只要钱到位,这笔画也不是不可以改动的。
只是他们忽视了一点,无论是地方还是京师,安全局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官员,自己有多少动作,自己没点数吗?
蹇义一连喊了八十几个人的名字,这些人之中有三个是评为称职的,五十十多评为平常,余者不称职、贪污与阊茸,然后给他们作了重新归类:
贿赂或收受贿赂,全部打入到了贪污一类。
有些官员委屈啊,这钱花了,事你们咋就没给办成,还要不要点脸了,不干,我们都要去法司了,就不怕事大,不少京官被拖下水,尤其是都察院、吏部的同僚,特别是吏部考功司,竟然考功令史三人受贿,书令史五人贪污。
这个结果让吏部尚书蹇义脸都青了,三令五申,天天告诫,还是没挡住这群家伙贪污的心。其实蹇义也应该理解,考功司是吏部中除了文选司之外最肥的差事,事关官途命运,谁不希望保险一二?
再说了,考功司的同僚平时就那么点俸禄,一年到头,还不够在轻烟楼住上一晚的,现在突然有人说,只需要动动手,就能在轻烟楼住上几个月,你说答不答应?
心性不过关的人,还是有的,不是谁都能轻易拒绝金钱的诱惑。
京官倒霉,毕竟只是少数,这种考核也没办法贿赂到礼部、工部。兵部去,真正说得上话的,只有都察院和吏部,而说话算数的,只有吏部……
当了三天木头人的朱允炆,终于在华灯初上的奉天殿外说话了:“上天之德,好生为大,人君法天,爱人为本。四海之广,非一人所能独治,必任贤择能,相与共治。尧、舜、禹、汤、文、武之为君,历代以来,用此道则治,不用则乱……”
这个讲话稿出自内阁之手,朱允炆稍作修改。
因为是正式场合,数千官员听着,朱允炆也不能上来就吐出一句“干得不错,来年再接再厉”的寻常话。
正规场合不同于早朝,不同于平时,需要按照规矩办事,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是有规矩的。作皇上的哪怕是再不情愿,也得按这些规矩办事,以彰显礼仪,体现君主之风。
朱允炆不用背稿子,也熟悉了这一套规则,先是老天,尧舜禹汤,之后就该说太祖了:“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勤爱保养,生息三十余年,海内晏然,祸乱不作,政教修明,近古鲜比……”
但无论如何,老尧也好,老朱也罢,都是过去时了,真正的重点还是自己。
“朕自登基,继承大统,夙夜匪宁,思惟抚安,以承付托之重。推革军之策,改民赋于万民,行新商之法,定一条鞭法为国策,内治万民,休养以求安泰,外抗倭匪、安南之寇、北元胡虏,以卫国之太平……”
回顾两年多以来的治国之路。
之后话锋一转,切入到官治与朝觐,朱允炆高声道:“尔诸臣子应体朕斯怀,以谋大明盛世,各尽其道,毋怠毋忽,毋虐毋贪,秉尔正直,励尔公勤。朕以为,任官,图治之基;求贤,任官之本。而今有贪腐、阊茸、不为政、不为民者,犹如毁基坏本,焉能饶恕?三法司当严加处理,罪当重惩,以警诸臣。”
众官员听闻之后,感觉身上冷飕飕的,直哆嗦。
无它,降温了而已……
白天还好一点,老天给面子,多少有点阳光,可这晚上了还在外面站着,实在是太冷了。
按照洪武年的规矩,朝觐一天差不多就得了,吏部该怎么审核,给个结果了事,也不知道礼部和吏部今年抽什么风,非要公开处置。
但不得不说,这种直接发布考核结果,喊人出来对峙,然后当场处理的情景,给众多官员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威慑,这是吏部想要的结果。
朱允炆甘愿在这里当三天木头,也是为了配合这个结果,只说结果,看不到人被处理,听不到他们的哭嚎与痛苦声,是不够的。
这一日的大朝觐结束了,官员散去,各自回自己的地方,待在暖房里面暖和暖和,但内阁大臣、六部九卿是没办法休息的,全部进入了武英殿,商讨大朝觐最重要的议题:
百强县,十优州府。
百强县已经敲定,现在讨论的是十优州府,这也是最难给出定论的。
比如河南布政使司,辖区内八府一直隶州,眼下河南布政使司报送上来两个争夺十优州府的名额,河南府、开封府。山西布政使司选了太原府、大同府来争夺名额,还有北直隶的北平府,南直隶更多,苏州府、徽州府、扬州府,包括应天府本身,也参与了……
两京一十三省,仅仅是推出来的候选名额就有三十多个,虽然看似降低了选择的难度,实则没啥变化……
因为数量越少,往往越难遴选,标准与实力太近,想分出个优劣来,确实是不容易,加上十优州府事关地方切身利益,一旦弄得不好,不能服人,就可能会引起麻烦。
明天是十二月二十八日,也是十优州府与百强县公布的日子,不能再拖了,今晚上必须给出个定论来,毕竟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入京朝觐官虽然家人没来京师,但京官可是有家人的,没空陪这群人站岗了。
朱允炆看着争论不休的官员,敲了敲桌子,道:“百强县都敲定了,十优州府就这么难定吗?不妨先确定五个没有争议的,再商议后面的。”
按理说,拿出两年州府发展的业绩,以数据说话,一目了然,谁也没话说。可问题是,有些地方,是不适合使用数据来说话的,数据也说不出来话,比如山西太原府。
太原府这两年的发展数据并不算好,只能算是中等,人口一项还出现了大幅减少,可以说是极大拉低了人口项,但这是因为太原府与山西大移民的缘故。
谁要是拿着这些冷冰冰的数据,忽视了山西与太原府的巨
大牺牲,估计茹瑺能把笏板打人嘴上去。
再比如北平府,北平的财政数据那是刺眼级别的,可谁如果拿着这个数据夸夸其谈,就以此定论北平府拿走十优州府,那其他布政使司是不会答应的,一个靠着卖掉军屯田地发财的财政数据,怎么能算数呢?
真要这么搞,朝廷是不是也得让我们回去卖地?回头再来参加十优州府的评比?
所以,数据是重要的,却不能完全不考虑数据背后的因素,必须综合考虑,给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解缙站出来,直言道:“臣以为若确定五个的话,北平府、苏州府、太原府、兖州府、开封府,应无争议。”
郁新不认可,道:“臣以为兖州府不足以排入前五,当以广州府充之。”
“广州府如何能与……”
解缙刚想争论,就听到桌案一拍,朱允炆发怒了:“莫要争论,这样吧,州府如何,各有公论,每人写出十个州府名字,标明次序,计票吧。”
这不是民-主的手段,只是无奈的举措……
事实证明,这一套对解决问题还是挺管用的,那些布政使入京之后,可没办法买通这么多的朝廷重臣,再说了,十优州府的评选与京官利益不大,不存在什么私心,毕竟应天府的名字一出现,就被朱允炆给踢了出去……
六部九卿,内阁三人,合计十二人,遴选结果统算出来:
十优州府,排在第一位的即不是财政亮眼的北平府,也不是商业繁荣的苏州府,而是太原府。
太原府之所以能排在第一位,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其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朝廷官员对山西官员,尤其是太原府官员付出的敬佩与补偿。
五十万移民,虽然并不是全部自太原府移出去的,但毫无疑问,太原府的同僚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的。为了这些百姓移民,无论是茹瑺这个巡抚,还是山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竭尽全力,努力去推动,这才有了移民壮举。
太原府,虽然在数据上不是最优的,但在朝廷官员眼中,它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没有一个人能否认这一点。
割肉的山西,成就的是大明的未来,它论第一,谁都争不走。
排在第二位的,自然是苏州府。
苏州府与北平府是第一个吃新商之策的地方,而苏州府的河道、海道便利,可比北平府的强太多了,加上周围就是繁华地带,百姓消费能力强,加上太仓州就在苏州,下南洋的船队都从这里出航、归港,商贸办得可是顺风顺水,商税更是惊人。
苏州府列在第二,名副其实。
排在第三位的,则是有些争议,即北平府。
北平府成为了北方商贸中心,加上军屯买卖,新军之策的推行,人口的大量涌入,都让人无法忽视北平府。虽然买卖军屯田产给北平府带来了巨大财政,但很多人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商人购置了屯田之后,所带来的丰收是不可估量的。
商人的丰收,是不会被卫所军士给拿走的,也没有人会抢他们家的粮食。而这些粮食,商人自己是吃不完的,转手就能卖掉,而这又无形之中缓解了朝廷北运粮食的压力,这些隐藏的效益,是不容忽视的。
北平府这两年来做得确实是出色,就说其对山西移民的安置工作,就连挑刺的宋正臣去了都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