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动,天下惊!
朱允炆站在城墙上,看着大军远去的身影,陷入了沉思。
张辅、铁铉、杨荣、杨溥,韩观、沐晟……这些人都不是泛泛之辈,更有不世出的天才,他们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这支队伍,远比历史上张辅率领的队伍要精锐的多,新军之策赋予了军士新的面貌与精神,他们不再是为了拿粮饷的大头兵,而是护卫大明,保家卫国的军士!
眼下七月初,算算时间,大军将在九月初抵达广西凭祥,休整至十月,然后发动对安南的反击,战争必须在明年三月底结束。
五个月,灭安南!
朱允炆握紧拳头,对一旁的刘长阁问道:“那个人还没回来吗?”
刘长阁微微摇头,道:“听闻他又去了苏州,找寻另一人后人,据七日前消息,他已找到六十五人。”
朱允炆看着远空,严肃地说:“此人务必保护好,事关大明能不能彻底掌控安南。让兵仗局打造好马车,一旦他们到京师,朕与其议事后即刻出发,追上张辅的大军!”
刘长阁应着,陪在朱允炆一旁。
庞焕与丛佩儿登上城墙,缓缓走来行礼。
朱允炆看着有些担忧的丛佩儿,说:“汤不平的职责是保护张辅,张辅的最大本领是统筹作战,而不是冲锋陷阵,你不需要担心他。”
丛佩儿微微摇头,和声细语:“我才不担心他,我是担心皇上,听皇后说,皇上为了灾情与征讨安南之事,夜夜难寐,还经常熬至天明,就连小皇子都没顾得上见几次。”
朱允炆看向庞焕,责怪:“你教她做事啊?”
庞焕打个了哆嗦,连忙辩解:“这是她的肺腑之言,与属下无关啊。”
朱允炆才不信,丛佩儿刁蛮惯了,有太后、皇后撑腰,怎么可能会转了性子,多了点小女儿态,还会好好说话关心人了……
“你还是做你自己吧,刁蛮一点没什么不好,对了,欺负庞焕的时候小心点,别打死了就行,朕还得用……”
朱允炆认为后宫也好,身边也好,总少一些调剂,太过沉闷,有一个刁蛮的人时不时活跃下氛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庞焕惶恐不安,看着咯咯笑着,冲自己举拳头的丛佩儿,深感未来一片黑暗。
“皇上,安全二局有消息奏报。”
庞焕连忙换了话题。
朱允炆看向丛佩儿,丛佩儿这才想起还有要紧的事,连忙说:“二局的人打听到,晋商的常百业相当活跃,正在联络各大商贾,甚至与徽商周大匠会了面,不少商人进入京师,似乎有所图谋。”
“哦?”
朱允炆有些意外。
常百业在京师有段时间了,他一向表现的相当本分,赈灾苏州等地时,更是出了银两与力气,朝廷官员对其颇有好感,一些御史还将其视为“义贾”。
对于常百业的商业布局与伎俩,朱允炆是很清楚的,这个人不是常千里,他有着清晰的商业版图,也有着强烈的扩张意识,是晋商中的翘楚,能在商业场上与他抗衡的,怕只有徽商中的沈一元了。
不过沈一元出海,倒让常百业为首的晋商趁虚而入,在浙西立下了名声,站住了脚跟。
无论常百业用了什么手段,到目前为止,他使用的都是正常的商业手段,换言之,他只是个没有威胁的商人。不过大军刚刚出征,他就召集商人集议,多少有点不同寻常,用巧合来解释,似乎说不通。
“打探下吧,看看他们有什么意图。”
朱允炆吩咐道。
丛佩儿离开了,朱允炆特意留下了庞焕,道:“汤不平要回来怕是要明年了,你们的婚事推迟一段时间吧。”
庞焕吃惊地看着朱允炆,木然地说不出话。
刘长阁哈哈大笑,拍了拍庞焕的肩膀,就跟上了朱允炆的脚步。
庞焕心乱了,婚事,什么婚事,和谁的婚事,丛佩儿?那自己这辈子还有出头的时候吗?不过,貌似自己连反抗的资格都没有……
回到武英殿,安全局调查的结果尚未送来,姚广孝便入宫求见。
朱允炆原本想让姚广孝也随张辅一起去安南的,但考虑到他年龄有些大,最近身体又不好,只好选了杨荣、杨溥与铁铉作为参赞。
“素来你都是无事不来见朕,今日如此匆匆,又是为何?”
朱允炆笑着问道。
姚广孝行礼,寒暄一番,从袖子中拿出一封信:“皇上,臣在英烈商会是挂了名的,也是了统筹相应材料,调度商人力量。今日晋商的常百业,徽商的周大匠托人传给臣一封信,臣认为兹事体大,应报与皇上定夺。”
朱允炆接过信,低头看去,面色陡然变得严肃起来。
信是周大匠、常百业写的,内容有些复杂,但归根到底只有一点:
商人想参与安南战事。
大明要征伐安南,必胜无疑。
可打安南,无论打到哪里,一定会有战利品。
这些战利品虽然大部分都是军队整体的,但为了鼓舞士气,主将免不了会瓜分一定的战利品。
常百业的打算就是,军人的战利品带着是不方便行军的,不如让商人跟在军队后面,军士有了战利品,商人收了,直接变现,或转化为黄家中央钱庄的票据,军士揣着票据继续行军,和背着一大包行礼出征,自然是前者更简单。
当然,晋商还可以与朝廷、与张辅大军商量好,以多少钱买断一个城池的所有战利品。比如升龙城,商人拿出五百万两,城破之日,所有财产都归商人所有,大明军士就瓜分那五百万两。
朱允炆看着这一封文书,对常百业天才的商业构想表示钦佩,这个人做生意可真是精明到了极点,不仅能在灾情之下趁机行动,扩大晋商的影响力,还将主意打到了安南战场之上。
“你意下如何?”
朱允炆看向姚广孝。
姚广孝呵呵笑了笑,佛珠微动:“对于什么战利品,军士是不在意的,他们真正在意的是这些东西能不能转化为钱钞。若商人真的可以拿出如此之多的钱钞,臣认为倒不失是好事。”
“让常百业、周大匠入宫,至武楼外曲梅亭候着。”
朱允炆略一沉思,准备见一见这两个人物。
姚广孝离开皇宫,将消息传给了在外面焦急等待的常百业与周大匠,等听闻皇上召见时,两人都不免有些紧张。
朱允炆召夏元吉随行,至曲梅亭。
常百业、周大匠行礼。
朱允炆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坐了下来,道:“你们费尽心思将话传到朕这里,朕听到了,说说你们的打算吧。”
没发话起来,就得继续跪着。ωωw.
常百业知道这件事可能让朱允炆有些不快,这才略加惩罚,但他亲自召见,说明事情有戏,便开口说:“皇上,安南虽是南面小国,然其国富,眼下大军出动,必会踏平安南,商人求利,也想在此分一杯羹。”
“你倒实诚,直取利一字。”朱允炆深深看了看常百业,道:“好了,都起来说话吧。”
“谢皇上。”
常百业起身,镇定自若。周大匠有些局促,额头冒汗。
朱允炆手指轻轻敲打着茶盏,问:“朕想问你们,当真拿得出五百万两钱钞吗?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莫不是你们的家财已富可敌国?”
常百业打了个哆嗦,周大匠的腿都有些软了。
富可敌国,这四个字在同行眼里,那是吹捧,在百姓眼里,那是羡慕赞叹,在官员眼里,那是肥猪,在皇上眼里,那很可能就是某些人死期将至……
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坐视某个家族富可敌国,一旦到了那个地步,这个家族也就危险了,除非成为超级家族,暗中直接掌控国家,不过这样的案例少之又少,翻翻史书,往前面找还真没一个……
常百业的喉结微微一动,道:“皇上,五百万两钱钞很多,以常家财力,根本就拿不出来,周家也拿不出来。”
“哦,那你们在信中所写……”
“皇上,两家是拿不出五百万两钱钞,可若是五百家,乃至八百家商户呢?若一家平摊下来几千两,怕不会有多少难度。”
常百业解释道。
朱允炆皱了皱眉,总算是明白过来,常百业是想凭借着手中的晋商商会,包括京师有着强大影响力的英烈商会,并联合徽商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利益商业共同体,然后大家一起出钱,来买下安南的财富!
如此说来,商人正在展示自己的力量。
“这件事,对朝廷有什么好处?”
朱允炆问道。
常百业知道朱允炆心动了,连忙解释:“此事对朝廷而言好处有三,其一,安南战利品价值几何,军士多是不知,有时候一根木头远比一个银器更为值钱,可军士不知,商人参与其中,可以帮助军士更好了解哪些战利品价值更高,彻底搜刮安南财富。”M.
一旁的夏元吉暗暗吸了一口气,这群商人还真是敲骨食髓啊,不打算给安南留下一点宝贝了……
“其二,商人收取战利品,大军轻装前进,如此一来,军士得了财,将军得了功,商人得了物,皆大欢喜。”
“其三,晋商也好,徽商也好,都无法短时间内拿出如此庞大的一笔银两,却可以拿店铺作为抵押,自中央钱庄借出银两,约定一年后,连本带利一起归还……”
朱允炆嘴角有些不自然,这群家伙还想用自己钱庄里的钱去套钱,空手套白狼啊,这群**……
“你说的这些,朝廷可没多少利。”
夏元吉不满。
现在的黄家中央钱庄还不是户部的,是朱允炆自己的,钱赚得再多,也进不了户部,入不了账。
常百业知道夏元吉是户部尚书,他的意见与态度很是重要,于是加大了砝码:“只要朝廷点头,给我们商人一个发财机会,那日后朝廷扩大宝钞流通,晋商商会上下定全力以赴,配合朝廷。”
夏元吉眼眸一亮。
常百业的话看似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毕竟朝廷法令颁布,商人就应该执行。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件事极为重要,事关人命。
确切地说,事关大明的命。
朱允炆站在城墙上,看着大军远去的身影,陷入了沉思。
张辅、铁铉、杨荣、杨溥,韩观、沐晟……这些人都不是泛泛之辈,更有不世出的天才,他们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这支队伍,远比历史上张辅率领的队伍要精锐的多,新军之策赋予了军士新的面貌与精神,他们不再是为了拿粮饷的大头兵,而是护卫大明,保家卫国的军士!
眼下七月初,算算时间,大军将在九月初抵达广西凭祥,休整至十月,然后发动对安南的反击,战争必须在明年三月底结束。
五个月,灭安南!
朱允炆握紧拳头,对一旁的刘长阁问道:“那个人还没回来吗?”
刘长阁微微摇头,道:“听闻他又去了苏州,找寻另一人后人,据七日前消息,他已找到六十五人。”
朱允炆看着远空,严肃地说:“此人务必保护好,事关大明能不能彻底掌控安南。让兵仗局打造好马车,一旦他们到京师,朕与其议事后即刻出发,追上张辅的大军!”
刘长阁应着,陪在朱允炆一旁。
庞焕与丛佩儿登上城墙,缓缓走来行礼。
朱允炆看着有些担忧的丛佩儿,说:“汤不平的职责是保护张辅,张辅的最大本领是统筹作战,而不是冲锋陷阵,你不需要担心他。”
丛佩儿微微摇头,和声细语:“我才不担心他,我是担心皇上,听皇后说,皇上为了灾情与征讨安南之事,夜夜难寐,还经常熬至天明,就连小皇子都没顾得上见几次。”
朱允炆看向庞焕,责怪:“你教她做事啊?”
庞焕打个了哆嗦,连忙辩解:“这是她的肺腑之言,与属下无关啊。”
朱允炆才不信,丛佩儿刁蛮惯了,有太后、皇后撑腰,怎么可能会转了性子,多了点小女儿态,还会好好说话关心人了……
“你还是做你自己吧,刁蛮一点没什么不好,对了,欺负庞焕的时候小心点,别打死了就行,朕还得用……”
朱允炆认为后宫也好,身边也好,总少一些调剂,太过沉闷,有一个刁蛮的人时不时活跃下氛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庞焕惶恐不安,看着咯咯笑着,冲自己举拳头的丛佩儿,深感未来一片黑暗。
“皇上,安全二局有消息奏报。”
庞焕连忙换了话题。
朱允炆看向丛佩儿,丛佩儿这才想起还有要紧的事,连忙说:“二局的人打听到,晋商的常百业相当活跃,正在联络各大商贾,甚至与徽商周大匠会了面,不少商人进入京师,似乎有所图谋。”
“哦?”
朱允炆有些意外。
常百业在京师有段时间了,他一向表现的相当本分,赈灾苏州等地时,更是出了银两与力气,朝廷官员对其颇有好感,一些御史还将其视为“义贾”。
对于常百业的商业布局与伎俩,朱允炆是很清楚的,这个人不是常千里,他有着清晰的商业版图,也有着强烈的扩张意识,是晋商中的翘楚,能在商业场上与他抗衡的,怕只有徽商中的沈一元了。
不过沈一元出海,倒让常百业为首的晋商趁虚而入,在浙西立下了名声,站住了脚跟。
无论常百业用了什么手段,到目前为止,他使用的都是正常的商业手段,换言之,他只是个没有威胁的商人。不过大军刚刚出征,他就召集商人集议,多少有点不同寻常,用巧合来解释,似乎说不通。
“打探下吧,看看他们有什么意图。”
朱允炆吩咐道。
丛佩儿离开了,朱允炆特意留下了庞焕,道:“汤不平要回来怕是要明年了,你们的婚事推迟一段时间吧。”
庞焕吃惊地看着朱允炆,木然地说不出话。
刘长阁哈哈大笑,拍了拍庞焕的肩膀,就跟上了朱允炆的脚步。
庞焕心乱了,婚事,什么婚事,和谁的婚事,丛佩儿?那自己这辈子还有出头的时候吗?不过,貌似自己连反抗的资格都没有……
回到武英殿,安全局调查的结果尚未送来,姚广孝便入宫求见。
朱允炆原本想让姚广孝也随张辅一起去安南的,但考虑到他年龄有些大,最近身体又不好,只好选了杨荣、杨溥与铁铉作为参赞。
“素来你都是无事不来见朕,今日如此匆匆,又是为何?”
朱允炆笑着问道。
姚广孝行礼,寒暄一番,从袖子中拿出一封信:“皇上,臣在英烈商会是挂了名的,也是了统筹相应材料,调度商人力量。今日晋商的常百业,徽商的周大匠托人传给臣一封信,臣认为兹事体大,应报与皇上定夺。”
朱允炆接过信,低头看去,面色陡然变得严肃起来。
信是周大匠、常百业写的,内容有些复杂,但归根到底只有一点:
商人想参与安南战事。
大明要征伐安南,必胜无疑。
可打安南,无论打到哪里,一定会有战利品。
这些战利品虽然大部分都是军队整体的,但为了鼓舞士气,主将免不了会瓜分一定的战利品。
常百业的打算就是,军人的战利品带着是不方便行军的,不如让商人跟在军队后面,军士有了战利品,商人收了,直接变现,或转化为黄家中央钱庄的票据,军士揣着票据继续行军,和背着一大包行礼出征,自然是前者更简单。
当然,晋商还可以与朝廷、与张辅大军商量好,以多少钱买断一个城池的所有战利品。比如升龙城,商人拿出五百万两,城破之日,所有财产都归商人所有,大明军士就瓜分那五百万两。
朱允炆看着这一封文书,对常百业天才的商业构想表示钦佩,这个人做生意可真是精明到了极点,不仅能在灾情之下趁机行动,扩大晋商的影响力,还将主意打到了安南战场之上。
“你意下如何?”
朱允炆看向姚广孝。
姚广孝呵呵笑了笑,佛珠微动:“对于什么战利品,军士是不在意的,他们真正在意的是这些东西能不能转化为钱钞。若商人真的可以拿出如此之多的钱钞,臣认为倒不失是好事。”
“让常百业、周大匠入宫,至武楼外曲梅亭候着。”
朱允炆略一沉思,准备见一见这两个人物。
姚广孝离开皇宫,将消息传给了在外面焦急等待的常百业与周大匠,等听闻皇上召见时,两人都不免有些紧张。
朱允炆召夏元吉随行,至曲梅亭。
常百业、周大匠行礼。
朱允炆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坐了下来,道:“你们费尽心思将话传到朕这里,朕听到了,说说你们的打算吧。”
没发话起来,就得继续跪着。ωωw.
常百业知道这件事可能让朱允炆有些不快,这才略加惩罚,但他亲自召见,说明事情有戏,便开口说:“皇上,安南虽是南面小国,然其国富,眼下大军出动,必会踏平安南,商人求利,也想在此分一杯羹。”
“你倒实诚,直取利一字。”朱允炆深深看了看常百业,道:“好了,都起来说话吧。”
“谢皇上。”
常百业起身,镇定自若。周大匠有些局促,额头冒汗。
朱允炆手指轻轻敲打着茶盏,问:“朕想问你们,当真拿得出五百万两钱钞吗?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莫不是你们的家财已富可敌国?”
常百业打了个哆嗦,周大匠的腿都有些软了。
富可敌国,这四个字在同行眼里,那是吹捧,在百姓眼里,那是羡慕赞叹,在官员眼里,那是肥猪,在皇上眼里,那很可能就是某些人死期将至……
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坐视某个家族富可敌国,一旦到了那个地步,这个家族也就危险了,除非成为超级家族,暗中直接掌控国家,不过这样的案例少之又少,翻翻史书,往前面找还真没一个……
常百业的喉结微微一动,道:“皇上,五百万两钱钞很多,以常家财力,根本就拿不出来,周家也拿不出来。”
“哦,那你们在信中所写……”
“皇上,两家是拿不出五百万两钱钞,可若是五百家,乃至八百家商户呢?若一家平摊下来几千两,怕不会有多少难度。”
常百业解释道。
朱允炆皱了皱眉,总算是明白过来,常百业是想凭借着手中的晋商商会,包括京师有着强大影响力的英烈商会,并联合徽商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利益商业共同体,然后大家一起出钱,来买下安南的财富!
如此说来,商人正在展示自己的力量。
“这件事,对朝廷有什么好处?”
朱允炆问道。
常百业知道朱允炆心动了,连忙解释:“此事对朝廷而言好处有三,其一,安南战利品价值几何,军士多是不知,有时候一根木头远比一个银器更为值钱,可军士不知,商人参与其中,可以帮助军士更好了解哪些战利品价值更高,彻底搜刮安南财富。”M.
一旁的夏元吉暗暗吸了一口气,这群商人还真是敲骨食髓啊,不打算给安南留下一点宝贝了……
“其二,商人收取战利品,大军轻装前进,如此一来,军士得了财,将军得了功,商人得了物,皆大欢喜。”
“其三,晋商也好,徽商也好,都无法短时间内拿出如此庞大的一笔银两,却可以拿店铺作为抵押,自中央钱庄借出银两,约定一年后,连本带利一起归还……”
朱允炆嘴角有些不自然,这群家伙还想用自己钱庄里的钱去套钱,空手套白狼啊,这群**……
“你说的这些,朝廷可没多少利。”
夏元吉不满。
现在的黄家中央钱庄还不是户部的,是朱允炆自己的,钱赚得再多,也进不了户部,入不了账。
常百业知道夏元吉是户部尚书,他的意见与态度很是重要,于是加大了砝码:“只要朝廷点头,给我们商人一个发财机会,那日后朝廷扩大宝钞流通,晋商商会上下定全力以赴,配合朝廷。”
夏元吉眼眸一亮。
常百业的话看似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毕竟朝廷法令颁布,商人就应该执行。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件事极为重要,事关人命。
确切地说,事关大明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