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吉看着朱允炆的目光,打了个哆嗦,连连摇头表示不可行。
没错,户部是有钱,可问题是你自从打皇帝以来干了多少大事,花了多少钱,心里没点数吗?
不说疏浚会通河,龙江船厂造宝船,清江船厂造河船,报恩寺、英烈碑等等这些花销,就说今年,大办社学,大请先生,大修县学府学,这需要多少钱?
编纂教材,雕版印刷教材,这哪个不需要花钱?
二炮局的胡元澄在后湖瞎搞胡搞,要了几百车的铁矿石了,还在伸手要,知不知道都是户部出的钱。还有西北,已经吃下去近两百万两了,马场需要钱,西北修路需要钱,加固城关也需要钱……
摊子很大,花钱的地方很多,户部再有钱,也禁不住折腾,想要拿出四百多万两搞水利挖井,想都别想,户部没这么多钱,眼下户部的余钱都是留来应对紧急情况和揍帖木儿的。
朱允炆很想提醒夏元吉在两淮盐场刚刚拿走了两百万两,可夏元吉先一步堵了朱允炆的嘴:“商人买下交趾所有财物,名义上是花了一千万两,实则是五百万两,剩下的缺口除了皇上的,还有户部的,两淮盐场的那两百万两银子,正好补缺,还差那么一百多万两……”
虽然商人会偿还剩下的五百万两,但这需要一个周期,当初给出的周期是两年,中央钱庄与户部是同意了的,也就是说商人需要在两年内偿还五百万两,包括相应的利息,而这笔钱,户部与朱允炆现在还没收回来……
夏元吉的态度很坚决,朱允炆只好暂且搁置。
这口井已经挖了四天了,想要挖出水估计还需要三五日。
老丈、冯上六等人见朱允炆也帮衬了一个下午,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就安排家人准备做饭,接待客人,毕竟晚上不宜赶路,总需要个地方歇脚。
朱允炆等人住在了冯上六与老丈家里,两家前后门,倒也方便了,冯上六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只有五六岁。
冯氏做饭的时候还在埋怨冯上六,原因是他将家里唯一的母鸡给杀了,就为了招待这群来路不明的客人,家里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日后想吃口鸡蛋都难了。
冯上六比较仗义,不喜欢妇人絮絮叨叨,凶巴巴地瞪了两眼,冯氏就不敢再说话,这一切都看在朱允炆眼里,并没有作声。
饭好时,朱允炆见冯氏与孩子都躲到了灶房里去吃饭,不由微微皱眉。冯上六却没有觉得不妥,会客吃饭,妇人与孩子是不能在客人面前上桌的。
马恩慧见状,与贤妃去了灶房里,看着孩子眯着眼狼吞虎咽,不由有些心疼,这是多久没吃过肉,才会吃得如此欢喜。
汤不平送来了酒,冯上六喝了一口,顿时眉飞色舞起来,刚想大口喝,便突然起身:“先等一等,我去请两个人。”
说完,冯上六跑了出去,没多久就把老丈与老丈的儿子冯麦子拉了过来,对朱允炆腼腆一笑:“这两位都是好酒的人,只是近年来年景不好,买不得好酒,今儿沾少爷的光,喝两口。”
朱允炆并不觉得冯上六的行为有所不妥,至少此人懂得孝顺与分享,于是让刘长阁把酒葫芦的酒也拿了出来。
刘长阁有些心疼,汤不平的酒是在淮安买的,自己的酒可是在京师买的,一天也就喝个三口,舍不得的很……
但没办法,人家把唯一的母鸡都杀了,自己再吝啬一壶酒,实在是丢人。
酒过三巡,朱允炆便开始问:“这里的里长可还好?”
老丈满意地品过酒:“挺好,我们这里是小村子,里长也就寻常庄稼人。”
“我打算去固镇看看,但听说那里的知县,似乎不太好……”
朱允炆旁敲侧击。
“呵,你是说那个醉知县?”
冯上六道。
“醉知县?”
朱允炆皱眉。
冯上六喝了一杯酒,抖着腿说:“固镇知县卫膑嘛,我们都叫他醉知县。”
“何解?”
夏元吉也有些好奇。
冯麦子张嘴回:“知县好酒,每个月都要醉几次,喝醉了还喜欢睡大街上。”
朱允炆凝眸,这倒是有个性,大半夜睡街上,还不担心被人抢了,打一顿,至少这固镇的治安还是过得去的。
老丈补充了句:“其实卫知县还是挺好的,他不管事。”
呃!
不管事就是好知县?
这是什么逻辑?
朱允炆不明白,杨士奇似乎看穿了,解释道:“老丈说的不管事,应该是不多事吧,许多官员都是如此,十年如一日,坐堂,下堂,即不主民生,也不问旱涝,天灾来时,文书告急,平日年景,各自过各自的,谁都不打扰谁。”
“对,对,就是这样。”
老丈称赞。
朱允炆明白过来,这个卫膑卫知县是典型的“无为式”官员,将固镇交给他管理,十年未必会出一次错,但十年之后,固镇还是十年前的固镇,没啥变化,也没啥发展。
这样的官员在地方官员中的占比恐怕是不低的,他们的心态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苦熬资历,熬也熬到领退休金……
你处罚他们吧,他们没毛病。不处罚他们吧,地方没进步。
这就让人有些郁闷了。
不过对于固镇而言,发展又有什么好发展的。
商业?
商人也不愿意来这里,南面的凤阳、长淮、临淮多好,谁愿意跑远路到固镇,而且一个小地方,人口不多,市场不大,利润空间又能有多少。
农业?
也就那样,地不少,旱灾来时,三十亩地能打三百斤粮食都是老天赏脸。
工业?
这个时代还没……
这地方似乎就适合“无为”,你们种庄稼,收多少是多少,县衙治理,该怎么判怎么判,其他时间,喝醉了躺大街上也没问题。
朱允炆陷入沉思,破解这种局面还真不容易,伸出筷子品尝了下藕,眼神突然一亮,问:“这藕似乎比其他地方的清脆一些。”
杨士奇与夏元吉听闻,也品尝过一番,确实感觉比京师的莲藕更多了几分清脆。
“老丈,这藕多吗?”
朱允炆想到了什么,问道。
老丈笑呵呵地说:“往年是不多的,但今年雨偏多,池塘里倒是出了不少莲藕,大家有空闲的时候就去挖点来吃。”
朱允炆点了点头,又品尝了几口,不由说:“若老丈能带领大家开几个池塘,养一批莲藕,即可蓄水,也可贩卖,岂不是两便?”
莲藕,京师是不缺的,宫廷中更不缺。每年八月,都会有一批来自湖广黄梅的太白湖藕送入宫中,这类贡品还是朱元璋钦定的。太白湖藕就以脆爽为特色,固镇莲藕与其相当。南京本地的藕,相对软糯,适合羹汤,比如排骨汤等。
朱允炆想着,若是固镇以莲藕为副业,未必不能走出一条路来,毕竟固镇挨着浍河,而浍河又是淮河的重要支流,顺流而下就是五河县,从五河县向东走淮河就是淮安,向西就是凤阳,销路还是便利。
这里干旱年景多是不假,但干旱多是庄稼成长期,很容易造成减产,然而在梅雨季,这里还是会有不少降雨。池塘弄起来,蓄存水源不是挺好?
老丈听闻却连连摆手:“一点莲藕,可卖不了几个钱。”
朱允炆询问:“一斤莲藕多少文?”
老丈摇了摇头:“在这乡下,一文不值,谁想吃谁去挖。就算是弄到固镇里面,一斤能卖个二文就不错了。”
朱允炆看向刘长阁:“南京城里,莲藕价是多少?”
安全局也有负责调查市场价格的职责,尤其是粮价,但对于莲藕多少,还真不太清楚。汤不平在一旁说:“丛佩儿买过,我记得一斤莲子是六文钱,一斤莲藕是四文钱。”
朱允炆盘算了下,莲藕产量是相当高的,一亩池塘的莲藕少说也有三千斤,若弄个十亩,贩卖出去可得十二两银子,抛出去路费,人工费,十亩池塘能得利六至七两,若有三户做,一年也有二两的副业收入,算是不错了,何况还有莲子可以带来收益。
“老丈,不瞒你们,我们是商人,来这里是为了寻找合适的货物,这莲藕很是不错,若你们愿意种莲藕,我愿出船,你们出人,所得利二八分,我拿两分,你们拿八分,如何?”
朱允炆认真地说。
老丈惊讶地看着朱允炆,冯上六与冯麦子也有些惊讶,还有商人想要固镇的莲藕,竟然只要两分利?
“少年郎,你莫不是开玩笑,这藕,真能拿出去卖钱?”
老丈不确定。
朱允炆笑着说:“你们有多少,我收多少,哪怕是十万斤,我也吃得下。”
杨士奇瞪大眼,皇上这口气是不是也太大了……
夏元吉已经习惯了朱允炆的大手笔,连盐场可能会多出十几万盐引都不放在眼里,还会在意十万斤莲藕?只不过盐那东西可以放,一年两年也坏不了,这藕可放不了多久啊。
朱允炆可不会干出自掏腰包浪费东西的事,没错,藕是放不久,但藕粉可以啊,深加工,再加工,提价卖出去不就是了……
如果夏元吉知道朱允炆的想法,一定会喊一声:奸商啊。
没错,户部是有钱,可问题是你自从打皇帝以来干了多少大事,花了多少钱,心里没点数吗?
不说疏浚会通河,龙江船厂造宝船,清江船厂造河船,报恩寺、英烈碑等等这些花销,就说今年,大办社学,大请先生,大修县学府学,这需要多少钱?
编纂教材,雕版印刷教材,这哪个不需要花钱?
二炮局的胡元澄在后湖瞎搞胡搞,要了几百车的铁矿石了,还在伸手要,知不知道都是户部出的钱。还有西北,已经吃下去近两百万两了,马场需要钱,西北修路需要钱,加固城关也需要钱……
摊子很大,花钱的地方很多,户部再有钱,也禁不住折腾,想要拿出四百多万两搞水利挖井,想都别想,户部没这么多钱,眼下户部的余钱都是留来应对紧急情况和揍帖木儿的。
朱允炆很想提醒夏元吉在两淮盐场刚刚拿走了两百万两,可夏元吉先一步堵了朱允炆的嘴:“商人买下交趾所有财物,名义上是花了一千万两,实则是五百万两,剩下的缺口除了皇上的,还有户部的,两淮盐场的那两百万两银子,正好补缺,还差那么一百多万两……”
虽然商人会偿还剩下的五百万两,但这需要一个周期,当初给出的周期是两年,中央钱庄与户部是同意了的,也就是说商人需要在两年内偿还五百万两,包括相应的利息,而这笔钱,户部与朱允炆现在还没收回来……
夏元吉的态度很坚决,朱允炆只好暂且搁置。
这口井已经挖了四天了,想要挖出水估计还需要三五日。
老丈、冯上六等人见朱允炆也帮衬了一个下午,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就安排家人准备做饭,接待客人,毕竟晚上不宜赶路,总需要个地方歇脚。
朱允炆等人住在了冯上六与老丈家里,两家前后门,倒也方便了,冯上六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只有五六岁。
冯氏做饭的时候还在埋怨冯上六,原因是他将家里唯一的母鸡给杀了,就为了招待这群来路不明的客人,家里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日后想吃口鸡蛋都难了。
冯上六比较仗义,不喜欢妇人絮絮叨叨,凶巴巴地瞪了两眼,冯氏就不敢再说话,这一切都看在朱允炆眼里,并没有作声。
饭好时,朱允炆见冯氏与孩子都躲到了灶房里去吃饭,不由微微皱眉。冯上六却没有觉得不妥,会客吃饭,妇人与孩子是不能在客人面前上桌的。
马恩慧见状,与贤妃去了灶房里,看着孩子眯着眼狼吞虎咽,不由有些心疼,这是多久没吃过肉,才会吃得如此欢喜。
汤不平送来了酒,冯上六喝了一口,顿时眉飞色舞起来,刚想大口喝,便突然起身:“先等一等,我去请两个人。”
说完,冯上六跑了出去,没多久就把老丈与老丈的儿子冯麦子拉了过来,对朱允炆腼腆一笑:“这两位都是好酒的人,只是近年来年景不好,买不得好酒,今儿沾少爷的光,喝两口。”
朱允炆并不觉得冯上六的行为有所不妥,至少此人懂得孝顺与分享,于是让刘长阁把酒葫芦的酒也拿了出来。
刘长阁有些心疼,汤不平的酒是在淮安买的,自己的酒可是在京师买的,一天也就喝个三口,舍不得的很……
但没办法,人家把唯一的母鸡都杀了,自己再吝啬一壶酒,实在是丢人。
酒过三巡,朱允炆便开始问:“这里的里长可还好?”
老丈满意地品过酒:“挺好,我们这里是小村子,里长也就寻常庄稼人。”
“我打算去固镇看看,但听说那里的知县,似乎不太好……”
朱允炆旁敲侧击。
“呵,你是说那个醉知县?”
冯上六道。
“醉知县?”
朱允炆皱眉。
冯上六喝了一杯酒,抖着腿说:“固镇知县卫膑嘛,我们都叫他醉知县。”
“何解?”
夏元吉也有些好奇。
冯麦子张嘴回:“知县好酒,每个月都要醉几次,喝醉了还喜欢睡大街上。”
朱允炆凝眸,这倒是有个性,大半夜睡街上,还不担心被人抢了,打一顿,至少这固镇的治安还是过得去的。
老丈补充了句:“其实卫知县还是挺好的,他不管事。”
呃!
不管事就是好知县?
这是什么逻辑?
朱允炆不明白,杨士奇似乎看穿了,解释道:“老丈说的不管事,应该是不多事吧,许多官员都是如此,十年如一日,坐堂,下堂,即不主民生,也不问旱涝,天灾来时,文书告急,平日年景,各自过各自的,谁都不打扰谁。”
“对,对,就是这样。”
老丈称赞。
朱允炆明白过来,这个卫膑卫知县是典型的“无为式”官员,将固镇交给他管理,十年未必会出一次错,但十年之后,固镇还是十年前的固镇,没啥变化,也没啥发展。
这样的官员在地方官员中的占比恐怕是不低的,他们的心态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苦熬资历,熬也熬到领退休金……
你处罚他们吧,他们没毛病。不处罚他们吧,地方没进步。
这就让人有些郁闷了。
不过对于固镇而言,发展又有什么好发展的。
商业?
商人也不愿意来这里,南面的凤阳、长淮、临淮多好,谁愿意跑远路到固镇,而且一个小地方,人口不多,市场不大,利润空间又能有多少。
农业?
也就那样,地不少,旱灾来时,三十亩地能打三百斤粮食都是老天赏脸。
工业?
这个时代还没……
这地方似乎就适合“无为”,你们种庄稼,收多少是多少,县衙治理,该怎么判怎么判,其他时间,喝醉了躺大街上也没问题。
朱允炆陷入沉思,破解这种局面还真不容易,伸出筷子品尝了下藕,眼神突然一亮,问:“这藕似乎比其他地方的清脆一些。”
杨士奇与夏元吉听闻,也品尝过一番,确实感觉比京师的莲藕更多了几分清脆。
“老丈,这藕多吗?”
朱允炆想到了什么,问道。
老丈笑呵呵地说:“往年是不多的,但今年雨偏多,池塘里倒是出了不少莲藕,大家有空闲的时候就去挖点来吃。”
朱允炆点了点头,又品尝了几口,不由说:“若老丈能带领大家开几个池塘,养一批莲藕,即可蓄水,也可贩卖,岂不是两便?”
莲藕,京师是不缺的,宫廷中更不缺。每年八月,都会有一批来自湖广黄梅的太白湖藕送入宫中,这类贡品还是朱元璋钦定的。太白湖藕就以脆爽为特色,固镇莲藕与其相当。南京本地的藕,相对软糯,适合羹汤,比如排骨汤等。
朱允炆想着,若是固镇以莲藕为副业,未必不能走出一条路来,毕竟固镇挨着浍河,而浍河又是淮河的重要支流,顺流而下就是五河县,从五河县向东走淮河就是淮安,向西就是凤阳,销路还是便利。
这里干旱年景多是不假,但干旱多是庄稼成长期,很容易造成减产,然而在梅雨季,这里还是会有不少降雨。池塘弄起来,蓄存水源不是挺好?
老丈听闻却连连摆手:“一点莲藕,可卖不了几个钱。”
朱允炆询问:“一斤莲藕多少文?”
老丈摇了摇头:“在这乡下,一文不值,谁想吃谁去挖。就算是弄到固镇里面,一斤能卖个二文就不错了。”
朱允炆看向刘长阁:“南京城里,莲藕价是多少?”
安全局也有负责调查市场价格的职责,尤其是粮价,但对于莲藕多少,还真不太清楚。汤不平在一旁说:“丛佩儿买过,我记得一斤莲子是六文钱,一斤莲藕是四文钱。”
朱允炆盘算了下,莲藕产量是相当高的,一亩池塘的莲藕少说也有三千斤,若弄个十亩,贩卖出去可得十二两银子,抛出去路费,人工费,十亩池塘能得利六至七两,若有三户做,一年也有二两的副业收入,算是不错了,何况还有莲子可以带来收益。
“老丈,不瞒你们,我们是商人,来这里是为了寻找合适的货物,这莲藕很是不错,若你们愿意种莲藕,我愿出船,你们出人,所得利二八分,我拿两分,你们拿八分,如何?”
朱允炆认真地说。
老丈惊讶地看着朱允炆,冯上六与冯麦子也有些惊讶,还有商人想要固镇的莲藕,竟然只要两分利?
“少年郎,你莫不是开玩笑,这藕,真能拿出去卖钱?”
老丈不确定。
朱允炆笑着说:“你们有多少,我收多少,哪怕是十万斤,我也吃得下。”
杨士奇瞪大眼,皇上这口气是不是也太大了……
夏元吉已经习惯了朱允炆的大手笔,连盐场可能会多出十几万盐引都不放在眼里,还会在意十万斤莲藕?只不过盐那东西可以放,一年两年也坏不了,这藕可放不了多久啊。
朱允炆可不会干出自掏腰包浪费东西的事,没错,藕是放不久,但藕粉可以啊,深加工,再加工,提价卖出去不就是了……
如果夏元吉知道朱允炆的想法,一定会喊一声:奸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