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六日。
北风呼啸卷过街巷,路过的行人裹紧衣裳脚步匆匆。屋檐上挂着长短不一、晶莹剔透的冰凌,几个调皮的孩子叠起罗汉,抓下了几根冰凌,塞到嘴里咯嘣咯嘣地咬着吃。
朱棣站在桥上,看着熟悉的街景满是回忆,可惜人还是那个人,物却已非昨日。
朱允炆见朱棣陷入沉思,上前一步,任由寒风吹面:“朕久居金陵,罕见如此凛冽寒冬。若常住于此,冬日怕少不了罪受啊。”M.
朱棣走出思绪,心头有些紧张,一时之间不清楚朱允炆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常住在北平的是自己,他是说自己在北平受了很多罪,所以才把自己弄到南京的吗?
“北平冬日是有些严寒了,臣住着也不习惯,呵呵。”
朱棣话有些违心,没办法,总不能给朱允炆说:我喜欢北平,这里冬天虽然冷,但四季分明,多姿多彩,你让我回来住吧。
燕王府被大火给烧了,这其中多少蹊跷朱棣是不敢深究的。
朱允炆深深看着朱棣,见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便淡然一笑,迈步走向风中,对身旁的刘长阁传令:“召随行官员至北城墙。”
北城墙,望北苍茫。
大明天子建文皇帝朱允炆、藩王之首燕王朱棣,内阁大臣解缙、茹瑺、郁新,户部尚书夏元吉,兵部尚书铁铉,中军都督府府事徐辉祖,国子监祭酒杨士奇等迎风而立。
凛冽的西北风时不时吹过城墙,呼呼的风刺骨,人虽穿着棉衣,却总感觉衣服单薄的很。披戴盔甲的军士如手握的长枪,笔直地站在城墙之上,肃杀且威严。
朱允炆背过身,看着站在面前的官员,他们可以说是大明朝廷中的核心人物,这些人的态度很是重要。
“刚在城中,朕看到百姓中父子嬉笑,很是和睦,不由想起孝康皇帝,若他尚在,朕此时是不是也可以享受父子相亲,天伦之美。”
朱允炆有些感叹。
孝康皇帝,即明兴宗朱标。
朱标虽然没坚持到登基,但毕竟朱允炆接了班,登基之后便追尊了一个封号。
朱棣听闻有些伤感,大哥朱标的离去,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蓝玉案的出现,就是因为朱标死了,朱元璋需要清理一批人来确保仁弱的朱允炆稳坐江山。虽然朱棣与蓝玉的关系不咋滴,但军中无数人牵涉其中,死的人中,很多朱棣都认识,甚至还曾一起出生入死。
解缙见朱允炆情绪有些低,上前说:“若兴宗知陛下如此英武,定会含笑,击掌而歌。”
朱允炆目光中透着几分悲伤,回忆着说道:“兴宗虽为二十余年太子,却勤勉仁善,深得人心,可惜天寿不长,朕犹记得,兴宗病卧在榻时,依旧心忧社稷,诸位中可还有人记得,兴宗忧虑的是哪一件事?”
“迁都选址一事。”
朱棣严肃地说道。
茹瑺、郁新、徐辉祖等人连连点头。
身为洪武时期的老臣,朱标的去世缘由还是十分清楚的。
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朱元璋想要迁都西安,派遣太子朱标巡视陕西西安,朱标巡视归来之后,献上了陕西与西安舆图,并主张朱元璋迁都西安。在病榻之上时,朱标还口述了一封奏疏,命人呈给朱元璋,希望其考虑大明未来,早日筹备迁都之事。只可惜,朱标一病不起,最终离去。
朱允炆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借用老爹朱标只是为了引出迁都这个话题,既然引出来了,那事情就好办了:“迁都这件事不止是兴宗的遗憾,也是太祖的遗憾啊。”
解缙、茹瑺、朱棣陡然一惊,其他人也意识到了什么,面色不定地看着朱允炆。
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迁都是一个洪武朝、两代人的遗憾,因为朱元璋、朱标都没有完成迁都,那问题是,朱允炆还要不要弥补这个遗憾?
这句话就相当于直接告诉在场的官员,我朱允炆想要迁都!
解缙脸色阴郁,低着头不敢说话。
迁都的想法很危险,一旦提出来,将会引起轩然大波,无数官员都会上书阻止。三十多年过去了,大家都习惯待在南京那个地方了,谁也不想去西安去其他地方。
茹瑺将头转向城外,决定吹吹风冷静一下,这种事可比远征安南的事大太多了,打安南,说到底与文官集团利益没多少冲突,但迁都可就不一样了。
自宋以来,江南就成为了经济发达区域,无数商人汇聚在这里,无数士绅居住在这里,无数豪门大族的利益都在这里。
眼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大家都指望着京师在这里以保证切身利益,若朱允炆迁都其他地方,那大明的**中心必然移动,相应的经济格局也会发生改变,南京的吸引力与人气必然会削弱,动摇江南无数人的利益。
这种事,可不敢乱说话。
徐辉祖、铁铉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神中的忧虑。两人都清楚朱允炆的性格,大事一旦提出来,往往是践行到底,谁拦着都没用的,比如一条鞭法,比如取消免税田等等。
虽是如此,朱允炆的政策依旧是赢得了一批人支持的,可迁都这种事,朱允炆想要找到支持的人,怕是不容易啊,就连一向顺着朱允炆的解缙,此时也后退了一步。
夏元吉更是脸色苍白,迁都可不是疏浚会通河可比的,所耗费的财政怕是要超出四五个会通河去,眼下的户部需要供养西北,所留财政根本无法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工程。
皇上啊皇上,千万不要迁都啊,至少不能在这几年里迁都,户部好不容易有点宽裕,这要迁都,一口下去,户部就彻底穷到家了啊。
杨士奇也没有说话,任由场面冷着。迁都事关朝廷无数官员利益,反对者绝不会少,但迁都也事关天下苍生的利益,全局来看,南京建都本身就是不妥当的,从明太祖三十余年几次想要迁都就可以知道,朱元璋清楚南京是不适合当大明都城的,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一再搁置,最终没有实现迁都罢了。
没有完成迁都,确实是朱元璋的遗憾,在朱标死后,朱元璋亲自写了一篇《祭光禄寺灶神文》,在文中直言:
“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唯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疲。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数,只得听天。”
本欲迁都,四个字鲜明地表达了朱元璋的想法,只不过折腾了三十年,还因此失去了长子朱标,不得不作罢。
朱允炆看着沉默的众人,没有一个人出声,没有一个人敢迎接自己的目光。
从这一幕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支持迁都。
或许很多人好奇,说朱允炆干嘛非要迁都,待南京不就挺好,怎么说这里也是多个朝代的古都之地,龙盘虎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可仔细看看,南京都有哪些王朝建都?
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包括后来的南唐,再后来的太平天国,都选择在南京定都,可见这里确实是一个好地方。
可问题是,这些朝代里面没有一个是大一统王朝,说句不好听的,它们和割据势力差不多,都是偏安一隅,没有掌控过中原大局,而且这些王朝都有一个共性:
命短。
东晋国祚是最长的,也才一百年露头,最短的是南齐,只有二十三年(若计算天平天国,则只有十几年),其他王朝就没一个超出六十年的。
选择南京,似乎就意味着国祚不长。
抛开这些玄学方面的考虑,就地理位置来看,南京区位优势是很出色,易守难攻,还有长江天险,但南京对于大明帝国而言,实在是太南了一点,站在舆图上看,怎么都像是偏安一隅,而且从南京伸出触角,很难控制全国,尤其是大明的敌人都在北面,京师选在南京,每次出征都需要先赶一两个月的路,师老兵乏不说,后勤线实在是太长了啊。
一个国家的都城,必须能支撑起国家治理的需要。
南京只能担负起**、经济、文化治理的需要,却无法担负起军事治理的需要,不幸的是,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军事治理优先于经济、文化治理,而解决军事治理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北迁都!
尤其是朱允炆又想要辽东,又想要西域,还需要对付鞑靼与瓦剌,在这种情况下,不迁都根本无法维持长远的统治。
可是,话题挑出来了,没有人接啊。
朱允炆看向谁,谁就低下头,生怕被喊到名字,直到看到朱棣时,朱棣没有任何躲闪,只是安静地看着朱允炆,说出了一句让其他人惊讶的话:“太祖几度想要迁都,却没有成行,刚强了一辈子,最后却留下废兴有数,只得听天的遗憾之言,皇上有心弥补太祖憾事,臣愿第一个支持。只是不知,皇上可有中意之地?”
作儿子的,理应帮着弥补父亲的遗憾,这是朱棣的态度。
北风呼啸卷过街巷,路过的行人裹紧衣裳脚步匆匆。屋檐上挂着长短不一、晶莹剔透的冰凌,几个调皮的孩子叠起罗汉,抓下了几根冰凌,塞到嘴里咯嘣咯嘣地咬着吃。
朱棣站在桥上,看着熟悉的街景满是回忆,可惜人还是那个人,物却已非昨日。
朱允炆见朱棣陷入沉思,上前一步,任由寒风吹面:“朕久居金陵,罕见如此凛冽寒冬。若常住于此,冬日怕少不了罪受啊。”M.
朱棣走出思绪,心头有些紧张,一时之间不清楚朱允炆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常住在北平的是自己,他是说自己在北平受了很多罪,所以才把自己弄到南京的吗?
“北平冬日是有些严寒了,臣住着也不习惯,呵呵。”
朱棣话有些违心,没办法,总不能给朱允炆说:我喜欢北平,这里冬天虽然冷,但四季分明,多姿多彩,你让我回来住吧。
燕王府被大火给烧了,这其中多少蹊跷朱棣是不敢深究的。
朱允炆深深看着朱棣,见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便淡然一笑,迈步走向风中,对身旁的刘长阁传令:“召随行官员至北城墙。”
北城墙,望北苍茫。
大明天子建文皇帝朱允炆、藩王之首燕王朱棣,内阁大臣解缙、茹瑺、郁新,户部尚书夏元吉,兵部尚书铁铉,中军都督府府事徐辉祖,国子监祭酒杨士奇等迎风而立。
凛冽的西北风时不时吹过城墙,呼呼的风刺骨,人虽穿着棉衣,却总感觉衣服单薄的很。披戴盔甲的军士如手握的长枪,笔直地站在城墙之上,肃杀且威严。
朱允炆背过身,看着站在面前的官员,他们可以说是大明朝廷中的核心人物,这些人的态度很是重要。
“刚在城中,朕看到百姓中父子嬉笑,很是和睦,不由想起孝康皇帝,若他尚在,朕此时是不是也可以享受父子相亲,天伦之美。”
朱允炆有些感叹。
孝康皇帝,即明兴宗朱标。
朱标虽然没坚持到登基,但毕竟朱允炆接了班,登基之后便追尊了一个封号。
朱棣听闻有些伤感,大哥朱标的离去,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蓝玉案的出现,就是因为朱标死了,朱元璋需要清理一批人来确保仁弱的朱允炆稳坐江山。虽然朱棣与蓝玉的关系不咋滴,但军中无数人牵涉其中,死的人中,很多朱棣都认识,甚至还曾一起出生入死。
解缙见朱允炆情绪有些低,上前说:“若兴宗知陛下如此英武,定会含笑,击掌而歌。”
朱允炆目光中透着几分悲伤,回忆着说道:“兴宗虽为二十余年太子,却勤勉仁善,深得人心,可惜天寿不长,朕犹记得,兴宗病卧在榻时,依旧心忧社稷,诸位中可还有人记得,兴宗忧虑的是哪一件事?”
“迁都选址一事。”
朱棣严肃地说道。
茹瑺、郁新、徐辉祖等人连连点头。
身为洪武时期的老臣,朱标的去世缘由还是十分清楚的。
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朱元璋想要迁都西安,派遣太子朱标巡视陕西西安,朱标巡视归来之后,献上了陕西与西安舆图,并主张朱元璋迁都西安。在病榻之上时,朱标还口述了一封奏疏,命人呈给朱元璋,希望其考虑大明未来,早日筹备迁都之事。只可惜,朱标一病不起,最终离去。
朱允炆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借用老爹朱标只是为了引出迁都这个话题,既然引出来了,那事情就好办了:“迁都这件事不止是兴宗的遗憾,也是太祖的遗憾啊。”
解缙、茹瑺、朱棣陡然一惊,其他人也意识到了什么,面色不定地看着朱允炆。
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迁都是一个洪武朝、两代人的遗憾,因为朱元璋、朱标都没有完成迁都,那问题是,朱允炆还要不要弥补这个遗憾?
这句话就相当于直接告诉在场的官员,我朱允炆想要迁都!
解缙脸色阴郁,低着头不敢说话。
迁都的想法很危险,一旦提出来,将会引起轩然大波,无数官员都会上书阻止。三十多年过去了,大家都习惯待在南京那个地方了,谁也不想去西安去其他地方。
茹瑺将头转向城外,决定吹吹风冷静一下,这种事可比远征安南的事大太多了,打安南,说到底与文官集团利益没多少冲突,但迁都可就不一样了。
自宋以来,江南就成为了经济发达区域,无数商人汇聚在这里,无数士绅居住在这里,无数豪门大族的利益都在这里。
眼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大家都指望着京师在这里以保证切身利益,若朱允炆迁都其他地方,那大明的**中心必然移动,相应的经济格局也会发生改变,南京的吸引力与人气必然会削弱,动摇江南无数人的利益。
这种事,可不敢乱说话。
徐辉祖、铁铉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神中的忧虑。两人都清楚朱允炆的性格,大事一旦提出来,往往是践行到底,谁拦着都没用的,比如一条鞭法,比如取消免税田等等。
虽是如此,朱允炆的政策依旧是赢得了一批人支持的,可迁都这种事,朱允炆想要找到支持的人,怕是不容易啊,就连一向顺着朱允炆的解缙,此时也后退了一步。
夏元吉更是脸色苍白,迁都可不是疏浚会通河可比的,所耗费的财政怕是要超出四五个会通河去,眼下的户部需要供养西北,所留财政根本无法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工程。
皇上啊皇上,千万不要迁都啊,至少不能在这几年里迁都,户部好不容易有点宽裕,这要迁都,一口下去,户部就彻底穷到家了啊。
杨士奇也没有说话,任由场面冷着。迁都事关朝廷无数官员利益,反对者绝不会少,但迁都也事关天下苍生的利益,全局来看,南京建都本身就是不妥当的,从明太祖三十余年几次想要迁都就可以知道,朱元璋清楚南京是不适合当大明都城的,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一再搁置,最终没有实现迁都罢了。
没有完成迁都,确实是朱元璋的遗憾,在朱标死后,朱元璋亲自写了一篇《祭光禄寺灶神文》,在文中直言:
“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唯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疲。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数,只得听天。”
本欲迁都,四个字鲜明地表达了朱元璋的想法,只不过折腾了三十年,还因此失去了长子朱标,不得不作罢。
朱允炆看着沉默的众人,没有一个人出声,没有一个人敢迎接自己的目光。
从这一幕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支持迁都。
或许很多人好奇,说朱允炆干嘛非要迁都,待南京不就挺好,怎么说这里也是多个朝代的古都之地,龙盘虎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可仔细看看,南京都有哪些王朝建都?
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包括后来的南唐,再后来的太平天国,都选择在南京定都,可见这里确实是一个好地方。
可问题是,这些朝代里面没有一个是大一统王朝,说句不好听的,它们和割据势力差不多,都是偏安一隅,没有掌控过中原大局,而且这些王朝都有一个共性:
命短。
东晋国祚是最长的,也才一百年露头,最短的是南齐,只有二十三年(若计算天平天国,则只有十几年),其他王朝就没一个超出六十年的。
选择南京,似乎就意味着国祚不长。
抛开这些玄学方面的考虑,就地理位置来看,南京区位优势是很出色,易守难攻,还有长江天险,但南京对于大明帝国而言,实在是太南了一点,站在舆图上看,怎么都像是偏安一隅,而且从南京伸出触角,很难控制全国,尤其是大明的敌人都在北面,京师选在南京,每次出征都需要先赶一两个月的路,师老兵乏不说,后勤线实在是太长了啊。
一个国家的都城,必须能支撑起国家治理的需要。
南京只能担负起**、经济、文化治理的需要,却无法担负起军事治理的需要,不幸的是,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军事治理优先于经济、文化治理,而解决军事治理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北迁都!
尤其是朱允炆又想要辽东,又想要西域,还需要对付鞑靼与瓦剌,在这种情况下,不迁都根本无法维持长远的统治。
可是,话题挑出来了,没有人接啊。
朱允炆看向谁,谁就低下头,生怕被喊到名字,直到看到朱棣时,朱棣没有任何躲闪,只是安静地看着朱允炆,说出了一句让其他人惊讶的话:“太祖几度想要迁都,却没有成行,刚强了一辈子,最后却留下废兴有数,只得听天的遗憾之言,皇上有心弥补太祖憾事,臣愿第一个支持。只是不知,皇上可有中意之地?”
作儿子的,理应帮着弥补父亲的遗憾,这是朱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