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雨,天渐寒。
三匹骏马踏在混凝土道路上,蹄铁踏碎不多的积水,发出清脆得声响。接近京城时,下马牵行,守城军士检查其腰牌后,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侯爷”。
一座府邸,后院。
两个十几岁的少年握着长刀,在雨中挥舞,一招一式,有模有样。雨水打湿了衣衫,依旧没有收刀。
身后不远处的亭子里,端坐着一位威严的老将。
“刀乃是刚猛利刃,你们二人是没吃饭吗?拿出气力,再来一遍!”
老将沉声喝道。
两个少年不敢反抗,收刀而立,任凭雨水从脸上滑过,然后右手握紧长刀,腰跨一动,长刀骤起,一刀斜劈,接连三刀,随后猛地快速缩身,身体下坠,刀以低搏高,伴随一声低沉地吼声,刀锋似乎斩开了一片雨幕!
老将看得连连点头,手抚胡须,刚想夸赞两句,却发现两人气力又弱了下去,不再是人带刀,反成了刀带人,刀法凌乱而无气势,不由地站起来走出雨中:“够了!”
两个少年看着老将走来,收刀之后,气喘吁吁地喊了声:“父亲。”
“把刀给我!”
老将声音浑厚。
一个少年将刀递了过去,老将接住长刀,手腕一动,刀面就对照了自己,看着刀身上不太真切的面容,张玉道:“你们记住了,欲成刀法,必修刀之步势!做到身、手、步、刀合一,步势之动,即能快、亦能慢,要能突发,亦能突止,要能飘忽变幻,亦能践踏冲撞……”
说着,一套刀法便舞动起来,步势徐动、突止时,刀光浮动,疾时,如骤杀雷霆,缓时,如山岳四海,一套精湛刀法劈出一道寒芒,令人惊叹。
“啪啪!”
掌声从亭子处传出,伴随着感叹:“多年不见父亲挥刀,越发威猛难挡了。”
张玉抬头看去,身旁的张輗(ni)、张軏(yue)连忙跑了过去,齐声喊道:“大哥。”
“你不是在广西,怎么跑回来了?擅自返京,乃是大罪!”
张玉心中惊喜,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张辅拍了拍张輗、张軏的脑袋,然后对张玉说:“没有君令,孩儿也不敢返京。放心吧,是皇上亲自下旨,将我召回来的。”
“为的是西北?”
张玉走入亭中,接过下人递过来的毛巾。
张辅微微摇头,说:“不,是为了给父亲送行。”
“什么?”
张玉惊讶地看着张辅。朱允炆把张辅从广西那么远的地方召回来,就只是为了给自己送行?这是不是太任性了?
但不得不承认,这个举动很暖心。
张辅也想不通,揣测道:“或许皇上还有其他考虑吧,毕竟父亲远航两次,皇上可没一次召孩儿回来的。”
张玉呵呵笑了。
以前两次远航没让你们送,是因为在朱允炆眼里远航危险程度不算大,可这一次远航与上两次远航完全不一样,将过走一趟完全陌生且浩瀚无边的大海,去一座神秘而危险的新大陆。
这段时间中,水师中人除了筹备远航事宜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好好陪伴家人”,甚至从上至下还梳理了一遍,凡独生子的不准参与此番航行,不是独生子还没儿子的也不准参与此番航行。
因为这些规定,水师还出现了一些麻烦,一些老兵只有女儿,都参加两次远航了,经验丰富的紧,说什么都要参加第三次远航,可按照朝廷规定,不符合条件。
水师的军士嘛,都骄傲的很。不让远航不是要人命,一群人直接找上了郑和,将刀子一亮,撂下话:要么准了远航,要么就拉出去砍了。
听说这事都闹到了朱允炆那里,通过特许才解决。
这些事无一不再告诉所有人,这一次远航不同寻常,那些尚不知情的军士也能感觉到这一份紧张与凝重,珍惜着与家人在一起不多的日子。
张玉这些天住在家里,悉心培养着两个小儿子,看着张辅回来,自是快意,吩咐人准备酒菜,给张辅接风洗尘。
酒桌上,张玉瞪了两眼没规矩先夹菜的张軏,然后问张辅:“听说交趾那边安稳了,流寇都消灭了个干净,可是真的?”
张辅敬酒,而后道:“是真的,三百侦察兵,做到了两万军士没做到的事,这让韩观很是难受,这段时间正在钻山沟研究丛林作战呢。”
张玉想象着韩观趴在草丛里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末了说:“韩观比对错了对象啊,这并不是说三百侦察兵强过两万军士,而是所擅不同。侦察兵百里挑一,又是经过丛林、山林特训,这才有了如此奇效。”
张辅认可张玉的分析,道:“确实如此,军阵对冲时,侦察兵的优势就很难显现出来。可即便如此,侦察兵依旧是强横的,儿在广西也特训了一支军队,不知道和侦察兵相差多少。”
张玉是知道张辅手中的“特种兵”的,是一支以汉、苗,朝廷与土司军队结合的军队,即凭祥卫,这是朝廷特许的,只不过最初凭祥卫野蛮扩张,人数远超卫的编制,后来安南战争结束后,张辅将凭祥卫一分为三,一部分驻扎交趾鸡陵关,一部分驻守凭祥关,还有一部分,则被张辅调至桂林,成立了狼兵所。
狼兵所的编制也超出了寻常所,多达三千人,特训的内容就是山林与丛林作战,经过长时间的整训,张辅认为这支军队有了不错的战斗力。
“想知道还不容易,以你的身份,只要找皇上说说,皇上定会安排侦察兵与广西狼兵切磋一二。”
张玉喝了一杯酒,哈着酒气说。
张辅微微点头:“此番回京,儿确实有这个想法。对了,在来路上,我听闻前段时间皇上病重,眼下如何?”
张玉看着倒酒的张辅,凝重地点了点头:“说起此事,确实让人心有余悸,好在天佑大明,皇上已是无碍,你今日就少喝点酒,明日一早入宫拜见吧。”
张辅看张玉的神情,也不由后怕。
建文朝至今虽然只有短短五年,但却是大明开国以来最好的岁月,朝堂之上没有腥风血雨,民间也是一片祥和,说是百业兴隆,国力蒸蒸,毫不为过。ωωw.
而这一切都是朱允炆一力支撑的结果,如果他突然出了意外,这大明朝走向哪里,如何走,将是一个巨大的疑问,太子朱文奎还小,根本无力主政,即便是他接班,也免不了成为傀儡,到时候朝政混乱,大明未来不可想象。
“京师没事吧?毕竟皇上生病,可算是机密之事。”
张辅深深看着张玉。
张玉明白张辅的意思,他在猜测,朱允炆是不是借重病来测试朝臣与藩王的动静,看看有没有人起了不该起的心思。
“放心吧,没事。”
张玉是一杯酒下肚。
张辅松了一口气,只要没事那就好,毕竟天下藩王基本上都在京师,难保没人有个坏心眼。不过从现在来看,已经没有人可以威胁朱允炆的地位了。
张玉深深看着张辅,平和地说:“爹这次远航,怕需要很久才能回来。你现在也是大明的侯爷了,两个弟弟还小,等他们长大之后,就让他们跟着你走吧,有你照料,爹也能放心。”
张辅疑惑地看着张玉,皱眉道:“爹说什么呢,这是我的弟弟,该照料的自不会少。”
“哈哈,没什么。”
张玉打了个马虎,转而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孩子,为父虽然离开还需要十几日,但还是有句话需要告诉你们,你们三个人都给我听清楚了,记住了。张輗、张軏,坐好!”
张辅看着两个弟弟端坐着,手也放了下去,便看着张玉,只见张玉双眸炯炯有神,满是威严,便也垂下手,安静听着。
张玉看了看紧闭的门窗,严厉地说:“你们要永远铭记在心里一句话,无论发生任何事,你们都要永远效忠建文皇帝,他的命令,绝不能有半点犹豫与迟疑!你们是我的孩子,我只能告诉你们这些,切记,这个立场绝不容动摇!”
张辅心头一震,看着张玉。
张玉见张辅不说话,咬牙道:“记住没有?”
“记住了!”
张辅三人连忙答道。
张玉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心中苦涩,心中疑惑,心中志向,都如此如此吧。
想当初,自己是燕王朱棣手中的宿将,被朱允炆强行带走,充至水师当参将,这种调任是一种惩罚,不是一种光荣的任命。
可经过几年的水师生涯,建文施政,加上朱棣被迫交出燕王三卫,尤其是最近朱允炆拿出了惊世骇俗的舆图,张玉算是明白了,朱允炆的目光远比朱棣,远比任何人要看得远,看得多,与这样的帝王为敌,是绝没有好下场的。
张家不能再与燕王府走太近了。
张玉伸筷子夹菜,没有看张辅:“日后,莫要再与高阳郡王朱高煦有书信往来了。”
张辅看着张玉满是震惊,连忙问道:“父亲听谁说儿与朱高煦有书信往来?”
张玉冷哼一声:“难道没有吗?”
三匹骏马踏在混凝土道路上,蹄铁踏碎不多的积水,发出清脆得声响。接近京城时,下马牵行,守城军士检查其腰牌后,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侯爷”。
一座府邸,后院。
两个十几岁的少年握着长刀,在雨中挥舞,一招一式,有模有样。雨水打湿了衣衫,依旧没有收刀。
身后不远处的亭子里,端坐着一位威严的老将。
“刀乃是刚猛利刃,你们二人是没吃饭吗?拿出气力,再来一遍!”
老将沉声喝道。
两个少年不敢反抗,收刀而立,任凭雨水从脸上滑过,然后右手握紧长刀,腰跨一动,长刀骤起,一刀斜劈,接连三刀,随后猛地快速缩身,身体下坠,刀以低搏高,伴随一声低沉地吼声,刀锋似乎斩开了一片雨幕!
老将看得连连点头,手抚胡须,刚想夸赞两句,却发现两人气力又弱了下去,不再是人带刀,反成了刀带人,刀法凌乱而无气势,不由地站起来走出雨中:“够了!”
两个少年看着老将走来,收刀之后,气喘吁吁地喊了声:“父亲。”
“把刀给我!”
老将声音浑厚。
一个少年将刀递了过去,老将接住长刀,手腕一动,刀面就对照了自己,看着刀身上不太真切的面容,张玉道:“你们记住了,欲成刀法,必修刀之步势!做到身、手、步、刀合一,步势之动,即能快、亦能慢,要能突发,亦能突止,要能飘忽变幻,亦能践踏冲撞……”
说着,一套刀法便舞动起来,步势徐动、突止时,刀光浮动,疾时,如骤杀雷霆,缓时,如山岳四海,一套精湛刀法劈出一道寒芒,令人惊叹。
“啪啪!”
掌声从亭子处传出,伴随着感叹:“多年不见父亲挥刀,越发威猛难挡了。”
张玉抬头看去,身旁的张輗(ni)、张軏(yue)连忙跑了过去,齐声喊道:“大哥。”
“你不是在广西,怎么跑回来了?擅自返京,乃是大罪!”
张玉心中惊喜,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张辅拍了拍张輗、张軏的脑袋,然后对张玉说:“没有君令,孩儿也不敢返京。放心吧,是皇上亲自下旨,将我召回来的。”
“为的是西北?”
张玉走入亭中,接过下人递过来的毛巾。
张辅微微摇头,说:“不,是为了给父亲送行。”
“什么?”
张玉惊讶地看着张辅。朱允炆把张辅从广西那么远的地方召回来,就只是为了给自己送行?这是不是太任性了?
但不得不承认,这个举动很暖心。
张辅也想不通,揣测道:“或许皇上还有其他考虑吧,毕竟父亲远航两次,皇上可没一次召孩儿回来的。”
张玉呵呵笑了。
以前两次远航没让你们送,是因为在朱允炆眼里远航危险程度不算大,可这一次远航与上两次远航完全不一样,将过走一趟完全陌生且浩瀚无边的大海,去一座神秘而危险的新大陆。
这段时间中,水师中人除了筹备远航事宜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好好陪伴家人”,甚至从上至下还梳理了一遍,凡独生子的不准参与此番航行,不是独生子还没儿子的也不准参与此番航行。
因为这些规定,水师还出现了一些麻烦,一些老兵只有女儿,都参加两次远航了,经验丰富的紧,说什么都要参加第三次远航,可按照朝廷规定,不符合条件。
水师的军士嘛,都骄傲的很。不让远航不是要人命,一群人直接找上了郑和,将刀子一亮,撂下话:要么准了远航,要么就拉出去砍了。
听说这事都闹到了朱允炆那里,通过特许才解决。
这些事无一不再告诉所有人,这一次远航不同寻常,那些尚不知情的军士也能感觉到这一份紧张与凝重,珍惜着与家人在一起不多的日子。
张玉这些天住在家里,悉心培养着两个小儿子,看着张辅回来,自是快意,吩咐人准备酒菜,给张辅接风洗尘。
酒桌上,张玉瞪了两眼没规矩先夹菜的张軏,然后问张辅:“听说交趾那边安稳了,流寇都消灭了个干净,可是真的?”
张辅敬酒,而后道:“是真的,三百侦察兵,做到了两万军士没做到的事,这让韩观很是难受,这段时间正在钻山沟研究丛林作战呢。”
张玉想象着韩观趴在草丛里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末了说:“韩观比对错了对象啊,这并不是说三百侦察兵强过两万军士,而是所擅不同。侦察兵百里挑一,又是经过丛林、山林特训,这才有了如此奇效。”
张辅认可张玉的分析,道:“确实如此,军阵对冲时,侦察兵的优势就很难显现出来。可即便如此,侦察兵依旧是强横的,儿在广西也特训了一支军队,不知道和侦察兵相差多少。”
张玉是知道张辅手中的“特种兵”的,是一支以汉、苗,朝廷与土司军队结合的军队,即凭祥卫,这是朝廷特许的,只不过最初凭祥卫野蛮扩张,人数远超卫的编制,后来安南战争结束后,张辅将凭祥卫一分为三,一部分驻扎交趾鸡陵关,一部分驻守凭祥关,还有一部分,则被张辅调至桂林,成立了狼兵所。
狼兵所的编制也超出了寻常所,多达三千人,特训的内容就是山林与丛林作战,经过长时间的整训,张辅认为这支军队有了不错的战斗力。
“想知道还不容易,以你的身份,只要找皇上说说,皇上定会安排侦察兵与广西狼兵切磋一二。”
张玉喝了一杯酒,哈着酒气说。
张辅微微点头:“此番回京,儿确实有这个想法。对了,在来路上,我听闻前段时间皇上病重,眼下如何?”
张玉看着倒酒的张辅,凝重地点了点头:“说起此事,确实让人心有余悸,好在天佑大明,皇上已是无碍,你今日就少喝点酒,明日一早入宫拜见吧。”
张辅看张玉的神情,也不由后怕。
建文朝至今虽然只有短短五年,但却是大明开国以来最好的岁月,朝堂之上没有腥风血雨,民间也是一片祥和,说是百业兴隆,国力蒸蒸,毫不为过。ωωw.
而这一切都是朱允炆一力支撑的结果,如果他突然出了意外,这大明朝走向哪里,如何走,将是一个巨大的疑问,太子朱文奎还小,根本无力主政,即便是他接班,也免不了成为傀儡,到时候朝政混乱,大明未来不可想象。
“京师没事吧?毕竟皇上生病,可算是机密之事。”
张辅深深看着张玉。
张玉明白张辅的意思,他在猜测,朱允炆是不是借重病来测试朝臣与藩王的动静,看看有没有人起了不该起的心思。
“放心吧,没事。”
张玉是一杯酒下肚。
张辅松了一口气,只要没事那就好,毕竟天下藩王基本上都在京师,难保没人有个坏心眼。不过从现在来看,已经没有人可以威胁朱允炆的地位了。
张玉深深看着张辅,平和地说:“爹这次远航,怕需要很久才能回来。你现在也是大明的侯爷了,两个弟弟还小,等他们长大之后,就让他们跟着你走吧,有你照料,爹也能放心。”
张辅疑惑地看着张玉,皱眉道:“爹说什么呢,这是我的弟弟,该照料的自不会少。”
“哈哈,没什么。”
张玉打了个马虎,转而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孩子,为父虽然离开还需要十几日,但还是有句话需要告诉你们,你们三个人都给我听清楚了,记住了。张輗、张軏,坐好!”
张辅看着两个弟弟端坐着,手也放了下去,便看着张玉,只见张玉双眸炯炯有神,满是威严,便也垂下手,安静听着。
张玉看了看紧闭的门窗,严厉地说:“你们要永远铭记在心里一句话,无论发生任何事,你们都要永远效忠建文皇帝,他的命令,绝不能有半点犹豫与迟疑!你们是我的孩子,我只能告诉你们这些,切记,这个立场绝不容动摇!”
张辅心头一震,看着张玉。
张玉见张辅不说话,咬牙道:“记住没有?”
“记住了!”
张辅三人连忙答道。
张玉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心中苦涩,心中疑惑,心中志向,都如此如此吧。
想当初,自己是燕王朱棣手中的宿将,被朱允炆强行带走,充至水师当参将,这种调任是一种惩罚,不是一种光荣的任命。
可经过几年的水师生涯,建文施政,加上朱棣被迫交出燕王三卫,尤其是最近朱允炆拿出了惊世骇俗的舆图,张玉算是明白了,朱允炆的目光远比朱棣,远比任何人要看得远,看得多,与这样的帝王为敌,是绝没有好下场的。
张家不能再与燕王府走太近了。
张玉伸筷子夹菜,没有看张辅:“日后,莫要再与高阳郡王朱高煦有书信往来了。”
张辅看着张玉满是震惊,连忙问道:“父亲听谁说儿与朱高煦有书信往来?”
张玉冷哼一声:“难道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