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没了,朱有爋因为白莲教沫儿的关系,成为了隐世和尚,而朱有炖则被困留京师,虽然朱允炆因为周王妃是冯胜之女的关系,给了冯氏、朱有炖等人一些照顾,但因为家庭成员较多,坐吃山空并非长久之计,朱有炖作为一家之长,只能扛起来养家重任。
朱有炖知晓朱有爋离开了京师,也明白了这个痴情到底的弟弟,选择了原谅,并据此创作了杂剧《烟花梦》,冯氏见过之后,便拿着杂剧找到了文工团的慕容景儿,编排试演,结果大获成功。
文工团激励创作,有着完整的激励制度,成功演出的戏剧所得会按照一定比例分给编创杂剧人员。慕容景儿据此交给了冯氏三百两钱钞,并亲自拜会了朱有炖,诚邀其与文工团合作,专司创作杂剧、戏曲。
朱有炖没有拒绝,一大家子总需要吃饭,而慕容景儿所带领的文工团背后是宫廷,与她合作不算掉价。
一拍即合之下,文工团找到了出路,招揽才子创作戏剧,文工团负责编排与演出。而朱有炖则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凭借着戏曲的钻研与体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轰动京师的杂剧,引无数百姓喜欢。
朱允炆从这里看到了一条路,一条解决藩王势力尾大不掉的路。
没错,削藩是完成了,可削藩削掉的只是这些藩王的土地、僚属与护卫,他们的待遇并没有削除,藩王还有世子,还有郡王,郡王后面还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ωωw.
除了这些,还有公主那一家子,这可都是世袭罔替,永世不绝啊,朱允炆可以养着这些藩王、郡王,人少,可等到自己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往下八代,谁还能养得起这些人?
朱元璋太重亲戚了,最初定这些规矩并没啥问题,养着这些人也没啥,但问题是,你要有个尽头,人家八代之后都跟老朱家没多少关系了,你还每年两百石养着,这怎么行?
朱有炖走上戏曲创作之路,这给朱允炆了一个提醒,皇室宗亲也是可以如寻常人,该干嘛去干嘛的,能当官的去当官,不能当官的去经商,即不能当官也不能经商的也别闲着,出去打工赚钱嘛,想让朝廷一直养着,这是不合适的。
考虑到藩王反弹,朱允炆并没有直接调整皇室宗及其后世子孙俸禄发放问题,而是力求先寻找办法,找好出路,然后再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朱允炆很是坚定,天下养朱的根必须在自己手中根除。
“去农学院吧。”
朱允炆没有多作解释。
农学院院长盛仲、副院长何太吾陪在朱允炆左右,介绍着农学院的发展状况。
朱允炆见何太吾忧愁不已,开口问:“朕在这里,有什么就直说,你们是搞农业的,不需要在脸色上作文章。”
何太吾请罪一二,开口道:“皇上,农学院倾力研究,只是为了提升亩产。去年冬日,农学院安排监生进入北方、南方诸省调查亩产,发现南方亩产尚可,可北方亩产有些令人心惊啊。”
“哦,怎么说?”
朱允炆皱眉。
何太吾哀叹一声:“就以北直隶来论,许多户人虽有五十亩地,但其亩产平均下来只有三斗六升,合粮十八石,按十五税一来算,手中余粮十六石八斗,北地粮价有所下跌,十六石八斗也就合七两左右。抛开一家用度,购置花销,生病花销,一年到头来,所剩已是不多,百姓之中甚至有谚语说,收四斗者,便称有年。臣想借此机会,请皇上降低农税。”
朱允炆紧锁眉头:“亩产连一石都不到?”
一亩地,辛辛苦苦,竟然连一百五十斤的粮食都打不出来?算四斗,也才六十斤,这也太少了吧?
不是说北方一亩地一石至两石,南方两石至三石吗?缘何会如此之少?
何太吾严肃地说:“此乃监生调查所得,虽不能代表所有北地亩产,但在北直隶应该还是可信的。”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
杨士奇叹息道:“皇上,北地少雨多旱,尤其是春雨贵如油,虽有水利渠塘,却不能解所有农田用水。稍有些干旱,就容易减产,去年时北地夏收确实减产不少,较之建文五年时,至少减了两成,但因为南方诸省粮食产量增收,拉动了全年税收,掩盖了北方亩产下降。”
朱允炆点了点头,怪不得这两年户部财政保持着稳定上升态势,并没有太大波动,原来是南方增产填补了北方减产。
不过一亩地辛辛苦苦大半年,连六十斤收成都不到,实在是令人心酸,要知道这六十斤的收成,可是需要撒下去二十五斤种子的啊。抛开种子,半年一亩也就收了三十五斤粮食,这个数量也就是一青壮劳力一个月的口粮啊。
减少税赋吗?
朱允炆不敢轻易答应。
现在朝廷凭借着十五税一的方式,积累了超出洪武时期一倍还多的财政,而这些财政,也成为了朱允炆推动新军之策、混凝土道路、疏浚会通河、营造新都、南征西征、大兴文教的根本,一旦动摇了这个根本,诸多革新就会失去财政支撑,到时候不仅施政处处掣肘,就连新政也没有了原动力!
十五税一直接关系着朝廷的高效运作,革新的推动,在商税比例没有超出三分之一之前,朱允炆绝不会改变这个税率。
但不改变,就真的苦了不少百姓,他们哪怕是守着五十亩地,哪怕是勤劳耕作,哪怕是披星戴月,但到头来,他们所得所剩余,依旧是寥寥无几。
朱允炆高估了地方亩产,也高估了百姓的生活,北巡的时候见识到的移民百姓,他们生活的不错,是因为他们在迁移的时候,携带了一定的物资,携带了一定的剩余,加上朝廷答应他们的都给了他们,所以才显得移民过的还可以。
可时过境迁,当最初的剩余被耗光之后,那百姓就只能依靠土地来获取新的剩余,如果土地不给,那他们只能一直贫穷下去!
朱允炆心头有些沉重,现实远比自己想象的更为残酷。
胡濙看出了朱允炆的忧虑,对盛仲、何太吾说:“北方亩产如此之低,不正是农学院应该解决的问题吗?”
朱允炆眼前一亮,是啊,问题的根本在于亩产过低,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十五税一之后,百姓依旧可以有剩余。
何太吾看向盛仲,盛仲哀叹一声:“皇上,农学院自创立至今,确实研究出了不少法子可以提升亩产,在京师之外还设置了试验田,证明了这些法子行之有效,比如深耕、施肥,甚至还研究出了一些药剂,可以喷洒以消灭一些害虫,对提升亩产很有帮助,试验田麦子收成有一石五斗至两石,稻谷有两石五斗至三石。”
朱允炆知道试验田的存在,因为那是皇室的田庄,自己的地……
杨士奇连忙问:“既然有如此好的法子,为何不推广?”
盛仲无奈:“杨阁,农学院何尝不想推广,可我们推广了,没人理我们,也没有人用我们的法子啊。就以深耕的工具来论,百姓家不愿意花这个钱买啊。”
何太吾连连点头,引着朱允炆等人走入一个房间,指着里面的一个铁犁说:“这是农学院制作的铁辕犁,是在曲辕犁基础上改进而来,取消了犁箭,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来固定铁辕和调节深浅,即坚固耐用,又操作轻便,售卖八百文,可没人来买啊。”
“八百文,不低啊。”
胡濙感叹。
何太吾敲了敲铁犁:“抛开木、铁成本,考虑运输、匠人做工,八百文仅仅是成本,农学院可是一文钱都没赚,相对于曲辕犁一两五钱的价来说,已是低价。”
“那缘何百姓还不买?”
杨士奇追问。
何太吾叹息:“因为朝廷发放过一次农具,而那些犁地农具尚未破损,加上移民来时也携带有农具,他们宁愿使用落后的,无法深耕的农具,也不愿意支出八百文去试一试。”
盛仲点头:“不止是深耕犁,农学院复造出了汉代的三脚耧,并作了改进,一头牛拉着,一人牵牛,一人扶耧,一天便可播种五十亩地。可也因为没有农户购买,落灰仓库之中,更不要谈药剂,冷得是无人问津。”
朱允炆明白,百姓家守旧的很,就是农具用坏了,也得给修个三次五次,想要让他们支出几百文钱更换农具,是很难的一件事。
但再难,这种事也必须去做!
在没有高产种子,杂交水稻的情况下,大明想要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税,稳固财政根基,就必须扩大亩产。
“如果推行深耕,你们有把握提升亩产吗?”
朱允炆询问。
何太吾凝重地点头:“皇上,农学院做过对照,深耕亩产相对非深耕亩产,至少可以增加了二至三斗,若配合施肥、药剂,甚至可增加五斗。”
朱允炆沉思良久,点头道:“既然如此,就不能明珠蒙尘,这件事朕来处理。”
朱有炖知晓朱有爋离开了京师,也明白了这个痴情到底的弟弟,选择了原谅,并据此创作了杂剧《烟花梦》,冯氏见过之后,便拿着杂剧找到了文工团的慕容景儿,编排试演,结果大获成功。
文工团激励创作,有着完整的激励制度,成功演出的戏剧所得会按照一定比例分给编创杂剧人员。慕容景儿据此交给了冯氏三百两钱钞,并亲自拜会了朱有炖,诚邀其与文工团合作,专司创作杂剧、戏曲。
朱有炖没有拒绝,一大家子总需要吃饭,而慕容景儿所带领的文工团背后是宫廷,与她合作不算掉价。
一拍即合之下,文工团找到了出路,招揽才子创作戏剧,文工团负责编排与演出。而朱有炖则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凭借着戏曲的钻研与体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轰动京师的杂剧,引无数百姓喜欢。
朱允炆从这里看到了一条路,一条解决藩王势力尾大不掉的路。
没错,削藩是完成了,可削藩削掉的只是这些藩王的土地、僚属与护卫,他们的待遇并没有削除,藩王还有世子,还有郡王,郡王后面还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ωωw.
除了这些,还有公主那一家子,这可都是世袭罔替,永世不绝啊,朱允炆可以养着这些藩王、郡王,人少,可等到自己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往下八代,谁还能养得起这些人?
朱元璋太重亲戚了,最初定这些规矩并没啥问题,养着这些人也没啥,但问题是,你要有个尽头,人家八代之后都跟老朱家没多少关系了,你还每年两百石养着,这怎么行?
朱有炖走上戏曲创作之路,这给朱允炆了一个提醒,皇室宗亲也是可以如寻常人,该干嘛去干嘛的,能当官的去当官,不能当官的去经商,即不能当官也不能经商的也别闲着,出去打工赚钱嘛,想让朝廷一直养着,这是不合适的。
考虑到藩王反弹,朱允炆并没有直接调整皇室宗及其后世子孙俸禄发放问题,而是力求先寻找办法,找好出路,然后再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朱允炆很是坚定,天下养朱的根必须在自己手中根除。
“去农学院吧。”
朱允炆没有多作解释。
农学院院长盛仲、副院长何太吾陪在朱允炆左右,介绍着农学院的发展状况。
朱允炆见何太吾忧愁不已,开口问:“朕在这里,有什么就直说,你们是搞农业的,不需要在脸色上作文章。”
何太吾请罪一二,开口道:“皇上,农学院倾力研究,只是为了提升亩产。去年冬日,农学院安排监生进入北方、南方诸省调查亩产,发现南方亩产尚可,可北方亩产有些令人心惊啊。”
“哦,怎么说?”
朱允炆皱眉。
何太吾哀叹一声:“就以北直隶来论,许多户人虽有五十亩地,但其亩产平均下来只有三斗六升,合粮十八石,按十五税一来算,手中余粮十六石八斗,北地粮价有所下跌,十六石八斗也就合七两左右。抛开一家用度,购置花销,生病花销,一年到头来,所剩已是不多,百姓之中甚至有谚语说,收四斗者,便称有年。臣想借此机会,请皇上降低农税。”
朱允炆紧锁眉头:“亩产连一石都不到?”
一亩地,辛辛苦苦,竟然连一百五十斤的粮食都打不出来?算四斗,也才六十斤,这也太少了吧?
不是说北方一亩地一石至两石,南方两石至三石吗?缘何会如此之少?
何太吾严肃地说:“此乃监生调查所得,虽不能代表所有北地亩产,但在北直隶应该还是可信的。”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
杨士奇叹息道:“皇上,北地少雨多旱,尤其是春雨贵如油,虽有水利渠塘,却不能解所有农田用水。稍有些干旱,就容易减产,去年时北地夏收确实减产不少,较之建文五年时,至少减了两成,但因为南方诸省粮食产量增收,拉动了全年税收,掩盖了北方亩产下降。”
朱允炆点了点头,怪不得这两年户部财政保持着稳定上升态势,并没有太大波动,原来是南方增产填补了北方减产。
不过一亩地辛辛苦苦大半年,连六十斤收成都不到,实在是令人心酸,要知道这六十斤的收成,可是需要撒下去二十五斤种子的啊。抛开种子,半年一亩也就收了三十五斤粮食,这个数量也就是一青壮劳力一个月的口粮啊。
减少税赋吗?
朱允炆不敢轻易答应。
现在朝廷凭借着十五税一的方式,积累了超出洪武时期一倍还多的财政,而这些财政,也成为了朱允炆推动新军之策、混凝土道路、疏浚会通河、营造新都、南征西征、大兴文教的根本,一旦动摇了这个根本,诸多革新就会失去财政支撑,到时候不仅施政处处掣肘,就连新政也没有了原动力!
十五税一直接关系着朝廷的高效运作,革新的推动,在商税比例没有超出三分之一之前,朱允炆绝不会改变这个税率。
但不改变,就真的苦了不少百姓,他们哪怕是守着五十亩地,哪怕是勤劳耕作,哪怕是披星戴月,但到头来,他们所得所剩余,依旧是寥寥无几。
朱允炆高估了地方亩产,也高估了百姓的生活,北巡的时候见识到的移民百姓,他们生活的不错,是因为他们在迁移的时候,携带了一定的物资,携带了一定的剩余,加上朝廷答应他们的都给了他们,所以才显得移民过的还可以。
可时过境迁,当最初的剩余被耗光之后,那百姓就只能依靠土地来获取新的剩余,如果土地不给,那他们只能一直贫穷下去!
朱允炆心头有些沉重,现实远比自己想象的更为残酷。
胡濙看出了朱允炆的忧虑,对盛仲、何太吾说:“北方亩产如此之低,不正是农学院应该解决的问题吗?”
朱允炆眼前一亮,是啊,问题的根本在于亩产过低,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十五税一之后,百姓依旧可以有剩余。
何太吾看向盛仲,盛仲哀叹一声:“皇上,农学院自创立至今,确实研究出了不少法子可以提升亩产,在京师之外还设置了试验田,证明了这些法子行之有效,比如深耕、施肥,甚至还研究出了一些药剂,可以喷洒以消灭一些害虫,对提升亩产很有帮助,试验田麦子收成有一石五斗至两石,稻谷有两石五斗至三石。”
朱允炆知道试验田的存在,因为那是皇室的田庄,自己的地……
杨士奇连忙问:“既然有如此好的法子,为何不推广?”
盛仲无奈:“杨阁,农学院何尝不想推广,可我们推广了,没人理我们,也没有人用我们的法子啊。就以深耕的工具来论,百姓家不愿意花这个钱买啊。”
何太吾连连点头,引着朱允炆等人走入一个房间,指着里面的一个铁犁说:“这是农学院制作的铁辕犁,是在曲辕犁基础上改进而来,取消了犁箭,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来固定铁辕和调节深浅,即坚固耐用,又操作轻便,售卖八百文,可没人来买啊。”
“八百文,不低啊。”
胡濙感叹。
何太吾敲了敲铁犁:“抛开木、铁成本,考虑运输、匠人做工,八百文仅仅是成本,农学院可是一文钱都没赚,相对于曲辕犁一两五钱的价来说,已是低价。”
“那缘何百姓还不买?”
杨士奇追问。
何太吾叹息:“因为朝廷发放过一次农具,而那些犁地农具尚未破损,加上移民来时也携带有农具,他们宁愿使用落后的,无法深耕的农具,也不愿意支出八百文去试一试。”
盛仲点头:“不止是深耕犁,农学院复造出了汉代的三脚耧,并作了改进,一头牛拉着,一人牵牛,一人扶耧,一天便可播种五十亩地。可也因为没有农户购买,落灰仓库之中,更不要谈药剂,冷得是无人问津。”
朱允炆明白,百姓家守旧的很,就是农具用坏了,也得给修个三次五次,想要让他们支出几百文钱更换农具,是很难的一件事。
但再难,这种事也必须去做!
在没有高产种子,杂交水稻的情况下,大明想要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税,稳固财政根基,就必须扩大亩产。
“如果推行深耕,你们有把握提升亩产吗?”
朱允炆询问。
何太吾凝重地点头:“皇上,农学院做过对照,深耕亩产相对非深耕亩产,至少可以增加了二至三斗,若配合施肥、药剂,甚至可增加五斗。”
朱允炆沉思良久,点头道:“既然如此,就不能明珠蒙尘,这件事朕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