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万岁爷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卫所是一座囚牢

小说:重生大明万岁爷 作者:寒梅惊雪 更新时间:2023-11-10 21:36:20 源网站:2k小说网
  瓯江,江流浩渺,奔入东海。

  这一日,蒸汽机船染着夕阳的红润,与瓯江不断拍手,激起阵阵浪花。当夕阳告别,瓯江也变得平静,似乎都回家了。

  宁村所。

  军士张大头坐在破旧的码头上,眺望着远处地大海,见有蒸汽机船靠近也没有任何动作。

  水师运转南北,经停宁村所是常有地事,他们只不过是歇歇脚,最多补充下淡水,并不会久留。何况这里只有两艘船,不需要通报千户。

  蒸汽机船缓缓靠岸,在停稳后,朱允炆一副商人、黄淮一副老管家的模样出现在码头,至于汤不平、顾云,自然是粗衣伙计。

  张大头看到这一幕,猛地抽了下鼻涕,站了起来,随手将一旁插着地红缨枪拿起,一步步走了过去。

  汤不平看了一眼,对顾云使了个眼色,便开始观察起周围地动静。顾云盯着张大头,见对方接近两丈以内,便伸出手喊道:“站在原处,莫要再近了。”

  张大头冷着脸,呸了一口唾沫到手心,紧握长枪,上前一步喝道:“大胆商人,竟敢私用国器。谁是水师官将,竟忘了水师规矩不成?今日遇到我张头大,你们休想离开!”

  顾云都差点出手了,听这个家伙一顿喊,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应对,只好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对于张大头地表现很是满意,水师不私用,蒸汽机船只更是水师中利器,目前也不会对商人开放,如果出现商人使用蒸汽机船只,就说明存在水师与商人勾结,谋取私利的情况,张大头的所作所为是对的。

  朱允炆向前走去,开口道:“安全局办事,让开道路吧。”

  汤不平掏出令牌。

  张大头见是安全局的人,顿时出了一身冷汗,连忙收起长枪,站在一旁手足无措。

  朱允炆安抚道:“你做得对,所有卫所军士都应该向你学习,盯着水师,不准他们走商、迎商。若有违背军纪、规矩的,当拦下奏报千户。”

  张大头连声答应。

  朱允炆走过之后,回头看了看码头上孤零零,却依旧站得笔直的张大头,皱眉问:“卫所码头,应该配多少军士?”

  汤不平答道:“重要卫码头,配二百名军士,非重要码头,三十名军士。所配五至二十名军士。”

  “那这里缘何只有他一人?”

  朱允炆指了指码头。

  汤不平严肃地说:“应是宁村所玩忽职守。”

  朱允炆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不远处的炊烟,说:“走吧。”

  千户陈廉正在与妻女用餐,一名军士走进来通报安全局的人到访。

  陈氏不安地看着陈廉,小女儿几乎哭了出来,母亲说过,安全局是专门抓坏人的,自己哭鼻子的时候,母亲就用安全局吓唬自己,现在他们来,该不会是抓自己的吧?

  陈廉安抚妻女,起身刚走出正门,安全局的人已经到了院子里,连忙上前询问:“在下宁村所千户陈廉,不知……”

  汤不平拿出令牌,让陈廉莫要打听。

  朱允炆看着局促不安的陈廉,迈步走入房间,扫了一眼桌上简单的两个菜一个汤,坐了下来,对躲在陈氏身后的女孩笑了笑说:“好可爱的孩子,陈夫人可否介于加一双碗筷?”

  陈廉跟了过来,看着不知所措的陈氏,微微点了点头,补充了句:“加个菜。”

  陈氏拉着孩子走了,陈廉坐下不敢先说话。

  朱允炆看着桌上的萝卜、青菜和豆腐汤,问:“这就是你们平日的晚膳?”

  陈廉皱眉,安全局的人不都是办大事,查大案的,找自己来不问正事,问晚膳是什么意思,莫不是他想蹭吃蹭喝,让自己给他摆上一桌酒肉?

  “实在是招待不周。”

  陈廉表示歉意,然后看着朱允炆。那意思是,咱家就吃这,你想吃酒肉,这里没有。

  朱允炆接过陈氏送来的碗筷,看着热腾腾的米饭,对陈廉说:“傍晚入港,为何只有一名军士值守?”

  陈廉见朱允炆问的是这件事,放松下来,解释道:“今年各地都重耕作,卫所自不例外。军士都被我安排开荒去了,只留了一人值守。”

  朱允炆毫不客气地夹了一筷子青菜,品尝过之后,又问:“垦荒是好,可你想过没有,宁村所处在海边,一旦有海贼、倭寇进犯,一个人值守如何能确保安全?若应对不及时,卫所岂不是顷刻之间沦陷。人死了,要田何用?”

  陈廉接过陈氏端来的韭菜炒鸡蛋,说:“大人想来对温州府外海并不了解。”

  朱允炆招呼陈氏带孩子坐下,陈氏不敢上桌,朱允炆冷着脸说:“有话问你们,坐下。”

  陈氏这才带孩子坐了下来。

  朱允炆看向陈廉,示意继续说。

  陈廉解释:“温州府外海有岛屿众多,水师为了提防海贼、倭寇入侵,同时也为了保障夜航贸易船只的安全,在多座岛上安置了灯塔与军士值守。灯塔昼夜有军士值守,一旦有危险,则以烽火通报。加上外海中有水师游弋,海贼、倭寇不能深入。”

  “万一深入了呢?”

  朱允炆问。

  陈廉叹了一口气:“万一深入,宁村所也有一战之力的。宁村所军营与码头之间存在一道宽大的鸿沟,以一座桥梁连接。军营与码头的距离是三百步。一旦有人入侵宁村所,只需要十名至二十名军士扼守住桥梁,便可守住军营不失,等待主力抵达,可进行反攻。”ωωw.Bǐqυgétν

  朱允炆想了想宁村所的布局,还真如陈廉所说,看得出来,他并不是没有任何防备,况且军营本身也有瞭望塔,凭借着望远镜,足够将码头的情况尽收眼底。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分配军士去垦荒,扩大生产的做法无可厚非。

  朱允炆看向陈氏,目光落在了陈廉的女儿身上,见小女孩发质发黄,人也有些消瘦,眼巴巴地看着韭菜里不多的鸡蛋,不由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不敢说话。

  陈廉笑着说:“小女陈珂。”

  朱允炆夹了一块鸡蛋放在陈珂碗里,看向陈廉:“你是千户,所领取的俸禄应该足够吃上鸡蛋吧?”千户是正五品官员,月俸二十四石,折合钱钞十二两,如何都不算低收入群体,不至于困顿到连鸡蛋都吃不起,看这孩子吃鸡蛋的样子让人心疼。

  陈廉微微摇头:“这似乎与安全局并无关系。”

  朱允炆一愣。

  没错,官员大吃大喝,花销巨大,安全局去查,是不是存在贪污这很正常,可人家清贫,每天吃青菜豆腐,还问什么?

  陈珂天真地看着朱允炆,轻声说了句:“父亲是好人,他把俸禄分给军士了,你们别抓他,他从来都不哭鼻子……”

  朱允炆有些惊讶地看着陈廉,将俸禄分给军士?

  陈廉抬手,揉了揉陈珂的脑袋,对朱允炆说:“虽说朝廷有新军之策,可一些军士之家依旧困顿潦倒,我看不下去,都是自己兄弟,帮个忙而已,这不算是邀买人心吧?”

  朱允炆放下筷子,凝眸说:“算不算邀买人心,需要看过才知道。陈千户,可方便带路,去看看那些困难的军士?”

  陈廉起身,伸手道:“请。”

  朱允炆冲着陈珂笑了笑,然后走出了房间,在陈廉的带领下走向军士居所。

  陈廉到了一家军士院前,简单的篱笆围着,里面是四间木屋。陈廉隔着篱笆喊了声:“林木三,出来。”

  朱允炆看到了令人惊讶的一幕。

  四个木屋的门先后被推开,两个五六十岁的老人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五个中年人,还有七个孩子或站在门口,或躲在窗户后面,几个妇人也围着围裙走了出来。ωωw.Bǐqυgétν

  “陈千户啊,可吃过饭没有,快屋子里请,木三啊,快点行礼。木大,凳子呢,木五,去弄点菜来……”

  汤不平、顾云护在朱允炆身旁,警惕得看着。

  朱允炆推开汤不平,看向陈廉,又看了看眼前二十几个脑袋,不由地问:“陈廉,这是什么?”

  陈廉面色凝重,目光中透着伤感:“这是宁村所,军士林木三及其家眷。”

  “家眷?!”

  朱允炆有些难以置信,寻常军士家眷不过五口之家,这里呢,**,至少有二十四个人,四个房屋,你们是怎么睡得开的?

  “这位是安全局的人,想看看你们家。”

  陈廉对林木三说。

  林木三有些紧张,安全局的都没什么好货,找自己来干嘛?倒是年近六十的林大森很是看得开,呵呵地迎接朱允炆等人入内。

  朱允炆走入正房,被屋子里浑浊的空气差点呛到,什么味道都有,好像还有一股子尿骚味。看着妇人抱着的孩子,朱允炆也就理解了。

  不大的房间里,安置着四张木床,还是双层的,可容八人休息,过道很是狭小,人都坐在了床边,只有一个不稳固的桌子,谁走过蹭一下,都要摇晃摇晃。

  陈廉找了一个凳子,擦了擦给朱允炆:“有些军士,生活的很是困难。恕我直言,朝廷需要引起重视,否则会惹出大麻烦。”

  “为何会如此?”

  朱允炆皱眉。

  陈廉咬牙,沉痛地说:“卫所,是军士的光荣之地,但也是一座囚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