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
赵征缓缓说出了问题所在。
“陛下,开国皇亲以及勋贵的封赏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是官员的根本俸禄,却依旧是一个隐患。”
朝堂上的清贫官员,听到了赵征的谏言,一时间泪目。
终于有人敢提出这个问题了,是他,还是他。
赵府人可真是我们的恩人啊。
可是高台上的朱重八却忍不住脾气了。
“这件事,绝对是你放屁!各级官员的俸禄我早做过精打细算,绝对足够一家人的花销,你莫不要为了找出问题,而找问题!”
朱重八最恨贪官污吏,所以在他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对手下的各级官员俸禄,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赵征现在的这些话,他是半点都不想听。
但与此同时,他也扭头提醒了身边的太监王半,让他先把太医叫到大殿外等候。
因为他现在生气归生气,但更多的是,对赵征的看好,昨日赵征的先服毒再上书的操作,实在是给他震惊到了,忘不掉。
再加上,自灭北元皇室后,几个月来,朝堂上几乎歌舞升平。
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日月王朝国土之上,大事小事,不可能事事顺利。
这样的氛围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朝臣们已经安逸下来了,放松下来了。
朱重八正打算整治一下这样的氛围,这时候,赵征冒出来了。
所以只要朝堂上一直有这样的人存在,他就有足够的理由找朝臣的麻烦。
“陛下,微臣万不敢莫须有!”
“可是陛下,以现有的俸禄体系,只会导致未来土地兼并加剧,无官不贪,清官无活啊!”
“还请陛下细看文书上的,由微臣统计出的俸禄数据!”
“如微臣有半点虚言,微臣甘愿追随前家主而去!”
反正附身在傀儡身上,赵征直接重重的把头磕到了地板上,假装没有听懂朱重八的拒绝。
待他再度抬头,瞬间鲜血滴落,从他的额头滴落,染红了他的官袍。
朱重八:“”
群臣:“”
他们现在心里都冒出同一个问号,又来?
“咱看!”
朱重八几乎是从自己的牙缝里挤出了这句话。
他已经做好了打算,今日退朝后,他一定要让锦衣卫把赵府上下所有人都给调查个干干净净。
怎么一连三个人,都是这种,这种,头铁之人?
朝堂上,于是就只有朱重八默默念着各级官员俸禄的问题。
“自正一品年一千石,至九品年七十石”
“难道这样还不够吗?就算是九品官,年七十石也足够开支,一个人一个月吃一石米还不够,那多少才足够!”
朱重八还是没有看出自己定下的官员俸禄体系中,存在什么问题。
而其他官员虽然能够看出来问题,但却没有一个人在这个时候选择开口。
清官无势,贪官有权。
朝臣中已经有人对赵征生出了敌意。
可惜,赵征别的没有,就一个字,头铁。
“陛下,为官者寒窗数年甚至数十年光阴,到头来,俸禄却只是如此,真的足够吗?”
赵征抬头,望着朱重八,继续说到。
“天下官员何其之多,居一品者少如锦鲤,居九品甚至不入品小吏者多如江鲫。”
“以九品为例,年七十石,不过满足五口之食,此外再无余粮。”
“双亲在上,正妻在侧,少子在下,为官者中,已去五口矣!”
赵征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甚至不能再明白。
他没有说皇帝后宫三千,没有说国公府房屋连绵,而是只谈九品官的生活拮据。
朱重八在高台上,想了一下后,突然就沉默了。bigétν
但赵征还没有停止自己的输出,而不少官员听到他接下来的话,只觉得背后冷汗直流。
“陛下,人岂能无欲无求,为官倡廉,可上孝父母,下育子女也需要更多俸禄。”
“只有七十石,家中六口之官该如何,七口之官该如何?”
“长久以往,借无可借,为官不如为农,为官者必贪啊!”
贪字再一出,又直接就触动到了朱重八的神经。
“他们敢!”
“咱还每逢节日,赏下钱财,又怎么会不够!”
朱重八还在嘴硬,但也只能嘴硬罢了。
赵征也直接就戳穿了这个泡沫。
“赏钱几何,得帝宠者又几何,居何位?”
“再者,年俸七十石,实际到手几斗米,又有多少比例是其他金银细软替换”
金银细软,说好听一点叫做金银细软。
好一点的会以布匹替换,而坏一点的,甚至会是锅碗瓢盆,干柴黑豆。
“停!”
“你别说了”
朱重八只感觉自己一肚子话堵在了喉咙,却怎么都无法开口,对赵征解释。
他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元兵收税的场景。
元朝的统治阶级真的是傻的脑子都不长吗?
肯定还是长了一点的。
许多苛捐杂税,百姓都知道,其实是当地的元官私自加的,而不是来自元庭的旨意。ъitv
元官大多都是元人,日子过得绝对比现在日月王朝的官员要好,但也止不住贪。
所以打倒暴元后,他才对自己手下的官员俸禄,各种限制,且加以锦衣卫监察。
但若是自己的这些官员,日子也过不下去了呢。
户部,刑部,吏部?谁来管?
大家都过不下去了,肯定是一起贪。
自己怎么又埋下了这么一个祸根。
“朕最恨贪官污吏,如果被朕发现一例,就杀一例,我看天下还有谁敢!”
虽然已经意识到祸根,但朱重八也是要面子的,他不可能当着朝臣的面,再度承认自己的错误。
“陛下,贪官固然可恨,但可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望陛下早下旨意!”
“如有官员已靠借粮度日,多一时,则会多负一分利啊!”
火候快到,赵征再添干柴。
这完全是把皇帝架在火上烤,如果换一个官员来做,这绝对是断绝仕途之道。
可惜,仕途于赵征为浮云。
只要有着站到朝堂上的身份,距离皇帝远近,与皇帝亲疏,他完全不在意。
朱重八也只能答应下来,会与户部再行商议。
直到下朝后,赵征被王半叫住,去到了皇帝朱重八休息的偏殿。
赵征缓缓说出了问题所在。
“陛下,开国皇亲以及勋贵的封赏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是官员的根本俸禄,却依旧是一个隐患。”
朝堂上的清贫官员,听到了赵征的谏言,一时间泪目。
终于有人敢提出这个问题了,是他,还是他。
赵府人可真是我们的恩人啊。
可是高台上的朱重八却忍不住脾气了。
“这件事,绝对是你放屁!各级官员的俸禄我早做过精打细算,绝对足够一家人的花销,你莫不要为了找出问题,而找问题!”
朱重八最恨贪官污吏,所以在他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对手下的各级官员俸禄,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赵征现在的这些话,他是半点都不想听。
但与此同时,他也扭头提醒了身边的太监王半,让他先把太医叫到大殿外等候。
因为他现在生气归生气,但更多的是,对赵征的看好,昨日赵征的先服毒再上书的操作,实在是给他震惊到了,忘不掉。
再加上,自灭北元皇室后,几个月来,朝堂上几乎歌舞升平。
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日月王朝国土之上,大事小事,不可能事事顺利。
这样的氛围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朝臣们已经安逸下来了,放松下来了。
朱重八正打算整治一下这样的氛围,这时候,赵征冒出来了。
所以只要朝堂上一直有这样的人存在,他就有足够的理由找朝臣的麻烦。
“陛下,微臣万不敢莫须有!”
“可是陛下,以现有的俸禄体系,只会导致未来土地兼并加剧,无官不贪,清官无活啊!”
“还请陛下细看文书上的,由微臣统计出的俸禄数据!”
“如微臣有半点虚言,微臣甘愿追随前家主而去!”
反正附身在傀儡身上,赵征直接重重的把头磕到了地板上,假装没有听懂朱重八的拒绝。
待他再度抬头,瞬间鲜血滴落,从他的额头滴落,染红了他的官袍。
朱重八:“”
群臣:“”
他们现在心里都冒出同一个问号,又来?
“咱看!”
朱重八几乎是从自己的牙缝里挤出了这句话。
他已经做好了打算,今日退朝后,他一定要让锦衣卫把赵府上下所有人都给调查个干干净净。
怎么一连三个人,都是这种,这种,头铁之人?
朝堂上,于是就只有朱重八默默念着各级官员俸禄的问题。
“自正一品年一千石,至九品年七十石”
“难道这样还不够吗?就算是九品官,年七十石也足够开支,一个人一个月吃一石米还不够,那多少才足够!”
朱重八还是没有看出自己定下的官员俸禄体系中,存在什么问题。
而其他官员虽然能够看出来问题,但却没有一个人在这个时候选择开口。
清官无势,贪官有权。
朝臣中已经有人对赵征生出了敌意。
可惜,赵征别的没有,就一个字,头铁。
“陛下,为官者寒窗数年甚至数十年光阴,到头来,俸禄却只是如此,真的足够吗?”
赵征抬头,望着朱重八,继续说到。
“天下官员何其之多,居一品者少如锦鲤,居九品甚至不入品小吏者多如江鲫。”
“以九品为例,年七十石,不过满足五口之食,此外再无余粮。”
“双亲在上,正妻在侧,少子在下,为官者中,已去五口矣!”
赵征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甚至不能再明白。
他没有说皇帝后宫三千,没有说国公府房屋连绵,而是只谈九品官的生活拮据。
朱重八在高台上,想了一下后,突然就沉默了。bigétν
但赵征还没有停止自己的输出,而不少官员听到他接下来的话,只觉得背后冷汗直流。
“陛下,人岂能无欲无求,为官倡廉,可上孝父母,下育子女也需要更多俸禄。”
“只有七十石,家中六口之官该如何,七口之官该如何?”
“长久以往,借无可借,为官不如为农,为官者必贪啊!”
贪字再一出,又直接就触动到了朱重八的神经。
“他们敢!”
“咱还每逢节日,赏下钱财,又怎么会不够!”
朱重八还在嘴硬,但也只能嘴硬罢了。
赵征也直接就戳穿了这个泡沫。
“赏钱几何,得帝宠者又几何,居何位?”
“再者,年俸七十石,实际到手几斗米,又有多少比例是其他金银细软替换”
金银细软,说好听一点叫做金银细软。
好一点的会以布匹替换,而坏一点的,甚至会是锅碗瓢盆,干柴黑豆。
“停!”
“你别说了”
朱重八只感觉自己一肚子话堵在了喉咙,却怎么都无法开口,对赵征解释。
他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元兵收税的场景。
元朝的统治阶级真的是傻的脑子都不长吗?
肯定还是长了一点的。
许多苛捐杂税,百姓都知道,其实是当地的元官私自加的,而不是来自元庭的旨意。ъitv
元官大多都是元人,日子过得绝对比现在日月王朝的官员要好,但也止不住贪。
所以打倒暴元后,他才对自己手下的官员俸禄,各种限制,且加以锦衣卫监察。
但若是自己的这些官员,日子也过不下去了呢。
户部,刑部,吏部?谁来管?
大家都过不下去了,肯定是一起贪。
自己怎么又埋下了这么一个祸根。
“朕最恨贪官污吏,如果被朕发现一例,就杀一例,我看天下还有谁敢!”
虽然已经意识到祸根,但朱重八也是要面子的,他不可能当着朝臣的面,再度承认自己的错误。
“陛下,贪官固然可恨,但可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望陛下早下旨意!”
“如有官员已靠借粮度日,多一时,则会多负一分利啊!”
火候快到,赵征再添干柴。
这完全是把皇帝架在火上烤,如果换一个官员来做,这绝对是断绝仕途之道。
可惜,仕途于赵征为浮云。
只要有着站到朝堂上的身份,距离皇帝远近,与皇帝亲疏,他完全不在意。
朱重八也只能答应下来,会与户部再行商议。
直到下朝后,赵征被王半叫住,去到了皇帝朱重八休息的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