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名重八。

  乃是大宋一普通百姓。M.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普通百姓,永远是处于最低等,最底层的存在。

  就连名字。

  也是一样。

  在整个大宋,乃至是整个中原。

  普通百姓,一般是没有什么正式的名字的。

  他八月八日出生,为了好记,便名重八。

  作为大宋的普通百姓。

  在大宋尚在之时。

  他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却也还能勉强果腹度日。

  然而这一切。

  在大宋被大元覆灭之后。

  都改变了。

  无数的家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而朱元璋也是一样。

  他无数的同乡,惨死在蒙古人的铁蹄下。

  没有死的。

  也在蒙古人残暴不仁的统治下,几乎没有了生存的希望。

  相比于大宋。

  蒙古人对于大宋故民,如同奴隶一般。

  不但没有任何人权,动辄屠戮。

  各种各样的赋税,更是提高了十倍不止。

  他的父母被活活饿死。

  兄长嫂子也是被蒙古人屠杀。

  于是乎。

  朱元璋便是带着一群相熟的同乡,还有残存的家人一起,开始了流离失所的逃亡之路。

  在逃亡途中。

  许多人死去,许多人走散。

  朱元璋的亲友,也是如此,几乎十不存一。

  终于一路颠沛,来到了大夏。

  成为了无名野鬼,无根之萍。

  为了活下去,他出过家,当过和尚。

  见惯了冷暖。

  对于大元这个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更是早已恨之入骨!

  直到加入了太平道教。

  元璋这个名字。

  是在男子加入太平道教,拜入张角门下之时,张角亲自为他取的。

  璋者,美玉也,亦为兵刃。

  所以,他朱元璋,便是要做一把诛灭大元的绝世兵刃!

  所以他加入太平道教的初衷是什么?

  是为了向大元复仇?

  还是为了解救和他一样,依旧是在大元残暴统治下的大宋故民?

  这一刻。

  朱元璋有些迷茫了。

  望向自己的恩师。

  却见得张角,依旧是一脸慈爱的望向他:“元璋,我太平道成立的初衷,是为了解救和大宋百姓一样,同样饱受暴虐的大夏百姓。”

  “大夏百姓和大宋百姓并无任何区别,你我之间,也并无任何差别。”

  “不是吗?”

  在这一刻。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望向张角。

  良久,终于是缓缓点头。

  朝着张角深深一拜:“恩师一言,犹如醍醐灌顶,元璋将永远铭记!”

  还没有拜下去。

  这边朱元璋便是被张角缓缓的扶了起来。

  握着朱元璋的右手,张角缓缓指向了周遭的百姓,是一字一句道:“元璋,和你一样。老夫其实,也不相信什么天数。”

  “但是你看到了吗?这些人,便是天数。”

  目光顺着周遭的百姓,放在了李烨之上,张角的神色,此刻已经变得极为的复杂:“大夏,本来天数已尽。但是现在……”

  “似乎出了一个了不得的皇帝啊……我们太平道教……”

  顿了顿。

  张角沉默着,一声叹息:“元璋,老夫死后,不知道你会带着太平道教何去何从。”

  “如果……老夫是说如果,这大夏的新皇,当真是那一个天命之人的话……我们太平道教……”

  张角摇了摇头。

  想要说些什么。

  但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

  轻叹一声。

  如同浮云一般。

  带着朱元璋,消失在了人群之中,仿佛从来都没有来过。

  “走吧,现在的京城,还不属于我们。”

  人群中发生的一切。

  李烨并不知晓。

  此刻的他。

  在残存着击败匈奴,收复京城民心的喜悦之色的同时。

  已经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他知道。

  在他的前方,还有很多的敌人。

  在等待着他。

  而很快。

  大夏战胜匈奴的消息。

  随之传遍了整个天下。

  大汉,大唐,大秦,大隋几国。

  刘彻,李世民,嬴政,杨坚。

  这几位天下的雄主。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在他们各自的王座之上。

  齐刷刷的起身,望向大夏的方向。

  脸上皆是带上一阵的惊讶。

  片刻后。

  轻声的一阵轻叹:“大夏又出了一位雄主吗?”

  从这一刻起。

  他们知道。

  有了李烨之后。

  大夏或许,不是此前他们眼中,那个软弱可欺,时日无多的国度了。

  与此同时。

  燕地。

  “匈奴全军覆没,冒顿单于服诛,京城保住了!?”

  燕王朱棣握着手中的战报,几乎是在一刹那间便已经是起身。

  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的是。

  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刹那。

  他的脸上。

  是不自觉的带上了欣喜的笑意。

  而后。才是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望向了一旁的姚广孝。

  “王爷,广孝所言如何?”

  一袭黑衣的姚广孝缓缓起身,脸上带着不住的笑意,直勾勾的望向朱棣:“匈奴人不一定是大夏的对手!咱们这位大夏的新皇,不是什么善茬!”

  朱棣沉默着。

  片刻后,才是缓缓的一拱手:“少师神机妙算,本王拜服!”

  轻声一阵叹息之后。

  朱棣依旧是眉头紧锁。

  眉头间似乎带上了一阵犹豫。

  想要说些什么。

  但是面对姚广孝,似乎又不敢多言。

  然而姚广孝何许人也?

  只是轻轻的瞥了一眼朱棣。

  便是沉声道:“王爷有何话,但说无妨。”

  听得这一句之后。

  朱棣望向姚广孝,才是沉声询问着:“少师,听得你言,想必对这新皇李烨,已经有所了解。”

  “此人此前不过是闲散王爷,本王几未谋面。你说,此人到底是何许人也?”

  谁料。

  这边姚广孝只是瞥了一眼朱棣。

  脸上已经是带上了冷笑之色:“所以,王爷又是在想,这新皇李烨若是个圣贤雄主,是否是可以容得下你!?”

  话音一落。

  这边姚广孝便是骤然起身。

  望向朱棣的脸上,已经是带上鄙夷之色。

  一拂袖,二话不说便是朝着门外而去:“若是王爷作此想,那不必说了!在下告辞!”

  朱棣脸色一变。

  急忙拦住姚广孝。

  脸上满是犹豫和痛心之色。

  是沉声道:“少师!朱棣本是一介宋民,颠沛流离之下,幸得先帝相救!对本王恩重如山,如同亲子!本王这王位,还有这条命,都是先帝给的!”

  “先帝和大夏,待本王恩重如山!本王若反,其不受千夫所指,天下人唾骂!?”

  “前番之举,不过因慈禧和李镇逼迫所致。此刻若李烨乃是明君雄主,本王再反……”

  姚广孝瞥了一眼朱棣,脸上依旧是带上了冷笑之色:“明君雄主又如何!?燕王还不明白吗!?越是明君雄主,便越容不下手握重兵的你!”

  “慈禧和李镇之流尚能看出王爷的威胁,强行削藩,你以为李烨会看不出来!?”

  “我可以实话告诉王爷,别说你只是先帝义子。即便你乃先帝亲子,此刻若是投降,等待王爷的,也只有满门诛灭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