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阵内的赵军,对于卫青来说,宛如一块鸡肋。

  如果赵匡胤还在里面,他肯定提兵杀进去,擒贼擒王。

  可现在赵匡胤带着五千人逃回营寨,近十万军阵在侧。

  卫青想动,却又有些不好动,以他的眼光一眼看出,这支军队气势虽说跌落低谷,却不会成为溃兵,反而有成为衰兵的迹象。

  霍去病看出他的顾虑,环抱铁枪又是一个抱拳。

  “大帅放心,这军阵中的赵军,对我们已经没有威胁了!”

  “哦?”

  卫青面带疑惑看着他。

  霍去病将自己用俘虏招降这批兵将的事说了出来。

  卫青眼睛一亮,心中暗赞,抚掌叫好。

  他想到一个可能,开口问道。

  “既然如此,能否招降这批兵将进攻赵营?”

  手下的兵马死的已经够多了。

  而且要是能用降兵攻城,想来赵营中那批赵军的抵抗,也会微弱许多。

  霍去病闻言却是摇头。

  他苦笑道:“这点恐怕不可能。”

  “我招降他们的条件,是让他们去抗击倭寇,要是现在让他们对付赵营,恐怕有不小风险。”

  “可惜。”

  失望在卫青心底闪过。

  他表情重归肃穆,指挥道:“全军进发,开始攻营!”

  一声声怒喝之中,卫青帅台边的三万精锐,拿着大盾朝赵军营寨冲去。

  这营寨并不算高,只有五米左右。

  哪怕没有攻城器物,借着凹凸处的绳索爬上去也不是难事。

  至于为什么不用火攻,是因为这木墙只是最外围,内里还有早已被雨水冲刷僵硬的土石。

  用火攻非但不能更快攻下,反而会浪费时间,引起骚乱,让赵军有机会从其它方向逃跑。

  在卫青攻城时,霍去病也没有闲着。

  他领着麾下骑兵杀入战场,去阻止已经杀红眼的双方战士。ωωw.Bǐqυgétν

  “公孙敖,你自领一部去劝降,遇见杀红眼的,就杀了赵军之人!”

  吩咐了几声,霍去病将手下将士分散出去。

  而他自己,也率领数百骑兵,直奔最焦灼的几处战场。

  靠近战场,血腥味越发浓烈,直朝口鼻淹来,霍去病皱眉掩着鼻子,弃掉马匹,走进这片修罗般的炼狱。

  厮杀了接近两天时间,尸体堆到处都是。

  其中一些尸体身上,因为白天太阳的照晒,已经出现尸臭味。

  来到一处上百士卒鏖战之处,霍去病高喊两声,里面的夏军将士动作有些放缓,可迫于敌人凶猛的攻势,没有一个人敢停手。

  又劝了两遍,这一股赵军仍是不为所动,霍去病怒了,将铁枪往旁一扔,抽出配剑怒喝。

  “杀光这些赵军疯子!”

  厮杀声高昂了片刻,很快回归平静。

  二十余名活下来的夏军战士,不等跟霍去病行礼,全都弯腰呕吐起来。

  霍去病心有不忍,知道这种战场环境,的确很折磨士兵心神。

  他上前拍着一个人的肩膀,安慰了两句,就带着人马寻着厮杀声赶往别处。

  一个中午的时间过去。

  卫青已经在赵军营寨上站稳脚跟,而霍去病也成功杀死了数千负隅顽抗的赵军士卒。ωωw.Bǐqυgétν

  而在距离战场不远处,潘美终于赶到了这里。

  “还好来的及时……”

  他听着远处的厮杀声,心中松了口气。

  可刚翻越一片山坡,潘美顿时愣在原地。

  他只看见自家营寨内,到处都是厮杀的士兵。

  而在营寨不远处,一大片赵军站在那不为所动,对此视而不见。

  “到底发生了什么?”

  潘美心中惊愕。

  他还不知道赵家父子跟大元勾结败露的事。

  心中思虑过后,潘美决定将这两三千骑兵放在原地,自己孤身靠近战场。

  “你们等在此处,我去营救大帅!”

  说罢,潘美冲向战场方向。

  一路自凤山赶来,潘美嫌弃将领盔甲累赘,在路上就扔掉了,他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骑马来到战场边上,潘美拖出一具夏军尸体,拔了军服穿在自己身上,加入进攻的夏军,喊杀着冲入赵营。

  在营地内奔行片刻。

  潘美终于撞上了一小批赵军。

  “杀了他!”

  赵军怒吼着朝潘美杀来。

  “我乃大帅账下潘美潘仲询,快带我去见大帅!”

  几十名赵军面面相觑,目光落在领兵的队长身上。

  “潘美?”

  这名队长虽没有进入军帐议事的资格,可也听自己的直属将领提过潘美。

  仔细看了潘美两眼,队长也不怀疑了。

  自家大军都要败了,总不能是来投诚的吧。

  “你随我来!”

  很快,潘美被带到赵营后侧,一个普通帐篷外。

  潘美走进帐篷,立刻被两把刀顶在脖子上。

  他没有一丝挣扎,只怔怔看着坐在正前方的赵匡胤。

  往日雄风不再,赵匡胤宛如一头老去的雄狮,周身带着暮气。

  英雄迟暮,莫过于此。

  “大帅!”

  潘美双眼一红,跪在地上。

  “仲询,你怎么来了?”

  赵匡胤睁眼看向潘美。

  “我抵达扬州后,发现世子被人杀了,尸体挂在扬州城头,但城内的霍去病已经不见踪影,我心疑霍去病可能要来前线,就率领麾下骑兵赶回来,未曾想……”

  潘美说的老泪纵横。

  “大帅,我来晚了啊……”

  赵匡胤听见赵构尸体被挂在扬州城上,脸色扭曲一阵。

  可终究平息了自身怒火。

  “构儿的尸体取下来了吗?”赵匡胤颤声道。

  “回禀大帅,我来前已经令人好生安葬。”

  “那就好。”

  赵匡胤站起身,来到潘美身边,将他扶起。

  “仲询啊,我已经败了。”

  “你既然看过了我,那就快走吧,带上你的两万兵马,想去哪儿去哪儿。”

  赵匡胤的声音中带着疲惫。

  他败了,儿子也死了,杀子仇人霍去病更不可能除去。

  哀莫大于心死,他只想好好休息一场。

  哪怕是永眠也好。

  “大帅,大帅还没有败啊,大帅手下仍有两万兵马,只要隐匿粤闽山野,等到夏朝败落,说不定还能有东山再起之日!”

  潘美开口还想劝说。

  却被赵匡胤挥手打断。

  “不必了。”

  他看着潘美感叹道:“以如今大夏皇帝的英明和年纪,你认为我还有机会吗?”

  潘美说不出话。

  大夏新皇的英明有目共睹,而且年纪摆在那,除非突发恶疾,否则别说赵匡胤,赵构重生活到死,也不一定能熬得过。

  又在原地磕了两个头,潘美很想留在这里。

  可最后还是起身离去。

  他需要为麾下士卒负责。

  潘美离开后不久,赵匡胤自刎在这座普通的帐篷中。

  他死前令亲兵将自己的脑袋割下,献给夏皇,换取所有人活命的机会,可赵匡胤死后,跟随的十数名亲兵无一苟活,留书恳求大夏放过其余袍泽,莫要苛待大帅尸体,而后纷纷拔剑自刎,死在帐前。

  一封书信看的卫青霍去病二人心生感叹。

  这纠缠了拖延了接近一月的伐赵大战,在双方主力决战的第三天前,终究迎来完结。

  卫青亲自手书一封,连带捷报和赵匡胤亲兵留下的书信,一同呈报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