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依旧秩序井然,百姓们该怎样生活还是怎样生活。皇城却已经成了乱麻,宫女太监还有侍卫们通过皇贵妃口谕,频繁调动着,在加强皇城与皇宫的防御,她这是在做最坏打算。
所谓最坏打算,自然是康熙没有醒来,会有皇子阿哥直接暴力冲击紫禁城,作为皇宫中除皇太后外的二号人物,皇贵妃有责任保护着一宫康熙的女人——大老婆要保护小老婆们的安全,这也是足够冤种的了。
孝贤亲王府,后殿。
“八哥,你说……如果皇阿玛醒不过来……我是说如果,我们是不是要做什么准备?你难道没有什么想法吗?”
胤禟询问着。
此时,八爷的三位弟弟都已经稍微安静下来,至少可以坐在椅子上吃点心,不用担心因为焦躁不安而噎着。
胤禩笑着,看向殿外不远处花园里的池塘,池塘上已经有蜻蜓翩飞,偶尔停驻在初露尖角的荷叶上,或者轻点池面荡起一圈圈波纹。
正是初夏光景,八爷不觉看的有些呆了,也或许是故意忽略老九的问题。毕竟怎么说呢,这问题还是很敏感的,如果回答不好,隔墙有耳被人听去,康熙之后又苏醒过来,传到了他耳中,直接扣一个心怀不轨的帽子上来。
不过胤禟的这个问题算是问到点子上了,老十、小十四都有些好奇——无论是哪个皇子……除了老五胤祺,说心中对皇位没有一点想法,那是在说谎。就算是跟在八爷背后的九、十、十四三人,也难免有过幻想。
所以,胤禩具体怎么想,还是要和三个弟弟交代一下的。
于是四人移步花园,找到一处空旷亭台,四面都是水,只有一条连接岸边的木栈道,视野范围内一览无遗,不用担心谈话会被传到第五个人耳中。
胤禩这才说出自己想法:“那个位置啊,哥哥我从小就一刻不在想着,但没用的,即便我再努力,皇阿玛也不可能让我继承大统。”
“因为爷出生不行,额娘现在虽然被封为良妃,但地位再高依旧被人戳脊梁骨,说是正黄旗包衣内管领出生,不过是个辛者库爬床的小**蹄子……宗室是不可能支持我登基的,所以他才会放心把妠妲赐婚给我。”
“如今爷最大的敌人,不是其他阿哥,而是宗室。”
“嘿,太宗皇帝有十一个儿子,除了世祖皇帝,可还有三位世袭辅国公、一位世袭镇国公兼袭镇国将军,这四人可都是出身高贵,哪有可能看得上我?”
胤禩顿了顿,抓了一把鱼食撒在池塘里,惹来一群红鲤鱼争相抢夺,就好像是康熙的这一群儿子们一样。
“武将集团一直都是阿哥们争取支持的对象,不过费扬古这个人对皇阿玛忠心耿耿,如今没有重新立储,他必然会站在中立位置。”
“因此爷也不是没有机会。”
如果康熙出个好歹,没有留下遗言,估计形式会分化成三派。
宗亲们会内部商量,从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两人中选一个出来,给予支持。
虽然武将集团首领费扬古保持中立,但除了步军统领衙门外还有兵部,胤禛早就已经暗搓搓的和兵部接触多年,估摸着武将集团会有四分之一倒向四阿哥。
但这天下是康熙的天下,不是宗室的天下,也不是武将的天下,皇帝似乎早就对意外有所预料,设立了内阁,康熙更是将南书房行走抬高,两者相辅相成,用以钳制宗室与武将。
八爷所说的机会,便是在内秘书院大学士汤志明身上。
汤志明是八阿哥胤禩的人这件事,只有康熙皇帝寥寥数人知道,如果这位内秘书院大学士公开支持八爷,朝堂上至少一大半文臣将会倒向胤禩阵营。
他便也就有了和平继位登基的机会——前提是文官势力确确实实能够压制住宗室与武将。否则,如今缺乏武力手段的胤禩只剩下一条路可走。
使用萧师仄提出的舆论战,用舆论控制住读书人及平民百姓,让底层民众对朝廷施压,使得宗室与武将集团不得不就范。
真到了这一步,即便胤禩登基,宗室与武将也不会让他好过,到时候无论如何都要大肆剪除两者羽翼,说一句血流成河都不为过。
八爷的确也不想走到这一步。
能和平,谁又想流血呢?流血可不是轻飘飘两个字,而是实实在在的几十数百条人命。
同一时刻,不仅孝贤亲王府聚集着几位阿哥,胤禛的贝勒府上,有四位皇子:三阿哥胤祉、七阿哥胤祐和十三阿哥胤祥。
要问胤祉为什么在老四家中?因为老三并不知道老四已经脱离**分家自立啦!
所以四七十三这哥仨聊天时自然畏首畏尾、有所保留,但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个意思:如果康熙薨了,胤禛会站出来争一争皇位,老七和小十三俩人会帮助四哥。
胤祉越听越不对劲,感情只有我一个人是对前太子胤礽忠心耿耿,你个小老四早就做了‘白眼狼’?
他自然也就动起了心思。
他老四能当皇帝,为什么我老三不能当皇帝?胤祉觉得,自己也是可以争取一下的嘛,原**可还有部分文官势力掌握在三阿哥手上——争皇位,胤祉也是有机会的。
于是他匆匆告别三位弟弟离去,自然是去召集旧有**的成员了。
胤禛看着三哥背影,心中不可避免的有些刺痛。一直以来,这哥俩关系还是不错的,只不过从他表露目标开始,两人再也回不到以前,以后都将会是彼此政敌。
至此,康熙朝夺嫡势力已经显明扼要。
已经倾塌的大千岁党和**。
得到部分文官支持的三阿哥胤祉的三爷党。
四阿哥胤禛为首,包括部分武将与七阿哥和十三阿哥在内的四爷党。
以及最后一派,八阿哥胤禩为轴心,得到文官核心支持,完全掌控工部,包括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在内的八爷党。
历史上,康熙朝鼎鼎有名的九龙夺嫡,就在康熙四十六年某个春末夏初的午后彻底成形。
()
所谓最坏打算,自然是康熙没有醒来,会有皇子阿哥直接暴力冲击紫禁城,作为皇宫中除皇太后外的二号人物,皇贵妃有责任保护着一宫康熙的女人——大老婆要保护小老婆们的安全,这也是足够冤种的了。
孝贤亲王府,后殿。
“八哥,你说……如果皇阿玛醒不过来……我是说如果,我们是不是要做什么准备?你难道没有什么想法吗?”
胤禟询问着。
此时,八爷的三位弟弟都已经稍微安静下来,至少可以坐在椅子上吃点心,不用担心因为焦躁不安而噎着。
胤禩笑着,看向殿外不远处花园里的池塘,池塘上已经有蜻蜓翩飞,偶尔停驻在初露尖角的荷叶上,或者轻点池面荡起一圈圈波纹。
正是初夏光景,八爷不觉看的有些呆了,也或许是故意忽略老九的问题。毕竟怎么说呢,这问题还是很敏感的,如果回答不好,隔墙有耳被人听去,康熙之后又苏醒过来,传到了他耳中,直接扣一个心怀不轨的帽子上来。
不过胤禟的这个问题算是问到点子上了,老十、小十四都有些好奇——无论是哪个皇子……除了老五胤祺,说心中对皇位没有一点想法,那是在说谎。就算是跟在八爷背后的九、十、十四三人,也难免有过幻想。
所以,胤禩具体怎么想,还是要和三个弟弟交代一下的。
于是四人移步花园,找到一处空旷亭台,四面都是水,只有一条连接岸边的木栈道,视野范围内一览无遗,不用担心谈话会被传到第五个人耳中。
胤禩这才说出自己想法:“那个位置啊,哥哥我从小就一刻不在想着,但没用的,即便我再努力,皇阿玛也不可能让我继承大统。”
“因为爷出生不行,额娘现在虽然被封为良妃,但地位再高依旧被人戳脊梁骨,说是正黄旗包衣内管领出生,不过是个辛者库爬床的小**蹄子……宗室是不可能支持我登基的,所以他才会放心把妠妲赐婚给我。”
“如今爷最大的敌人,不是其他阿哥,而是宗室。”
“嘿,太宗皇帝有十一个儿子,除了世祖皇帝,可还有三位世袭辅国公、一位世袭镇国公兼袭镇国将军,这四人可都是出身高贵,哪有可能看得上我?”
胤禩顿了顿,抓了一把鱼食撒在池塘里,惹来一群红鲤鱼争相抢夺,就好像是康熙的这一群儿子们一样。
“武将集团一直都是阿哥们争取支持的对象,不过费扬古这个人对皇阿玛忠心耿耿,如今没有重新立储,他必然会站在中立位置。”
“因此爷也不是没有机会。”
如果康熙出个好歹,没有留下遗言,估计形式会分化成三派。
宗亲们会内部商量,从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两人中选一个出来,给予支持。
虽然武将集团首领费扬古保持中立,但除了步军统领衙门外还有兵部,胤禛早就已经暗搓搓的和兵部接触多年,估摸着武将集团会有四分之一倒向四阿哥。
但这天下是康熙的天下,不是宗室的天下,也不是武将的天下,皇帝似乎早就对意外有所预料,设立了内阁,康熙更是将南书房行走抬高,两者相辅相成,用以钳制宗室与武将。
八爷所说的机会,便是在内秘书院大学士汤志明身上。
汤志明是八阿哥胤禩的人这件事,只有康熙皇帝寥寥数人知道,如果这位内秘书院大学士公开支持八爷,朝堂上至少一大半文臣将会倒向胤禩阵营。
他便也就有了和平继位登基的机会——前提是文官势力确确实实能够压制住宗室与武将。否则,如今缺乏武力手段的胤禩只剩下一条路可走。
使用萧师仄提出的舆论战,用舆论控制住读书人及平民百姓,让底层民众对朝廷施压,使得宗室与武将集团不得不就范。
真到了这一步,即便胤禩登基,宗室与武将也不会让他好过,到时候无论如何都要大肆剪除两者羽翼,说一句血流成河都不为过。
八爷的确也不想走到这一步。
能和平,谁又想流血呢?流血可不是轻飘飘两个字,而是实实在在的几十数百条人命。
同一时刻,不仅孝贤亲王府聚集着几位阿哥,胤禛的贝勒府上,有四位皇子:三阿哥胤祉、七阿哥胤祐和十三阿哥胤祥。
要问胤祉为什么在老四家中?因为老三并不知道老四已经脱离**分家自立啦!
所以四七十三这哥仨聊天时自然畏首畏尾、有所保留,但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个意思:如果康熙薨了,胤禛会站出来争一争皇位,老七和小十三俩人会帮助四哥。
胤祉越听越不对劲,感情只有我一个人是对前太子胤礽忠心耿耿,你个小老四早就做了‘白眼狼’?
他自然也就动起了心思。
他老四能当皇帝,为什么我老三不能当皇帝?胤祉觉得,自己也是可以争取一下的嘛,原**可还有部分文官势力掌握在三阿哥手上——争皇位,胤祉也是有机会的。
于是他匆匆告别三位弟弟离去,自然是去召集旧有**的成员了。
胤禛看着三哥背影,心中不可避免的有些刺痛。一直以来,这哥俩关系还是不错的,只不过从他表露目标开始,两人再也回不到以前,以后都将会是彼此政敌。
至此,康熙朝夺嫡势力已经显明扼要。
已经倾塌的大千岁党和**。
得到部分文官支持的三阿哥胤祉的三爷党。
四阿哥胤禛为首,包括部分武将与七阿哥和十三阿哥在内的四爷党。
以及最后一派,八阿哥胤禩为轴心,得到文官核心支持,完全掌控工部,包括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在内的八爷党。
历史上,康熙朝鼎鼎有名的九龙夺嫡,就在康熙四十六年某个春末夏初的午后彻底成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