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原著之中最为震撼的一段,大概就是三体的探测器,将人类的舰队国际团灭的那一段了,一颗只有汽车大小形状如同水滴一般的探测器,却在极短的时间内,消灭了人类太空舰队两千艘恒星级战舰,以至于被人说成是两千响的大炮仗。
但在蓝诺看来,三体的水滴,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强,人类的太空舰队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团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迎接水滴,他们在太空中排列成了极其密集的阵型,这样以撞击为攻击模式的水滴,可以以极短的时间快速摧毁每一艘战舰。
如果这些战舰分布在广袤的星空之中,那么就算水滴想要摧毁,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未必就找不出对付这种探测器的办法。
事实上,早在知道自己来到的这个世界是三体宇宙后,蓝诺就已经在思考怎样从战术层面对抗水滴这种武器了。
水滴拥有强相互作用力材料作为外壳,太阳系的任何物质在他的面前都是脆弱的,人类几乎所有的攻击都无法破坏他的外壳,原子和紧密贴合在一起的结构,是人类现有技术无法想象的。
除此之外,它还有短时间内无视惯性进行锐角转向的能力,即便加速到了极高的速度,也可以在极小的半径之内完成方向的调转,这让他在太空中的灵活性几乎是无与伦比的。
也让他光是靠着最原始的撞击,就可以摧毁一艘又一艘恒星级战舰。
在催毁舰队的过程中,水滴加速到最高速度的时候,足足有每秒钟一百七十公里,已经超出了太阳系的第三宇宙速度。
看起来,人类对于这个无法破防的对手,没有任何的办法,即便火炮能够锁定他,也没有办法真正打破他的外壳,伤害到他内部的结构。筆趣庫
但蓝诺却在纳米材料上看到了打败水滴的希望,材料的强度有的时候并不是决定战争结果的唯一要素。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锋利的长枪所使用的金属,要比起泥土强度高的多,但如果让长枪刺入沼泽之中,那就算是他再怎么锋利,也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才可以从找泽之中拔出来。
纳米材料在强度方面,和强相互作用力材料肯定是没有办法相媲美的,甚至说两者之间有天渊之别也不为过。
但蓝诺需要的并不是和水滴的强度硬碰硬,他只要能抵抗得住水滴的动力就足够了。
道理很简单,还是打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同样是一根锋利无比的长枪,在水草丛之中挥舞一阵之后,上面就会缠绕上无数的水草,而长枪在空中再怎么挥动,也很难靠着自己挥动的力量,将缠绕在自己身上的水草斩断,而这些水草只要越缠越多,长枪挥舞的速度也会大幅下降。
太空就是这样一个无处借力的环境,如果将纳米材料做成大网或者细线,让他们缠绕在水滴之上,那么在太空中这样一个无处借力的空旷之地,水滴就算是能锐角转向,他那平滑的外表面,也难以将纳米材料摧毁。
只要太空之中有足够多的纳米材料将水滴包裹,那他的飞行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外壳上缠绕的质量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即便可以锐角转向也失去了在太空之中的灵活性。
到时候,人类甚至可以直接往缠满了纳米材料的水滴上涂满水泥,让这个被缠绕起来的球体变得越来越沉,达到几千上万吨重,水滴终究是个探测器,或许他们相当于三体人的战斗机,已经算很强的探测器了,可动力终究是有限的,在质量变得如此巨大的情况下,移动的速度将变得极为缓慢。
战舰可以将其捕捉在上面安装推进器,靠着推进器的数量,完全可以弥补和水滴之间的动力差距,而在自身没有办法快速移动的情况下,人类就有都是办法去破开强相互作用力材料了。
在战场上没有办法破坏这种材料,是因为战场的条件有限,当目标被彻底限制移动之后,人类完全可以把它移动到太空中的高能粒子对撞机附近,给他来一发加速粒子,接近光速的高能粒子,是绝对能够打穿强相互作用力材料的,唯一的缺陷就是这玩意儿没有可能作为战舰中的武器。
水滴只要被打破了外壳,内部的结构其实是非常脆弱的,这一点在原著中蓝色空间号与万有引力号利用四维空间的碎片,从内部摧毁水滴就能看得出,蓝色空间号甚至只是让宇航员穿着太空服,用最简单的单兵武器就从内部瞬间破坏掉了水滴的结构,高能粒子如果打进水滴的内部,也会造成类似的效果,就算是一次摧毁不了,水滴已经被捕捉的情况下,也完全有二次尝试的机会。
这也正是蓝诺找到汪淼的重要原因之一了,两人相谈甚欢,交流了各自关于纳米材料的理解。
“汪博士,我希望能够开发出一种耐高温的纳米材料,这样的话,在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之后,我就可以尝试直接引导巨变环中的能量,通过推进器来发射了。
这样一来,虽然不是无工质推进,但以超高速喷射出的高能粒子,提供的反作用力,也和无工制推进相差不多。
但这对发动机的材料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要耐受得住数十万度的高温,还需要有足够高的强度,能够约束住高能粒子。”
汪淼笑着道:“你这技术可不像是能够用在机甲上的,就算是我成功研发出了这类材料,你的身体能够承受得住这种加速度吗?我倒是觉得你这个思路很适合恒星际战舰,虽然依旧是工质推进,但对于工质的消耗已经是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理论上,飞船上只要携带足够的水,就有极大的概率完成恒星际远行。不过不管这个技术究竟应用在哪里,你提出的这个技术方向都是值得尝试的。δ:Ъiqikunēt
事实上我们本身也在尝试各种不同性质的纳米材料,其中就有耐高温的类型,上面也给我们派发了相关的任务,未来的战舰推进器喷口就需要这类的高强度材料,你的要求完全可以得到满足。”
“那就太好了!我这边还有一些关于纳米机械的设计思路,你可以参考一下,虽然我们的科技被智子封锁了,但在纳米机械这条道路上还有相当大的开发空间。”
蓝诺很快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另一个方向,需要耐高温的纳米材料是因为,水滴在推进的过程中是会产生高温的,这一点从原著之中丁仪博士最终的结局就能够看出了,如果作为捕捉网的纳米材料本身没有足够的耐高温的能力的话,是很有可能被水滴烧毁的。
不过根据蓝诺在诸多世界开发科技的经验来看,想开发出能够承受水滴制造出来的高温的纳米材料并不困难,原著之中如果没有这种材料的话,恒星级战舰的发动机也很难成功制造出来。
“你看,这就是我的思路,以生物的基因作为纳米机械的操作系统,事实上,细菌和病毒就是一种相当精密的纳米机械,只不过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对这类的纳米机械进行操控,没有办法让他们完全按照我们的要求进化。
但如果将生物的基因和微型的纳米材料的外壳相互结合,也许就能够生产出完全受到我们掌控的纳米机械,可以通过电磁波乃至是中微子,在外界进行操控。
这些东西未来可以用在医疗方面,战舰损管,甚至是合成食物,如果能将两大纳米技术的分支相互组合,我们的技术还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三体人虽然在理论物理方面已经远远超出我们,但在同等科技下,技术的广度上未必就不是我们能够追赶,甚至是超越的,虽然那样依旧很难打败三体舰队,但……”蓝诺说到这里,就不继续说下去了,转而又换了一个话题。
“汪博士对生物技术了解吗?我最近除了长生技术之外,最关注的一个课题就是有机物合成的廉价化。”
汪淼对于刚刚那个话题还很感兴趣,却不想蓝诺说到一半就停下了,不过还是跟上了蓝诺的思路,询问道:“有机物合成技术和长生技术之间的跨度应该很大吧,为什么突然把研发方向倾向到这个呢?”
蓝诺叹了口气,取除了一张世界地图铺在了桌面上,这张世界地图并不是政治地图或者是地形图,而是一张动植物分布图。
“虽然我并不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也坚定地认为地球的资源就是该被人们利用的,但如今陷入了恐慌的地球政府,对于资源的利用实在是有些过激了。
你看地图上,华北地区这片区域,原本是有相对茂密的植被覆盖的,但现在却已经和黄土高原没什么两样了,我虽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也能够大致推断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东北华北,北美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流域,都会逐步出现沙漠化的迹象。
恒河流域的污染程度也逐渐严重,世界各大粮食产地都将出现大规模的粮食减产,这无疑是人类在恐慌之中的巨大决策失误,而这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会面对一场大饥荒。
我对于用自己的思维来欺骗三体人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但对于自己的脑子还是有点信心的,我大概能够在接下来的这场大饥荒到来之前,将有机物合成技术廉价化,普及化,至少帮人类度过眼前的这场危机。”
汪淼看着地图上原本是森林的地区,如今已经被开垦成农田和工业区,并且出现沙漠化的迹象,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凝重起来,他所关注的领域并不包括自然环境,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环境的恶化的确已经相当明显了。
或许全球大规模的沙漠化并不会像蓝诺说的来的那么快,但这已经是一个大趋势,是几乎无可避免的,在这种局面之下,可以预见,人类的未来的确有极大的可能面对一场超级饥荒。
那样的话,全球接近80亿人,能够生存下来的恐怕不到一半。
事实上,原著之中大低谷的起因就是土地荒漠化,粮食大规模减产从而引发的大饥荒。
原著之中大低谷时期,人类的经济已经崩溃了,但经济崩溃在军管之下,还是能够维持住人们基本的生存的,可饥荒却成了压倒人类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有工作,还不起贷款,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更改政策,发放补助,对社会资源进行二次分配,进行解决的问题。
但没有粮食,却是没办法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的,食物不够吃就注定了有一部分人要饿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也是人类经济崩溃了那么多年都挺过来了,却在大低谷时期彻底崩溃了的重要原因。筆趣庫
蓝诺是绝对不允许大低谷再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八十亿人死的只剩下二十多亿,简直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失败,如果这些人能够活下来,那人类未来的生产力还能翻上好几倍,再有针对性的战术手段的情况下,在二百年后,三体人最多只能让水滴到达太阳系的情况下,是完全有能力打败三体人的探测器的,甚至是可以在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打败三体人的探测器的。
在那种情况下,就算科技被封锁,俘虏了敌人的探测器,也可以从其中逆向破解出相当多的技术,蓝诺的终极目的是不通过威慑战胜三体人,黑暗森林威慑只是他最后用来兜底的手段。
而眼下迫在眉睫的粮食问题,蓝诺可是太熟悉了,当初他第一次穿越到生化危机的世界,就开发改良过各种高产的虫子,蘑菇,在末日之中为难民创造了足够的食物来源,在跨越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后,这方面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这次轮到三体世界,蓝诺相信自己,绝对能做得更好。
【未完待续】
求收藏,求推荐票~
但在蓝诺看来,三体的水滴,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强,人类的太空舰队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团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迎接水滴,他们在太空中排列成了极其密集的阵型,这样以撞击为攻击模式的水滴,可以以极短的时间快速摧毁每一艘战舰。
如果这些战舰分布在广袤的星空之中,那么就算水滴想要摧毁,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未必就找不出对付这种探测器的办法。
事实上,早在知道自己来到的这个世界是三体宇宙后,蓝诺就已经在思考怎样从战术层面对抗水滴这种武器了。
水滴拥有强相互作用力材料作为外壳,太阳系的任何物质在他的面前都是脆弱的,人类几乎所有的攻击都无法破坏他的外壳,原子和紧密贴合在一起的结构,是人类现有技术无法想象的。
除此之外,它还有短时间内无视惯性进行锐角转向的能力,即便加速到了极高的速度,也可以在极小的半径之内完成方向的调转,这让他在太空中的灵活性几乎是无与伦比的。
也让他光是靠着最原始的撞击,就可以摧毁一艘又一艘恒星级战舰。
在催毁舰队的过程中,水滴加速到最高速度的时候,足足有每秒钟一百七十公里,已经超出了太阳系的第三宇宙速度。
看起来,人类对于这个无法破防的对手,没有任何的办法,即便火炮能够锁定他,也没有办法真正打破他的外壳,伤害到他内部的结构。筆趣庫
但蓝诺却在纳米材料上看到了打败水滴的希望,材料的强度有的时候并不是决定战争结果的唯一要素。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锋利的长枪所使用的金属,要比起泥土强度高的多,但如果让长枪刺入沼泽之中,那就算是他再怎么锋利,也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才可以从找泽之中拔出来。
纳米材料在强度方面,和强相互作用力材料肯定是没有办法相媲美的,甚至说两者之间有天渊之别也不为过。
但蓝诺需要的并不是和水滴的强度硬碰硬,他只要能抵抗得住水滴的动力就足够了。
道理很简单,还是打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同样是一根锋利无比的长枪,在水草丛之中挥舞一阵之后,上面就会缠绕上无数的水草,而长枪在空中再怎么挥动,也很难靠着自己挥动的力量,将缠绕在自己身上的水草斩断,而这些水草只要越缠越多,长枪挥舞的速度也会大幅下降。
太空就是这样一个无处借力的环境,如果将纳米材料做成大网或者细线,让他们缠绕在水滴之上,那么在太空中这样一个无处借力的空旷之地,水滴就算是能锐角转向,他那平滑的外表面,也难以将纳米材料摧毁。
只要太空之中有足够多的纳米材料将水滴包裹,那他的飞行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外壳上缠绕的质量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即便可以锐角转向也失去了在太空之中的灵活性。
到时候,人类甚至可以直接往缠满了纳米材料的水滴上涂满水泥,让这个被缠绕起来的球体变得越来越沉,达到几千上万吨重,水滴终究是个探测器,或许他们相当于三体人的战斗机,已经算很强的探测器了,可动力终究是有限的,在质量变得如此巨大的情况下,移动的速度将变得极为缓慢。
战舰可以将其捕捉在上面安装推进器,靠着推进器的数量,完全可以弥补和水滴之间的动力差距,而在自身没有办法快速移动的情况下,人类就有都是办法去破开强相互作用力材料了。
在战场上没有办法破坏这种材料,是因为战场的条件有限,当目标被彻底限制移动之后,人类完全可以把它移动到太空中的高能粒子对撞机附近,给他来一发加速粒子,接近光速的高能粒子,是绝对能够打穿强相互作用力材料的,唯一的缺陷就是这玩意儿没有可能作为战舰中的武器。
水滴只要被打破了外壳,内部的结构其实是非常脆弱的,这一点在原著中蓝色空间号与万有引力号利用四维空间的碎片,从内部摧毁水滴就能看得出,蓝色空间号甚至只是让宇航员穿着太空服,用最简单的单兵武器就从内部瞬间破坏掉了水滴的结构,高能粒子如果打进水滴的内部,也会造成类似的效果,就算是一次摧毁不了,水滴已经被捕捉的情况下,也完全有二次尝试的机会。
这也正是蓝诺找到汪淼的重要原因之一了,两人相谈甚欢,交流了各自关于纳米材料的理解。
“汪博士,我希望能够开发出一种耐高温的纳米材料,这样的话,在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之后,我就可以尝试直接引导巨变环中的能量,通过推进器来发射了。
这样一来,虽然不是无工质推进,但以超高速喷射出的高能粒子,提供的反作用力,也和无工制推进相差不多。
但这对发动机的材料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要耐受得住数十万度的高温,还需要有足够高的强度,能够约束住高能粒子。”
汪淼笑着道:“你这技术可不像是能够用在机甲上的,就算是我成功研发出了这类材料,你的身体能够承受得住这种加速度吗?我倒是觉得你这个思路很适合恒星际战舰,虽然依旧是工质推进,但对于工质的消耗已经是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理论上,飞船上只要携带足够的水,就有极大的概率完成恒星际远行。不过不管这个技术究竟应用在哪里,你提出的这个技术方向都是值得尝试的。δ:Ъiqikunēt
事实上我们本身也在尝试各种不同性质的纳米材料,其中就有耐高温的类型,上面也给我们派发了相关的任务,未来的战舰推进器喷口就需要这类的高强度材料,你的要求完全可以得到满足。”
“那就太好了!我这边还有一些关于纳米机械的设计思路,你可以参考一下,虽然我们的科技被智子封锁了,但在纳米机械这条道路上还有相当大的开发空间。”
蓝诺很快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另一个方向,需要耐高温的纳米材料是因为,水滴在推进的过程中是会产生高温的,这一点从原著之中丁仪博士最终的结局就能够看出了,如果作为捕捉网的纳米材料本身没有足够的耐高温的能力的话,是很有可能被水滴烧毁的。
不过根据蓝诺在诸多世界开发科技的经验来看,想开发出能够承受水滴制造出来的高温的纳米材料并不困难,原著之中如果没有这种材料的话,恒星级战舰的发动机也很难成功制造出来。
“你看,这就是我的思路,以生物的基因作为纳米机械的操作系统,事实上,细菌和病毒就是一种相当精密的纳米机械,只不过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对这类的纳米机械进行操控,没有办法让他们完全按照我们的要求进化。
但如果将生物的基因和微型的纳米材料的外壳相互结合,也许就能够生产出完全受到我们掌控的纳米机械,可以通过电磁波乃至是中微子,在外界进行操控。
这些东西未来可以用在医疗方面,战舰损管,甚至是合成食物,如果能将两大纳米技术的分支相互组合,我们的技术还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三体人虽然在理论物理方面已经远远超出我们,但在同等科技下,技术的广度上未必就不是我们能够追赶,甚至是超越的,虽然那样依旧很难打败三体舰队,但……”蓝诺说到这里,就不继续说下去了,转而又换了一个话题。
“汪博士对生物技术了解吗?我最近除了长生技术之外,最关注的一个课题就是有机物合成的廉价化。”
汪淼对于刚刚那个话题还很感兴趣,却不想蓝诺说到一半就停下了,不过还是跟上了蓝诺的思路,询问道:“有机物合成技术和长生技术之间的跨度应该很大吧,为什么突然把研发方向倾向到这个呢?”
蓝诺叹了口气,取除了一张世界地图铺在了桌面上,这张世界地图并不是政治地图或者是地形图,而是一张动植物分布图。
“虽然我并不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也坚定地认为地球的资源就是该被人们利用的,但如今陷入了恐慌的地球政府,对于资源的利用实在是有些过激了。
你看地图上,华北地区这片区域,原本是有相对茂密的植被覆盖的,但现在却已经和黄土高原没什么两样了,我虽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也能够大致推断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东北华北,北美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流域,都会逐步出现沙漠化的迹象。
恒河流域的污染程度也逐渐严重,世界各大粮食产地都将出现大规模的粮食减产,这无疑是人类在恐慌之中的巨大决策失误,而这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会面对一场大饥荒。
我对于用自己的思维来欺骗三体人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但对于自己的脑子还是有点信心的,我大概能够在接下来的这场大饥荒到来之前,将有机物合成技术廉价化,普及化,至少帮人类度过眼前的这场危机。”
汪淼看着地图上原本是森林的地区,如今已经被开垦成农田和工业区,并且出现沙漠化的迹象,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凝重起来,他所关注的领域并不包括自然环境,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环境的恶化的确已经相当明显了。
或许全球大规模的沙漠化并不会像蓝诺说的来的那么快,但这已经是一个大趋势,是几乎无可避免的,在这种局面之下,可以预见,人类的未来的确有极大的可能面对一场超级饥荒。
那样的话,全球接近80亿人,能够生存下来的恐怕不到一半。
事实上,原著之中大低谷的起因就是土地荒漠化,粮食大规模减产从而引发的大饥荒。
原著之中大低谷时期,人类的经济已经崩溃了,但经济崩溃在军管之下,还是能够维持住人们基本的生存的,可饥荒却成了压倒人类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有工作,还不起贷款,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更改政策,发放补助,对社会资源进行二次分配,进行解决的问题。
但没有粮食,却是没办法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的,食物不够吃就注定了有一部分人要饿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也是人类经济崩溃了那么多年都挺过来了,却在大低谷时期彻底崩溃了的重要原因。筆趣庫
蓝诺是绝对不允许大低谷再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八十亿人死的只剩下二十多亿,简直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失败,如果这些人能够活下来,那人类未来的生产力还能翻上好几倍,再有针对性的战术手段的情况下,在二百年后,三体人最多只能让水滴到达太阳系的情况下,是完全有能力打败三体人的探测器的,甚至是可以在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打败三体人的探测器的。
在那种情况下,就算科技被封锁,俘虏了敌人的探测器,也可以从其中逆向破解出相当多的技术,蓝诺的终极目的是不通过威慑战胜三体人,黑暗森林威慑只是他最后用来兜底的手段。
而眼下迫在眉睫的粮食问题,蓝诺可是太熟悉了,当初他第一次穿越到生化危机的世界,就开发改良过各种高产的虫子,蘑菇,在末日之中为难民创造了足够的食物来源,在跨越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后,这方面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这次轮到三体世界,蓝诺相信自己,绝对能做得更好。
【未完待续】
求收藏,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