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由左庶长王龁为主将,率军十六万进攻上党。”

  “秦、齐两国对峙于长平?”

  当叶清秋看到这样的情报之后,

  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大脑更是有点转不过弯,

  揉了揉眼睛,

  重新看向上面的内容,

  这下子,

  叶清秋确定,是这么写的没错。

  “秦国和齐国,这就对上了?”

  “就因为一个上党郡,现在这就开打了?”

  虽然早就知道,秦国和齐国之间,必有一战,决定天下的归属。

  甚至于,

  这件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最近两年,

  随着楚国和赵国的相继覆灭,

  山雨欲来的感觉,就充斥在每个人的心头。

  只是让叶清秋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场决战会来的如此之快。

  起因也是异常的魔幻。

  前段时间,

  秦国出兵进攻乾国的事情,叶清秋是知道的。

  只是,

  当时恐怕没有人会想到,

  这么一次进攻,

  最后会引发齐国和秦国之间的决战。

  不过......

  这是不是决战还不好说。

  以叶清秋的目光来看,双方似乎都有些克制。

  首先出动的兵力就不是很多,秦国十六万,齐国二十万。

  其次,齐国接手了上党后,不知道为什么大军主动撤出了上党郡,转而退守长平。

  这样的举动,就很让人费解。

  但是因为知道齐军的主将是韩信,所以叶清秋认为这一定有对方自己的考虑。

  只不过,叶清秋怕是做梦都想不到,这样的操作是因为受到了韩林的干预。

  ......

  叶清秋吩咐雨花楼的人,送来了一份上党高低的详细地图之后,

  随后将目光投向长平,

  虽然叶清秋算不上兵法大家,但前世也是久经沙场的人。

  望着长平的地势,

  叶清秋赞许道:“依托丹水和身后的山川地势,这里确实是一块绝佳的防守位置。”

  “只不过,从齐国避战不出选择固守的反应来看,要么是齐国目前还不太想跟秦国决战,要么就是齐国还没有做好大规模出征的准备。”

  “想来也是,前段时间才拿下宋国,粮草兵源,还有后勤辎重的调度,都需要时间,”

  “秦国那边具体什么情况,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想来这场会战,规模应该不会太大。”

  “或许......这只是双方的一次互相试探,应该不会发展到决战的地步。”

  对于这次齐国和秦国之间的摩擦。

  叶清秋那叫一个上心。

  没办法,

  能否推翻韩林,坐上起鼓皇帝的宝座,就看一把了。

  其实,

  对着这场战争的是胜负,叶清秋十分的纠结。

  一来,是对皇帝宝座和功名的渴望,让叶清秋对于这件事已经近乎魔怔。

  如果有可能,

  叶清秋真的希望,齐国能出现一个大规模的动乱。

  不管这个动乱,是来自于朝堂混乱,还是韩林的昏庸举动,亦或者天灾人祸。

  总之,

  最好尽可能的削弱齐国的国力,让自己有可乘之机。

  虽然这样的想法很不道德。

  尤其是天灾人祸,一旦出现,往往就有数万数十万,乃至于数百万的百姓遭殃。

  但一个王朝的末年,

  大厦崩塌的迹象,往往都是从天灾人祸上开始凸显。

  土地兼并,天灾不断,朝堂混乱。

  一个王朝的崩塌,往往有多方面的原因。

  在各种灾祸下,

  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成为了难民。

  这些难民聚集在一起,就好一个火药桶一样,只要出现一点火星,就会引发剧烈的爆炸。

  也就是走投无路的百姓,揭竿而起,反抗朝廷的统治。

  也只有这种时候,

  叶清秋才有可能起兵成功。

  但这样的代价,就是繁盛的齐国,可能再次变回原来一穷二白,穷困潦倒的时候。

  至于纠结的第二个原因,

  就是来自于前世。

  当年,

  叶清秋率领齐军,阻拦秦国东出的脚步。

  结果在坚持了数年之后,自己兵败身死。

  如果对韩林,叶清秋仅仅是厌恶的话,对秦国来说,那就是生死仇人了。?

  对于这样的仇人,?

  叶清秋巴不得秦国大军全军覆没。?

  但这样一来,?

  齐国统一天下的脚步,必将势不可挡。?

  到时候,

  自己就更没机会染指皇帝的宝座了。

  这样纠结的情绪,让叶清秋很是头疼。

  感觉支持哪边都不是。?

  或者说......?

  这两国,打个两败俱伤??

  最好是双方拼尽全力,掏空了国库,调集全国的兵马。?

  最终两败俱伤,?国力大大衰减。

  如此一来,

  不就是自己起兵的绝佳时机了么。

  到时候,

  不但自己可以轻易的掌控齐国,还有充足的时间休养生息。?

  叶清秋相信,只要给自己时间发育,绝对可以有跟秦国一战的实力。?

  而且,?

  这里的一战,还是仅凭一己之力。?

  若是能有像管仲、晏婴、卫青、霍去病、韩信这样的大才辅佐自己,?

  那跟秦国对战的胜率,叶清秋感觉最起码能提高到八成。?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

  是两国要打一个两败俱伤。?

  虽然看起来难度似乎很高,但叶清秋感觉概率并不低。?

  首先现在的齐国和秦国,双方的国力可以说非常的相近。?

  将领方面,秦国那边虽然拥有着白起、王翦、蒙恬、章邯等等一众名将。?

  但是在叶清秋看来,齐国这边的阵容也不差。?

  至于经济上,确实齐国更加繁华富庶一点。?

  但是这些经济,是没办法直接转化为战场上士兵的战斗力。?

  无非就是后勤方面,可能占了些许的优势。?

  但秦国那边,也丝毫不差。?

  虽然没有齐国繁华,但秦国的举国体制,可以在战时,完美的调动所有资源,军民一心举国发力。?

  一旦秦国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

  秦军的战斗力,齐军还真不一定扛得住。

  总之,

  叶清秋大致的分析过后,感觉这一仗,双方胜负应该是五五开。

  有很大的概率,打的两败俱伤。

  只不过,

  叶清秋没办法预测什么时候才能决战。

  目前,

  双方虽然在长平开始对峙。

  不过叶清秋感觉,这只不过是双方的一次试探。

  真正的决战显然不是现在。

  ......

  (摆烂是真舒服,不过日更八千,在番茄也算是爆更了。至于日更两万,只能说作者有罪,作者忏悔,愿意经受任何惩罚,错了,求求各位读者老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