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敢的啊!”

  无法理解的叶清秋,此时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

  她感觉韩林是疯了。

  不然的话,正常人怎么可能干得出来这种事情。

  虽然她也知道袁家人不是什么好东西。

  前世,

  在大齐境内,烽烟四起之时。

  袁家还想谋权篡逆。

  只是后面事情败露,导致全家被杀。

  可即便如此,依旧在齐国境内掀起不小的风浪。

  可是现在,

  袁家还没谋反啊。

  而且韩林杀的还不止袁家一个,而是朝堂之中绝大多数的官员。

  这里面,有不少人都是前世中,帮助叶清秋登上皇位的从龙之臣。

  他们给予了叶清秋非常多的支持。

  这一世,

  叶清秋也早就在心中拟好了一份名单,本想着得到父亲的支持之后,就开始暗中联系。

  哪曾想,

  现在人还没联系呢,全都被杀了。

  “韩林,你到底是有多残暴。”

  “怎么重活一世,反而比前十更甚。”

  “大敌当前,你不去研究该怎么击退敌军,反而在城内大开杀戒,难道你非要毁了齐国才心满意足吗?”

  叶清秋紧咬着嘴唇,目光中充满了愤恨。wwω.ЪiqíΚù.ИěT

  上一世,

  其实她也经历过这段。

  当初韩林割让长林关之后,燕军在秋收之际率军入侵。

  燕军同样采取分兵的策略,一方面派偏师牵制岳云飞,另一边大军主力直扑临淄。

  太尉袁康主动请缨,想趁着燕军劳师远征,立足未稳之时发起偷袭。

  结果大败而归。

  就在临淄城危急时刻,

  岳云飞击败敌军,及时的率军回援。

  韩林在这个时候提出割让求和,燕军眼看无法灭亡齐国,便同意了议和。

  只是这些,都是前世发生的事情。

  现如今,

  燕军不但提前发起进攻。

  韩林的作为,也跟前世完全不一样。

  现在杀了这么多的朝中大臣,恐怕整个朝廷都会停止运转。

  而且韩林这样残暴的行为,肯定会引起天下学子和士人的责骂。

  外有敌军入侵,内部动荡不安。

  现在整个齐国可以说是内外交困。

  叶清秋自己都感觉有些绝望了。

  她根本想象不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齐国还有什么翻盘的希望。

  “不行,我得找父亲好好谈谈。”

  “齐国不能就这么亡了。”

  “或者说,不能让燕国给吞并,不然的话将永无翻身之日。”

  叶清秋一路小跑,来到叶景隆房门前。

  门也不敲,直接推门进去。

  此时的叶景隆,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岁。

  脸上充满了沧桑。

  看到这一幕,叶清秋惊呼道:“父亲?!”

  叶景隆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你来了,说吧,是不是因为袁家之事?”

  叶清秋的声音充满了焦急:“父亲,我早就说过了,那皇帝昏庸无道,残暴不仁,他今天这是将整个朝堂都屠戮一空啊。”

  叶景隆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缓缓道:“不,其实陛下杀的对。”

  叶清秋:???

  听到这话,叶清秋人傻了。

  她怀疑自己是耳朵出了问题,韩林做出这样残暴的举动,父亲怎么能说杀的对?

  她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父亲。

  “父亲,你怎么......”

  叶景隆站起身,目光平静的看着女儿。

  “你是不是看到陛下杀了那么多人,觉得陛下生性残暴?”

  叶清秋反问道:“难道不是吗?哪个明君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叶景隆叹口气:“那你可知,他们做了什么?”

  “做......做了什么?”

  “京城四大营,负责戍卫京师,满编应有五万人,但你可知实际上有多少?”

  “多少?”

  “四千!满编五万人,可实际可战之兵只有四千。”

  “整整四万六千人的军饷,都被袁家及其党羽所贪墨,你说他们该不该死?!”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叶景隆说这话的时候,言语之中充满了愤怒。

  恨不得没有手刃袁康等人。

  叶景隆为官几十年,他太清楚朝堂之上,这些虚伪之人有多可恶。

  一个个身居要职,不想着怎么重整山河,复兴大齐,反而却像蛀虫一样,不断的**大齐的鲜血。

  这也让他有心报国,可是在漆黑如墨的朝堂中根本无法有所作为。

  现在,

  陛下此举,无异于将整个池塘全部更换。

  既然清水注入黑色的池塘中没用,那就将池塘的水彻底换掉。

  叶景隆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部说完之后。

  叶清秋花容失色。

  她无法相信,

  袁康等人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吃空饷,已经是罪无可赦了。

  这帮人吃的还是戍卫京城的四大营。

  如此一来,

  敌军入侵,京城哪里还有可用之兵。

  还有一同被杀之人。

  里面可是有不少人,都是在后世之中,在自己登基之路上提供过不少帮助啊。

  自己之所以能重拾旧山河,光复大齐。他们也都立下过不少功劳。

  结果现在叶景隆却告诉她,那些人都是大齐的蛀虫。

  这样的结果,

  让叶清秋怎么接受得了。

  最重要的是,

  这样一来,韩林的所作所为,不但不是暴君之举。

  反而更显明君之相。

  虽然手段残忍了点,但是不破不立,长痛不如短痛。

  这怕是唯一能快速整顿朝堂的手段了。

  攘外必先安内。

  如果内部充满了蛀虫,齐国又怎么可能对外发展。

  这样的结果,让叶清秋完全无法接受。

  因为前世,

  韩林在她眼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昏庸好色,残暴不仁的昏君、暴君的形象。

  结果现在告诉她,

  韩林并不是那样的人,这让叶清秋怎么接受得了。

  叶清秋晃神之际,一道敲门声响起。

  “老爷,宫里来人了。”

  “宫里?”

  叶景隆和叶清秋两人,带着疑问来到院中。

  发现院中所站的三个人,都穿着太监的服饰。

  为首一人,还笑吟吟的看着叶景隆。

  待走近,

  那名太监拿出圣旨,高举黄帛,高声道:“下官魏继,奉天子圣谕而来,请接旨。”

  看到圣旨。

  叶景隆想也不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府中其他下人也跪成一片。

  只有叶清秋一个人,在叶景隆的目光下,不情不愿的跪下。

  “自古圣贤治国,皆赖英才辅翼,叶景隆有功于国,得信于民,才国家栋梁之才,特令叶景隆官复丞相一职,钦此。”

  念完之后,

  魏继将黄帛合上,笑道:“恭喜啊,叶丞相。”

  “陛下?!”

  跪在地上的叶景隆,哽咽一声,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罢官那天,

  他眼睁睁的看着,韩林用长林关割让出去,只为换的一名女子。

  那一天,

  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候。

  这段时间,

  他每天更是不断的听闻,韩林又干了什么荒唐事。

  这让报国无门的他,每天郁郁寡欢。

  只是没想到,

  自己居然有一天,还能官复原职。

  激动的叶景隆,已经激动的老泪纵横,甚至都忘了去接圣旨。

  至于他身后的叶清秋,现在是满脸问号。

  让自己老爹官复原职?

  这是什么情况啊。

  前世有这一段剧情吗?

  第一次,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叶清秋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怀疑。

  ...

  (后面应该还有一到两章,爆更爆更!先写到十万字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