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

  韩林可谓是异常忙碌。

  忙的主要内容,就是帮助芈月恢复青春。

  毕竟按照岁数来讲,

  目前,芈月也是后宫之中,年龄最大的人了。

  被岁月侵蚀的痕迹,显然也是最多的。

  而且,

  平日里韩林也经常会帮其他妃子,保护青春容貌,所以一直以来,她们都很少会担忧,自己年老色衰的问题。

  反倒是芈月,虽然之前保养的是不错,

  但毕竟年龄摆在这里了,

  问题也是非常的严重,

  必须要韩林,非常仔细认真且长时间的修炼,才能帮助芈月恢复青春。

  除了这一方面外,

  芈月的身份,也算是成为了韩林的妃子。

  这么算下来的话,

  目前,

  金雀台中,

  册封的妃子数量,已经来到十四人。

  这里面并不包括皇后,以及稍低一档的嫔妃。

  若是一起算上,那么将达到十八人。

  除此之外,

  其他的宫女可谓是数不胜数。

  少说也得两三千人。

  但就是这么多人,

  这些年来,

  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们。

  那就是肚子,一直都没有动静。

  按理来说,

  韩林宠幸的人也不在少数了,

  可就是没见谁的肚子,有过一点动静。

  原本韩林年少力强,年轻气盛。

  这个问题也没啥人重视。

  觉得早晚都能有。

  结果现在可倒好,

  一晃,

  十五年过去了。

  再过几年,韩林都要四十了。

  都这个年龄段了,

  不少宫女和大臣,可算是急坏了。

  毕竟现在齐国坐拥天下江山,可若是韩林出了意外,东宫之位悬空,到时候大齐岂不是瞬间就会分崩离析?

  这样的例子,

  古往今来也没少发生过。

  可对于这件关乎到,齐国生死存亡的事情,韩林一直以来都非常的不上心,

  这可把很多人给急坏了。

  你要说以前,

  韩林还年轻,那没什么问题。

  可现在眼瞅着就要奔四了,几千名宫女都没人能生下个一儿半女,

  你说这能不着急么?

  ......

  “恭喜司空大人又添一子,林司空真是老当益壮啊。”

  “哈哈哈哈,那是,别看老夫年近五十,但雄风可是不减当年。”

  “林家现在是越来越兴旺了。”

  “有林大人在,想不兴旺也难啊。”

  “话说看到林大人年近五十尚能老来得子,你们说陛下这么些年,怎么就没能生个龙子啥的呢。”

  “可不是么,太子之位悬空,我等心里也是焦急啊。”

  “你们说,会不会是陛下有什么暗疾,所以这么多年下来,才没有子女?”

  “你疯了,这话是能乱说的?”

  “我这不也是为了齐国的未来担忧么,若是前些年还好,陛下年富力强,正是春秋鼎盛,可如今陛下在位都已经是五年了,东宫之位一直空缺,将来......”

  虽然齐国没有朝会,

  但各路大臣,也经常会借着一些寿宴啊、孩子出生、满月等等名义,聚集在一起,讨论一下国事。

  但讨论归讨论,

  有些话,他们可不敢直接说出来。

  万一被锦衣卫听了去,不死也得脱层皮。

  但现在聊到关于太子的事情,

  其实不用说明白,大家也都能知道什么意思。

  这件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可以说是悬在每个人的心中。

  毕竟大家都在齐国这条船上,现在齐国更是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业,可是一直没有太子,岂不就是说齐国没有未来。

  万一哪天,韩林突然走了,

  到时候,这齐国的天下瞬间就得分崩离析。

  这时,

  忽然有人开口道:“不知道你们发没发觉一件事,那就是陛下如今的年岁就算没到四十也应该差不多了吧。”

  “可是......前些日子见到陛下,却发现陛下无论是面容还是精气神,都跟二十余岁没什么区别,我想在座的老臣,应该也有这样的疑惑吧。”

  突然被人点明了这件事,

  不少老臣,都是纷纷附和。

  “没错,这一点老夫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怎能会有人时隔十余年,面容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若是不识陛下之人,初次见面绝不会想到,陛下如今已经是年近四十之人。”

  “你们说,陛下会不会是掌握了返老还童之术?”

  “宋侍郎,你这未免也太异想天开了吧,若是真有这等法术,陛下岂不是说能长生不老?”

  “嘶.......若是真能长生不老,那东宫悬空的问题,似乎就迎刃而解了啊?”

  “是啊,是能迎刃而解,可问题是长生不老你觉得这可能吗?”

  “老夫倒是见过一些美妇,虽然年过四十但容貌依旧且韵味十足,或许陛下也只是外表看起来,如同青年人一样罢了。”

  “李大人,在下前些日子就听闻,城东有一名寡妇,虽然年近四十,但那绝对是风韵犹存,若是大人感兴趣,明日就送到大人府上如何?”

  “咳咳,大庭广众之下,你怎么在这胡言乱语,老夫刚才只是打个比方,不要瞎想。”

  说是这么说,

  但李大人在说的同时,对着那人挤眉弄眼,明摆着在这告诉你:现在人太多,回头私下再说这事。

  至于说关于太子的事情,

  虽然他们一直在担忧这件事,

  但他们也知道,光是坐在这里讨论也没用。

  去劝谏韩林?

  那纯纯就是活腻了。

  这些年,可是没少有人找韩林,说这件事。

  刚开始韩林还会找理由搪塞过去。

  但后面,

  烦不胜烦的韩林,直接下命令了,谁以后在敢跟自己谈这件事,直接抄家灭族。

  开始还有人不信,

  知道韩林真的动手的时候,他们才想起来韩林的脾气。

  就这样,

  这件事现在变得,只敢在私下里谈论一下。

  可这样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啊。

  这就使得,

  后面大臣们每每谈到此事,都只能唉声叹气,担忧着齐国的未来。

  ......

  (读者老爷们,求求给个五星好评吧,评分一降再降真的遭不住啊,都从8.2分降到7.5分了,真的求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