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忙活了一天多,仍有大半的乡亲空手而归。
没办法,即便是最便宜的杂米,现下价钱也涨了三五倍。
乡亲们大多手头紧巴,实在负担不起,只能望着裹着粗衣烂袄,看着粮铺干叹气。
村长号召大家一起想法子。
自家买不起就找亲戚们借。
米面买不起就买红薯,红薯买不着那就囤其他吃食。
“除了干粮之外,但凡能饱肚子的,能囤咱就多囤。”村长抽着烟锅子,提醒大家道:“粮价一涨,其他菜肉必定跟着涨,大伙都别心疼银钱,实在不行就当些东西换银子,好歹把这冬天熬过去。”
不少乡亲已经后悔不已。
早知秋收后就多留着粮食了,何苦为了多赚那半两、一两的,闹得现在无粮可吃。
不过后悔也没啥用,大伙都听着村长的话,想法子到处去换红薯,还有耐放的菜。
汉子们起早贪黑,跑去山上打猎,想学姜家兄弟那般弄些吃食。
妇人们也忍痛割肉,拿出仅有的一两件首饰,试着换上二三十斤杂米。
不过一个村子这么大,总有些不知死活的。
“粮价涨成这样,还把银子都拿去买粮,疯了?”
姜老太太站在门口,大骂道:“真是些败家子,庄稼户学城里人赶热闹买粮?是嫌银子多了不成!咱云城的粮价向来稳着,用不了几日,府衙肯定出手,会把粮价降下来,谁现在买谁是**!”
姜大山一听,也夺回赵氏手里的十两银子。
“娘是过来人,听**!”姜大山嫉妒三房盖了新房,连温锅都懒得去。
他瞪了赵氏一眼:“三房瞎闹,你是个**吗听他们的。咱家咋说也是村里最富裕的,饿死谁都饿不死咱家,再说家里还有三十斤苞米面,和十几斤大米呢!”
知道有人油盐不进,村长也不耐烦再去管。
“反正该说的咱都说了,要是有人不听,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造化,我管不了村里所有人!”村长皱眉道。
傍晚,小糯宝倒腾出几尾鳜鱼、两筐瓜果,还有三四只大鹅。
要不了多久,城里便会从缺粮,发展成粮油菜肉都缺。
所以她无论如何,也得给家里人吃食打点好了,不能让自家跟着亏嘴。
冯氏正要到后院喂鸡鸭,谁知刚一靠近禽圈,就见圈里多了好几只大鹅。
都快挤满了。
冯氏知道闺女是想多囤些吃食,但家里也不能啥都靠闺女。
于是她赶紧叫来丰年丰虎,让他们在后院再盖一个禽圈。
现下家里已经养了十只母鸡、八只鸭,还有五只大鹅。
虽说冬天鸡鸭下蛋少,但把圈里弄暖和些,一日也能捡上四五颗蛋,够给糯宝弄蛋羹了。
喂完了鸡鸭,冯氏便要进屋焖饭。
才刚舀下两瓢大米,冯氏一转身,就发现原本一半的粮缸,不知啥时候满了。
小糯宝在炕上晃着小脚。
冯氏瞥了一眼,立马心领神会,笑得合不拢嘴但也啥都不说。
这就去预备饭食了。
晚上李七巧做了个烂炖五花肉,又弄了个地三鲜。
全家吃了个肚皮溜圆。
就又继续各种忙活了。
姜丰年和姜丰虎还在扩建禽圈。
孙春雪带着丰苗出去了一阵,便在地里捡到好几只野兔子。
他俩抱着跑回家,手都不敢松,生怕一不小心野味就跑了。
“娘,这有兔子,明天咱能吃个烧兔子肉了。”丰苗吸溜着大鼻涕,笑得眼睛都没了。
冯氏赶紧把兔子,丢进刚盖好的禽圈。
看着那灰兔皮毛柔软,冯氏笑了一下:“这皮子可好,到时候弄下来给你妹妹做个小帽。”
“对了老大媳妇,你抓兔子回来时别人可有看见?”
孙春雪虽然憨憨。
但也懂得低调。
她忙道:“兔子是在地头捡的,我和老五抱回来时被刘婆子看见了,我只说是在山上抓的,这个行吗娘。”
冯氏满意点头。
啥都推给山上,只要不引人怀疑就成。
听说姜家刚在山上捡了野兔,乡亲们都跟打了鸡血一般,在山上格外忙活。
小糯宝心知村里好多乡亲缺粮。
但不能让他们太挨饿。
不然村民们饿极了,村里就会先乱,自家也甭想独善其身。
所以她也会弄些贡品丢去山上,让乡亲们稍微捡点,好歹把冬天先熬过去。
——
一晃过了十多日,城里的粮铺子也弄不到米了,早就关门歇业。
丰年和丰虎一起去木工坊,取回自家定做的家具和摇摇椅时,看到街上不少百姓,都拿着银子,疯了似的冲向菜市和肉铺。
“大哥你看。”姜丰虎皱眉抬头。
木工坊的一个工匠跟着叹气:“眼下米面都买不到了,人们又开始抢肉和菜了。”
“今早猪肉已经贵到三百文一斤,鸡蛋也要十文一个,实在是吃不起了。”另一个工匠抹抹眼睛:“现在没什么人还能做木工活,等弄完手头最后两个活计,我们也要回乡下陪老娘了。”
姜丰年听了心中一阵悲凉。
只觉这下子,影响的何止是一斗两斗米。
“米没了,其他吃食就要涨价,如此一来人们手头紧巴了,就不会再去茶馆酒楼消遣,然后便是城里做工的百姓失去营生,没了营生就更吃不起饭,如此反复,只怕这日子要坏。”出门后,姜丰虎低声道。
这道理姜丰年自然也知。
他抬头看了眼从前繁华,如今却变得萧瑟匆忙的街市。
“先去老四的私塾吧。”姜丰年叹道:“还好他们私塾要冬沐了,咱们把他接回家,能歇上一个多月,也能让他避一避这城里的乱子。”
本想着兴许不再进城,老实在家里趴窝,粮食和银钱都有,接下来的日子倒也好过。
然而就在夜里,小糯宝的话却惊了姜家人一身冷汗。
“凉,要闹匪了。”
“好多匪徒,要杀人抢粮!”小糯宝睁开眼睛,声音划破了黑夜的寂静。
没办法,即便是最便宜的杂米,现下价钱也涨了三五倍。
乡亲们大多手头紧巴,实在负担不起,只能望着裹着粗衣烂袄,看着粮铺干叹气。
村长号召大家一起想法子。
自家买不起就找亲戚们借。
米面买不起就买红薯,红薯买不着那就囤其他吃食。
“除了干粮之外,但凡能饱肚子的,能囤咱就多囤。”村长抽着烟锅子,提醒大家道:“粮价一涨,其他菜肉必定跟着涨,大伙都别心疼银钱,实在不行就当些东西换银子,好歹把这冬天熬过去。”
不少乡亲已经后悔不已。
早知秋收后就多留着粮食了,何苦为了多赚那半两、一两的,闹得现在无粮可吃。
不过后悔也没啥用,大伙都听着村长的话,想法子到处去换红薯,还有耐放的菜。
汉子们起早贪黑,跑去山上打猎,想学姜家兄弟那般弄些吃食。
妇人们也忍痛割肉,拿出仅有的一两件首饰,试着换上二三十斤杂米。
不过一个村子这么大,总有些不知死活的。
“粮价涨成这样,还把银子都拿去买粮,疯了?”
姜老太太站在门口,大骂道:“真是些败家子,庄稼户学城里人赶热闹买粮?是嫌银子多了不成!咱云城的粮价向来稳着,用不了几日,府衙肯定出手,会把粮价降下来,谁现在买谁是**!”
姜大山一听,也夺回赵氏手里的十两银子。
“娘是过来人,听**!”姜大山嫉妒三房盖了新房,连温锅都懒得去。
他瞪了赵氏一眼:“三房瞎闹,你是个**吗听他们的。咱家咋说也是村里最富裕的,饿死谁都饿不死咱家,再说家里还有三十斤苞米面,和十几斤大米呢!”
知道有人油盐不进,村长也不耐烦再去管。
“反正该说的咱都说了,要是有人不听,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造化,我管不了村里所有人!”村长皱眉道。
傍晚,小糯宝倒腾出几尾鳜鱼、两筐瓜果,还有三四只大鹅。
要不了多久,城里便会从缺粮,发展成粮油菜肉都缺。
所以她无论如何,也得给家里人吃食打点好了,不能让自家跟着亏嘴。
冯氏正要到后院喂鸡鸭,谁知刚一靠近禽圈,就见圈里多了好几只大鹅。
都快挤满了。
冯氏知道闺女是想多囤些吃食,但家里也不能啥都靠闺女。
于是她赶紧叫来丰年丰虎,让他们在后院再盖一个禽圈。
现下家里已经养了十只母鸡、八只鸭,还有五只大鹅。
虽说冬天鸡鸭下蛋少,但把圈里弄暖和些,一日也能捡上四五颗蛋,够给糯宝弄蛋羹了。
喂完了鸡鸭,冯氏便要进屋焖饭。
才刚舀下两瓢大米,冯氏一转身,就发现原本一半的粮缸,不知啥时候满了。
小糯宝在炕上晃着小脚。
冯氏瞥了一眼,立马心领神会,笑得合不拢嘴但也啥都不说。
这就去预备饭食了。
晚上李七巧做了个烂炖五花肉,又弄了个地三鲜。
全家吃了个肚皮溜圆。
就又继续各种忙活了。
姜丰年和姜丰虎还在扩建禽圈。
孙春雪带着丰苗出去了一阵,便在地里捡到好几只野兔子。
他俩抱着跑回家,手都不敢松,生怕一不小心野味就跑了。
“娘,这有兔子,明天咱能吃个烧兔子肉了。”丰苗吸溜着大鼻涕,笑得眼睛都没了。
冯氏赶紧把兔子,丢进刚盖好的禽圈。
看着那灰兔皮毛柔软,冯氏笑了一下:“这皮子可好,到时候弄下来给你妹妹做个小帽。”
“对了老大媳妇,你抓兔子回来时别人可有看见?”
孙春雪虽然憨憨。
但也懂得低调。
她忙道:“兔子是在地头捡的,我和老五抱回来时被刘婆子看见了,我只说是在山上抓的,这个行吗娘。”
冯氏满意点头。
啥都推给山上,只要不引人怀疑就成。
听说姜家刚在山上捡了野兔,乡亲们都跟打了鸡血一般,在山上格外忙活。
小糯宝心知村里好多乡亲缺粮。
但不能让他们太挨饿。
不然村民们饿极了,村里就会先乱,自家也甭想独善其身。
所以她也会弄些贡品丢去山上,让乡亲们稍微捡点,好歹把冬天先熬过去。
——
一晃过了十多日,城里的粮铺子也弄不到米了,早就关门歇业。
丰年和丰虎一起去木工坊,取回自家定做的家具和摇摇椅时,看到街上不少百姓,都拿着银子,疯了似的冲向菜市和肉铺。
“大哥你看。”姜丰虎皱眉抬头。
木工坊的一个工匠跟着叹气:“眼下米面都买不到了,人们又开始抢肉和菜了。”
“今早猪肉已经贵到三百文一斤,鸡蛋也要十文一个,实在是吃不起了。”另一个工匠抹抹眼睛:“现在没什么人还能做木工活,等弄完手头最后两个活计,我们也要回乡下陪老娘了。”
姜丰年听了心中一阵悲凉。
只觉这下子,影响的何止是一斗两斗米。
“米没了,其他吃食就要涨价,如此一来人们手头紧巴了,就不会再去茶馆酒楼消遣,然后便是城里做工的百姓失去营生,没了营生就更吃不起饭,如此反复,只怕这日子要坏。”出门后,姜丰虎低声道。
这道理姜丰年自然也知。
他抬头看了眼从前繁华,如今却变得萧瑟匆忙的街市。
“先去老四的私塾吧。”姜丰年叹道:“还好他们私塾要冬沐了,咱们把他接回家,能歇上一个多月,也能让他避一避这城里的乱子。”
本想着兴许不再进城,老实在家里趴窝,粮食和银钱都有,接下来的日子倒也好过。
然而就在夜里,小糯宝的话却惊了姜家人一身冷汗。
“凉,要闹匪了。”
“好多匪徒,要杀人抢粮!”小糯宝睁开眼睛,声音划破了黑夜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