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鉴宝无双 第495章 轰动一时

小说:天眼:鉴宝无双 作者:山峰 更新时间:2024-05-15 20:30:50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

  这次只要是全国性发行的报纸,九歌都登了广告。

  不仅将这次新增的北宋五大名窑传世品登在其上,包括之前的也整理了一份名录。

  九龙玉杯,乾隆的宝剑之类重宝,总共罗列了有七十多个。

  看到这些,原本警察体系还在协商着,针对九歌的捐赠,到底是在附近安排个岗亭还是迁所过去?

  现在上边的大领导发话,直接把区公安的总办公场所迁到周边,并下达了严辞指令,务必要保证国宝的安全。

  赵轩听到此情况,干脆又批了两百万的捐赠资金,警民一家亲嘛。

  ……

  随着报纸的发行,刚开始议论的声音还很少,但连着三天,还是有很多人关注到了这点。

  而这一行也最注重交流,所以没两天整个圈子都轰动了起来。

  五大名窑的立件各一个,这玩意真的在一个民间藏馆里能看见?

  隋杨素的草书孝经册,比张旭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玩意真的存在?

  还乾隆的龙泉宝剑?那玩意不是跟着戴苙坠机销毁了嘛!

  有人怀疑有人咒骂,但不管是哪种人,这样一份宝物名录,还是成功调动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朱子哲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金陵那边与他相熟的人都来了电话,询问到底是不是真的?

  他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说自己亲眼所见,但架不住别人不信啊。

  他都有扔手机的冲动,你们不信我,还打电话给我求证个毛线啊!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王老、吴老等人,包括刘掌柜也在不停的接电话。

  目的就是一个,五大名窑真的是传世品?

  还有那杨素的孝经册,真的可与张旭比肩?

  几个老人是一边解释,一边在心里暗骂。

  骂的当然是赵轩,五大名窑他们看到了,但杨素的真迹他们也没见着啊。

  目前所发现并没有杨素的真迹现世,他们也不知道那个孝经册是不是比张旭写的好。

  他们也懒得再打电话,索性直奔赵轩的大院。

  而此刻的赵轩,正在小院接受洗礼呢。

  “杨素的字,为什么不给老子看?”崔师父吹着胡子瞪着眼。

  对于酷爱书法之人,名家法帖留存自不比寻常。

  “崔师父,是我师父说暂时不要拿给你看的。”

  反正师父去了天府,这个时候总要找个头铁的背锅。

  崔溪正待让赵轩将东西拿过来,他要先临摩个三四天,结果赵轩的手机响了。

  一看来电,他面上一苦。

  “外公…”

  “你个臭小子,有好东西连外公都给忘了。说说,那杨素的字真的能与张旭比肩?”

  前一句愤怒,后一句就带着浓厚的好奇了。

  “外公,您知道我对书法不精,我师父这样说的,要不您老自己过来看看?”

  “黄奇说的,那就有谱了,我已经订了明天清早的机票,你到机场来接一下。”

  挂了电话,一脸苦意的看着崔师父。

  “你小子活…”

  话还没说完,赵轩的手机又响了。

  一看来电是冯老,他只得接起。

  “真有五大名窑的传世品,而且是成组的瓶子?”

  得到肯定答复,冯老直接挂了电话。

  赵轩搞的莫名其妙,接着董立又来了电话,他问的就多了,尺寸、品相之类。

  都是圈里人,这些人没一个问他这些东西的来路。

  古玩行就有这么一条潜规则,那就是不问来路。

  “你现在去…”崔师父见他手机放下,再次开口,但只吐了几个字,赵轩的电话又响了。

  崔师父头上仅剩的几根毛都立了起来,还有完没完。

  赵轩还真怕老人家气出个好歹来,赶忙道:“您和我一起到大院,东西就在我的地下室里。”

  说完,他接通电话。

  “小子,你人呢,杨素的帖子在哪?”

  电话里传来吴老的声音,赵轩分明还听到了自己老妈和另几人的寒暄声。

  得,几个老头肯定都来了。

  老崔揪着他的衣袖就走,看上去哪像一个花甲老人。

  到了大院,赵轩一个头两个大,都在数落他这个藏私的毛病。

  赵轩一声不吭,老实挨训,随便一个他也惹不起啊!

  当看到每一页纸都用塑封膜包裹着,王顾两位满意的点点头。

  让他们先看着,赵轩开始指挥侯健搬一张书桌在院中,顺便把自己的文房东西拿过来。

  他这是打提前量呢,几个老头如果不现场临摹一下那才有鬼了。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几个老头的字写的都不错,到时弄一个展区,把几人临摹也装裱一下,放在旁边,这样气势就更足了。

  除了崔师父,其他人可都在收藏圈里有一席之地。

  他刚忙完,手机又响了,一看来电是李基,这老头打来干什么,不才刚回去没几天嘛。

  “小轩,五大名窑你真有,还有那什么孝经?”

  得到肯定答复,李基又责备起来,说之前在京城时也不提一嘴,害得他这刚回来又得跑一趟。

  “李爷爷,您也喜欢这些?”

  他知道李基也收藏,但说实话港城那边的收藏,收的是价格,摆在那充门面或用来附庸风雅。

  “唉,我只是附庸风雅而已,但我是受另几人之托,他们和你不熟,所以让我打个电话确定一下,有的话,他们到时组团过来。”

  赵轩点点头,又颇为好奇道:“港城怎么知道的?”

  “咋的,全国发行的报纸,港城知道很稀奇吗?我告诉你,不仅港城,我听说东南亚有些人也惊动了,打算到时组团到京城呢。”

  挂了电话,赵轩淡然一笑,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相较张旭有过之而无不及,此评中肯。见此,让我想到徽宗皇帝的草书千字文。”

  王老感慨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