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约瑟夫三部曲中销量最好的,肯定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本,因为这本书中将那场世界大战的全貌展现了出来,作为这场大战中的另一个主角,苏联在世界大战中的贡献不可忽视。
而且许多购买过《帝国的毁灭》的读者同时也对那个结局十分的不满,小说中的德国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征服了几乎整个西欧,阿道夫在事实上完成了欧洲的统一。
纵使英美还有百万大军,却也因为在欧洲缺乏立足点,受制于德国在欧洲强大的实力,只能在非洲和巴尔干等零星的地方对抗德国,而阿道夫却选择了进攻苏联,这令很多人无法理解,而这本书则补充了设定,甚至还补全了阿道夫的人设。
这也是俾斯麦比较喜欢的一部,比起第二部奥古斯特给自己拼命上的眼药,还是这一部爽一点。
在剧情中,通过前两部的熏陶,所有人都对这个以为基础制度的国家有了个浅层的了解,大部分人可能对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没什么概念,但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苏联的开局一定是最困难的。
它的西边是德国和波兰,东边还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岛国,在设定中,这三个国家都让俄国吃过败仗,波兰在历史上甚至一度入主过莫斯科,在苏俄内战期间还入侵过当时的苏俄,这糟糕的地缘环境使其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之中。
苏联独特的意识形态也让它在欧美为主导的世界体系中不受待见,作为全世界唯一的国家,苏联没有盟友,西边极端意识形态下的阿道夫和贝尼托还签署了产国际条约,将和反苏作为拉拢盟友的手段。
而英法也很乐意见到极端民族主义国家与苏联产生冲突,他们将在中欧唯一一个能够制衡德国的奥匈帝国拆解,还搞出了一个跟周围国家都有领土纠纷的波兰,甚至还将德国的领土一分为二,这明摆着就是将拱火写在了脸上。
他们知道德国迟早会入侵波兰或者捷克斯洛伐克这些新独立出来的小国,在他们看来德国也更有可能先进攻这些国家,因为西欧列强毕竟是强国,柿子要挑软的捏,德国的统治者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而向东边的扩张迟早会跟苏联产生冲突,等这两个国家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英法就能趁机下场摘桃子。
绥靖政策成为了英法的基本国策,他们跟法西斯国家虽然不是盟友,但他们的重点都在于反苏,不断挤压着苏联的战略空间,使其在国际上难以有所作为。
要想在这种情况下化被动为主动,可以说是难如登天,但约瑟夫也有一套自己的思路,法西斯国家组成产国际同盟,那苏联就呼吁成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以此来为自己增加盟友,这件事情使苏联在全世界的左翼民众心里得到了认同。
而检验苏联号召力的时候也很快到了,西班牙内战爆发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哨战,苏联和德国的第一次交锋,双方以代理战争的方式展开了对抗。
在苏联的帮助下,来自五十四个国家的三万多名志愿者组成了国际纵队,与法西斯军队展开了坚决勇敢的斗争,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居然会有那么多国家的者愿意为了同一个理想奔赴一个陌生的国家,去帮助那里的同志对抗法西斯。
这件事情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在十九世纪民族主义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战争,从普鲁士的崛起再到巴尔干战争,每个民族都在为了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而战,而其他国家则是完全没必要去管的,反正其他人是死是活关自己什么事。
如果在这个时代,西班牙爆发个内战,那欧洲各国想的应该是怎么在他的尸体上分一杯羹,继承这位昔日日不落帝国在全世界留下的遗产,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愿意站在国际主义的这边,无条件的帮助西班牙人抗击反动的,欧洲各国不去管它就已经是最大的善良了。
而且英法等国也是这么做的,这两位对于这场内战视若无睹,他们本应该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站在西班牙民主和自由的这一边,帮助西班牙的共和,但它们最终什么都没做,这也让许多国家对英法失去了信心。
苏联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在广大无产阶级心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这件事情让国家十分恐惧,而约瑟夫作为一个聪明的,他不急于站队,而是利用英法这种老牌殖民大国与德国这种新兴强国之间的矛盾,同时与两边接触,以此两边要价。
英国还是固执己见,而法国则选择尝试性的与苏联接触,作为欧洲大陆上的国家,法国跟德国是真的接壤,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法国直接失去了将近六百万的劳动力,这相当于法国六分之一的人口,全国几乎一半的青壮年。
面对日益强大的德国,法国则提出了联合苏联一起抗击德国的主张,但这件事情被阿道夫利用,法国的做法让英国十分的不爽,它没办法接受本该跟它站在一起的法国居然打算主动打破跟苏联的敌对关系,英国向来视苏联为洪水猛兽,既然法国不愿意跟它站在一起,那英国就反过来支持德国。
在德国恢复征兵制和进军莱茵兰这两件严重威胁法国安全的事情上,英国选择了沉默,这让法国感到十分的紧张,它们开始权衡利弊,最终法国迫于英国的压力放弃了与苏联结成同盟,在苏联和英国之间,法国还是选择了老相好英国。
英国人则是认为苏联跟德国不可能走到一起,所以有恃无恐,但他们判断失误了,约瑟夫和阿道夫都有非常现实的一面,和反法西斯并不是他们认为应该始终坚持的路线,他们可以打出这面旗帜来团结盟友,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收回这面旗帜,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那怎么样都行。
而英法的判断在进入二十世纪后就一直处于一个时好时不好的量子叠加态,他们又一次判断失误了,英法都对苏联的军事实力产生了误判,而苏联的战绩也的确算不上好,它刚建立时就被德国打的割地赔款,对付波兰也很吃力,甚至还丢失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部分领土,相反英法则是战胜了德国,这就让他们认为自己强于德国,而德国又强于苏联。
这一系列的误判让他们对苏联的战略地位不够重视,对苏联提出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回应消极,被英法冷落之后,约瑟夫不得不考虑反过来在德国身上寻求突破。
而在亚洲方向,东方的某个岛国也开始了扩张,如果跟它开战,那么苏联必然需要在亚洲维持大量军队,这会严重削弱苏联在欧洲的力量,万一跟德国开战,那苏联将会面临很不利的局面。
此时的日本也陷入了选择困难症,是向南侵略中国,还是向北侵略苏联,而约瑟夫也很快帮他们做出了选择,他在远东布置了二十万以上的军队,甚至还有成建制的装甲部队,这支庞大的军队给了日本很大的压力,很快他们就得出了结论,中国比苏联好打。
日本对华侵略战争打响,苏联为了让中国能够更长时间的抗住日本,开始向中国提供援助,这些援助给中国的抗日战争带来了许多帮助,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肯定会打的更加艰难,死伤也肯定会更加惨重。
而且只要日本一天不从对华战争脱身,它就一天无法对苏联造成威胁,约瑟夫就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欧洲。
阿道夫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随着德国不断膨胀的军事实力,它的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阿道夫在1938年就吞并了奥地利,慕尼黑会议上让张伯伦上了个厕所,搞出了一个慕尼黑协定,划走了苏台德地区。
失去英法支持的捷克斯洛伐克很快就被德国吞并全境,英法与德国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但到这里阿道夫还不满足,他还想要波兰,而英法此时也失去了对阿道夫的信任,并对波兰提出了保障,试图在地缘上给德国压力。
现在的德国面对的就是一战的场景,英法在西边封锁了德国,东边的波兰也不是弱国,他们的军队并不弱,在欧洲也算是排的上号的国家,如果德国被三面夹击,那毫无疑问德国会复刻一战的结局。
但是如果把地图拉远呢,在波兰的东边不是还有个国家吗?
1939年8月阿道夫亲自给约瑟夫发了一份电报,他提出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愿意放弃一半的波兰领土,以此来获得东线的和平,此时的苏联被英法孤立,约瑟夫大喜过望,他立刻回电阿道夫,他十分的愿意与德国交好。
三天之后,德国长就来到了莫斯科,双方连夜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波兰的国境线上画了一条线,左边归德国,右边归苏联,甚至还出现了世界名话,‘约瑟夫也想加入《产国际条约》’。
就在几天后的9月1日,德国突然对波兰宣战,德国大举入侵波兰,拉开了故事的最高潮,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篇。
而读过阿道夫三部曲的人都知道最终的结局,但站在另一个角度看这场战争,大家可以看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所有人的动机和想法都十分明确,即使是昏招频出的英法,他们的动机也都有迹可循,也符合正常的斗争,他们的一些操作甚至昨天还出现在报纸上。
同时苏联也对波兰不宣而战,出兵波兰东部,去占领他们二十年前没有打下来的领土,在苏德划分的欧洲势力范围,德国会得到整个西欧,而苏联将得到整个大半个东欧,其中就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
对于波罗的海三国,苏联一开始是以保护的名义进入他们的国内,然后突然反水,颠覆它们的,然后通过法律,将其变成苏联的加盟国。
后面还索取了比萨拉比亚,几乎将布列斯特条约中丢失的土地全部拿了回来,恢复了沙俄帝国往日庞大的领土,从这一刻开始,约瑟夫不再只是弗拉基米尔精神的继承人,他的大国沙文主义还将其变成了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继承人。
毫无疑问的,他成了苏联的新沙皇,他将苏联推上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令其拥有了与美国平分世界的能力,但也使其走上了修正主义的歧途。
在众多的国家中,只有一个国家它没能拿下来,那就是芬兰,苏芬战争,苏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最终只换来了六分之一的领土,这件事情让它颜面扫地,还被逐出了国际联盟,使苏联好不容易在广大无产阶级心中建立的正面形象轰然倒塌,很多者意识到苏联并不能代表。
而另一边的德国一路高歌猛进,一个月之内就击败了波兰,三个月征服挪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相继征服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十九天灭亡欧陆第一强国法兰西,整个西欧都臣服于德国。
直到德国也碰上了颗钉子,那就是温斯顿领导的英国,他发表演说,表示英国绝对不会投降,要跟阿道夫打到底,不仅如此,温斯顿本人还跑到街道上挑衅阿道夫,有本事你就把炸弹扔下来。
而不列颠空战也证明了,光靠德国拿不下英国,德国急需苏联也出兵,一起去对付英国,但约瑟夫也不傻,他才不会给德国打白工。
阿道夫试图说服苏联也加入轴心国,我们两兄弟联合起来,一起瓜分英国广大的殖民地。
但约瑟夫对那些殖民地并不是很感兴趣,他还想对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三个国家动手,但这触及了阿道夫的底线,芬兰和罗马尼亚已经是德国的盟友,保加利亚也很有希望倒向德国,阿道夫一直都在提防苏联,自然不可能把这些核心的地盘都划进苏联的势力范围。
他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也就是印度方向,这完全是把约瑟夫当傻瓜,他虽然对南边的领土感兴趣,但他并不想要印度洋,他想要的是黑海、地中海和波罗的海,如果没有这三条航道,要印度洋又有什么用呢?
但阿道夫接下来的操作震惊了所有人,他发出了18号指令,命令军队准备进攻苏联,这一步棋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也包括约瑟夫,德国正在跟英国打仗,大洋彼岸的美国也还在观察情况,这是德国最不可能进攻苏联的时候。
可阿道夫并不是寻常的家,你越是想不到,他就越是要这样做,德国集结了三个中央集团军群,突然朝苏联发起了进攻,而在战争爆发的前几天,苏联官方都还在辟谣,声称苏德之间不会爆发战争。
直到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约瑟夫都还被蒙在鼓里,但摆在面前铁一般的事实还是让他明白,他被阿道夫耍了,这些事情就是阿道夫策划的。
这件事情让约瑟夫明白了自己的决定不一定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他开始认真的反思自己、倾听别人的意见,别人的经验和判断也有可能更加正确。
而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德国的攻势势如破竹,毫无准备的苏联红军根本无力抵挡德国闪电般的攻势,短短十八天之内就前进了六百多公里,短短几个月之内,中央集团军团灭三十万苏联红军,南部战线成功围歼苏联七十个师,整整六十六万人。
胜利的感觉是如此的真实,阿道夫从来没有在陆地上输过,那些高高在上的国家元首看见自己最得意的装甲部队就会落荒而逃,他认为苏联也是一样的,只要德国打下了莫斯科,那苏联基本上就没有任何赢面了,红军的士气会一泻千里,到时候消灭他们简直轻轻松松。
苏联大部分的工业都转移到了后方,将军们询问约瑟夫是否也要撤离莫斯科,这个提议在正常不过,德国的军队距离莫斯科只有几十公里了,他们的侦察机甚至都飞过了莫斯科的上方。
出乎意料的是约瑟夫拒绝了,他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岁月和地位并没有令他变得软弱,他钢铁般的意志与勇气一如当年,它不仅号召人民走上战场,他自己也要在莫斯科陪红军打到最后,他要向全世界展现苏联战斗到底的决心。
1941年11月7日,约瑟夫走上了红场的台,在他脚下是弗拉基米尔的墓地,二十四年前的这天,他和弗拉基米尔建立了这个国家,而今天,他要守护他们为之拼搏的一切。
在台下是两万多个即将接受检阅的苏联红军,他们的里压满了子弹,他们在检阅完后就会直接奔赴战场,与城外的敌人殊死战斗,直到胜利。
为了征服莫斯科,阿道夫派遣了两个集团军,一百七十万军队,而苏联将所有身经百战的将领都派上了前线,他们都身经百战,这不是第一次作战,他们的防线固若金汤。
最精锐的远东苏军也赶回了莫斯科,莫斯科所有的军民都动员了起来,他们修筑了七百公里的反坦克战壕,一百多个巷战小组,如果德军进入了莫斯科,就跟他们打巷战,届时就连最高苏维埃委员会的人都会拿着枪跟德国人拼命。
一个国家从最高领导人到每一个将领,从士兵到平民,所有人严阵以待,而阿道夫引以为傲的战车距离红场最近的时候只有二十公里,但到这里德国却无法再前进一步了。
约瑟夫之前的工业化取得了极大的成效,苏联研制出了t34型坦克,波波杀,喀秋莎火箭筒,在这些武器的帮助下,苏联红军将战线反推了三百五十公里,使德军付出了五十万的伤亡,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奏响了纳粹帝国灭亡的第一枪,库尔斯克会战彻底粉碎了德国所有的战争力量,1945年4月30日,距离莫斯科保卫战不到四年的时间,苏联红军就打到了柏林,将红旗插在了柏林国会大厦的楼顶。
故事来到了尾声,约瑟夫带着他的国家经历过生死的考验,最终粉碎了纳粹德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之一,而约瑟夫也老了,他逐渐感到力不从心,最终犹如一个巨人一般,轰然倒下,他去世的时候,家里只发现了一些衣物和一些烟草。
而在家外,他留下的是一个超级大国,一个足以和西方抗衡的阵营,他接手苏联的时候,苏联只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但当他离世时,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工业国。
故事很长,而结局却十分的平静,奥古斯特在后面留了不少的篇幅描述约瑟夫的暮年生活,这一段相对来说是比较无聊的,但并不是因为写的不好,只是因为之前的剧情太过波澜壮阔,才显得这一段有些水。
俾斯麦还是很喜欢这一段的描写的,因为她年纪也大了,现在的俾斯麦也没有了曾经那种看谁都不爽的锐气,她变得更加圆滑,跟朋友们侃大山的时间也变多了,以前的她只知道工作,而现在则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
就像是约瑟夫的最后几年一样,约瑟夫的一生有功有过,这让他的形象十分的立体,他犯下了很多错误,害死了很多人,但这并不难妨碍他的伟大,这个世界不存在从不犯错的人,所有人都犯过或大或小的错误,约瑟夫做对了大部分选择,最终为苏联赢得了半个世界。
他做到了一个人能做到的极限,建立一个国家,并带领这个国家成为世界的霸主。
如果说约瑟夫三部曲中销量最好的,肯定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本,因为这本书中将那场世界大战的全貌展现了出来,作为这场大战中的另一个主角,苏联在世界大战中的贡献不可忽视。
而且许多购买过《帝国的毁灭》的读者同时也对那个结局十分的不满,小说中的德国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征服了几乎整个西欧,阿道夫在事实上完成了欧洲的统一。
纵使英美还有百万大军,却也因为在欧洲缺乏立足点,受制于德国在欧洲强大的实力,只能在非洲和巴尔干等零星的地方对抗德国,而阿道夫却选择了进攻苏联,这令很多人无法理解,而这本书则补充了设定,甚至还补全了阿道夫的人设。
这也是俾斯麦比较喜欢的一部,比起第二部奥古斯特给自己拼命上的眼药,还是这一部爽一点。
在剧情中,通过前两部的熏陶,所有人都对这个以为基础制度的国家有了个浅层的了解,大部分人可能对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没什么概念,但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苏联的开局一定是最困难的。
它的西边是德国和波兰,东边还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岛国,在设定中,这三个国家都让俄国吃过败仗,波兰在历史上甚至一度入主过莫斯科,在苏俄内战期间还入侵过当时的苏俄,这糟糕的地缘环境使其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之中。
苏联独特的意识形态也让它在欧美为主导的世界体系中不受待见,作为全世界唯一的国家,苏联没有盟友,西边极端意识形态下的阿道夫和贝尼托还签署了产国际条约,将和反苏作为拉拢盟友的手段。
而英法也很乐意见到极端民族主义国家与苏联产生冲突,他们将在中欧唯一一个能够制衡德国的奥匈帝国拆解,还搞出了一个跟周围国家都有领土纠纷的波兰,甚至还将德国的领土一分为二,这明摆着就是将拱火写在了脸上。
他们知道德国迟早会入侵波兰或者捷克斯洛伐克这些新独立出来的小国,在他们看来德国也更有可能先进攻这些国家,因为西欧列强毕竟是强国,柿子要挑软的捏,德国的统治者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而向东边的扩张迟早会跟苏联产生冲突,等这两个国家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英法就能趁机下场摘桃子。
绥靖政策成为了英法的基本国策,他们跟法西斯国家虽然不是盟友,但他们的重点都在于反苏,不断挤压着苏联的战略空间,使其在国际上难以有所作为。
要想在这种情况下化被动为主动,可以说是难如登天,但约瑟夫也有一套自己的思路,法西斯国家组成产国际同盟,那苏联就呼吁成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以此来为自己增加盟友,这件事情使苏联在全世界的左翼民众心里得到了认同。
而检验苏联号召力的时候也很快到了,西班牙内战爆发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哨战,苏联和德国的第一次交锋,双方以代理战争的方式展开了对抗。
在苏联的帮助下,来自五十四个国家的三万多名志愿者组成了国际纵队,与法西斯军队展开了坚决勇敢的斗争,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居然会有那么多国家的者愿意为了同一个理想奔赴一个陌生的国家,去帮助那里的同志对抗法西斯。
这件事情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在十九世纪民族主义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战争,从普鲁士的崛起再到巴尔干战争,每个民族都在为了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而战,而其他国家则是完全没必要去管的,反正其他人是死是活关自己什么事。
如果在这个时代,西班牙爆发个内战,那欧洲各国想的应该是怎么在他的尸体上分一杯羹,继承这位昔日日不落帝国在全世界留下的遗产,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愿意站在国际主义的这边,无条件的帮助西班牙人抗击反动的,欧洲各国不去管它就已经是最大的善良了。
而且英法等国也是这么做的,这两位对于这场内战视若无睹,他们本应该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站在西班牙民主和自由的这一边,帮助西班牙的共和,但它们最终什么都没做,这也让许多国家对英法失去了信心。
苏联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在广大无产阶级心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这件事情让国家十分恐惧,而约瑟夫作为一个聪明的,他不急于站队,而是利用英法这种老牌殖民大国与德国这种新兴强国之间的矛盾,同时与两边接触,以此两边要价。
英国还是固执己见,而法国则选择尝试性的与苏联接触,作为欧洲大陆上的国家,法国跟德国是真的接壤,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法国直接失去了将近六百万的劳动力,这相当于法国六分之一的人口,全国几乎一半的青壮年。
面对日益强大的德国,法国则提出了联合苏联一起抗击德国的主张,但这件事情被阿道夫利用,法国的做法让英国十分的不爽,它没办法接受本该跟它站在一起的法国居然打算主动打破跟苏联的敌对关系,英国向来视苏联为洪水猛兽,既然法国不愿意跟它站在一起,那英国就反过来支持德国。
在德国恢复征兵制和进军莱茵兰这两件严重威胁法国安全的事情上,英国选择了沉默,这让法国感到十分的紧张,它们开始权衡利弊,最终法国迫于英国的压力放弃了与苏联结成同盟,在苏联和英国之间,法国还是选择了老相好英国。
英国人则是认为苏联跟德国不可能走到一起,所以有恃无恐,但他们判断失误了,约瑟夫和阿道夫都有非常现实的一面,和反法西斯并不是他们认为应该始终坚持的路线,他们可以打出这面旗帜来团结盟友,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收回这面旗帜,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那怎么样都行。
而英法的判断在进入二十世纪后就一直处于一个时好时不好的量子叠加态,他们又一次判断失误了,英法都对苏联的军事实力产生了误判,而苏联的战绩也的确算不上好,它刚建立时就被德国打的割地赔款,对付波兰也很吃力,甚至还丢失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部分领土,相反英法则是战胜了德国,这就让他们认为自己强于德国,而德国又强于苏联。
这一系列的误判让他们对苏联的战略地位不够重视,对苏联提出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回应消极,被英法冷落之后,约瑟夫不得不考虑反过来在德国身上寻求突破。
而在亚洲方向,东方的某个岛国也开始了扩张,如果跟它开战,那么苏联必然需要在亚洲维持大量军队,这会严重削弱苏联在欧洲的力量,万一跟德国开战,那苏联将会面临很不利的局面。
此时的日本也陷入了选择困难症,是向南侵略中国,还是向北侵略苏联,而约瑟夫也很快帮他们做出了选择,他在远东布置了二十万以上的军队,甚至还有成建制的装甲部队,这支庞大的军队给了日本很大的压力,很快他们就得出了结论,中国比苏联好打。
日本对华侵略战争打响,苏联为了让中国能够更长时间的抗住日本,开始向中国提供援助,这些援助给中国的抗日战争带来了许多帮助,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肯定会打的更加艰难,死伤也肯定会更加惨重。
而且只要日本一天不从对华战争脱身,它就一天无法对苏联造成威胁,约瑟夫就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欧洲。
阿道夫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随着德国不断膨胀的军事实力,它的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阿道夫在1938年就吞并了奥地利,慕尼黑会议上让张伯伦上了个厕所,搞出了一个慕尼黑协定,划走了苏台德地区。
失去英法支持的捷克斯洛伐克很快就被德国吞并全境,英法与德国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但到这里阿道夫还不满足,他还想要波兰,而英法此时也失去了对阿道夫的信任,并对波兰提出了保障,试图在地缘上给德国压力。
现在的德国面对的就是一战的场景,英法在西边封锁了德国,东边的波兰也不是弱国,他们的军队并不弱,在欧洲也算是排的上号的国家,如果德国被三面夹击,那毫无疑问德国会复刻一战的结局。
但是如果把地图拉远呢,在波兰的东边不是还有个国家吗?
1939年8月阿道夫亲自给约瑟夫发了一份电报,他提出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愿意放弃一半的波兰领土,以此来获得东线的和平,此时的苏联被英法孤立,约瑟夫大喜过望,他立刻回电阿道夫,他十分的愿意与德国交好。
三天之后,德国长就来到了莫斯科,双方连夜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波兰的国境线上画了一条线,左边归德国,右边归苏联,甚至还出现了世界名话,‘约瑟夫也想加入《产国际条约》’。
就在几天后的9月1日,德国突然对波兰宣战,德国大举入侵波兰,拉开了故事的最高潮,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篇。
而读过阿道夫三部曲的人都知道最终的结局,但站在另一个角度看这场战争,大家可以看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所有人的动机和想法都十分明确,即使是昏招频出的英法,他们的动机也都有迹可循,也符合正常的斗争,他们的一些操作甚至昨天还出现在报纸上。
同时苏联也对波兰不宣而战,出兵波兰东部,去占领他们二十年前没有打下来的领土,在苏德划分的欧洲势力范围,德国会得到整个西欧,而苏联将得到整个大半个东欧,其中就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
对于波罗的海三国,苏联一开始是以保护的名义进入他们的国内,然后突然反水,颠覆它们的,然后通过法律,将其变成苏联的加盟国。
后面还索取了比萨拉比亚,几乎将布列斯特条约中丢失的土地全部拿了回来,恢复了沙俄帝国往日庞大的领土,从这一刻开始,约瑟夫不再只是弗拉基米尔精神的继承人,他的大国沙文主义还将其变成了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继承人。
毫无疑问的,他成了苏联的新沙皇,他将苏联推上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令其拥有了与美国平分世界的能力,但也使其走上了修正主义的歧途。
在众多的国家中,只有一个国家它没能拿下来,那就是芬兰,苏芬战争,苏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最终只换来了六分之一的领土,这件事情让它颜面扫地,还被逐出了国际联盟,使苏联好不容易在广大无产阶级心中建立的正面形象轰然倒塌,很多者意识到苏联并不能代表。
而另一边的德国一路高歌猛进,一个月之内就击败了波兰,三个月征服挪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相继征服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十九天灭亡欧陆第一强国法兰西,整个西欧都臣服于德国。
直到德国也碰上了颗钉子,那就是温斯顿领导的英国,他发表演说,表示英国绝对不会投降,要跟阿道夫打到底,不仅如此,温斯顿本人还跑到街道上挑衅阿道夫,有本事你就把炸弹扔下来。
而不列颠空战也证明了,光靠德国拿不下英国,德国急需苏联也出兵,一起去对付英国,但约瑟夫也不傻,他才不会给德国打白工。
阿道夫试图说服苏联也加入轴心国,我们两兄弟联合起来,一起瓜分英国广大的殖民地。
但约瑟夫对那些殖民地并不是很感兴趣,他还想对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三个国家动手,但这触及了阿道夫的底线,芬兰和罗马尼亚已经是德国的盟友,保加利亚也很有希望倒向德国,阿道夫一直都在提防苏联,自然不可能把这些核心的地盘都划进苏联的势力范围。
他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也就是印度方向,这完全是把约瑟夫当傻瓜,他虽然对南边的领土感兴趣,但他并不想要印度洋,他想要的是黑海、地中海和波罗的海,如果没有这三条航道,要印度洋又有什么用呢?
但阿道夫接下来的操作震惊了所有人,他发出了18号指令,命令军队准备进攻苏联,这一步棋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也包括约瑟夫,德国正在跟英国打仗,大洋彼岸的美国也还在观察情况,这是德国最不可能进攻苏联的时候。
可阿道夫并不是寻常的家,你越是想不到,他就越是要这样做,德国集结了三个中央集团军群,突然朝苏联发起了进攻,而在战争爆发的前几天,苏联官方都还在辟谣,声称苏德之间不会爆发战争。
直到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约瑟夫都还被蒙在鼓里,但摆在面前铁一般的事实还是让他明白,他被阿道夫耍了,这些事情就是阿道夫策划的。
这件事情让约瑟夫明白了自己的决定不一定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他开始认真的反思自己、倾听别人的意见,别人的经验和判断也有可能更加正确。
而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德国的攻势势如破竹,毫无准备的苏联红军根本无力抵挡德国闪电般的攻势,短短十八天之内就前进了六百多公里,短短几个月之内,中央集团军团灭三十万苏联红军,南部战线成功围歼苏联七十个师,整整六十六万人。
胜利的感觉是如此的真实,阿道夫从来没有在陆地上输过,那些高高在上的国家元首看见自己最得意的装甲部队就会落荒而逃,他认为苏联也是一样的,只要德国打下了莫斯科,那苏联基本上就没有任何赢面了,红军的士气会一泻千里,到时候消灭他们简直轻轻松松。
苏联大部分的工业都转移到了后方,将军们询问约瑟夫是否也要撤离莫斯科,这个提议在正常不过,德国的军队距离莫斯科只有几十公里了,他们的侦察机甚至都飞过了莫斯科的上方。
出乎意料的是约瑟夫拒绝了,他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岁月和地位并没有令他变得软弱,他钢铁般的意志与勇气一如当年,它不仅号召人民走上战场,他自己也要在莫斯科陪红军打到最后,他要向全世界展现苏联战斗到底的决心。
1941年11月7日,约瑟夫走上了红场的台,在他脚下是弗拉基米尔的墓地,二十四年前的这天,他和弗拉基米尔建立了这个国家,而今天,他要守护他们为之拼搏的一切。
在台下是两万多个即将接受检阅的苏联红军,他们的里压满了子弹,他们在检阅完后就会直接奔赴战场,与城外的敌人殊死战斗,直到胜利。
为了征服莫斯科,阿道夫派遣了两个集团军,一百七十万军队,而苏联将所有身经百战的将领都派上了前线,他们都身经百战,这不是第一次作战,他们的防线固若金汤。
最精锐的远东苏军也赶回了莫斯科,莫斯科所有的军民都动员了起来,他们修筑了七百公里的反坦克战壕,一百多个巷战小组,如果德军进入了莫斯科,就跟他们打巷战,届时就连最高苏维埃委员会的人都会拿着枪跟德国人拼命。
一个国家从最高领导人到每一个将领,从士兵到平民,所有人严阵以待,而阿道夫引以为傲的战车距离红场最近的时候只有二十公里,但到这里德国却无法再前进一步了。
约瑟夫之前的工业化取得了极大的成效,苏联研制出了t34型坦克,波波杀,喀秋莎火箭筒,在这些武器的帮助下,苏联红军将战线反推了三百五十公里,使德军付出了五十万的伤亡,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奏响了纳粹帝国灭亡的第一枪,库尔斯克会战彻底粉碎了德国所有的战争力量,1945年4月30日,距离莫斯科保卫战不到四年的时间,苏联红军就打到了柏林,将红旗插在了柏林国会大厦的楼顶。
故事来到了尾声,约瑟夫带着他的国家经历过生死的考验,最终粉碎了纳粹德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之一,而约瑟夫也老了,他逐渐感到力不从心,最终犹如一个巨人一般,轰然倒下,他去世的时候,家里只发现了一些衣物和一些烟草。
而在家外,他留下的是一个超级大国,一个足以和西方抗衡的阵营,他接手苏联的时候,苏联只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但当他离世时,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工业国。
故事很长,而结局却十分的平静,奥古斯特在后面留了不少的篇幅描述约瑟夫的暮年生活,这一段相对来说是比较无聊的,但并不是因为写的不好,只是因为之前的剧情太过波澜壮阔,才显得这一段有些水。
俾斯麦还是很喜欢这一段的描写的,因为她年纪也大了,现在的俾斯麦也没有了曾经那种看谁都不爽的锐气,她变得更加圆滑,跟朋友们侃大山的时间也变多了,以前的她只知道工作,而现在则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
就像是约瑟夫的最后几年一样,约瑟夫的一生有功有过,这让他的形象十分的立体,他犯下了很多错误,害死了很多人,但这并不难妨碍他的伟大,这个世界不存在从不犯错的人,所有人都犯过或大或小的错误,约瑟夫做对了大部分选择,最终为苏联赢得了半个世界。
他做到了一个人能做到的极限,建立一个国家,并带领这个国家成为世界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