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1373章 硅谷(第一更,求订阅)

小说:回到过去做财阀 作者:小鱼的命运 更新时间:2024-11-15 21:44:56 源网站:2k小说网
  十几年前,在太平大学物理系的试验室中,马塔雷发明了晶体管。

  也正是从那天开始,人类就进入了新纪元。当时,没有人知道晶体管和随后发明的集成电路会给人类文明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但也正是在那天,在这里,蝴蝶在扇动它的翅膀。

  永宁,是第六大城市——曾经是第五大,但是伴随着东宁的崛起,他就被挤下去了一位,这里旧时名称是“坤甸”,城市位于坤江入海口处,这座位于赤道穿城而过的城市,旧时一直以输出农林产品为主,燕窝也是这里的知名产品。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里和NBC其它地方一样迅速发展起来,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冶金等现代工业成为了本地的经济支柱,甚至在城市北部还有正在建设中的钢铁公司,这座钢铁公司不仅是NBC西南部的第一座大型钢铁公司,而且还是最现代化的,毕竟,他所采用的都是目前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

  不过,永宁最出名的企业还是“YN·Zeiss”,也就是永宁蔡司,这家靠着从蔡司公司拆回的设备、聘请的工程师和熟练技术发展起来的光学公司,不仅早与西德蔡司、东德蔡司并称“三大蔡司”,而企业还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除此之外,永宁……基本上就和中兴、永定一样,都是没有什么存在感地方,毕竟,这只是一座人口仅仅只有700万人的“赤道之城”。

  除非一半的人口居住坤江两岸的主城区之外,和NBC的其它地方一样,许多人生活在附近的卫星城之中,所谓卫星城,大致是主城区往外辐射60公里之内的城市,那些城市的规模大小不一,就像散落的繁星一样,围绕着主城。

  繁星般的卫星城以公路和城市铁路与主城区相连,虽然NBC的公路交通和汽车工业很发达,但是城市铁路却是卫星城之间,最便捷交通,它的运行时速超过150公里,每列城铁由三节车厢组成,长度是地铁列车的一半,能容纳约600名乘客。

  虽然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工作的距离并不远,但是每天都有千百万人通过城铁往来各地,这样的通勤族不多,但也不少。

  和过去一样,肖明杰提着公文包来到城铁站台,通过检票后进了车厢,不一会列车再次启动,伴随着列车的加速,铁路线两侧棕榈不断于视线中向后移动。

  坐在车厢里的肖明杰,这会正翻看着一本杂志,突然,杂志上的一个信息吸引了他的注意——辅仁大学化工系的哈罗德教授,成功制取的精制纯度达到99.99999999的高纯硅。

  “也就是7N级的超纯硅了……”

  作为晶体管专家的肖明杰,立即意识到这种超纯硅对于集成电路的意义,刻蚀用单晶硅材料作为生产硅电极的核心材料,其产品质量及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刻蚀设备工作及半导体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良率。

  “如果永和材料能解决工业化应用的话,到时候芯片的成品率肯定会提高一个级别的,到时候它的价格也一定会有所降低。”

  虽然肖明杰经营的亚南电子也是一家集成电路生产设计企业,但他并不介意集成电路的价格下跌,因为只有把价格打下来,才会迎来集成电路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正是靠着晶体管以及集成电路的生产消费市场的普及,才有了NBC电子产业的大发展——半导体市场为半导体供应链的专业化提供了资金,催生了从超纯硅晶圆到光刻机等各个领域的专业公司。

  因为有了消费市场,所以才有愿意进行再投资。十几年前,在太平大学作为马塔雷教授的助手,参与发明晶体管的肖明杰,就是靠着这股浪潮,获得风险投资创办了“亚南电子”。

  其实,并不仅仅只有他,当年马塔雷研制晶体管时的助手们,包括和他一起被称为“太平三杰”的祝瑞新、肖培武,他们都各自创办自己的公司,而且都选择了在永宁创业。

  之所以会选择在永宁,不仅仅是因为当时永宁市市长丁长捷对电子产业的支持——不仅将永宁大学附近的一片雨林开辟为新区,以低廉的地租鼓励电子公司入住,而且还通过地方的“创新基金”向这些企业提供投资。甚至还减免税收。

  得益于地方的支持,在过去的十年间,从晶体管到集成电路,从生产到设计,在永宁大学西北形成了一个以集成电路的生产设计以及电子计算机生产为核心产业区,于也就有了它的名字“硅谷”——之所以名字当中有一個“硅”字,是因为当地企业多数是从事加工制造高精度硅的半导体行业和电脑工业。而“谷”则是从山谷中得到的。

  “硅谷站到了,下车的乘客请做好准备,从左门下车……”

  列车到站后,肖明杰就立即下了车,走到站外后,又拦了一辆出租车。

  “师傅,去亚南电子。”

  在汽车朝公司驶去时,硅谷就这样呈现他的眼前,路边散布着一中高层建筑,那那里既有研究机构,也有初创公司,在过去的十年里,这里已经发展成为NBC电子科技的中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这里就是中心,甚至就连永宁大学也因此受益——电子科技相关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经过一栋大厦时,看着大厦上的字样,肖明杰的嘴角轻扬,笑道:

  “PBC电子材料……”

  PBC就是植物育种公司的缩写,在“硅谷”出现这样的字眼很奇怪,植物育种公司是NBC最大的种子公司,这家源自英国的企业,不仅在种子领域取得了成功,还投资了其他领域,几年前,新兴的电子行业吸引了植物育种的注意力,旗下两家研究实验室开始对硅材料进行研究。

  PBC公司的无机化学部门新添加了一名最新成员“PBC电子材料公司”,其工厂建设完成后将用来制造“超纯金属硅”,这种材料在制造晶体管和整流器中必不可少。新工厂的开工建设,代表着PBC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向新兴的电子行业提供产品。

  PBC电子材料的工厂位于坤甸以东大约60公里,当地清洁的空气环境是硅片生产所需的极端清洁度的理想选择。在过去的几年间,它的厂房就被扩建,以提供直拉单晶棒。

  虽然从规模上还比上永和材料,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拿手产品,现在,就在肖明杰坐着出租车往公司赶去的时候,在PBC电子材料大厦的实验室里,传出了一阵欢呼声。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一块50MM的硅晶片前,一群穿着无尘服的研究人员欢呼着。

  巴克豪斯博士平日里那张不苟言笑的脸上,这会也露出了笑容,加入PBC电子材料之后,他承担了设计抛光工艺的任务,这将为生长外延层提供更完美的晶片表面。用于抛光晶片的硬质磨料会在表面产生划痕。尽管它们在衬底中不可见,但一旦外延层生长,它们就会出现。

  为了提升硅晶片的品质,巴克豪斯博士和他的团队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一开始我们采用氧化铝悬浮液抛光,如果继续保持用下去,最终会在晶片上得到更好的表面……后来,为了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制造了一种胶体硅产品,他们就拿过来试了试,它呈碱性以保持悬浮。外延片表面上所有的划痕都消失了,现在我们可以提供最完美的晶片表面!它的曝光分辨率10微米!”

  在实验室里,看着表面无损伤的硅晶片,公司经理罗守志笑着说道:

  “并不仅仅只是最完美的晶片,还有最大的……”

  看着巴克豪斯,罗守志说道:

  “我们的工厂已经生产出了第一批100毫米晶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晶圆,我们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将永和材料甩了在身后。”

  永和材料,是NBC最早的材料公司,技术最雄厚。尽管和PBC一样,都有公司背景,可是他们之间的竞争却是激烈的,他们都试图超越对方。

  现在市场上的50毫米晶圆,总的步进曝光面积只有100毫米晶圆的1/4,用它制造集成电路,想当于做四片时间50毫米晶圆只能做一片,价格和工时上的优势自然也就出来了。

  这也是罗守志为什么会强调,他们已经把永和甩在身后的原因。当他们把彼此视为对手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正是在这种你追我赶的过程中,NBC的电子科技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着。

  从光刻机到集成电路设计,从晶圆到芯片,再加光刻胶等一系列的发明,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这种优势,又是很多国家所没有的。

  这一天,“硅谷”依然和过去一样,上百家公司,数以万计的员工仍然在各自的公司里工作着,太阳照常落下,但是硅谷的光,注定将会点亮整个世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