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瞧瞧,这是冯龟年写来的信。”
郑启放下手里的信,又拿起一封,看完上面的内容,便冲着自己的谋士抖了抖信纸。
“安西节度使?他不是护送圣驾去了西南?”
谋士起身,双手接过信纸。
他没有急着看信,而是有些好奇的跟主公闲聊。
“哼,好个忠臣。自诩忠君爱国,实则还是在皇帝和太上皇之间左右摇摆。”
郑启听到谋士这么说,禁不住嗤笑一声。
几个月前,就是他的地盘散关,郑启跟冯龟年有过一次“接触”。
说是冲突,有些过,但两人的相遇并不美好。
郑启那时已经偏向了以王、崔、李等几家为首的世家,想要与京城方面合作。
元安这个逃跑的太上皇,已经被郑启所舍弃。
而元安呢,也是作死,虽然惩戒了引发三大卫啸营的罪魁祸首姚氏,但依然想要“圣心独断”,不肯接受世家的裹挟。
元安还试图利用自己身边残存的影卫、亲卫等,与世家进行殊死一战。
可笑他已经遭到影卫的背叛,关键时刻,身边只有一群老弱病残,以及一个同他一样废物的老太监。
按照这个趋势,元安必输无疑。
偏偏冯龟年的安西军杀了来,直接解了元安的危局,世家功败垂成,经过一番退让、妥协,割让了许多利益,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经此一役,这群追随圣驾逃出京城的世家们,元气大伤。
最后还半是逼迫、半是自愿地跟随圣驾一起去了西南。
在蜀京,建立了一个小朝廷,崔宰相等,虽然还是位居高位,权势却大不如从前。
表面上,是元安帝这个太上皇总揽一切,依然拥有着帝王的权利与霸道。
但事实上,真正做主的却是冯龟年。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啊。
做了二十多年的忠臣,冯龟年当年更是因为弹劾阿史那雄而遭到贬斥,如今,他也成了阿史那雄一般的枭雄。
挟天子以令诸侯。
虽然元安这个“天子”成了太上皇,但他到底做了二十年的皇帝。
比京城的小皇帝更有威望,也更加的“根红苗正”。
元安的“西京”小朝廷,就比“故都”大朝廷,更加的名正言顺。
但,这也是相对而言。
不用跟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皇帝相比,单单是曾经的元安,都更有威信力。
所以,哪怕是从西京发出来的诏书,地方上的刺史、节度使也都不怎么买单。
又所以,冯龟年等一众拥兵自重的军阀们都深刻明白一件事:必须统一天下,必须建立大一统的王朝。
如此,才是真正的君临天下,才能让自己的诏令畅通四海!
现如今,阿史那雄死了,西洲军群龙无首。
而他们所盘踞的中州也成了“无主之地”。
就像其他的军阀一样,得到消息的冯龟年,也想跑去中州分一杯羹。
彪悍的西洲军,中州等偌大地盘……两者全都拿下,或许有些难度。
但,两者得其一,对于军阀来说,都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实力。
辽东军、南州军也就罢了,他们一个在东北方向,一个在南边,想要去中州,可以直接出击。
而西南的西洲军就没有那么便利了。
他们与中州之间,还隔着一个散关呢。
另外,还有一些不如四大军阀实力雄厚的小军阀呢。
他们或许不如这四家兵强马壮、地盘广阔,但,也依然有兵有地盘。
至少比刚刚有个落脚点的万年长公主强太多。
咳咳,沈婳这个还没有名号的“寨主”,都想去中州捡个漏,更何况那些有名有号有身份的前节度使们呢?
许多人都蠢蠢欲动。
包括坐镇散关的郑启。
不过,郑启却不敢妄动。
因为散关非常重要,想要守住,就要重兵把守。
郑启可不想为了去中州捡些芝麻,然后被人偷了家,丢了偌大的西瓜。
“将军,中州虽然热闹,可我们散关更加重要。”
谋士比郑启更加谨慎。
或者说,郑启会这么小心翼翼,就是受到了这位谋士的影响。
“是啊,散关的重要,我比任何人都知道。”
郑启脸上闪过一抹扼腕。
唉,这么好的机会,估计要错过了。
“机会错过了,但好处却不会少!”
见郑启有些失落,谋士勾了勾唇角,笑着说道。
“好处?”
郑启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先生,你是说冯龟年?”
西洲军想要去中州抢人、抢地盘,就要入关。
散关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而这个地方,既然归郑启驻守,想要从此通过,就要留下些许好处。
“不只是冯龟年。还有其他的‘将军’们。”
谋士说道“将军”儿子的时候,语气里都带着嘲讽。
天下乱了,什么牛鬼蛇神都冒了出来。
兴许只是个山大王,收拢了几百号老弱病残,也敢自封“大将军”。
这让效命于真正将军的谋士,十分的瞧不上——呸,凭你们这些虾兵蟹将也配?
不过是些杂牌军,一群乌合之众。
哪里比得上真正的王师?
“……对!还有那些‘将军’们。”
杂鱼烂虾无所谓,只要给足好处,郑启就放他们入关。
反正都不会成为自己的人,让他们去“狗咬狗”。
打成了一锅粥,最后,他才好坐享渔翁之利啊。
……
京城。
皇宫里,沈继一个人躲在床上,四周的帐幔都放了下来。
层层叠叠的布料,阻断了太监、宫女和外面侍卫的目光。
沈继确定没有人偷窥,这才小心翼翼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竹筒。
他熟稔地打开竹筒盖子,把纸条倒了出来。
展开,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阅读着。
“……哈哈!”
看清纸条上的内容,沈继一个没忍住,竟大笑出声。
笑了两声,他赶忙捂住嘴,唯恐外面的人听到,再跑来查看。
捂着嘴、侧着耳朵听了听,外头的人,没有异动,沈继这才松开手,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好!好哇!
阿史那雄死了,阿史那曜已经知道这个消息,并准备带兵去中州抢夺西洲军。
这,是个绝好的机会。
他完全可以趁着阿史那曜不在京城的这个时间,悄悄的搞些事情!
“瞧瞧,这是冯龟年写来的信。”
郑启放下手里的信,又拿起一封,看完上面的内容,便冲着自己的谋士抖了抖信纸。
“安西节度使?他不是护送圣驾去了西南?”
谋士起身,双手接过信纸。
他没有急着看信,而是有些好奇的跟主公闲聊。
“哼,好个忠臣。自诩忠君爱国,实则还是在皇帝和太上皇之间左右摇摆。”
郑启听到谋士这么说,禁不住嗤笑一声。
几个月前,就是他的地盘散关,郑启跟冯龟年有过一次“接触”。
说是冲突,有些过,但两人的相遇并不美好。
郑启那时已经偏向了以王、崔、李等几家为首的世家,想要与京城方面合作。
元安这个逃跑的太上皇,已经被郑启所舍弃。
而元安呢,也是作死,虽然惩戒了引发三大卫啸营的罪魁祸首姚氏,但依然想要“圣心独断”,不肯接受世家的裹挟。
元安还试图利用自己身边残存的影卫、亲卫等,与世家进行殊死一战。
可笑他已经遭到影卫的背叛,关键时刻,身边只有一群老弱病残,以及一个同他一样废物的老太监。
按照这个趋势,元安必输无疑。
偏偏冯龟年的安西军杀了来,直接解了元安的危局,世家功败垂成,经过一番退让、妥协,割让了许多利益,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经此一役,这群追随圣驾逃出京城的世家们,元气大伤。
最后还半是逼迫、半是自愿地跟随圣驾一起去了西南。
在蜀京,建立了一个小朝廷,崔宰相等,虽然还是位居高位,权势却大不如从前。
表面上,是元安帝这个太上皇总揽一切,依然拥有着帝王的权利与霸道。
但事实上,真正做主的却是冯龟年。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啊。
做了二十多年的忠臣,冯龟年当年更是因为弹劾阿史那雄而遭到贬斥,如今,他也成了阿史那雄一般的枭雄。
挟天子以令诸侯。
虽然元安这个“天子”成了太上皇,但他到底做了二十年的皇帝。
比京城的小皇帝更有威望,也更加的“根红苗正”。
元安的“西京”小朝廷,就比“故都”大朝廷,更加的名正言顺。
但,这也是相对而言。
不用跟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皇帝相比,单单是曾经的元安,都更有威信力。
所以,哪怕是从西京发出来的诏书,地方上的刺史、节度使也都不怎么买单。
又所以,冯龟年等一众拥兵自重的军阀们都深刻明白一件事:必须统一天下,必须建立大一统的王朝。
如此,才是真正的君临天下,才能让自己的诏令畅通四海!
现如今,阿史那雄死了,西洲军群龙无首。
而他们所盘踞的中州也成了“无主之地”。
就像其他的军阀一样,得到消息的冯龟年,也想跑去中州分一杯羹。
彪悍的西洲军,中州等偌大地盘……两者全都拿下,或许有些难度。
但,两者得其一,对于军阀来说,都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实力。
辽东军、南州军也就罢了,他们一个在东北方向,一个在南边,想要去中州,可以直接出击。
而西南的西洲军就没有那么便利了。
他们与中州之间,还隔着一个散关呢。
另外,还有一些不如四大军阀实力雄厚的小军阀呢。
他们或许不如这四家兵强马壮、地盘广阔,但,也依然有兵有地盘。
至少比刚刚有个落脚点的万年长公主强太多。
咳咳,沈婳这个还没有名号的“寨主”,都想去中州捡个漏,更何况那些有名有号有身份的前节度使们呢?
许多人都蠢蠢欲动。
包括坐镇散关的郑启。
不过,郑启却不敢妄动。
因为散关非常重要,想要守住,就要重兵把守。
郑启可不想为了去中州捡些芝麻,然后被人偷了家,丢了偌大的西瓜。
“将军,中州虽然热闹,可我们散关更加重要。”
谋士比郑启更加谨慎。
或者说,郑启会这么小心翼翼,就是受到了这位谋士的影响。
“是啊,散关的重要,我比任何人都知道。”
郑启脸上闪过一抹扼腕。
唉,这么好的机会,估计要错过了。
“机会错过了,但好处却不会少!”
见郑启有些失落,谋士勾了勾唇角,笑着说道。
“好处?”
郑启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先生,你是说冯龟年?”
西洲军想要去中州抢人、抢地盘,就要入关。
散关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而这个地方,既然归郑启驻守,想要从此通过,就要留下些许好处。
“不只是冯龟年。还有其他的‘将军’们。”
谋士说道“将军”儿子的时候,语气里都带着嘲讽。
天下乱了,什么牛鬼蛇神都冒了出来。
兴许只是个山大王,收拢了几百号老弱病残,也敢自封“大将军”。
这让效命于真正将军的谋士,十分的瞧不上——呸,凭你们这些虾兵蟹将也配?
不过是些杂牌军,一群乌合之众。
哪里比得上真正的王师?
“……对!还有那些‘将军’们。”
杂鱼烂虾无所谓,只要给足好处,郑启就放他们入关。
反正都不会成为自己的人,让他们去“狗咬狗”。
打成了一锅粥,最后,他才好坐享渔翁之利啊。
……
京城。
皇宫里,沈继一个人躲在床上,四周的帐幔都放了下来。
层层叠叠的布料,阻断了太监、宫女和外面侍卫的目光。
沈继确定没有人偷窥,这才小心翼翼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竹筒。
他熟稔地打开竹筒盖子,把纸条倒了出来。
展开,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阅读着。
“……哈哈!”
看清纸条上的内容,沈继一个没忍住,竟大笑出声。
笑了两声,他赶忙捂住嘴,唯恐外面的人听到,再跑来查看。
捂着嘴、侧着耳朵听了听,外头的人,没有异动,沈继这才松开手,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好!好哇!
阿史那雄死了,阿史那曜已经知道这个消息,并准备带兵去中州抢夺西洲军。
这,是个绝好的机会。
他完全可以趁着阿史那曜不在京城的这个时间,悄悄的搞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