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陆诚与贾政在前厅书房见面时,林黛玉也来到了后宅,见到了她的外祖母,几位舅母、表嫂,表姐妹等等。
贾母见到林黛玉,想起曾经最疼爱的小女儿,难免伤心落泪。黛玉想起自己的母亲,自然也是少不了眼含泪水。
祖孙二人抱在一起哭了一会儿,其他人也跟着落泪,还是邢夫人开口劝说,老太君才开始给黛玉介绍亲戚。
“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
“这是你先珠嫂子…”
介绍完亲人,老太君见黛玉身后只有一个老嬷嬷和一个十来岁的小丫鬟伺候(香菱此时并没有跟进来),便开口道:“这身边只有一老一小的,这怎么能行呢?就让鹦哥伺候姑娘吧。鹦哥,你以后改名紫娟,就跟在玉儿身边。”
“是。”
刚到贾府,老太君就送了黛玉一个丫鬟。
随后,老太君又让人叫来了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与黛玉见面。
原著中,黛玉进贾府之时,刚刚经历过丧母之痛,又是大病初愈,再加上远离家乡,从此寄人篱下,心中难免凄苦,处处小心谨慎。
如今的情况自然有所不同,黛玉已经为母守孝三年,基本走出了那段痛苦的时光。再加上家中父亲身体康健,还与心爱的师兄定下亲事,有了依靠,也就没了寄人篱下的窘迫。
而且,修炼了四年的桩功,让黛玉变得身轻体健,神完气足,浑身透着一种健康自信,整个人显得更加落落大方。
与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见礼过后,老太太拉着黛玉的手坐在一起,看着黛玉的俏脸,忍不住又想起了黛玉的母亲,眼中含泪:“在我的这些儿女里,最疼爱的就是你母亲了。她如今离我而去,都没能见到一面,如今见到你,这我怎能不伤心呢?你可一定要在这里多住两年,让我好好看看你……”
王夫人见老太太又要伤心落泪,连忙上来转移话题,拉起黛玉的手,就忍不住有些感慨:“这丫头,身子骨倒是康健…”
老太太也牵起黛玉的手:“康健一些好,康健一些好……”
就在此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听到这样的笑声,又见到客厅里的丫鬟、婆子们都是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喘一个,黛玉对这声音的主人也不免生出几分好奇。
紧接着就见一群丫鬟媳妇,簇拥着一人走了进来。来人打扮与其他姐妹都有不同,一身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戴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掛珠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吊梢柳叶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图)
老太太见到来人,也忍不住面露笑容,开口介绍道:“这是我们这里的泼皮破落户,南省俗称辣子。你只管叫她凤辣子就行了。”
黛玉在来贾府之前,就提前做了一些功课,了解了一下贾府的相干人等,立刻明白了来人应该就是贾琏的妻子,王熙凤,当即起身行礼道:“这位是,想必是琏二嫂子吧?”
贾琏在荣国府这一代排在贾珠之后,府中人称琏二爷。贾宝玉则是因为和贾珠同为贾政所生,排行第二,府中便称他为宝二爷,以此区分贾琏和贾宝玉。
王熙凤见林黛玉竟认得自己,也是面露喜色:“不曾想,妹妹也知道我。”
“来之前,我特意问过父亲的。”
其实,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侄女儿,自幼被当做男儿养,性格泼辣,能管事儿。
林黛玉是家中独女,同样被父亲林如海当做了男儿养,和王熙凤身上还有一些相似之处。一个有管家之才,一个有诗词之才。
也正因如此,原著中的王熙凤和林黛玉关系一直很不错。还能经常开开玩笑。
别看林妹妹喜欢怼人,但也很懂人情世故。王熙凤因为不识几个字,经常被府中人嘲笑,林黛玉却经常维护她。大家一起做事。王熙凤起头,别人都出言嘲笑,唯独黛玉出言称赞。
王熙凤把进贡的暹罗国茶叶送给大家,宝玉和薛宝钗都给出了差评,唯独黛玉妹妹出言称赞,给足了王熙凤面子。
事实证明,即便是性格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的两个人,只要在某方面存在共鸣,就可以成为好友。
王熙凤上下打量了一眼林黛玉,也是觉得颇有眼缘,忍不住开口夸赞:“瞧瞧这模样、人品,竟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儿,倒像是老祖宗的嫡亲孙女儿。妹妹到了这里,也不要想家,以后缺了什么短了什么,尽管跟我说。”
一屋子的女人说说笑笑了一阵,王夫人又领着黛玉到其他房里,见了见其他的亲人。
等转了一圈之后,重新回到荣国府后院,已经到了晚饭的时间。黛玉也是见识了一番这大家族的豪门夜宴。
吃过晚饭,老太太让其他人都离开,留下黛玉和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陪着一起说说话。
就在说话间,外面走进来一个锦衣华服,面如圆月的少年。
老太太立刻开口:“还没见外客,你就脱了衣裳,还不快过来见见你妹妹?”
那少年立刻走上来行礼,林黛玉也起身回礼,心中却是忍不住暗忖:这就是那个表哥贾宝玉吗?果然像师兄说的那样,脸够大。怎么还盯着我看?好没礼貌。
对面的贾宝玉却是痴痴的看着黛玉,一时间都忘了说话。
林黛玉心中不悦,却也并没有表现出来。
此时,那贾宝玉忽然说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贾母忍不住开口:“又胡说了,你怎会见过她?”
“虽然没见过,但看着觉得面善,就当是旧相识,今天只当是久别重逢吧。”
林黛玉闻言,更觉这位表兄实在太过轻浮。想起之前听说的一些传闻,心中就忍不住生出了几分厌恶。果然,还是自家师兄最好。
就在此时,老太君看了一眼坐在身边两侧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忽然牵起他们的手,想要把他们的手放在一起。
林黛玉见状,却是直接把手缩了回去:“祖母容秉,玉儿已经定下亲事。”
老太太闻言,面色一僵,有些难以置信:“你还这般年幼,是何时定下亲事?定的又是哪家公子?”
“就是我爹爹的弟子,我的师兄,陆诚。”
老太太闻言,也是一拍大腿:“怎得,怎得这般着急?你还如此年幼,怎能匆匆定下婚事?”
“祖母,我与师兄相处多年,师兄疼我、怜我、护我。我虽年幼,却也早已在心中立誓,此生非师兄不嫁。父亲也很喜欢师兄,月前便为我们交换庚帖,定下亲事。”
对面的贾宝玉听说这个漂亮妹妹已经定亲,整个人顿时愣在了那里,双眼痴痴的看着前方,右手不知何时摸向了挂在脖子里的通灵宝玉。
一旁坐着的探春见此情形,心中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连忙起身盯紧贾宝玉。
黛玉也发现情况有些不对,看了眼那个傻愣愣的贾宝玉,犹豫着要不要起身避一避。
就在下一刻,贾宝玉忽然起身,一把扯下了脖子上的通灵宝玉:“什么通灵宝玉?府中的妹妹都没有,新来的这个神仙妹妹,竟然也…还定亲了,我要这劳什子还有什么用?”
说着,就见贾宝玉直接把手中的通灵宝玉朝地上摔去。
一旁的黛玉直接看呆了,这怕不是个**吧?我定亲,和你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要摔玉?
林黛玉却不知,由于贾宝玉含玉而生,府中众人都把那块通灵宝玉当做了贾宝玉的命根子,认为通灵宝玉与贾宝玉息息相关。
贾宝玉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一点,只要他一摔玉,府中的人都紧张的不行,什么都会听他的。
久而久之,贾宝玉便习惯了用摔玉吸引众人,获取关注。稍有不顺心,便把脖子上的玉拽下来摔一摔。
如今听到林黛玉已经定亲,心中不高兴,就习惯性的上演了一出摔玉的戏码。
只可惜,这摔玉对林黛玉没有任何作用,反而更加引起了林黛玉的厌恶……
贾母见到林黛玉,想起曾经最疼爱的小女儿,难免伤心落泪。黛玉想起自己的母亲,自然也是少不了眼含泪水。
祖孙二人抱在一起哭了一会儿,其他人也跟着落泪,还是邢夫人开口劝说,老太君才开始给黛玉介绍亲戚。
“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
“这是你先珠嫂子…”
介绍完亲人,老太君见黛玉身后只有一个老嬷嬷和一个十来岁的小丫鬟伺候(香菱此时并没有跟进来),便开口道:“这身边只有一老一小的,这怎么能行呢?就让鹦哥伺候姑娘吧。鹦哥,你以后改名紫娟,就跟在玉儿身边。”
“是。”
刚到贾府,老太君就送了黛玉一个丫鬟。
随后,老太君又让人叫来了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与黛玉见面。
原著中,黛玉进贾府之时,刚刚经历过丧母之痛,又是大病初愈,再加上远离家乡,从此寄人篱下,心中难免凄苦,处处小心谨慎。
如今的情况自然有所不同,黛玉已经为母守孝三年,基本走出了那段痛苦的时光。再加上家中父亲身体康健,还与心爱的师兄定下亲事,有了依靠,也就没了寄人篱下的窘迫。
而且,修炼了四年的桩功,让黛玉变得身轻体健,神完气足,浑身透着一种健康自信,整个人显得更加落落大方。
与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见礼过后,老太太拉着黛玉的手坐在一起,看着黛玉的俏脸,忍不住又想起了黛玉的母亲,眼中含泪:“在我的这些儿女里,最疼爱的就是你母亲了。她如今离我而去,都没能见到一面,如今见到你,这我怎能不伤心呢?你可一定要在这里多住两年,让我好好看看你……”
王夫人见老太太又要伤心落泪,连忙上来转移话题,拉起黛玉的手,就忍不住有些感慨:“这丫头,身子骨倒是康健…”
老太太也牵起黛玉的手:“康健一些好,康健一些好……”
就在此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听到这样的笑声,又见到客厅里的丫鬟、婆子们都是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喘一个,黛玉对这声音的主人也不免生出几分好奇。
紧接着就见一群丫鬟媳妇,簇拥着一人走了进来。来人打扮与其他姐妹都有不同,一身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戴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掛珠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吊梢柳叶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图)
老太太见到来人,也忍不住面露笑容,开口介绍道:“这是我们这里的泼皮破落户,南省俗称辣子。你只管叫她凤辣子就行了。”
黛玉在来贾府之前,就提前做了一些功课,了解了一下贾府的相干人等,立刻明白了来人应该就是贾琏的妻子,王熙凤,当即起身行礼道:“这位是,想必是琏二嫂子吧?”
贾琏在荣国府这一代排在贾珠之后,府中人称琏二爷。贾宝玉则是因为和贾珠同为贾政所生,排行第二,府中便称他为宝二爷,以此区分贾琏和贾宝玉。
王熙凤见林黛玉竟认得自己,也是面露喜色:“不曾想,妹妹也知道我。”
“来之前,我特意问过父亲的。”
其实,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侄女儿,自幼被当做男儿养,性格泼辣,能管事儿。
林黛玉是家中独女,同样被父亲林如海当做了男儿养,和王熙凤身上还有一些相似之处。一个有管家之才,一个有诗词之才。
也正因如此,原著中的王熙凤和林黛玉关系一直很不错。还能经常开开玩笑。
别看林妹妹喜欢怼人,但也很懂人情世故。王熙凤因为不识几个字,经常被府中人嘲笑,林黛玉却经常维护她。大家一起做事。王熙凤起头,别人都出言嘲笑,唯独黛玉出言称赞。
王熙凤把进贡的暹罗国茶叶送给大家,宝玉和薛宝钗都给出了差评,唯独黛玉妹妹出言称赞,给足了王熙凤面子。
事实证明,即便是性格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的两个人,只要在某方面存在共鸣,就可以成为好友。
王熙凤上下打量了一眼林黛玉,也是觉得颇有眼缘,忍不住开口夸赞:“瞧瞧这模样、人品,竟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儿,倒像是老祖宗的嫡亲孙女儿。妹妹到了这里,也不要想家,以后缺了什么短了什么,尽管跟我说。”
一屋子的女人说说笑笑了一阵,王夫人又领着黛玉到其他房里,见了见其他的亲人。
等转了一圈之后,重新回到荣国府后院,已经到了晚饭的时间。黛玉也是见识了一番这大家族的豪门夜宴。
吃过晚饭,老太太让其他人都离开,留下黛玉和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陪着一起说说话。
就在说话间,外面走进来一个锦衣华服,面如圆月的少年。
老太太立刻开口:“还没见外客,你就脱了衣裳,还不快过来见见你妹妹?”
那少年立刻走上来行礼,林黛玉也起身回礼,心中却是忍不住暗忖:这就是那个表哥贾宝玉吗?果然像师兄说的那样,脸够大。怎么还盯着我看?好没礼貌。
对面的贾宝玉却是痴痴的看着黛玉,一时间都忘了说话。
林黛玉心中不悦,却也并没有表现出来。
此时,那贾宝玉忽然说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贾母忍不住开口:“又胡说了,你怎会见过她?”
“虽然没见过,但看着觉得面善,就当是旧相识,今天只当是久别重逢吧。”
林黛玉闻言,更觉这位表兄实在太过轻浮。想起之前听说的一些传闻,心中就忍不住生出了几分厌恶。果然,还是自家师兄最好。
就在此时,老太君看了一眼坐在身边两侧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忽然牵起他们的手,想要把他们的手放在一起。
林黛玉见状,却是直接把手缩了回去:“祖母容秉,玉儿已经定下亲事。”
老太太闻言,面色一僵,有些难以置信:“你还这般年幼,是何时定下亲事?定的又是哪家公子?”
“就是我爹爹的弟子,我的师兄,陆诚。”
老太太闻言,也是一拍大腿:“怎得,怎得这般着急?你还如此年幼,怎能匆匆定下婚事?”
“祖母,我与师兄相处多年,师兄疼我、怜我、护我。我虽年幼,却也早已在心中立誓,此生非师兄不嫁。父亲也很喜欢师兄,月前便为我们交换庚帖,定下亲事。”
对面的贾宝玉听说这个漂亮妹妹已经定亲,整个人顿时愣在了那里,双眼痴痴的看着前方,右手不知何时摸向了挂在脖子里的通灵宝玉。
一旁坐着的探春见此情形,心中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连忙起身盯紧贾宝玉。
黛玉也发现情况有些不对,看了眼那个傻愣愣的贾宝玉,犹豫着要不要起身避一避。
就在下一刻,贾宝玉忽然起身,一把扯下了脖子上的通灵宝玉:“什么通灵宝玉?府中的妹妹都没有,新来的这个神仙妹妹,竟然也…还定亲了,我要这劳什子还有什么用?”
说着,就见贾宝玉直接把手中的通灵宝玉朝地上摔去。
一旁的黛玉直接看呆了,这怕不是个**吧?我定亲,和你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要摔玉?
林黛玉却不知,由于贾宝玉含玉而生,府中众人都把那块通灵宝玉当做了贾宝玉的命根子,认为通灵宝玉与贾宝玉息息相关。
贾宝玉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一点,只要他一摔玉,府中的人都紧张的不行,什么都会听他的。
久而久之,贾宝玉便习惯了用摔玉吸引众人,获取关注。稍有不顺心,便把脖子上的玉拽下来摔一摔。
如今听到林黛玉已经定亲,心中不高兴,就习惯性的上演了一出摔玉的戏码。
只可惜,这摔玉对林黛玉没有任何作用,反而更加引起了林黛玉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