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小说:寒门崛起 作者:朱郎才尽 更新时间:2024-01-15 00:38:56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灭倭四万?!怎么可能,绝对不可能,这绝对不是真的,绝对不是!”

  “怎么可能嘛!灭倭四万!四万呢!这牛批吹的,连牛都被吹到天上去了吧!”

  “咱大明立国一百多年了,那么多名将名帅,从来没有灭倭这么多的,灭倭四万,他们也真敢吹!怎么不说四十万呢!”

  “苏州知府尚维持和朱平安这两个狗胆包天的家伙,竟然敢谎报捷报!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为了升官发财,他们连一点脸皮都不要了!”

  饭桌上一众官员愣神了数秒钟后,一个个质疑谩骂了起来,不相信捷报内容。

  主要是捷报太夸张了,灭倭四万,这個数字太大了,他们连想都不敢想。

  虽然远在京城,他们也知道倭寇的剽悍,一个个悍不畏死,杀人如宰鸡!一个倭寇几乎可以以一当十,战力彪悍,又阴险狡诈,万难对付。

  数月前,几十个倭寇从绍兴上虞登陆,一路奔袭,一路烧杀抢掠,一路攻城拔镇,连战连捷,一口气打到了应天城下,堂而皇之的跃马扬刀,耀武扬威,一路上足足杀了四五千明军,都将大明的脸面踩在脚底下摩擦了!

  倭寇的彪悍,此一役彰显的淋漓尽致。

  如此彪悍的倭寇,他朱平安能一战灭杀四万个?!

  怎么可能!

  他手上有几十万大军吗?没有几十万大军,如何能做到一战灭倭四万!

  “王侍郎,你对此怎么看?”桌上有人问吏部王侍郎。

  “我觉得这捷报绝对有问题!他朱平安麾下的浙军只有两千人,灭倭四万的话,他麾下浙军以一当十都不行,平均每人都要杀二十个倭寇,这怎么可能做到。要知道,祭海一战,他朱平安也只不过灭倭三百多而已。这才过去多长时间,他朱平安就灭倭四万了?!绝无可能!”

  吏部左侍郎王大人摇了摇头,不相信朱平安能够立下灭倭四万的大功。

  “不错,我们也都是这个看法,要么是他朱平安谎报军情,要么就是他朱平安杀良冒功!”桌上其他人也都点了点头,赞同王侍郎的看法。

  “呵呵,本来还想怎么收拾朱平安呢,现在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啊。他朱平安伙同苏州知府尚维持谎报军情,这可是欺君的大罪,杀头也不为过吧?若是杀良冒功,呵呵,那他朱平安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罗龙文摸了摸下巴,阴恻恻的说道。他对朱平安的恨意,从来都不屑于掩饰。

  “呵呵,不错,这是他朱平安找死啊,他自己找死可就怨不得我们了。即便圣上念着他往年立功的份上,不杀他的头,削职为民也是跑不了的吧。”

  桌上有官员点了点头,附和罗龙文道。

  “参他一本!”

  “算我一个,我也参他一本,参他朱平安欺君枉法,参他朱平安杀良冒功!”

  “我待会回家就拟写弹劾奏疏,让速速的去通政使司递交上去,这一次,咱们可不能放过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定让他朱平安死无葬身之地。”

  桌上众官员纷纷表示要弹劾朱平安,这可是送上门的机会,他们可不会放过。

  对于众人积极表态弹劾朱平安,严世蕃很是满意,赞许的连连点了点头。

  不过,严世蕃是个聪明人,他轻轻伸手往下压了压,在众人安静下来后,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提醒众人道,“弹劾他朱平安是必须的,不过,却不急于今晚就上呈,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苏州捷报的具体内容,以便有的放矢。”

  “不错,不错,小阁老提醒的是,咱们可不能听报捷人的一面之词,要看看捷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看看他朱平安在里面的所作所为,才好针对的弹劾他。”

  “不错,不错,不愧是小阁老,做事滴水不漏。”

  桌上的众人在严世蕃开口后,纷纷开口附和,大拍特拍严世蕃的马屁。

  就在此时,忽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幽幽响起,“如果,我说是如果,如果捷报是真的呢。”

  “怎么可能是真的,一战灭倭四万,这绝对不可能。”立马有人摇头反对。

  “我知道不可能,所以我说是如果,如果苏州来的捷报内容是真的呢?只是做最坏的打算。”

  方才那人解释了一下。

  呃,是啊,万事都要提前做最坏的打算,如果,如果他朱平安真的一战灭倭4万呢。

  “王侍郎,如果他朱平安真的一战灭倭四万,那应该如何赏赐他呢?”

  那人询问道。

  王侍郎一听,张开嘴巴,过了好几秒才发出声音来,嘴角都有些抽搐,“按照咱们大明奖惩制度,以及圣上前些时日所颁发的赏格,如果他朱平安真的一战灭倭四万的话,那,那我实在不敢想,如何赏赐他了。”

  卧槽,上次朱平安斩倭三百多,就让我绞尽脑汁,想了十多天才想出来如何赏赐他。

  为了不给他多升官,我都把他母亲还有他妻子,以及他没出生的孩子都恩荫了。

  若是他这次真的斩倭四万,若是不想让他继续升官的话,他的十八代祖宗,不,一百零八代祖宗都得被挨个追赠个遍,还得追赠个不小的官才行。

  可是能这样做吗?!

  如果这样做了,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别说让天下人笑话,圣上那一关都过不去,哪有挨个追赠人家一百零八代祖宗的赏赐嘛,这又不是儿戏。

  可是,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他朱平安得升官升到何种地步啊,真是不敢想。

  “王大人,不敢想也得想啊,你得做最坏的打算,未雨绸缪才行啊。”

  桌上有人提醒道。

  一听这话,王侍郎就忍不住一脸痛苦的抓了抓头发,我能怎么想啊,灭倭三百多就让我痛苦了十几天,若真是灭倭四万,我都不想活了。

  “若真是如此战功,那他朱平安都能凭此留名青史了,怎么赏赐也不为过,加官进爵更是不在话下”王侍郎一脸便秘般痛苦的说道。

  “什么?!加官?还要进爵?”桌上有人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咱大明可是有祖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啊。”

  封爵啊!这可是文人的究极梦想,一旦封爵,那不只是开创一个世家、封妻荫子,而是可以直接名垂青史啊。

  大明自立国以来,直到现在,能够因功封爵的文人才有几个啊,屈指可数,除了开国时的李善长、汪文洋和刘伯温三位外,也就只有三人了,王骥、王越和王阳明。

  这三人都是青史留名的牛人,王骥屡胜鞑靼,安抚边塞,三征麓川,平定苗乱,得封靖远伯;王越更牛了,进士及第,从军三十年三出塞外夺取河套,共取得十三场大中小战役的胜利,无文人可及,战功卓越被封威宁伯;至于,王阳明,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位是牛人中的牛人。

  他们才得以因功封爵,若是朱平安也能封爵的话,那稳稳的青史留名了。

  “不然呢,这可是灭倭四万,不是四百。”吏部王侍郎痛苦的头发都揪掉好几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