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有最新塘报。”守门兵士将最新的塘报呈交到了朱平安手上。
朱平安打开塘报,大致浏览,这份塘报记载了多起倭患事件,在塘报第二面三分之二处找到了上虞倭寇的消息,昨日这伙倭寇自徽州绩溪县流劫徽州歙县,劫掠两个村子后,一夜急行军,突袭进入宁国府境旌德县。塘报还特别记载旌德县典史蔡尧佐厉兵秣马,集合各路兵马共计一千一百余人,从棺材铺购买了一口棺材,谓麾下众人道,“本官世代受朝廷大恩,世代受旌德父老供养,无以为报,今倭寇犯境,杀我父老百姓,蔡必誓死剿灭倭寇,若我功成,则此棺将盛满倭寇头颅,本官以倭寇头颅祭奠父老乡亲在天之灵;若我失败战死沙场,有劳你们就把我放在棺材里抬回来。”,言毕,令人一路抬着棺材,誓师出城剿灭倭寇。
塘报只是记载到蔡典史誓师出城,发出时,蔡典史尚未与倭寇交兵。
塘报对蔡典史剿倭持乐观态度,塘报分析之前那些县城剿倭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兵力不够多,都是三五百人剿倭,如今这伙倭寇只剩下不到一百二十人了,而蔡典史足足集合了一千一百多兵马,兵力是倭寇的十倍之多,另外蔡典史弓马娴熟,是武将世家,还有蔡典史抬棺出征,有必死之决心和剿倭之决心,所谓哀兵必胜,此一战蔡典史必能马到功成。
希望蔡典史能够马到功成......
朱平安合上塘报默默念了一句,不过心里面却是替蔡典史捏了一把汗。
无他!
这伙倭寇太强了。
若非精锐兵力,普通民壮以及卫所兵马,根本不是这伙倭寇的对手。
兵力优势......一般的兵力优势不足以剿灭这伙倭寇,绍兴府前后汇集两千余兵力剿倭都不能建功,反而损兵折将;虽然如今倭寇兵力只有一百一十多人了,但是倭寇本来也就一百五十人,折损的并不算多,而且大浪淘沙,剩下的这些倭寇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蔡典史这一千一百多兵力,并不足以对倭寇建立足够的优势。
所以,朱平安有些为蔡典史担心。
“砰,砰,砰......”
桃花集校场上,浙军已经开始实弹操练了,硝烟一片,刺鼻的火药味弥漫。
朱平安对浙军的练兵方向之一便是火器化。
如果说弩箭是古代战争的一大革命,那么火器对战争来说则是颠覆性的革命。
热兵器取代冷兵器是历史的必然,朱平安决定将这一步提前。
朱平安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自己对于冷兵器战争的理解和经验,相对于这个冷兵器时代而言,并不占多少优势,相对于这个时代的名将,比如戚继光、俞大遒等人而言,自己其实远远比不上他们,不过若说热兵器战争,那戚继光、俞大遒他们,甚至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代,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就是几百年经验的优势。所以,无论是顺应时代发展还是扬长避短,朱平安肯定将浙军向火器化的道路上推进。
>
虽然这个年代的火器还很粗糙,还很不成熟,但相对冷兵器而言,还是占有巨大优势,只是这个时代的人对火器的理解和适用,还不够而已。
首先,时间成本。培养一个合格的骑兵,没有两年左右时间,培养不出来;培养一个合格近战老兵,相对容易,但是也得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培养一个合格远程弓箭兵,比培养近战老兵容易,但也得三五个月;培养一个合格的火铳兵,时间成本就比较低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了。
其次,兵源成本。冷兵器时代,相对于热兵器时代而言,对兵源素质要求更高,身强体壮等等要求很高,毕竟冷兵器时代气力是战力的基础,你要是身体弱、力气小,那挥舞大刀长矛软弱无力,拉不开长弓,那你就是一个累赘。但是,在热兵器时代,你只要能拿得起枪,那就够了。
另外,续航成本。冷兵器战争,挥舞大刀长矛,没几个回合就气喘吁吁了,拉弓射箭相对续航强一些,但是在古代连射八箭就是合格的弓箭手,连射十二箭就是精锐的弓箭手,一般而言,一个弓箭手在一场持续若干时辰的战役射五十箭就差不多是极限了。可是火铳呢,它省力多了,装填火药几乎不费力,扣动扳机也不费力,只要火药充足,枪不炸膛,理论上他可以无限续航。
所以朱平安对浙军操练的重点就是火器。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时代的火铳、火炮真的是太粗糙了,火铳还是火绳枪,太落后了,朱平安虽然是古汉语文学专业文科生,不像理科生那样会造枪造炮,但是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毕竟来自现代,有几百年历史经验,对于改进这个时代的火器还是有一些想法的,至少能提供一些思路。
比如说用燧石取代火绳、比如说在枪管增加膛线提高射击距离和精度等等。
有句名言说的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虽然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安装燧石,更不知道如何在枪管刻画膛线,但是自己可以提供这个划时代的思路了,通过能工巧匠、千百次试验,总能成功制作出来。
当然,也有不需要能工巧匠就能实现的思路。
比如说,提高火绳枪装填速度的一大划时代技巧——油纸火药包。将火药和弹头整一个用油纸包好,要装枪的时候把纸尾部用嘴撕开就可以使用,可以简单、快速装填火绳枪,避免士兵在激烈的战场上因为紧张、倏忽等因素装多或装少发射火药而造成射击故障和意外。这一技巧看似简单不起眼,但是按照历史发展,需要到17世纪左右才被人发明出来。
不过,现在就已经被朱平安提前发明了。朱平安也是在前两天发现浙军装填火药速度慢,还经常出现装多、装少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后,才想起了这个技巧。
现在浙军训练火铳,就是用的油纸火药包,速度足足提高了一倍不止。
这个技巧被朱平安列为了浙军绝密,严禁对敌外泄。
当然,朱平安也没有敝帚自珍,将这一发明技巧记在了密折中,上报给了嘉靖帝。只是,明军目前对火器重视程度不足,自己的建议并不一定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过,相信随着浙军成军,随着浙军建功立业,这一局面定会改变。
r />
“报,有最新塘报。”守门兵士将最新的塘报呈交到了朱平安手上。
朱平安打开塘报,大致浏览,这份塘报记载了多起倭患事件,在塘报第二面三分之二处找到了上虞倭寇的消息,昨日这伙倭寇自徽州绩溪县流劫徽州歙县,劫掠两个村子后,一夜急行军,突袭进入宁国府境旌德县。塘报还特别记载旌德县典史蔡尧佐厉兵秣马,集合各路兵马共计一千一百余人,从棺材铺购买了一口棺材,谓麾下众人道,“本官世代受朝廷大恩,世代受旌德父老供养,无以为报,今倭寇犯境,杀我父老百姓,蔡必誓死剿灭倭寇,若我功成,则此棺将盛满倭寇头颅,本官以倭寇头颅祭奠父老乡亲在天之灵;若我失败战死沙场,有劳你们就把我放在棺材里抬回来。”,言毕,令人一路抬着棺材,誓师出城剿灭倭寇。
塘报只是记载到蔡典史誓师出城,发出时,蔡典史尚未与倭寇交兵。
塘报对蔡典史剿倭持乐观态度,塘报分析之前那些县城剿倭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兵力不够多,都是三五百人剿倭,如今这伙倭寇只剩下不到一百二十人了,而蔡典史足足集合了一千一百多兵马,兵力是倭寇的十倍之多,另外蔡典史弓马娴熟,是武将世家,还有蔡典史抬棺出征,有必死之决心和剿倭之决心,所谓哀兵必胜,此一战蔡典史必能马到功成。
希望蔡典史能够马到功成......
朱平安合上塘报默默念了一句,不过心里面却是替蔡典史捏了一把汗。
无他!
这伙倭寇太强了。
若非精锐兵力,普通民壮以及卫所兵马,根本不是这伙倭寇的对手。
兵力优势......一般的兵力优势不足以剿灭这伙倭寇,绍兴府前后汇集两千余兵力剿倭都不能建功,反而损兵折将;虽然如今倭寇兵力只有一百一十多人了,但是倭寇本来也就一百五十人,折损的并不算多,而且大浪淘沙,剩下的这些倭寇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蔡典史这一千一百多兵力,并不足以对倭寇建立足够的优势。
所以,朱平安有些为蔡典史担心。
“砰,砰,砰......”
桃花集校场上,浙军已经开始实弹操练了,硝烟一片,刺鼻的火药味弥漫。
朱平安对浙军的练兵方向之一便是火器化。
如果说弩箭是古代战争的一大革命,那么火器对战争来说则是颠覆性的革命。
热兵器取代冷兵器是历史的必然,朱平安决定将这一步提前。
朱平安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自己对于冷兵器战争的理解和经验,相对于这个冷兵器时代而言,并不占多少优势,相对于这个时代的名将,比如戚继光、俞大遒等人而言,自己其实远远比不上他们,不过若说热兵器战争,那戚继光、俞大遒他们,甚至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代,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就是几百年经验的优势。所以,无论是顺应时代发展还是扬长避短,朱平安肯定将浙军向火器化的道路上推进。
>
虽然这个年代的火器还很粗糙,还很不成熟,但相对冷兵器而言,还是占有巨大优势,只是这个时代的人对火器的理解和适用,还不够而已。
首先,时间成本。培养一个合格的骑兵,没有两年左右时间,培养不出来;培养一个合格近战老兵,相对容易,但是也得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培养一个合格远程弓箭兵,比培养近战老兵容易,但也得三五个月;培养一个合格的火铳兵,时间成本就比较低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了。
其次,兵源成本。冷兵器时代,相对于热兵器时代而言,对兵源素质要求更高,身强体壮等等要求很高,毕竟冷兵器时代气力是战力的基础,你要是身体弱、力气小,那挥舞大刀长矛软弱无力,拉不开长弓,那你就是一个累赘。但是,在热兵器时代,你只要能拿得起枪,那就够了。
另外,续航成本。冷兵器战争,挥舞大刀长矛,没几个回合就气喘吁吁了,拉弓射箭相对续航强一些,但是在古代连射八箭就是合格的弓箭手,连射十二箭就是精锐的弓箭手,一般而言,一个弓箭手在一场持续若干时辰的战役射五十箭就差不多是极限了。可是火铳呢,它省力多了,装填火药几乎不费力,扣动扳机也不费力,只要火药充足,枪不炸膛,理论上他可以无限续航。
所以朱平安对浙军操练的重点就是火器。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时代的火铳、火炮真的是太粗糙了,火铳还是火绳枪,太落后了,朱平安虽然是古汉语文学专业文科生,不像理科生那样会造枪造炮,但是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毕竟来自现代,有几百年历史经验,对于改进这个时代的火器还是有一些想法的,至少能提供一些思路。
比如说用燧石取代火绳、比如说在枪管增加膛线提高射击距离和精度等等。
有句名言说的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虽然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安装燧石,更不知道如何在枪管刻画膛线,但是自己可以提供这个划时代的思路了,通过能工巧匠、千百次试验,总能成功制作出来。
当然,也有不需要能工巧匠就能实现的思路。
比如说,提高火绳枪装填速度的一大划时代技巧——油纸火药包。将火药和弹头整一个用油纸包好,要装枪的时候把纸尾部用嘴撕开就可以使用,可以简单、快速装填火绳枪,避免士兵在激烈的战场上因为紧张、倏忽等因素装多或装少发射火药而造成射击故障和意外。这一技巧看似简单不起眼,但是按照历史发展,需要到17世纪左右才被人发明出来。
不过,现在就已经被朱平安提前发明了。朱平安也是在前两天发现浙军装填火药速度慢,还经常出现装多、装少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后,才想起了这个技巧。
现在浙军训练火铳,就是用的油纸火药包,速度足足提高了一倍不止。
这个技巧被朱平安列为了浙军绝密,严禁对敌外泄。
当然,朱平安也没有敝帚自珍,将这一发明技巧记在了密折中,上报给了嘉靖帝。只是,明军目前对火器重视程度不足,自己的建议并不一定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过,相信随着浙军成军,随着浙军建功立业,这一局面定会改变。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