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想,也不是没有前例可循。

  一开始他得到一键操作的时候,菜虽然切的也不错,但绝对达不到后面他专精,甚至无限接近大师级的刀工。

  原来这一键操作,也是跟着他一起升级的。

  或者换一句话说,始终和他自身能力保持一致。

  “懂了!我这就继续练习。”

  白叶甚至没有去问,他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开启一键操作。

  黄豆芽穿孔,当天在虚拟教室里练习了一晚上,在他刀工和雕工的强大能力支撑下,这黄豆芽穿孔终于达到了百分百的成功率。

  而且到了后期,速度也越来越快。

  不快不行啊。

  一道菜穿三天,菜还没做的,都烂了。

  想来当年创出这道菜的那位大师,手稳到了什么程度,准备的时间恐怕都没有一个时辰。

  感叹完,转天白叶又去市场买绿豆芽。

  黄豆芽还是太粗了,现在白叶一串一个准。

  换成细了不少的绿豆芽,白叶一开始非常不适应,成功率再次跌到底。

  不过有了之前的成功经验,白叶倒是沉得住气,一点点将绿豆芽的制作速度和成功率提了上来。

  成功率达到的时候,都不用白叶喊小系统,小系统就自动给白叶开启了。

  当然,也顺便扣除了经验值。

  气得白叶差点骂街,“就不能免费赠送嘛!”

  “亲,小本买卖,真的送不了哦!”

  “你现在都快成奸商了。”白叶没好气的说道,倒也不是真的生气了。

  坐下来继续翻黄岸的笔记。

  这豆芽弄好了,却也只是皮。

  还有里面的肉呢。

  这肉的做法,大家各有己见,都是不同的看法。

  当然,这些都是后世人琢磨的,毕竟慈禧太后吃的那一道菜,他们真的没见到更没吃过。

  白叶将这些资料上的东西汇总了一下,总共有三种。

  一种说的是肉丝。

  肉丝切的极细,然后穿在针尾,针传过去的时候,顺便就将肉丝也带进去了。

  另一种,说的是肉糜。

  将肉沫一点点填入先穿出来的孔洞之中,正是嵌肉。

  最后一种则是无关形状,而是说这其中嵌的并非是普通的肉,而是用的鱿鱼丝或其他海鲜。

  这让白叶又开始了思考。

  随后他轻轻给自己一个嘴巴。

  思考什么!

  直接做不是最好!

  别管是肉丝,还是肉糜,还是海鲜,都买回来试试。

  白叶一直都是行动派,先去菜市场买肉,

  一块要里脊,另一块要梅花肉。

  里脊修理的整整齐齐的,另一块梅花肉则是剁的细细的。

  海鲜还没到货,今天就先试试这两种有什么不同。

  为了做这一道菜,白叶还特意跟江小年的爷爷江老爷子找人定制了一批竹针竹签,将自己的需求说了一下。

  川省竹子多,也就有不少的竹雕大师。

  白叶要的东西看似简单,其实要求也很严格的。

  又要长,又要韧,还要保持挺直。

  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士帮忙。

  毕竟是入口的东西,用钢针总觉得会影响品质和味道。

  换成竹针就会好很多。

  这一批竹针确实好用,甚至那位大师在还根据白叶的要求,除了竹针之外,还给他做了专门的工具。

  前面是细细的竹针,后面有可以攥握的地方。

  这工具可太好用了,让白叶穿豆芽的时候都感觉更稳更轻松了。

  用这个往豆芽里填肉那就更好用了,简直是利器。

  要不说人家是大师呢,光是听他描述,就能做出合他心意的工具,还能延伸发展。

  关键是,人家大师怕白叶这边经常沾水会变形,还给他一口气做了好几个。

  白叶都小心翼翼地收到了系统空间里,生怕因为外面温度湿度变化给把手弄开裂了。

  有了利器,白叶动作更快。

  他今天可是和隔壁徐老和徐老老伴儿说了,今天要给他们吃一道大菜。

  肉丝好穿。

  白叶的刀工想要将肉丝切到穿针的程度并不是什么难事。

  为了能更好穿,他将肉还先冻了一下,随后去掉多余不整齐的部分,再将肉切成细丝。

  一根根的肉丝很快就潜入了豆芽之中。

  随后是肉糜的。

  要不是有那位大师给白叶做的利器,他恐怕要耗费更多的利器。

  饶是如此,也比肉丝难了很多,因为要一点点的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