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而来的进攻者建起了坚固的寨子,坐拥天险的防御者,却走出了堡垒发起了进攻。
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正常的战争模式。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令狐知书看着唐啸风仅仅出动了三千人去进行试探性攻击,摇头叹息不已。
在这样的险地作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旦前锋遭遇挫折,遭遇惨败,对于蜀中这样数百年不闻金鼓之声的军队来说,只怕这士气就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在连绵不绝的边境战争之中成长起来的关外人,见多了这样的场面。
一支部队的韧性绝对不是训练出来的。
再好的训练,上了战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突然崩溃掉。
也就只有那些久经战火,看淡生死的战士,才会直面所有的残酷。
不把自己当人,
也不把别人当人。
在鸡冠岩坐等李大锤消息的吴德,见到剑门关唐啸风派兵来攻,却是心花怒放。
双方在这样的地方对峙,有一个很简单明了的事实,
就是谁进攻,谁就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
必然是要付出比防守者更大的代价的。
本来像吴德这样的远征者,因为粮草辎重的牵绊,一般情况之下会成为率先进攻者,希望能早日打破僵局,获得胜利,从而能越过剑门关进入后方的平原地区,一举解决粮草补给困难的问题。
但现在吴德的任务,却成了牵制剑门关唐啸风所部。
对方不进攻,他乐得清闲。
对方要进攻,他便可以利用地势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杀伤。
等到成都那边有失,剑门关的补给反而成了大问题之后,就是他大举进攻的时候了。
而且这些天来,为了让随军而来的那些工匠们不闲得生出事来,所有打造了大量的攻守器械,刚刚好可以派上用场了。
所以观战的令狐知书,便看到了一场一面倒的攻防战。
数千进攻部队,当真是被打得屁滚尿流,连鸡冠岩寨子的边儿都没有摸着,丢掉了几百人的性命,狼狈退了回来。
这一仗之后,剑门关的蜀军竟然停顿了下来,没有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是在沉默中等待着阴平、江油关方面的消息。
这才令狐知书看来,纯粹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敌人如此表现,明明就是在等着另一个战场的消息。
要不然一两万人停在鸡冠岩干什么?
每天又不是喝风吃露,那是要消耗的。
一两万人每天的消耗是一個惊人的数字。
吴德粮草带得再充分也有个限度,而自长安汉中方向补充,可是比剑门关的补充来自身后大平原难得多。
吴德脑子又没长包,莫名其妙的与蜀军对抗吗?
很明显就是有所恃。
这个时候,要么倾尽全力一举扑灭了吴德所部,要么立即回撤大部分精锐往绵竹、成都府方向,争取能堵住敌人。
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差的选择。
而唐啸风选择了最不明智的做法。
所谓的蜀中明珠,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啊!
接下来的,只怕都是坏消息了。
可不管怎么样,令狐知书也只能在这里等着,他得等到蜀中局势完全定下来之后,才能回去。
蜀中之局,会深刻地影响响到令狐一族接下来的战略方向和实施手段啊!
绵竹守将陈昌会惊呆了。
看着面前狼狈之极的送信者,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上支万人的军队,正在向着绵竹方向挺进,而打着的旗号,尽然是朝廷禁军。
这怎么可能?
先前上面所说的是被卫氏所控制的朝廷禁军图谋蜀中,正在向剑门关进军。
现在剑门犹在,这支禁军队伍是从天上飞来的?
但前来送信的,又是自己的族兄,而陈氏在乡下的庄园,现在已经被尽数摧毁,家族中人死伤枕藉。
“大兄,一路前来,他们的队伍还在扩大,沿路之上的豪绅大户,除了极少数之外,几乎都被他们摧毁殆尽,然后收拢了那些泥杆子,正浩浩荡荡地往这里而来了!”
江油关,摩天岭。
陈昌会无法想象,怎么会军队从这个方向出现。
可是事实胜于雄辩,现在纠结于这些毫无用处,绵竹必须要守住,否则成都府便等于是畅开了大门迎接敌人。
“你,马上去成都府城,给王爷报信!”陈昌会立时便做出了决定。
“大兄你呢,绵竹只有三千守军,而敌人太多了,而且为首的那个使刀的汉子,只怕是玄元九品!”
“无妨,总是要抵抗一下,实在不行,跑我还是能跑脱的!”陈昌会信心满满地道:“我也是玄元八品巅的高手,打不过,还不能逃吗?要是不战而逃,王爷不会放过我的。”
绵竹城内响起了警钟之声。
无数年来,绵竹城楼之上的警钟,只是在重大节日才会敲响,今天不年不节,钟声突然响起,而且不似过去那般从容悠闲,反而急迫之极。
城内绝大部分人都愕然不已,互相对视不明所以。
直到有些人终于反应过来,这不是庆祝的钟声,这是示警,有敌来袭的警钟之声。
如此急迫,如此长久,连绵不绝,只是在告诉所有人一件事,全城戒严,全城动员。
当消息终于在城内传来的时候,城内沸腾起来了。
真正的战争,远离蜀中久矣。
当战争真正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茫然而不知所措。
城门紧锁。
士兵们奔上城墙,开始紧张地布署起防御措施。官员们冲上街头,不管三七二十一,但凡是个男人,都被拦下来,然后集中起来送到武器库房之外领取武器,准备作战。
唯一的好处便是这些年来,李慎处心积虑地伫备武器盔甲粮草,便是绵竹这里也有数座武库,武库内也是装得满满的。
成都府的上官每次下来检查,民生如何是不大管的,最关心的就是粮仓满不满,武库里的武器保养得如何,只要这两者不出现大的问题,那么即便其他方面有些小差错,不无伤大雅。
当陈昌会全副披挂的走上城墙,看到城头上的士兵身上的甲胄簇新,那些刚刚被拆掉牛皮纸的强弩闪着蓝幽幽的光芒,成捆的箭矢堆集如山,而在城下,作为后备军的刚刚被集中起来的城中青壮也披甲执坚的时候,信心又一下子爆棚了。
三千精锐再加上城内的数千青壮,还有这取之不尽的武器,绵竹为什么就不能守住呢?
男儿自然都有一颗建功立业之心,有时候他也慨叹自己生不逢时,只能窝在绵竹这地方做个太平郡守,现在机会来了,自然是好好地表现一番,这样等到王爷踏出剑门关的时候,自己也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保家卫蜀!”城楼之上,陈昌会振臂高呼。
只不过下方却是应者廖廖,所有人都回头看着陈昌会,眼中的恐惧和害怕,那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李大锤身后现在已是浩浩荡荡的大军了。
从摩天岭下来的时候,他只有三千人,如果算上那些在路途之上运气不好受伤的家伙,三千人都不足。
这条路太难走了,哪怕稽查大队这三千人,个个都有武技傍身,最差的也是一个固体三品,但受伤的还是不少。
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蜀中忽视了这条线路不是没有道理的。
再加上几百年都不闻战火之危,疏忽大意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这样的疏忽一定会带来致命的威胁。
不过离开江油关,凤翅山的时候,这支队伍便撤充到了五千人。
黑冰台坐探,凤翅山土霸王武候尽起自己的精锐,然后还煽动了周边的百姓一起加入到了队伍之中。
而李大锤发现,武候这位山大王煽动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一路走来,他有时候慷慨激昂,有时候声泪俱下,但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戳中本地穷苦人家的痛点,然后趁着大家悲愤之余,鼓动大家拿起武器来反抗诸如唐氏这样的狗大户的压榨,要推翻纪王这个大肥猪的统治。
看看大家都瘦成什么样了,李慎却肥得走不动道。
这不公平啊!
想要公平,那就得靠大家自己去争取。
在李大锤看来,如果这家伙还能多点文化的话,绝对能喊出什么打土豪分田地均贫富之类的高大上的口号来。
从江油关一路到绵竹,沿途的狗大户们自然主不遭了殃,而没有遭殃的少数几个,大都是与武候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然后大军一到,便也全族动员,拿起武器加入进来。而且这些人家里藏着的武器,让李大锤也是瞠目结舌。
看起来蜀地,还真是武德充沛,这是随时准备干仗的节奏吗?
就这样一路前行,当李大锤看到绵竹的城墙之时,身后的跟随者,已经多达两万余人了。
知人善任的李大锤,现在让武候这家伙专门去四乡八里动员百姓加入到反抗纪王李慎的残暴统治的大业中来。
成绩斐然!
不指望这些老百姓有多少战斗力,重要的就讲一个声势浩大。
当然,当人数多到一定程度,也是足以决定战争走向的。
(本章完)
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正常的战争模式。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令狐知书看着唐啸风仅仅出动了三千人去进行试探性攻击,摇头叹息不已。
在这样的险地作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旦前锋遭遇挫折,遭遇惨败,对于蜀中这样数百年不闻金鼓之声的军队来说,只怕这士气就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在连绵不绝的边境战争之中成长起来的关外人,见多了这样的场面。
一支部队的韧性绝对不是训练出来的。
再好的训练,上了战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突然崩溃掉。
也就只有那些久经战火,看淡生死的战士,才会直面所有的残酷。
不把自己当人,
也不把别人当人。
在鸡冠岩坐等李大锤消息的吴德,见到剑门关唐啸风派兵来攻,却是心花怒放。
双方在这样的地方对峙,有一个很简单明了的事实,
就是谁进攻,谁就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
必然是要付出比防守者更大的代价的。
本来像吴德这样的远征者,因为粮草辎重的牵绊,一般情况之下会成为率先进攻者,希望能早日打破僵局,获得胜利,从而能越过剑门关进入后方的平原地区,一举解决粮草补给困难的问题。
但现在吴德的任务,却成了牵制剑门关唐啸风所部。
对方不进攻,他乐得清闲。
对方要进攻,他便可以利用地势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杀伤。
等到成都那边有失,剑门关的补给反而成了大问题之后,就是他大举进攻的时候了。
而且这些天来,为了让随军而来的那些工匠们不闲得生出事来,所有打造了大量的攻守器械,刚刚好可以派上用场了。
所以观战的令狐知书,便看到了一场一面倒的攻防战。
数千进攻部队,当真是被打得屁滚尿流,连鸡冠岩寨子的边儿都没有摸着,丢掉了几百人的性命,狼狈退了回来。
这一仗之后,剑门关的蜀军竟然停顿了下来,没有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是在沉默中等待着阴平、江油关方面的消息。
这才令狐知书看来,纯粹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敌人如此表现,明明就是在等着另一个战场的消息。
要不然一两万人停在鸡冠岩干什么?
每天又不是喝风吃露,那是要消耗的。
一两万人每天的消耗是一個惊人的数字。
吴德粮草带得再充分也有个限度,而自长安汉中方向补充,可是比剑门关的补充来自身后大平原难得多。
吴德脑子又没长包,莫名其妙的与蜀军对抗吗?
很明显就是有所恃。
这个时候,要么倾尽全力一举扑灭了吴德所部,要么立即回撤大部分精锐往绵竹、成都府方向,争取能堵住敌人。
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差的选择。
而唐啸风选择了最不明智的做法。
所谓的蜀中明珠,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啊!
接下来的,只怕都是坏消息了。
可不管怎么样,令狐知书也只能在这里等着,他得等到蜀中局势完全定下来之后,才能回去。
蜀中之局,会深刻地影响响到令狐一族接下来的战略方向和实施手段啊!
绵竹守将陈昌会惊呆了。
看着面前狼狈之极的送信者,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上支万人的军队,正在向着绵竹方向挺进,而打着的旗号,尽然是朝廷禁军。
这怎么可能?
先前上面所说的是被卫氏所控制的朝廷禁军图谋蜀中,正在向剑门关进军。
现在剑门犹在,这支禁军队伍是从天上飞来的?
但前来送信的,又是自己的族兄,而陈氏在乡下的庄园,现在已经被尽数摧毁,家族中人死伤枕藉。
“大兄,一路前来,他们的队伍还在扩大,沿路之上的豪绅大户,除了极少数之外,几乎都被他们摧毁殆尽,然后收拢了那些泥杆子,正浩浩荡荡地往这里而来了!”
江油关,摩天岭。
陈昌会无法想象,怎么会军队从这个方向出现。
可是事实胜于雄辩,现在纠结于这些毫无用处,绵竹必须要守住,否则成都府便等于是畅开了大门迎接敌人。
“你,马上去成都府城,给王爷报信!”陈昌会立时便做出了决定。
“大兄你呢,绵竹只有三千守军,而敌人太多了,而且为首的那个使刀的汉子,只怕是玄元九品!”
“无妨,总是要抵抗一下,实在不行,跑我还是能跑脱的!”陈昌会信心满满地道:“我也是玄元八品巅的高手,打不过,还不能逃吗?要是不战而逃,王爷不会放过我的。”
绵竹城内响起了警钟之声。
无数年来,绵竹城楼之上的警钟,只是在重大节日才会敲响,今天不年不节,钟声突然响起,而且不似过去那般从容悠闲,反而急迫之极。
城内绝大部分人都愕然不已,互相对视不明所以。
直到有些人终于反应过来,这不是庆祝的钟声,这是示警,有敌来袭的警钟之声。
如此急迫,如此长久,连绵不绝,只是在告诉所有人一件事,全城戒严,全城动员。
当消息终于在城内传来的时候,城内沸腾起来了。
真正的战争,远离蜀中久矣。
当战争真正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茫然而不知所措。
城门紧锁。
士兵们奔上城墙,开始紧张地布署起防御措施。官员们冲上街头,不管三七二十一,但凡是个男人,都被拦下来,然后集中起来送到武器库房之外领取武器,准备作战。
唯一的好处便是这些年来,李慎处心积虑地伫备武器盔甲粮草,便是绵竹这里也有数座武库,武库内也是装得满满的。
成都府的上官每次下来检查,民生如何是不大管的,最关心的就是粮仓满不满,武库里的武器保养得如何,只要这两者不出现大的问题,那么即便其他方面有些小差错,不无伤大雅。
当陈昌会全副披挂的走上城墙,看到城头上的士兵身上的甲胄簇新,那些刚刚被拆掉牛皮纸的强弩闪着蓝幽幽的光芒,成捆的箭矢堆集如山,而在城下,作为后备军的刚刚被集中起来的城中青壮也披甲执坚的时候,信心又一下子爆棚了。
三千精锐再加上城内的数千青壮,还有这取之不尽的武器,绵竹为什么就不能守住呢?
男儿自然都有一颗建功立业之心,有时候他也慨叹自己生不逢时,只能窝在绵竹这地方做个太平郡守,现在机会来了,自然是好好地表现一番,这样等到王爷踏出剑门关的时候,自己也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保家卫蜀!”城楼之上,陈昌会振臂高呼。
只不过下方却是应者廖廖,所有人都回头看着陈昌会,眼中的恐惧和害怕,那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李大锤身后现在已是浩浩荡荡的大军了。
从摩天岭下来的时候,他只有三千人,如果算上那些在路途之上运气不好受伤的家伙,三千人都不足。
这条路太难走了,哪怕稽查大队这三千人,个个都有武技傍身,最差的也是一个固体三品,但受伤的还是不少。
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蜀中忽视了这条线路不是没有道理的。
再加上几百年都不闻战火之危,疏忽大意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这样的疏忽一定会带来致命的威胁。
不过离开江油关,凤翅山的时候,这支队伍便撤充到了五千人。
黑冰台坐探,凤翅山土霸王武候尽起自己的精锐,然后还煽动了周边的百姓一起加入到了队伍之中。
而李大锤发现,武候这位山大王煽动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一路走来,他有时候慷慨激昂,有时候声泪俱下,但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戳中本地穷苦人家的痛点,然后趁着大家悲愤之余,鼓动大家拿起武器来反抗诸如唐氏这样的狗大户的压榨,要推翻纪王这个大肥猪的统治。
看看大家都瘦成什么样了,李慎却肥得走不动道。
这不公平啊!
想要公平,那就得靠大家自己去争取。
在李大锤看来,如果这家伙还能多点文化的话,绝对能喊出什么打土豪分田地均贫富之类的高大上的口号来。
从江油关一路到绵竹,沿途的狗大户们自然主不遭了殃,而没有遭殃的少数几个,大都是与武候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然后大军一到,便也全族动员,拿起武器加入进来。而且这些人家里藏着的武器,让李大锤也是瞠目结舌。
看起来蜀地,还真是武德充沛,这是随时准备干仗的节奏吗?
就这样一路前行,当李大锤看到绵竹的城墙之时,身后的跟随者,已经多达两万余人了。
知人善任的李大锤,现在让武候这家伙专门去四乡八里动员百姓加入到反抗纪王李慎的残暴统治的大业中来。
成绩斐然!
不指望这些老百姓有多少战斗力,重要的就讲一个声势浩大。
当然,当人数多到一定程度,也是足以决定战争走向的。
(本章完)